首页 都市言情

青云上贵人指路,权力巅我主沉浮

心里有苦难言

青云上贵人指路,权力巅我主沉浮 抚琴听雨 14.79万 2025-07-15 01:42:28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青云上贵人指路,权力巅我主沉浮》最新章节!
  陈毅越听越不对劲,可又不敢违背方成的意思,说道:“陈嘉盛……那个……他是华主任的小舅子。”

“华永安的小舅子?”方成笑了起来,“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他手下多少人啊?”

“好几个平时跟着他玩的,帮他看看场子。”

“哦。”方成想了想说道,“稳定的犯罪组织,一定的经济基础,多次进行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地方经济,那这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啊。”

“陈毅同志,你立功的机会来了啊。”

陈毅人已经彻底麻了,三句话让漠水多出个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还让自己带头冲锋,直接单挑华永安,顿时心里有苦难言。

可方成吩咐,陈毅又不敢拒绝,只能硬着头皮道:“我明白了,方主任。”

“那毒呢?”方成又问道,“有没有?”

“这个,真没有。”陈毅总算是硬气了一回,“方主任,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毒品,是真没有,好几年前,有个不开眼的把东西卖到了漠水。

被人在街上活活打死,人死了就往河里一丢,还是下面的派出所去捞的尸。”

听到这话,方成心里竟然还有那么一丝欣慰,这么一个五毒俱全的地方,总算还有一点可取之处。

“行吧,你尽快把派出所稳定下来,最近我要做点事,少不得用到你。”

“对了,你们派出所之前不是有一堆的辅警和临时工吗?加强一下他们的素质培养,别跟街上的流氓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伪军来了呢。”

“是,我马上进行整顿。”

挂了电话,方成又拿起桌上的座机,叫来了妇联的王素芬。

本来之前方成将国庆文艺汇演的事交给她,王素芬还以为方成就这么放过了自己,但是这两天。

尤其是当她知道陈达佑直接被方成赶回去之后,原本还有一丝庆幸的王素芬,心里也难免忐忑起来。

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

见王素芬进屋,方成起身走到茶几边上,招呼这位妇女同志坐下,问道:“文艺汇演的事,怎么样了?”

“还在商定节目单。”王素芬是个沉不住气的人,纠结了一会儿问道,“方主任,您找我来是?”

方成笑道:“别紧张,我不是找你麻烦的,妇联的工作我多少知道点,一个本来很重要,但现在说话基本没人听的部门,所以即便是真有问题,也和你不搭边。”

方成宽慰了王素芬一句,王素芬也暂时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甚至还感激地看了方成一眼,方成简直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原本她这个妇联主任,是不够级别进党委的,但是前两年,市里来了领导考察,说了一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就这么一句话,在县里充分领会精神,交由镇里贯彻落实之后,自己这个主任就莫名其妙成了镇党委的一员。

但她也知道自己只是个凑数的,所以在开党委会的时候,也只当自己是个听众,该投票的时候,举手就行。

“不过,虽然现实无奈,但妇联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的。”方成斟酌了一下措辞,说道,“现在交给你两个任务。”

接着方成缓缓说出,他有些不确定自己这个想法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所以也就只是让王素芬去试探一下。

可王素芬当即苦着脸为难道:“方主任,您弄错了,教育局和技校其实每年都想从我们这儿多招生,学校里也会有一定的补助。可是,学生和家长对这个事情都比较排斥。”

“为什么?”方成不解道,“学一门技术,有个一技之长不好吗?”

“您听我说。”王素芬叹息道,“这个事情,主要的问题是两方面,第一个是家长觉得孩子反正不是读书的这块料,还不如让他们进厂。”

方成疑惑道:“工厂不也要专业的人才?”

王素芬解释道:“流水线上,不需要动脑子,拼的是手速,一个月能挣个五六千块钱。他们一说就是比我们都挣得多,就更加坚信了读书没什么用的想法。”

“再说,供一个孩子读书三年,他们少说也得贴进去十几万,孩子出来还是要进厂,要是去打工,三年他们能挣个十几万。

这一正一反加起来,都够在县里弄一套首付了,一家三口在外打工的,选便宜的地方,一套房子都出来了。”

“这样啊。”方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还有呢?”

“第二,是学校,说句难听的,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六中筛选过的、本来就不怎么读书的孩子放在一块,他们能搞出什么事,真的谁都说不好。”

“县里经常就有技校的女生怀孕的呀,男生打架的呀这些事情传出来,传来传去,还有哪家的家长敢把孩子往那种地方送?”

方成再度沉默了,现实情况和自己想象的似乎有很大的差距。

见他沉默,王素芬像是看出了他的想法,说道:“方主任,我知道您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是有些事我们真的管不了。”

“当家长的管不了,学校管不了,我们政府就更加没法管了,能做的,就只有加强宣传,至于孩子们会不会听,那就只能看他们个人了。”

方成皱起眉头:“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素芬摇摇头:“难,我是九三年嫁到这边的,虽然说改革开放都搞好多年了,但是那会儿这里还有义务工,每年每家都要出人去修路、通渠,人被限定在村子里,想出都出不去。”

“九七九八年的时候,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实在是穷怕了,有的去了县里,有的南下打工,他们这一辈人,想的很简单,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县里落脚。

然后帮着把孙子带一带,至于让他们的孙子飞出去,那就是下一辈的事情了。”

“漠水,太穷了。不光是漠水,全国都是这样,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往城市里跑,农村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几年前,漠水还有七八所小学,每年中学还能招三四百个学生,现在小学基本招不到人了,中学的招生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