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昏君周幽王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历史上昏君做的那些荒唐事》最新章节!
周幽王姬宫湦,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是昏君周厉王之孙,他的母亲姜王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西周第12位君主,在位11年。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病逝,姬宫湦继承王位,当上了周朝的君主,史称周幽王。
周幽王是个无道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重用大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激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下面详细讲述一下周幽王在位期间做的荒唐事。
1,重用大奸臣虢石父掌管朝政,败坏朝纲。
周宣王在位时期,虢石父在朝中只是一位普通的官员,他无德无才,最擅长的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很会搞人际关系。因为周宣王是位明君,所以对虢石父一直不重用。虢石父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周宣王面前得不到提升,于是便在太子姬宫湦身上下功夫,他首先结交了姬宫湦最信任的一名侍从,在这位侍从的推荐下,姬宫湦召虢石父到太子宫中陪自己闲谈。虢石父很会揣摩太子的心理,也很会说话,太子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太子姬宫湦越来越喜欢虢石父。虢石父也下了血本,自己省吃俭用,花尽家里的所有钱财购买姬宫湦喜爱之物进行相送,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姬宫湦在即位前,已把虢石父视为心腹。
虢石父的血本还真没有白下,姬宫湦即位后,立即任命虢石父为卿士,管理国家事务。
虢石父为人无比奸诈,喜爱钱财,他上任后想的是怎样把以前投的本儿捞回来,再获得更多的钱财。谁给他送礼最多且最听话,他就提拔任用谁,他所提拔任用的官员都是一些溜须拍马奸诈无比的小人。虢石父从来不为百姓着想,一心只想如何讨好周幽王,想尽办法来满足周幽王的各种欲望。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爱喝酒,他便增加农民的田租赋税,让农民多交粮食,召集民工用车辆把大量的粮食运到都城,他下令把很多粮食用来酿酒,把质量最佳的美酒用坛子装起来封好储藏在宫殿附近的地窖里,供周幽王及爱妃们饮用。将质量一般的酒储存在大缸里供朝中大臣们饮用。他还派手下人寻找到最好的工匠为周幽王制作精美的酒杯及餐具。
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爱奇珍异宝和美女,便派出多人到各地寻找奇珍异宝和美女,天下的奇珍异宝和绝色佳人都被送进宫中。
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欢娱乐,便派人寻找到精通音乐及舞蹈的艺人,让这些艺人编词谱曲,演奏音乐,指导宫女们排练舞蹈,供周幽王欣赏娱乐。
虢石父大权独揽,手下人依仗他的势力,贪赃枉法,搜刮民财,如狼似虎,引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
2,沉迷酒色,不问国事。
虢石父及手下人虽然引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可是周幽王却对虢石父无比地信任,他认为,虢石父是最忠心扶保自己的人,有了他的扶保、江山稳如磐石,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尽情的享受了。
每日后宫内乐师们演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宫女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周幽王在爱妃的陪伴下、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他每日都尽情着欢乐,从来不问国事。
3,对灾区的百姓漠不关心,照常享乐。
周幽王继位的第2年,都城镐京及附近地区发生了世为罕见的大地震,京都附近的泾、谓、洛三条河流因大地震水流干枯。大地震使很多百姓的房屋倒塌,被砸死砸伤的人不计其数。按照以往的惯例,某地百姓受灾,君主应立即在朝堂上与大臣们一起商量如何救灾,派大臣前去巡视,组织救灾,安抚受灾的百姓。因灾情导致百姓伤亡,君主应减少膳食,不听音乐,不吃肉不饮酒,以体现对百姓的关心,对死者的哀思。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周幽王却违反惯例,他只关心自己的事,看到宫殿、宫室被地震有所破坏,立即让虢石父召集大量的工匠及民工进行修缮。在修缮期间,周幽王命人在城外搭起宽大的帐篷,作为临时的宫室,帐篷内点燃着蜡烛,灯火通明,周幽王每曰欣赏着音乐和舞蹈,吃肉饮酒照常欢乐,对受灾的百姓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朝中正直的大臣看到周幽王这样没有人味儿都对他寒了心。
4,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继位的第3年,大美人褒姒被送进宫中,周幽王见到褒姒,就像猪八戒看到嫦娥一样,俩眼都看直了。从此以后,周幽王对褒姒无比的宠爱,两个人一起饮酒作乐、形影不离。褒姒虽然美似天仙,但也有不足,就是不爱笑。周幽王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逗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便用千金重赏的办法,他对满朝文武说:“谁若想出办法来,逗褒姒一笑,重赏千斤”。虢石父想出了一个办法,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入侵时发出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都城到边镇要塞,沿途都设置了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入侵,在都城镐京附近的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至各诸侯国的沿途上都修筑了烽火台。烽火台每隔几里就有一座,每一座烽火台上都有两名士兵站岗执勤。一旦犬戎入侵,首先发现敌人的哨兵立即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上的哨兵见到烽火也快速点燃烽火,以此类推,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们见到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便率领军队火速救驾。
虢石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若碰上明白一点的君王,会给他一个大嘴巴,昏庸的周幽王却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他立即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执勤的哨兵点燃烽火,霎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的诸侯一见报警,以为犬戎入侵京都,立即带领手下人马火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人影也没有看见,只听到山上优美的音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见周幽王和褒姒坐在烽火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看到各位诸侯率手下军队来到骊山脚下,便派人告诉各位诸侯说:“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这里没什么事,是大王和爱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一听,才知道自己被戏耍了,非常生气,都带领自己的军队回去了。褒姒看到烽火一点燃,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看到褒姒终于有了一笑心中无比高兴,立即赏赐虢石父千金。
5,废长立幼。
周幽王在做王太子时,就娶了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为妻,生下了儿子宜臼,周幽王继位时,宜臼已经十几岁了,周幽王按照祖制,封妻子申氏为王后,立嫡长子宜臼为王太子。
褒姒进宫一年多后,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看到褒姒进宫不久,为自己生了个儿子,便更加宠爱她。小伯服长得像褒姒,十分英俊、活泼可爱,周幽王的心中只有褒姒和小伯服,而把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却冷落在一边。褒姒看到这一情况、便萌生了自己做王后,立儿子伯服为王太子的想法。她深知周幽王绝对舍不得让自己离开,便用寻死的办法来胁迫周幽王废长立幼。有一次,褒姒陪同周幽王喝酒,当周幽王喝到尽兴时,褒姒问道:“您是喜欢我、还是喜爱申王后”?周王回答说:“那还用说吗?自然是喜欢你呀“。褒姒接着问:”您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还是喜爱王太子“?周幽王回答说:”那当然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褒姒听周幽王这样回答,便请求说:”您既然喜欢我和咱们的儿子,就应该把我立为王后,立咱们的儿子为王太子“。周幽王做梦也没想到褒姒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感到很为难,因为祖制明文规定:王后和王太子没有大的过错,不能废掉。无故地废掉王后和王太子,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周幽王想到这些对褒姒说:”你提出的这件事,非同寻常,令我很为难”。褒姒早已料到周幽王会这样说,于是哭着说:“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看到您喜爱我和伯服,早以对我们娘俩恨之入骨,将来宜臼即位后,必定将我们娘俩杀死。我将来被他所杀,不如现在一死”。说完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就要自杀。褒姒的这一举动,可把周幽王吓坏了,他急忙上前抱住褒姒、夺下宝剑说:“美人,宝贝儿,不要自寻短见,我答应你就是了”。褒姒听到周幽王这么一说,才止住哭声。周幽王接着说:“这事得慢慢来,我先故意找王后和太子的过错,将他们娘俩废掉,然后再让虢石父组织大臣联名请奏立你为王后、立伯服为王太子”。褒姒说:“你得抓紧办,我可等不了太久”。周幽王说:“我抓紧办就是了”。褒姒听后笑了,便投进周幽王的怀里,俩人寻欢起来。
从此以后,周幽王故意找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的过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她们娘俩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没过多久,便将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废掉。周幽王让虢石父组织一些大臣联名上书,请求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虢石父立即办理此事,周幽王看到大臣的联名上书后,立即封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这件事发生在周幽王执政的第8年,即公元前774年。褒姒又多次对被废的王太子宜臼进行陷害,因宜臼早有防备,加上贤臣勇士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周幽王废掉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的消息传到申国后,申国的国君申侯气得暴跳如雷,用手指着镐京方向大声骂道:“无道的昏君,你竟敢废掉我的女儿,我与你势不两立,日后定要报仇雪恨”。申侯平日里与缯国的国君缯侯关系密切,且与西夷、犬戎的首领也有来往,于是分别给他们写书信,派使者前去联系。双方约定,寻找时机共同出兵讨伐周幽王。
周幽王为了大美人褒姒,脑袋一热,不顾违背祖制,将贤惠的申王后和善良的宜臼太子废掉,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患。
周太史伯阳甫的言论也加速了周幽王的灭亡。周太史伯阳甫精通阴阳学说,周幽王继位第2年,京都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甫说道:“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间有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住阳气不能上升,这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河川的源头一定堵塞了,源头堵塞,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便能生产东西为民所用。土地没有水源,民众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要等待何时?从前伊水、洛水干枯,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性也像夏、商二朝末代了,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必定枯竭。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国家灭亡不会超过10年。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上天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过十年的期限”。
当周幽王废除申皇后、王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王太子时,伯阳甫又感叹说:“祸患已经形成了,谁也没有办法改变”。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地震的发生是自然灾害,与某个人的行为毫无关系。而古代科技落后,对地震发生的原因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古人都认为发生地震是君王无道,奸臣专权所致。伯阳甫的这番言论,让人们深信不疑,人们都认为周幽王昏庸无道,上天要抛弃他,这便加速了周幽王的灭亡。
就在周幽王执政的第11个年头,即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的军队攻打周幽王。犬戎离着镐京最近,所以大军率先到达镐京的西部边塞。周幽王正在和褒姒饮酒作乐,探马急匆匆跑进宫报告说:“犬戎大军入侵西部边塞,正朝镐京杀来”。周幽王一听,吓得脸色苍白,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他缓过神来,勉强振作精神,命人骑快马到骊山烽火台告诉执勤的哨兵,快速点燃烽火。
烽火倒是点燃了,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被戏耍,这次都不再理会,诸侯们还跟手下人说:“国王这次又在戏弄我们,我们再也不上当了”。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间火光冲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周幽王急的哭天喊地直跺脚。都城镐京的守兵本来就怨恨周幽王昏庸无道,不愿为他拼命,看到犬戎大军来势凶猛,便不战而逃,犬戎兵马蜂拥入城。
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乘坐一辆马车,由亲兵卫队保护着从后门逃出,赶奔骊山。犬戎兵紧急追赶,保卫周幽王的亲兵纷纷逃散,周幽王跑到骊山脚下时,成了光杆司令,左右没有一个亲兵,在车里他与褒姒抱头痛哭,小伯服吓得也大哭起来。犬戎兵赶到将马车围住,撩起车帘,看到周幽王身穿天子服装,断定就是周天子,一刀将他砍死。犬戎兵又从褒姒的怀里夺过小伯服,高高举起摔在地上,小伯服被摔得七窍流血,当场死亡。犬戎兵压着褒姒回到城里,将宫中的宝物抢劫一空,随后押着褒姒退回本国。褒姒成为了犬戎首领的一名小妾,没过多久便忧闷而死。
申侯和各位诸侯共同拥立前王太子宜臼做周朝的君主,史称周平王。
周平王继位后,为了躲避犬戎的侵袭,将都城东迁到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也称为春秋战国。下一章将对春秋战国进行简单介绍,欢迎各位读者朋友阅读欣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周幽王姬宫湦,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是昏君周厉王之孙,他的母亲姜王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西周第12位君主,在位11年。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病逝,姬宫湦继承王位,当上了周朝的君主,史称周幽王。
周幽王是个无道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重用大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激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下面详细讲述一下周幽王在位期间做的荒唐事。
1,重用大奸臣虢石父掌管朝政,败坏朝纲。
周宣王在位时期,虢石父在朝中只是一位普通的官员,他无德无才,最擅长的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很会搞人际关系。因为周宣王是位明君,所以对虢石父一直不重用。虢石父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周宣王面前得不到提升,于是便在太子姬宫湦身上下功夫,他首先结交了姬宫湦最信任的一名侍从,在这位侍从的推荐下,姬宫湦召虢石父到太子宫中陪自己闲谈。虢石父很会揣摩太子的心理,也很会说话,太子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太子姬宫湦越来越喜欢虢石父。虢石父也下了血本,自己省吃俭用,花尽家里的所有钱财购买姬宫湦喜爱之物进行相送,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姬宫湦在即位前,已把虢石父视为心腹。
虢石父的血本还真没有白下,姬宫湦即位后,立即任命虢石父为卿士,管理国家事务。
虢石父为人无比奸诈,喜爱钱财,他上任后想的是怎样把以前投的本儿捞回来,再获得更多的钱财。谁给他送礼最多且最听话,他就提拔任用谁,他所提拔任用的官员都是一些溜须拍马奸诈无比的小人。虢石父从来不为百姓着想,一心只想如何讨好周幽王,想尽办法来满足周幽王的各种欲望。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爱喝酒,他便增加农民的田租赋税,让农民多交粮食,召集民工用车辆把大量的粮食运到都城,他下令把很多粮食用来酿酒,把质量最佳的美酒用坛子装起来封好储藏在宫殿附近的地窖里,供周幽王及爱妃们饮用。将质量一般的酒储存在大缸里供朝中大臣们饮用。他还派手下人寻找到最好的工匠为周幽王制作精美的酒杯及餐具。
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爱奇珍异宝和美女,便派出多人到各地寻找奇珍异宝和美女,天下的奇珍异宝和绝色佳人都被送进宫中。
虢石父深知周幽王喜欢娱乐,便派人寻找到精通音乐及舞蹈的艺人,让这些艺人编词谱曲,演奏音乐,指导宫女们排练舞蹈,供周幽王欣赏娱乐。
虢石父大权独揽,手下人依仗他的势力,贪赃枉法,搜刮民财,如狼似虎,引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
2,沉迷酒色,不问国事。
虢石父及手下人虽然引起各位诸侯的不满及天下百姓的怨恨,可是周幽王却对虢石父无比地信任,他认为,虢石父是最忠心扶保自己的人,有了他的扶保、江山稳如磐石,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尽情的享受了。
每日后宫内乐师们演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宫女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周幽王在爱妃的陪伴下、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他每日都尽情着欢乐,从来不问国事。
3,对灾区的百姓漠不关心,照常享乐。
周幽王继位的第2年,都城镐京及附近地区发生了世为罕见的大地震,京都附近的泾、谓、洛三条河流因大地震水流干枯。大地震使很多百姓的房屋倒塌,被砸死砸伤的人不计其数。按照以往的惯例,某地百姓受灾,君主应立即在朝堂上与大臣们一起商量如何救灾,派大臣前去巡视,组织救灾,安抚受灾的百姓。因灾情导致百姓伤亡,君主应减少膳食,不听音乐,不吃肉不饮酒,以体现对百姓的关心,对死者的哀思。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周幽王却违反惯例,他只关心自己的事,看到宫殿、宫室被地震有所破坏,立即让虢石父召集大量的工匠及民工进行修缮。在修缮期间,周幽王命人在城外搭起宽大的帐篷,作为临时的宫室,帐篷内点燃着蜡烛,灯火通明,周幽王每曰欣赏着音乐和舞蹈,吃肉饮酒照常欢乐,对受灾的百姓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朝中正直的大臣看到周幽王这样没有人味儿都对他寒了心。
4,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继位的第3年,大美人褒姒被送进宫中,周幽王见到褒姒,就像猪八戒看到嫦娥一样,俩眼都看直了。从此以后,周幽王对褒姒无比的宠爱,两个人一起饮酒作乐、形影不离。褒姒虽然美似天仙,但也有不足,就是不爱笑。周幽王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逗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便用千金重赏的办法,他对满朝文武说:“谁若想出办法来,逗褒姒一笑,重赏千斤”。虢石父想出了一个办法,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入侵时发出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都城到边镇要塞,沿途都设置了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入侵,在都城镐京附近的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至各诸侯国的沿途上都修筑了烽火台。烽火台每隔几里就有一座,每一座烽火台上都有两名士兵站岗执勤。一旦犬戎入侵,首先发现敌人的哨兵立即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上的哨兵见到烽火也快速点燃烽火,以此类推,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们见到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便率领军队火速救驾。
虢石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若碰上明白一点的君王,会给他一个大嘴巴,昏庸的周幽王却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他立即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执勤的哨兵点燃烽火,霎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的诸侯一见报警,以为犬戎入侵京都,立即带领手下人马火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人影也没有看见,只听到山上优美的音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见周幽王和褒姒坐在烽火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看到各位诸侯率手下军队来到骊山脚下,便派人告诉各位诸侯说:“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这里没什么事,是大王和爱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一听,才知道自己被戏耍了,非常生气,都带领自己的军队回去了。褒姒看到烽火一点燃,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看到褒姒终于有了一笑心中无比高兴,立即赏赐虢石父千金。
5,废长立幼。
周幽王在做王太子时,就娶了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为妻,生下了儿子宜臼,周幽王继位时,宜臼已经十几岁了,周幽王按照祖制,封妻子申氏为王后,立嫡长子宜臼为王太子。
褒姒进宫一年多后,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看到褒姒进宫不久,为自己生了个儿子,便更加宠爱她。小伯服长得像褒姒,十分英俊、活泼可爱,周幽王的心中只有褒姒和小伯服,而把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却冷落在一边。褒姒看到这一情况、便萌生了自己做王后,立儿子伯服为王太子的想法。她深知周幽王绝对舍不得让自己离开,便用寻死的办法来胁迫周幽王废长立幼。有一次,褒姒陪同周幽王喝酒,当周幽王喝到尽兴时,褒姒问道:“您是喜欢我、还是喜爱申王后”?周王回答说:“那还用说吗?自然是喜欢你呀“。褒姒接着问:”您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还是喜爱王太子“?周幽王回答说:”那当然是喜爱咱们的小伯服“。褒姒听周幽王这样回答,便请求说:”您既然喜欢我和咱们的儿子,就应该把我立为王后,立咱们的儿子为王太子“。周幽王做梦也没想到褒姒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感到很为难,因为祖制明文规定:王后和王太子没有大的过错,不能废掉。无故地废掉王后和王太子,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周幽王想到这些对褒姒说:”你提出的这件事,非同寻常,令我很为难”。褒姒早已料到周幽王会这样说,于是哭着说:“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看到您喜爱我和伯服,早以对我们娘俩恨之入骨,将来宜臼即位后,必定将我们娘俩杀死。我将来被他所杀,不如现在一死”。说完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就要自杀。褒姒的这一举动,可把周幽王吓坏了,他急忙上前抱住褒姒、夺下宝剑说:“美人,宝贝儿,不要自寻短见,我答应你就是了”。褒姒听到周幽王这么一说,才止住哭声。周幽王接着说:“这事得慢慢来,我先故意找王后和太子的过错,将他们娘俩废掉,然后再让虢石父组织大臣联名请奏立你为王后、立伯服为王太子”。褒姒说:“你得抓紧办,我可等不了太久”。周幽王说:“我抓紧办就是了”。褒姒听后笑了,便投进周幽王的怀里,俩人寻欢起来。
从此以后,周幽王故意找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的过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她们娘俩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没过多久,便将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废掉。周幽王让虢石父组织一些大臣联名上书,请求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虢石父立即办理此事,周幽王看到大臣的联名上书后,立即封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这件事发生在周幽王执政的第8年,即公元前774年。褒姒又多次对被废的王太子宜臼进行陷害,因宜臼早有防备,加上贤臣勇士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周幽王废掉申王后和王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小伯服为王太子的消息传到申国后,申国的国君申侯气得暴跳如雷,用手指着镐京方向大声骂道:“无道的昏君,你竟敢废掉我的女儿,我与你势不两立,日后定要报仇雪恨”。申侯平日里与缯国的国君缯侯关系密切,且与西夷、犬戎的首领也有来往,于是分别给他们写书信,派使者前去联系。双方约定,寻找时机共同出兵讨伐周幽王。
周幽王为了大美人褒姒,脑袋一热,不顾违背祖制,将贤惠的申王后和善良的宜臼太子废掉,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患。
周太史伯阳甫的言论也加速了周幽王的灭亡。周太史伯阳甫精通阴阳学说,周幽王继位第2年,京都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甫说道:“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间有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住阳气不能上升,这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河川的源头一定堵塞了,源头堵塞,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便能生产东西为民所用。土地没有水源,民众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要等待何时?从前伊水、洛水干枯,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性也像夏、商二朝末代了,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必定枯竭。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国家灭亡不会超过10年。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上天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过十年的期限”。
当周幽王废除申皇后、王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王太子时,伯阳甫又感叹说:“祸患已经形成了,谁也没有办法改变”。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地震的发生是自然灾害,与某个人的行为毫无关系。而古代科技落后,对地震发生的原因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古人都认为发生地震是君王无道,奸臣专权所致。伯阳甫的这番言论,让人们深信不疑,人们都认为周幽王昏庸无道,上天要抛弃他,这便加速了周幽王的灭亡。
就在周幽王执政的第11个年头,即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的军队攻打周幽王。犬戎离着镐京最近,所以大军率先到达镐京的西部边塞。周幽王正在和褒姒饮酒作乐,探马急匆匆跑进宫报告说:“犬戎大军入侵西部边塞,正朝镐京杀来”。周幽王一听,吓得脸色苍白,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他缓过神来,勉强振作精神,命人骑快马到骊山烽火台告诉执勤的哨兵,快速点燃烽火。
烽火倒是点燃了,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被戏耍,这次都不再理会,诸侯们还跟手下人说:“国王这次又在戏弄我们,我们再也不上当了”。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间火光冲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周幽王急的哭天喊地直跺脚。都城镐京的守兵本来就怨恨周幽王昏庸无道,不愿为他拼命,看到犬戎大军来势凶猛,便不战而逃,犬戎兵马蜂拥入城。
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乘坐一辆马车,由亲兵卫队保护着从后门逃出,赶奔骊山。犬戎兵紧急追赶,保卫周幽王的亲兵纷纷逃散,周幽王跑到骊山脚下时,成了光杆司令,左右没有一个亲兵,在车里他与褒姒抱头痛哭,小伯服吓得也大哭起来。犬戎兵赶到将马车围住,撩起车帘,看到周幽王身穿天子服装,断定就是周天子,一刀将他砍死。犬戎兵又从褒姒的怀里夺过小伯服,高高举起摔在地上,小伯服被摔得七窍流血,当场死亡。犬戎兵压着褒姒回到城里,将宫中的宝物抢劫一空,随后押着褒姒退回本国。褒姒成为了犬戎首领的一名小妾,没过多久便忧闷而死。
申侯和各位诸侯共同拥立前王太子宜臼做周朝的君主,史称周平王。
周平王继位后,为了躲避犬戎的侵袭,将都城东迁到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也称为春秋战国。下一章将对春秋战国进行简单介绍,欢迎各位读者朋友阅读欣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