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田中晕倒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回八零,不当冤种,白月光一家急疯了》最新章节!
杨承宇心中一惊,大步朝着安以沫的词条方向跑去。
他快速从储物空间中取了一块红糖塞进了她的嘴里,使得还没完全失去意识的安以沫缓缓恢复了过来。
其实连杨承宇都没想到,这词条竟能显示出人的状态。
安以沫靠在田埂上,只感觉耳鸣目眩,迷迷糊糊之中,她仿佛看到了杨承宇的影子,还给她嘴里塞了块甜滋滋的东西,只听对方说“低血糖”之类的话。
随着甜味在舌尖化开,她的意识这才渐渐回笼。微微抬头,她看清了眼前之人。
只见杨承宇紧蹙着眉头,满眼都是对她的担忧。
“以沫你怎么样了,头还晕不晕?”杨承宇揽着她的肩膀低声问道,声音中夹带着紧张的情绪,另一只手用手电筒给两人打着光。
安以沫轻声“嗯”了一下,正欲起身,却浑身无力,一下子瘫软在杨承宇的怀里。
“不着急,先缓上一会,你这是低血糖了。”杨承宇从储物空间里再次取出一块红糖,喂到了她的嘴边,心中庆幸自己来的快,并且空间内还有红糖,否则安以沫必定会失去意识。
“好,谢谢你承宇。”安以沫接过来,虚弱的回答。
“我们先回家,你需要吃些东西。”说着,杨承宇将安以沫打横抱起。
“哎!”安以沫瞬间脸色通红,“不、不用,我能走回去……”
“别逞强,晕在半路会更麻烦的。”杨承宇大步朝家走去,语气坚决不容反对。
安以沫闻言,只好乖乖搂住他的脖子。耳朵轻贴着他的胸膛,她觉得自己莫名心安,听着沉稳有力的心跳,红晕从脸颊浮上耳尖。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杨承宇担心安以沫会着凉,手臂稍稍用力,将她搂得更紧了些,而后压低声音问道:“都饿成这样了,怎么不早点回去呢?”
安以沫微微抿了抿嘴唇,声音轻柔地回答:“想着多做些活儿,明天就能腾出时间做衣服啦。”
果然是因为自己才这么拼命啊!
杨承宇心中一阵感动,说道:“往后犁地的事儿我来做,你就少干点吧。”
杨承宇心里明白,要让安以沫一下子就放弃种田,这显然不太现实。
只有等自己带着她赚到钱,她才会心甘情愿地放下农事。
安以沫没有回应,但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从小到大,还从未有人这般关怀过她。她轻轻应了一声“嗯”,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进入村子后,杨承宇便关上了手电筒。此时,还有些许微弱的光线,他勉强能看清道路,可旁人却不行。
毕竟他和安以沫还未订婚,要是被人瞧见他俩这般亲昵,肯定会传出闲言碎语。
于是,他抱着安以沫,脚步匆匆地穿过村子,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刚到院门口,便看到杨清妍和方依婷正伸长脖子张望着,满脸焦急。
看到杨承宇抱着安以沫回来,杨清妍忍不住惊呼:“二哥,二嫂这是怎么了?”
“没事,就是饿过头,低血糖了。”杨承宇一边说着,一边大步流星地抱着安以沫走进家门,径直朝厨房走去。
“清妍,赶紧拿两个馒头给你二嫂吃。”说话间,杨承宇将安以沫轻轻放在凳子上,伸手稳稳地扶着她,生怕她不小心摔倒。
“二嫂,快吃。”杨清妍赶忙拿起两个大馒头递给安以沫。
“嗯。”安以沫也没客气,接过馒头就咬了一大口。她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爹,娘,嫂子,快来吃饭啦。”杨清妍喊了一声,随后才转身去锅里端出饭菜。
安以沫一口一口地咬着馒头,眼眶却渐渐湿润起来。
她偷偷抬眼看向扶着自己的杨承宇,心中甜蜜得如同吃了蜜一般。
杨承宇察觉到安以沫的目光,低下头轻声询问:“还难受吗?”
安以沫赶忙摇摇头,咽下嘴里的馒头,小声说道:“好多了。”
听到这话,杨承宇这才松了口气,但手依旧稳稳地扶着她,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她坐不稳。
这时,程千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姜茶走了过来,满脸心疼地说:“以沫啊,以后可别这么拼命啦,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婶子,我会注意的。”安以沫也心有余悸。倘若今天不是杨承宇及时赶到,她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不一会儿,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过来吃饭了。
“承宇啊,你啥时候学会编笼子这门手艺啦?”杨建国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发问。
“也就跟着宇辉叔学了五六天,后来自己还用茅草编过。只是一直没工具,所以才没尝试用竹篾编。”杨承宇耐心解释道。
其实今天他编的捕鱼笼工艺还很粗糙,一看就是新手的水平。
“那你还挺有学艺的天赋嘛,要不今晚我带你去宇辉哥家,让他收你做徒弟?”杨建国看着杨承宇,眼中满是期待。
毕竟有一门手艺在身,就不用整天在田里劳作了。他知道杨承宇不喜欢种田,一心想像大哥一样去外面闯荡赚钱。
“爹,学艺就算了吧,我更喜欢自己摸索。”杨承宇直接拒绝了父亲的提议。
毕竟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他只是想编些捕鱼笼,顺便做一些家里用的工具而已。
杨承宇不仅自己不想干这行,也不希望家里人从事手艺活。
因为他心里清楚,手艺人想要发财太难了,不过是比种田稍微强一点罢了。他有更好的选择,又何必去辛苦学艺呢?
看着愈发有主见的儿子,杨建国最终选择了沉默。
“爹,娘,你们晚上去捡点田螺吧。镇上的饭店收购田螺,一斤能卖一毛钱呢。”杨承宇连忙转移话题。只要能带着家人赚到钱,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执着于手艺活了。
“一斤一毛?你可别糊弄我。”杨建国一脸怀疑地看着杨承宇。
“爹,是真的,今天饭馆老板亲口说的。”沈梦洁赶忙抢先说道。
其实她早就想跟公公婆婆说了,只是担心他们不信,所以打算晚上回家再说。
“真的呀?”程千兰激动地拉住沈梦洁的手,满脸的难以置信。毕竟在村里,田螺这东西根本没人吃,更没人会去捡。
“当然是真的,老板亲自说的,怎么可能有假。”
“而且他们不仅收田螺,黄鳝和泥鳅也收,一斤能卖三毛呢。”杨承宇微笑着补充道。
听到这话,程千兰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连忙说道:“那咱们去捡田螺、抓黄鳝,这不就能赚不少钱了?”
“没错,以后咱们趁着天黑去田里捡田螺、抓黄鳝。”杨承宇环顾了一圈众人。
只要有了赚钱的门道,大家自然就不会再瞧得上种田那微薄的收入了。
农民之所以愿意种田,并非是他们喜欢,而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要是能在家乡附近就赚到钱,谁会拒绝呢?
所以,当杨承宇的父母听到村里无人问津的田螺居然能卖一毛钱一斤时,才会如此兴奋。
“梦洁,你确定承宇说的是真的吗?”程千兰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杨承宇的话。
“娘,是真的呀,我和二弟去卖鱼的时候,老板亲口说的。”
“那咱们吃完晚饭就赶紧去捡田螺吧,捡田螺可比抓黄鳝容易多了。”沈梦洁满脸迫不及待的神情。
她自然希望家里能多赚些钱,这样一家人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且,以后杨承泽和杨清妍上学,每年都要花不少钱。现在多赚一点,以后就能少辛苦一些。
况且,眼下村里其他人还不知道田螺、鱼虾、黄鳝能卖钱,他们还能多赚些。要是大家都知道了,他们能赚的钱肯定就会变少。
“那还等什么,大家赶紧吃,吃完就去田里捡田螺,晚上捡田螺最合适了。”杨建国兴奋地说道。作为一家之主,遇到这样的赚钱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对对对,以沫你们一会儿也跟我们一起去,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程千兰满脸笑意地说道。
“好。”安以沫应了一声,看向杨承宇。此刻她已经完全恢复过来,这样赚钱的好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有了钱,她就能还清之前方家的债务了。
杨承宇心中一惊,大步朝着安以沫的词条方向跑去。
他快速从储物空间中取了一块红糖塞进了她的嘴里,使得还没完全失去意识的安以沫缓缓恢复了过来。
其实连杨承宇都没想到,这词条竟能显示出人的状态。
安以沫靠在田埂上,只感觉耳鸣目眩,迷迷糊糊之中,她仿佛看到了杨承宇的影子,还给她嘴里塞了块甜滋滋的东西,只听对方说“低血糖”之类的话。
随着甜味在舌尖化开,她的意识这才渐渐回笼。微微抬头,她看清了眼前之人。
只见杨承宇紧蹙着眉头,满眼都是对她的担忧。
“以沫你怎么样了,头还晕不晕?”杨承宇揽着她的肩膀低声问道,声音中夹带着紧张的情绪,另一只手用手电筒给两人打着光。
安以沫轻声“嗯”了一下,正欲起身,却浑身无力,一下子瘫软在杨承宇的怀里。
“不着急,先缓上一会,你这是低血糖了。”杨承宇从储物空间里再次取出一块红糖,喂到了她的嘴边,心中庆幸自己来的快,并且空间内还有红糖,否则安以沫必定会失去意识。
“好,谢谢你承宇。”安以沫接过来,虚弱的回答。
“我们先回家,你需要吃些东西。”说着,杨承宇将安以沫打横抱起。
“哎!”安以沫瞬间脸色通红,“不、不用,我能走回去……”
“别逞强,晕在半路会更麻烦的。”杨承宇大步朝家走去,语气坚决不容反对。
安以沫闻言,只好乖乖搂住他的脖子。耳朵轻贴着他的胸膛,她觉得自己莫名心安,听着沉稳有力的心跳,红晕从脸颊浮上耳尖。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杨承宇担心安以沫会着凉,手臂稍稍用力,将她搂得更紧了些,而后压低声音问道:“都饿成这样了,怎么不早点回去呢?”
安以沫微微抿了抿嘴唇,声音轻柔地回答:“想着多做些活儿,明天就能腾出时间做衣服啦。”
果然是因为自己才这么拼命啊!
杨承宇心中一阵感动,说道:“往后犁地的事儿我来做,你就少干点吧。”
杨承宇心里明白,要让安以沫一下子就放弃种田,这显然不太现实。
只有等自己带着她赚到钱,她才会心甘情愿地放下农事。
安以沫没有回应,但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从小到大,还从未有人这般关怀过她。她轻轻应了一声“嗯”,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进入村子后,杨承宇便关上了手电筒。此时,还有些许微弱的光线,他勉强能看清道路,可旁人却不行。
毕竟他和安以沫还未订婚,要是被人瞧见他俩这般亲昵,肯定会传出闲言碎语。
于是,他抱着安以沫,脚步匆匆地穿过村子,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刚到院门口,便看到杨清妍和方依婷正伸长脖子张望着,满脸焦急。
看到杨承宇抱着安以沫回来,杨清妍忍不住惊呼:“二哥,二嫂这是怎么了?”
“没事,就是饿过头,低血糖了。”杨承宇一边说着,一边大步流星地抱着安以沫走进家门,径直朝厨房走去。
“清妍,赶紧拿两个馒头给你二嫂吃。”说话间,杨承宇将安以沫轻轻放在凳子上,伸手稳稳地扶着她,生怕她不小心摔倒。
“二嫂,快吃。”杨清妍赶忙拿起两个大馒头递给安以沫。
“嗯。”安以沫也没客气,接过馒头就咬了一大口。她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爹,娘,嫂子,快来吃饭啦。”杨清妍喊了一声,随后才转身去锅里端出饭菜。
安以沫一口一口地咬着馒头,眼眶却渐渐湿润起来。
她偷偷抬眼看向扶着自己的杨承宇,心中甜蜜得如同吃了蜜一般。
杨承宇察觉到安以沫的目光,低下头轻声询问:“还难受吗?”
安以沫赶忙摇摇头,咽下嘴里的馒头,小声说道:“好多了。”
听到这话,杨承宇这才松了口气,但手依旧稳稳地扶着她,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她坐不稳。
这时,程千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姜茶走了过来,满脸心疼地说:“以沫啊,以后可别这么拼命啦,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婶子,我会注意的。”安以沫也心有余悸。倘若今天不是杨承宇及时赶到,她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不一会儿,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过来吃饭了。
“承宇啊,你啥时候学会编笼子这门手艺啦?”杨建国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发问。
“也就跟着宇辉叔学了五六天,后来自己还用茅草编过。只是一直没工具,所以才没尝试用竹篾编。”杨承宇耐心解释道。
其实今天他编的捕鱼笼工艺还很粗糙,一看就是新手的水平。
“那你还挺有学艺的天赋嘛,要不今晚我带你去宇辉哥家,让他收你做徒弟?”杨建国看着杨承宇,眼中满是期待。
毕竟有一门手艺在身,就不用整天在田里劳作了。他知道杨承宇不喜欢种田,一心想像大哥一样去外面闯荡赚钱。
“爹,学艺就算了吧,我更喜欢自己摸索。”杨承宇直接拒绝了父亲的提议。
毕竟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他只是想编些捕鱼笼,顺便做一些家里用的工具而已。
杨承宇不仅自己不想干这行,也不希望家里人从事手艺活。
因为他心里清楚,手艺人想要发财太难了,不过是比种田稍微强一点罢了。他有更好的选择,又何必去辛苦学艺呢?
看着愈发有主见的儿子,杨建国最终选择了沉默。
“爹,娘,你们晚上去捡点田螺吧。镇上的饭店收购田螺,一斤能卖一毛钱呢。”杨承宇连忙转移话题。只要能带着家人赚到钱,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执着于手艺活了。
“一斤一毛?你可别糊弄我。”杨建国一脸怀疑地看着杨承宇。
“爹,是真的,今天饭馆老板亲口说的。”沈梦洁赶忙抢先说道。
其实她早就想跟公公婆婆说了,只是担心他们不信,所以打算晚上回家再说。
“真的呀?”程千兰激动地拉住沈梦洁的手,满脸的难以置信。毕竟在村里,田螺这东西根本没人吃,更没人会去捡。
“当然是真的,老板亲自说的,怎么可能有假。”
“而且他们不仅收田螺,黄鳝和泥鳅也收,一斤能卖三毛呢。”杨承宇微笑着补充道。
听到这话,程千兰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连忙说道:“那咱们去捡田螺、抓黄鳝,这不就能赚不少钱了?”
“没错,以后咱们趁着天黑去田里捡田螺、抓黄鳝。”杨承宇环顾了一圈众人。
只要有了赚钱的门道,大家自然就不会再瞧得上种田那微薄的收入了。
农民之所以愿意种田,并非是他们喜欢,而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要是能在家乡附近就赚到钱,谁会拒绝呢?
所以,当杨承宇的父母听到村里无人问津的田螺居然能卖一毛钱一斤时,才会如此兴奋。
“梦洁,你确定承宇说的是真的吗?”程千兰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杨承宇的话。
“娘,是真的呀,我和二弟去卖鱼的时候,老板亲口说的。”
“那咱们吃完晚饭就赶紧去捡田螺吧,捡田螺可比抓黄鳝容易多了。”沈梦洁满脸迫不及待的神情。
她自然希望家里能多赚些钱,这样一家人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且,以后杨承泽和杨清妍上学,每年都要花不少钱。现在多赚一点,以后就能少辛苦一些。
况且,眼下村里其他人还不知道田螺、鱼虾、黄鳝能卖钱,他们还能多赚些。要是大家都知道了,他们能赚的钱肯定就会变少。
“那还等什么,大家赶紧吃,吃完就去田里捡田螺,晚上捡田螺最合适了。”杨建国兴奋地说道。作为一家之主,遇到这样的赚钱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对对对,以沫你们一会儿也跟我们一起去,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程千兰满脸笑意地说道。
“好。”安以沫应了一声,看向杨承宇。此刻她已经完全恢复过来,这样赚钱的好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有了钱,她就能还清之前方家的债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