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葭月问道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西瓜籽是甜的》最新章节!
初见时,陈昭尚且一副温柔模样。哪知与沈颜碰面后,两人皆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贤良淑德。穿着一身粗布还打着补丁的外套,竟也盖不住她的绝代风华。
陈子然低着头在前面走,沈颜和陈昭在左右护着她。正打算要是她们实在找不到地方,便要提议去天觉寺时,陈昭忽的一声冷笑。
“又是奉郡的人。”沈颜轻声道,“阿昭小时候同皇上去奉郡寻访,回来后便这样了。只是,皇上微服寻访断然打听不到什么,我们也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陈子然点点头,但其实她更好奇到底是怎么看出来是奉郡人士的。明明此人既没有穿特定服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地方口音。
前面正买东西的人显然也听见了这冷笑,或者说发现了她们这群人。
“是郡主殿下。”有人轻声提醒。
本想行礼,可是在宫外本就不好过于大声,这位郡主又是一身破衣,想来也不愿被注视。其余几人便点点头,又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只有奉戊,他朝着刚刚轻声提醒的表姐道:“去拜见一下吗?”便拉着她走了过来。
丰郡来人皆衣着华丽,不仅因着他们人多,还因为没有沈颜这种常常出来溜达的人提主意。
陈昭罩着有些宽大的棉衣,皱眉看他,“有事?”
在贵人面前如此做派,其他人看见了,觉得她端有些不识好歹了。只是奉戊自己知道,这位郡主恐怕正是因为穿了破衣服,才敢如此肆意。
“衣着破烂,然模样姣好,想来三位是以勤俭节约为荣。不骄不躁,日后必不是池中物。我弟弟应是见贤思齐,勿怪。”
陈昭听了这话,才发现自己虽穿了破衣裳,却忘了弄脏妆发,仗着天色灰暗才没被发现。经人提醒,陈昭也不好再摆脸色,只是破绽依旧,也没必要再装下去。
沈颜便上前握住奉拓的手,从袖子里抽出一张请帖,“听说南街有皇家特供的瓜果,真是令人神往。”
奉拓便接下来,道谢:“南街盛景早已听闻,奉郡已无旧日之景。”
陈昭不免深深看她一眼,当年见过她的人,她还以为只剩下奉戊了,原来还有她。
几人换了衣裳闲聊,陈子然仍低着头,因为她终于想起来奉郡。奉郡曾经是陈国最弱的地方,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然而它终是迎来了自己的运道,便是出了一位惊艳绝伦的大司马。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种事到哪里都被人津津乐道,何况奉郡的落魄早已深入人心,骤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唱百年也绰绰有余。
其实陈子然的时代,这位大司马已经不在朝为官,家喻户晓的已经变为摘星楼的太师。可她知道她——大司马奉拓,也就是她继父奉戊的表姐。
说起来,奉拓旁边的这位,应当就是奉戊了。
她侧了侧身,抬眼看他。
那人剑眉星眸,虽说身为武将一身煞气,可在陈昭面前,却把满身的桀骜都压了下来。
陈子然又回头看陈昭,她的脸上也并非完全不在意。
也许,她们才是命定的情人?
只可惜陈昭与奉戊成亲的时候,陈子然只远远地瞥了一眼,那大红的喜袍完全遮盖了两人,无法分辨面上的情绪。
换了衣裳,天色也不早了,陈昭本就对奉郡的人心有不满,此刻也懒得再装模作样,只哼了一声,便要离开。
沈颜倒是对奉拓很有兴趣,拉着她的手一直没松开,陈子然还沉浸在回忆里,一时也没有动。
只陈昭抬腿走了两步,便一个趔趄,倒在了奉戊怀中,外袍滑落,冷得她更贴了贴面前暖和的人。
沈颜见了倒只是捂着嘴偷笑,陈子然不知为何突然胸口一痛,连忙过去想拉她起来,却反而左脚踩右脚也倒在奉戊身上。
到底是人,不是石头,奉戊不好直接推开,只道:“冬日路滑,还望二位注意。”
陈昭站好,对他微有些改观,“多谢。”
陈子然顿觉不妥,于是赶忙提议去天觉寺祈福,陈昭也点头同意。
“告辞。”
“有缘再见。”
沈颜叫侍卫带了马车过来,此刻在车上吃着糕点喝着茶水,低着头,眼中闪过一抹幽光。“瞧你们两个,走路也不注意看看。”
陈昭本就有些愧疚,此刻更是心虚,只道:“你就看着我摔,还不是多亏了别人。”
沈颜放下茶杯,“我只是被吓到了,今日若不是奉公子,你就趴在地上了。”
陈昭点点头,又摇摇头。
“明日且送些礼物去?”沈颜说,“就送给拓拓就好。”
陈昭点点头,“听你的就是。”
沈颜才轻轻笑出来,“好了,都过去了,等会儿到天觉寺,可不要再摔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几人一合计,便准备在寺里歇一宿。
天觉寺大门古朴自然,门内有两个僧人正在扫地,见到她们也不曾移动。
不过好歹是从旁边走来一人,轻声道:“晚间可能要落雪,还请施主随我来。”
这,便是后来的太师姚粲了。不过此时,她领着大家去了后院住宿,看着这群人,没有露出半分异样。
陈昭到底是郡主,虽然有时会淘气,但正式场合还是很正常的。此时,她只跟着一同去了厢房,放下行礼,再去洗漱一番。
竹林幽静,倒是跟几十年后有了很大不同。
陈昭与姚粲平日也多来往,此时见了只互相致意便过。沈颜自然是对这地方更是熟悉,并没有又来的生涩。只有陈子然取了一些瓜子花生的零食去了前院。
“太师留步。”陈子然追了出来,但是姚粲此刻还不叫姚粲,也不是太师。
但是那人却仿佛早已知晓般停下脚步,回头看她,“你来了。”
陈子然点头看她,勉强寻回一丝理智,“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大师解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初见时,陈昭尚且一副温柔模样。哪知与沈颜碰面后,两人皆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贤良淑德。穿着一身粗布还打着补丁的外套,竟也盖不住她的绝代风华。
陈子然低着头在前面走,沈颜和陈昭在左右护着她。正打算要是她们实在找不到地方,便要提议去天觉寺时,陈昭忽的一声冷笑。
“又是奉郡的人。”沈颜轻声道,“阿昭小时候同皇上去奉郡寻访,回来后便这样了。只是,皇上微服寻访断然打听不到什么,我们也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陈子然点点头,但其实她更好奇到底是怎么看出来是奉郡人士的。明明此人既没有穿特定服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地方口音。
前面正买东西的人显然也听见了这冷笑,或者说发现了她们这群人。
“是郡主殿下。”有人轻声提醒。
本想行礼,可是在宫外本就不好过于大声,这位郡主又是一身破衣,想来也不愿被注视。其余几人便点点头,又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只有奉戊,他朝着刚刚轻声提醒的表姐道:“去拜见一下吗?”便拉着她走了过来。
丰郡来人皆衣着华丽,不仅因着他们人多,还因为没有沈颜这种常常出来溜达的人提主意。
陈昭罩着有些宽大的棉衣,皱眉看他,“有事?”
在贵人面前如此做派,其他人看见了,觉得她端有些不识好歹了。只是奉戊自己知道,这位郡主恐怕正是因为穿了破衣服,才敢如此肆意。
“衣着破烂,然模样姣好,想来三位是以勤俭节约为荣。不骄不躁,日后必不是池中物。我弟弟应是见贤思齐,勿怪。”
陈昭听了这话,才发现自己虽穿了破衣裳,却忘了弄脏妆发,仗着天色灰暗才没被发现。经人提醒,陈昭也不好再摆脸色,只是破绽依旧,也没必要再装下去。
沈颜便上前握住奉拓的手,从袖子里抽出一张请帖,“听说南街有皇家特供的瓜果,真是令人神往。”
奉拓便接下来,道谢:“南街盛景早已听闻,奉郡已无旧日之景。”
陈昭不免深深看她一眼,当年见过她的人,她还以为只剩下奉戊了,原来还有她。
几人换了衣裳闲聊,陈子然仍低着头,因为她终于想起来奉郡。奉郡曾经是陈国最弱的地方,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然而它终是迎来了自己的运道,便是出了一位惊艳绝伦的大司马。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种事到哪里都被人津津乐道,何况奉郡的落魄早已深入人心,骤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唱百年也绰绰有余。
其实陈子然的时代,这位大司马已经不在朝为官,家喻户晓的已经变为摘星楼的太师。可她知道她——大司马奉拓,也就是她继父奉戊的表姐。
说起来,奉拓旁边的这位,应当就是奉戊了。
她侧了侧身,抬眼看他。
那人剑眉星眸,虽说身为武将一身煞气,可在陈昭面前,却把满身的桀骜都压了下来。
陈子然又回头看陈昭,她的脸上也并非完全不在意。
也许,她们才是命定的情人?
只可惜陈昭与奉戊成亲的时候,陈子然只远远地瞥了一眼,那大红的喜袍完全遮盖了两人,无法分辨面上的情绪。
换了衣裳,天色也不早了,陈昭本就对奉郡的人心有不满,此刻也懒得再装模作样,只哼了一声,便要离开。
沈颜倒是对奉拓很有兴趣,拉着她的手一直没松开,陈子然还沉浸在回忆里,一时也没有动。
只陈昭抬腿走了两步,便一个趔趄,倒在了奉戊怀中,外袍滑落,冷得她更贴了贴面前暖和的人。
沈颜见了倒只是捂着嘴偷笑,陈子然不知为何突然胸口一痛,连忙过去想拉她起来,却反而左脚踩右脚也倒在奉戊身上。
到底是人,不是石头,奉戊不好直接推开,只道:“冬日路滑,还望二位注意。”
陈昭站好,对他微有些改观,“多谢。”
陈子然顿觉不妥,于是赶忙提议去天觉寺祈福,陈昭也点头同意。
“告辞。”
“有缘再见。”
沈颜叫侍卫带了马车过来,此刻在车上吃着糕点喝着茶水,低着头,眼中闪过一抹幽光。“瞧你们两个,走路也不注意看看。”
陈昭本就有些愧疚,此刻更是心虚,只道:“你就看着我摔,还不是多亏了别人。”
沈颜放下茶杯,“我只是被吓到了,今日若不是奉公子,你就趴在地上了。”
陈昭点点头,又摇摇头。
“明日且送些礼物去?”沈颜说,“就送给拓拓就好。”
陈昭点点头,“听你的就是。”
沈颜才轻轻笑出来,“好了,都过去了,等会儿到天觉寺,可不要再摔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几人一合计,便准备在寺里歇一宿。
天觉寺大门古朴自然,门内有两个僧人正在扫地,见到她们也不曾移动。
不过好歹是从旁边走来一人,轻声道:“晚间可能要落雪,还请施主随我来。”
这,便是后来的太师姚粲了。不过此时,她领着大家去了后院住宿,看着这群人,没有露出半分异样。
陈昭到底是郡主,虽然有时会淘气,但正式场合还是很正常的。此时,她只跟着一同去了厢房,放下行礼,再去洗漱一番。
竹林幽静,倒是跟几十年后有了很大不同。
陈昭与姚粲平日也多来往,此时见了只互相致意便过。沈颜自然是对这地方更是熟悉,并没有又来的生涩。只有陈子然取了一些瓜子花生的零食去了前院。
“太师留步。”陈子然追了出来,但是姚粲此刻还不叫姚粲,也不是太师。
但是那人却仿佛早已知晓般停下脚步,回头看她,“你来了。”
陈子然点头看她,勉强寻回一丝理智,“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大师解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