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挖出一个大窟窿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摸鱼皇城司,陛下求我当酷吏》最新章节!
皇城司的档案室内
灯火通明
张烈双眼布满血丝,眼眶深陷,透着一股熬鹰般的疲惫。
他和手下的缇骑们已经在这里耗了一天一夜。
小山一样的账本堆在长案上,每一本都用牛皮纸包裹,上面用工整的馆阁体标注着年份与类目。
这些是工部关于“永安河堤”工程的所有财务往来记录。
哈欠声此起彼伏。
一个年轻的缇骑撑不住,脑袋一点一点,最后重重地磕在桌上,又猛地惊醒,茫然四顾。
张烈没有呵斥他。
因为他自己也快撑不住了。
枯燥,绝望。
这是档案室内所有人的情绪。
账目做得天衣无缝。
每一笔银子的出入,每一项开支的记录,都清晰明了,严丝合缝。
他们请来了皇城司里最擅长算术的账房先生,核对了一遍又一遍,结果都是一样
找不到任何破绽。
仿佛王侍郎的死,真的与这河堤工程毫无干系。
“千户大人……要不算了吧。”一个老缇骑揉着酸涩的眼睛,声音沙哑,“这账目,怕是请户部的神仙来,也挑不出错处。咱们……咱们可能真的想错了方向。”
不少人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神情沮丧。
他们本就觉得千户大人是病急乱投医,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忙活了一天一夜,不过是证明了他们有多蠢。
张烈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盯着面前的一本账册。
上面的数字在他的视野里扭曲、跳动,嘲讽着他的无能。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贪官们,正端着酒杯,轻蔑地谈论着他们这群只懂刀枪的武夫,是如何在这些精巧的数字迷宫里打转,最后灰溜溜地无功而返。
一股无名火直冲他的天灵盖。
不!
不对!
一定有哪里不对!
那个酒馆老板……他那副懒散又笃定的样子再次浮现在张烈的脑海。
“……鞋上那种河边的泥一样……”
河泥。
不是银子,不是账本,是泥!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一个念头如同惊雷,在他混沌的脑海中炸响!
对啊!他们这群武夫,为什么要跟文官比算账?这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
他们被这些完美的假账迷惑了!
张烈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声响让所有昏昏欲睡的缇骑都激灵一下,瞬间清醒。
“都别查账了!”
张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他环视一圈,目光灼灼。
“账是死的,人是活的!银子可以作假,但修河堤用的石头、木料、人力,这些东西不会凭空消失!”
他走到堆积如山的卷宗前,一把抽出一本陈旧的册子,狠狠摔在桌上。
“不查账!给我查用料!查出工记录!查所有物料的采买、入库、运输、支用!我要知道,到底有多少石头运到了河堤上!有多少民夫领了工钱!”
这道命令,让所有缇骑都愣住了。
查这些东西?
这比查账本还要繁琐,还要耗费功夫。但不知为何,千户大人这番话,让他们从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微光。
“是!”
众人齐声应诺,沉寂的档案室再次变得忙碌起来。
这一次,他们不再理会那些精巧的财务账册,而是将目标转向了那些最不起眼、最繁杂的仓库记录、车马行脚的运输清单、以及民夫签领工食的画押手印。
……
“晚来风”酒馆,后厨。
林舟正端着一个小碗,细细品味着一勺新熬的汤。
“老板,这笋的鲜味是够了,可这鸡油是不是多了点?有点腻。”一旁的厨子老王凑过来说道。
“嗯……”林舟咂咂嘴,“是腻了些。去,把后院新摘的那几片紫苏叶子给我拿来,切成细末,加进去试试。再滴两滴陈醋提提味。”
“好嘞!”
林舟放下碗,伸了个懒腰,打了个满足的饱嗝。
真好。
案子破了,门口的瘟神走了,生意恢复了,银子赚得盆满钵满。
这才是人生啊。
至于皇城司那帮人现在在干什么,会不会因为那个贪腐案焦头烂额,关他屁事?
他现在只想研究自己的新菜谱,然后睡个好觉。
……
档案室内。
气氛已经从枯燥转为了紧绷。
“大人!找到了!”
一个年轻的缇骑举着两份卷宗,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这是工部的石料采买记录,上面写着去年十月,从西山采石场购入青石一千方!可……可是车马行的运输记录上,从西山运到京城工部仓库的,只有八百方!”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两百方青石!
不翼而飞!
这像是第一道被撕开的口子,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大人!这里也是!户部下拨的五十万斤赈灾粮,记录上是给了河堤的民夫充作工食,可民夫的画押名册上,领走的只有三十万斤!”
“还有这里!修堤用的桐油,账上买了一百桶,入库记录只有七十桶!”
“木料!少了三成!”
“麻绳!少了一半!”
一个个惊人的发现被接连不断地报出来,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档案室内每个人的心上。
所有缇骑都围了过来,他们看着那些被分门别类摆放的卷宗,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逐渐升腾的怒火。
张烈站在长案的尽头,面沉如水。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亲自比对着两份最关键的卷宗。
一份,是工部的工程设计图,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永安河堤,西段,需建“百丈石堤”,以御洪峰。
另一份,是王侍郎死前,悄悄派人去实地勘探后绘制的草图。这份草图是从王侍郎的书房暗格里找到的,潦草而仓促。
草图上,同样的位置,用黑墨画着一段堤坝,旁边只有三个触目惊心的字。
“仅五十丈。”
百丈石堤,到了现实里,只剩下五十丈。
另外五十丈的石料呢?
修建那五十丈石堤所需要的人工、物料、银子呢?
不翼而飞了。
凭空消失了。
那不是几十两、几百两银子。
那是一个能让上百万沿岸百姓在洪水到来时家破人亡、沦为鱼鳖的惊天窟窿!
“哐当——”
张烈手中的两份卷宗滑落在地,他整个人向后退了一步,后背重重地撞在书架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倒吸一口凉气
他终于明白王侍郎为什么必须死了。
这不是杀人灭口。
这是在杀一个即将点燃炸药桶的人!
“狗娘养的畜生!”
一个老缇骑看明白了图纸上的对比,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肌肉扭曲,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虎口迸裂,鲜血直流,他却浑然不觉。
“这要是决了堤,得死多少人!这帮天杀的狗官!”
义愤填膺!
所有参与查案的缇骑都惊呆了。
他们本以为只是在查一桩朝廷命官的被杀案,最多牵扯到一些官员的贪污受贿。
可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从这桩案子里,挖出了一个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贪腐窟窿!
这一刻,所有人的态度,都从看千户大人的笑话,转变成了一种发自肺腑的愤怒和后怕。
张烈慢慢直起身,他那张黑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只剩下一片骇人的铁青。
他扫视着满屋子的物证,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封锁这里!所有卷宗,一张纸都不许带出去!任何人不得出入!”
皇城司的档案室内
灯火通明
张烈双眼布满血丝,眼眶深陷,透着一股熬鹰般的疲惫。
他和手下的缇骑们已经在这里耗了一天一夜。
小山一样的账本堆在长案上,每一本都用牛皮纸包裹,上面用工整的馆阁体标注着年份与类目。
这些是工部关于“永安河堤”工程的所有财务往来记录。
哈欠声此起彼伏。
一个年轻的缇骑撑不住,脑袋一点一点,最后重重地磕在桌上,又猛地惊醒,茫然四顾。
张烈没有呵斥他。
因为他自己也快撑不住了。
枯燥,绝望。
这是档案室内所有人的情绪。
账目做得天衣无缝。
每一笔银子的出入,每一项开支的记录,都清晰明了,严丝合缝。
他们请来了皇城司里最擅长算术的账房先生,核对了一遍又一遍,结果都是一样
找不到任何破绽。
仿佛王侍郎的死,真的与这河堤工程毫无干系。
“千户大人……要不算了吧。”一个老缇骑揉着酸涩的眼睛,声音沙哑,“这账目,怕是请户部的神仙来,也挑不出错处。咱们……咱们可能真的想错了方向。”
不少人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神情沮丧。
他们本就觉得千户大人是病急乱投医,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忙活了一天一夜,不过是证明了他们有多蠢。
张烈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盯着面前的一本账册。
上面的数字在他的视野里扭曲、跳动,嘲讽着他的无能。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贪官们,正端着酒杯,轻蔑地谈论着他们这群只懂刀枪的武夫,是如何在这些精巧的数字迷宫里打转,最后灰溜溜地无功而返。
一股无名火直冲他的天灵盖。
不!
不对!
一定有哪里不对!
那个酒馆老板……他那副懒散又笃定的样子再次浮现在张烈的脑海。
“……鞋上那种河边的泥一样……”
河泥。
不是银子,不是账本,是泥!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一个念头如同惊雷,在他混沌的脑海中炸响!
对啊!他们这群武夫,为什么要跟文官比算账?这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
他们被这些完美的假账迷惑了!
张烈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声响让所有昏昏欲睡的缇骑都激灵一下,瞬间清醒。
“都别查账了!”
张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他环视一圈,目光灼灼。
“账是死的,人是活的!银子可以作假,但修河堤用的石头、木料、人力,这些东西不会凭空消失!”
他走到堆积如山的卷宗前,一把抽出一本陈旧的册子,狠狠摔在桌上。
“不查账!给我查用料!查出工记录!查所有物料的采买、入库、运输、支用!我要知道,到底有多少石头运到了河堤上!有多少民夫领了工钱!”
这道命令,让所有缇骑都愣住了。
查这些东西?
这比查账本还要繁琐,还要耗费功夫。但不知为何,千户大人这番话,让他们从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微光。
“是!”
众人齐声应诺,沉寂的档案室再次变得忙碌起来。
这一次,他们不再理会那些精巧的财务账册,而是将目标转向了那些最不起眼、最繁杂的仓库记录、车马行脚的运输清单、以及民夫签领工食的画押手印。
……
“晚来风”酒馆,后厨。
林舟正端着一个小碗,细细品味着一勺新熬的汤。
“老板,这笋的鲜味是够了,可这鸡油是不是多了点?有点腻。”一旁的厨子老王凑过来说道。
“嗯……”林舟咂咂嘴,“是腻了些。去,把后院新摘的那几片紫苏叶子给我拿来,切成细末,加进去试试。再滴两滴陈醋提提味。”
“好嘞!”
林舟放下碗,伸了个懒腰,打了个满足的饱嗝。
真好。
案子破了,门口的瘟神走了,生意恢复了,银子赚得盆满钵满。
这才是人生啊。
至于皇城司那帮人现在在干什么,会不会因为那个贪腐案焦头烂额,关他屁事?
他现在只想研究自己的新菜谱,然后睡个好觉。
……
档案室内。
气氛已经从枯燥转为了紧绷。
“大人!找到了!”
一个年轻的缇骑举着两份卷宗,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这是工部的石料采买记录,上面写着去年十月,从西山采石场购入青石一千方!可……可是车马行的运输记录上,从西山运到京城工部仓库的,只有八百方!”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两百方青石!
不翼而飞!
这像是第一道被撕开的口子,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大人!这里也是!户部下拨的五十万斤赈灾粮,记录上是给了河堤的民夫充作工食,可民夫的画押名册上,领走的只有三十万斤!”
“还有这里!修堤用的桐油,账上买了一百桶,入库记录只有七十桶!”
“木料!少了三成!”
“麻绳!少了一半!”
一个个惊人的发现被接连不断地报出来,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档案室内每个人的心上。
所有缇骑都围了过来,他们看着那些被分门别类摆放的卷宗,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逐渐升腾的怒火。
张烈站在长案的尽头,面沉如水。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亲自比对着两份最关键的卷宗。
一份,是工部的工程设计图,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永安河堤,西段,需建“百丈石堤”,以御洪峰。
另一份,是王侍郎死前,悄悄派人去实地勘探后绘制的草图。这份草图是从王侍郎的书房暗格里找到的,潦草而仓促。
草图上,同样的位置,用黑墨画着一段堤坝,旁边只有三个触目惊心的字。
“仅五十丈。”
百丈石堤,到了现实里,只剩下五十丈。
另外五十丈的石料呢?
修建那五十丈石堤所需要的人工、物料、银子呢?
不翼而飞了。
凭空消失了。
那不是几十两、几百两银子。
那是一个能让上百万沿岸百姓在洪水到来时家破人亡、沦为鱼鳖的惊天窟窿!
“哐当——”
张烈手中的两份卷宗滑落在地,他整个人向后退了一步,后背重重地撞在书架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倒吸一口凉气
他终于明白王侍郎为什么必须死了。
这不是杀人灭口。
这是在杀一个即将点燃炸药桶的人!
“狗娘养的畜生!”
一个老缇骑看明白了图纸上的对比,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肌肉扭曲,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虎口迸裂,鲜血直流,他却浑然不觉。
“这要是决了堤,得死多少人!这帮天杀的狗官!”
义愤填膺!
所有参与查案的缇骑都惊呆了。
他们本以为只是在查一桩朝廷命官的被杀案,最多牵扯到一些官员的贪污受贿。
可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从这桩案子里,挖出了一个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贪腐窟窿!
这一刻,所有人的态度,都从看千户大人的笑话,转变成了一种发自肺腑的愤怒和后怕。
张烈慢慢直起身,他那张黑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只剩下一片骇人的铁青。
他扫视着满屋子的物证,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封锁这里!所有卷宗,一张纸都不许带出去!任何人不得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