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血路追宗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饿死矿山你不管,我称帝了你哭什么?》最新章节!
“其中一案——净胎丹初试。”
他将一张“药监会议纪录”拍在案台上:
【赵问河曾提议“净胎丹毒性不明,不得进入试药阶段”——会议当日被否,且未记录入最终会议纪要。】
“我查过原底。”
“是沈元清——删了记录。”
“他不仅删,还转移我父亲的手稿、批示、甚至在我父亲病亡后三日,伪造了一份‘赵问河亲批净胎丹建议书’。”
“这就是——你们的命账?”
他一脚踢翻旁边那摞尚药局移送的卷宗:
“这上面写着‘赵问河误判药性,致药案不可控,责其不慎’,然后就下了流放令!”
“你们说得轻巧。”
“我爹被送去‘净影牢’那年,浑身是伤,指骨都断了。”
“狱卒拿他当替罪羊,活活饿死在牢里!”
赵五听不下去了,大吼:“你们这些狗官!我亲眼看到赵老爷尸体抬出来的时候,连条像样的布都没盖!”
“赵家当年是药堂柱石,是被你们活活埋了!!”
此时人群忽然一阵骚动。
一名白发老妇,在两名赵家旧仆搀扶下,缓缓走上台阶。
她一上台,立在赵毅身后,哑声开口:
“我是赵问河遗孀。”
“我为我相公,当众请冤。”
她哆哆嗦嗦从袖中掏出一张帛书,跪地擎出:
“这是他死前写下的最后一页话。”
“我藏了十三年。”
“今日……给儿子还命。”
赵毅接过那帛书,展开——
笔迹早已晕开,但几句依稀可见:
【吾之药案,无辜受累,非批者也。】
【卷中诸毒,系他人手笔。】
【吾不愿污命,自弃食三日,留骨待清白。】
赵毅整个人僵在原地,双手死死抓住帛书,半晌不语。
台下百姓也哑口无言。
一个药监主簿。
一个被拿去顶罪的冤死者。
一个亲手写下“留骨待清白”的男人。
他用饿死的方式,等了三十年。
等这一页帛书,等赵毅,等他儿子站上这台。
赵毅缓缓抬头,眼眶赤红,却没有一滴泪。
他语气清冷如霜:
“从此刻起——”
“赵问河案,正式重启。”
“药律署设‘赵案专审组’,卷宗编号【X-Z001】。”
“核查人:赵毅。”
“三方监督:御史、礼部、刑部。”
“若查出顶罪、假批、蓄意调包者——以‘命章杀人’论处。”
“若赵问河真有批签之误——我赵毅,一力承责。”
他转身,朝赵母跪地三叩。
“孩儿赵毅。”
“今日起,代父翻案。”
“我不要赵家复位。”
“我要赵家清白。”
天色彻底黑了。
但天台未散。
百姓静默看着那对母子跪在卷宗前。
灯火摇曳,白纸飞扬。
命账开头,写下了第一个还命之人——赵问河。
子时未过,宫中密道开。
赵毅刚从天台回署,便被内监请入宫。
一路无声,直入慈宁宫偏殿。
太后已等候多时,未着朝装,一身深红绸衣坐在青铜火盆前,手中烤着药炭,眼中无喜无怒。
赵毅拱手:“赵毅叩见太后。”
太后抬眸看他一眼,语气淡得像雪后薄冰:
“跪什么?你现在是‘御前命律专审’,连你陛下都要看你卷宗的脸色行事。”
“我一个老太婆,能怎么你?”
赵毅没动,只直起身,声音平稳:
“太后请人夜谈,怕不是为了叙旧。”
“臣听令就是。”
太后不答,抬手让人退下,殿中只剩两人。
良久,她才幽幽开口:
“你父亲赵问河当年,是我钦定的兵药首案首席。”
“我信他清廉,信他能立药章救命。”
“可他到最后,还是背弃了我的托付。”
赵毅冷声:“太后指的是净胎丹?”
“你说他背弃?”
“可你知不知道——他当年拒绝签批,是因为你钦定的药里,有未明毒引?”
“他不批,就成了背弃?”
“那你是不是该问问他——如果他签了,那些宫女,是不是就连尸骨都没人认?”
太后眼神微寒,但没有否认。
她只淡淡道:
“所以他死了。”
“但他死得体面。”
赵毅冷笑:“是你们太医院的人,五马分尸了他的卷宗,假造了他的药批。”
“是你们御前命人封了他的尸体,不许验毒。”
“这就叫体面?”
太后不再看他,只拿起火钳,在炭火中轻轻一拨。
“赵毅,你很聪明。”
“可你太天真了。”
“你以为你能查清赵家旧案,就能翻身?”
“你以为你能开几场天台,就能扭转三十年命账?”
“你知道今天你在台上提了谁吗?”
“你提了刑部,礼部,太医院,尚药局,三德堂,孙家,沈家——”
“你是在拔朝堂的牙。”
赵毅盯着她,字字如刀:
“拔的是假牙。”
“真牙——早就被他们拔走了。”
太后沉默。
片刻后,她忽然一叹,声音低到只剩沙哑:
“你父亲死的前一夜,我去看过他。”
“他说了一句话。”
赵毅猛地抬头:“他说什么?”
太后抬眼看他,忽而一笑:
“他说:‘我死不要紧,但你要让我的儿子活着。’”
赵毅愣住了。
太后缓缓道:“他活着的代价,是你这辈子别翻这个案子。”
“可你翻了。”
“所以现在……”
她伸手,从火盆中拎出一个黑漆小盒,递给赵毅。
“你接这个,咱就再谈。”
赵毅迟疑半秒,伸手接过。
打开。
一封血书,一页老旧的药堂记录,一张盖着“秘”字红印的“脉延实验申请书”。
赵毅指尖轻颤:“这是……先皇药案源批?”
太后点头:“这是我唯一能给你的‘护身符’。”
“你若敢往下查,这张纸能护你三日。”
“三日之后……我救不了你。”
赵毅声音低了下去:“你为什么给我?”
“你怕的,不是我查。”
“你怕的,是别人——也想查。”
太后盯着他,良久,冷冷一笑。
“你越来越像你父亲。”
“嘴硬、命贱、脾气不讨喜。”
“但我给你,不是认你。”
“是因为你如果查成了这件事——你就不是‘药律副郎’。”
“其中一案——净胎丹初试。”
他将一张“药监会议纪录”拍在案台上:
【赵问河曾提议“净胎丹毒性不明,不得进入试药阶段”——会议当日被否,且未记录入最终会议纪要。】
“我查过原底。”
“是沈元清——删了记录。”
“他不仅删,还转移我父亲的手稿、批示、甚至在我父亲病亡后三日,伪造了一份‘赵问河亲批净胎丹建议书’。”
“这就是——你们的命账?”
他一脚踢翻旁边那摞尚药局移送的卷宗:
“这上面写着‘赵问河误判药性,致药案不可控,责其不慎’,然后就下了流放令!”
“你们说得轻巧。”
“我爹被送去‘净影牢’那年,浑身是伤,指骨都断了。”
“狱卒拿他当替罪羊,活活饿死在牢里!”
赵五听不下去了,大吼:“你们这些狗官!我亲眼看到赵老爷尸体抬出来的时候,连条像样的布都没盖!”
“赵家当年是药堂柱石,是被你们活活埋了!!”
此时人群忽然一阵骚动。
一名白发老妇,在两名赵家旧仆搀扶下,缓缓走上台阶。
她一上台,立在赵毅身后,哑声开口:
“我是赵问河遗孀。”
“我为我相公,当众请冤。”
她哆哆嗦嗦从袖中掏出一张帛书,跪地擎出:
“这是他死前写下的最后一页话。”
“我藏了十三年。”
“今日……给儿子还命。”
赵毅接过那帛书,展开——
笔迹早已晕开,但几句依稀可见:
【吾之药案,无辜受累,非批者也。】
【卷中诸毒,系他人手笔。】
【吾不愿污命,自弃食三日,留骨待清白。】
赵毅整个人僵在原地,双手死死抓住帛书,半晌不语。
台下百姓也哑口无言。
一个药监主簿。
一个被拿去顶罪的冤死者。
一个亲手写下“留骨待清白”的男人。
他用饿死的方式,等了三十年。
等这一页帛书,等赵毅,等他儿子站上这台。
赵毅缓缓抬头,眼眶赤红,却没有一滴泪。
他语气清冷如霜:
“从此刻起——”
“赵问河案,正式重启。”
“药律署设‘赵案专审组’,卷宗编号【X-Z001】。”
“核查人:赵毅。”
“三方监督:御史、礼部、刑部。”
“若查出顶罪、假批、蓄意调包者——以‘命章杀人’论处。”
“若赵问河真有批签之误——我赵毅,一力承责。”
他转身,朝赵母跪地三叩。
“孩儿赵毅。”
“今日起,代父翻案。”
“我不要赵家复位。”
“我要赵家清白。”
天色彻底黑了。
但天台未散。
百姓静默看着那对母子跪在卷宗前。
灯火摇曳,白纸飞扬。
命账开头,写下了第一个还命之人——赵问河。
子时未过,宫中密道开。
赵毅刚从天台回署,便被内监请入宫。
一路无声,直入慈宁宫偏殿。
太后已等候多时,未着朝装,一身深红绸衣坐在青铜火盆前,手中烤着药炭,眼中无喜无怒。
赵毅拱手:“赵毅叩见太后。”
太后抬眸看他一眼,语气淡得像雪后薄冰:
“跪什么?你现在是‘御前命律专审’,连你陛下都要看你卷宗的脸色行事。”
“我一个老太婆,能怎么你?”
赵毅没动,只直起身,声音平稳:
“太后请人夜谈,怕不是为了叙旧。”
“臣听令就是。”
太后不答,抬手让人退下,殿中只剩两人。
良久,她才幽幽开口:
“你父亲赵问河当年,是我钦定的兵药首案首席。”
“我信他清廉,信他能立药章救命。”
“可他到最后,还是背弃了我的托付。”
赵毅冷声:“太后指的是净胎丹?”
“你说他背弃?”
“可你知不知道——他当年拒绝签批,是因为你钦定的药里,有未明毒引?”
“他不批,就成了背弃?”
“那你是不是该问问他——如果他签了,那些宫女,是不是就连尸骨都没人认?”
太后眼神微寒,但没有否认。
她只淡淡道:
“所以他死了。”
“但他死得体面。”
赵毅冷笑:“是你们太医院的人,五马分尸了他的卷宗,假造了他的药批。”
“是你们御前命人封了他的尸体,不许验毒。”
“这就叫体面?”
太后不再看他,只拿起火钳,在炭火中轻轻一拨。
“赵毅,你很聪明。”
“可你太天真了。”
“你以为你能查清赵家旧案,就能翻身?”
“你以为你能开几场天台,就能扭转三十年命账?”
“你知道今天你在台上提了谁吗?”
“你提了刑部,礼部,太医院,尚药局,三德堂,孙家,沈家——”
“你是在拔朝堂的牙。”
赵毅盯着她,字字如刀:
“拔的是假牙。”
“真牙——早就被他们拔走了。”
太后沉默。
片刻后,她忽然一叹,声音低到只剩沙哑:
“你父亲死的前一夜,我去看过他。”
“他说了一句话。”
赵毅猛地抬头:“他说什么?”
太后抬眼看他,忽而一笑:
“他说:‘我死不要紧,但你要让我的儿子活着。’”
赵毅愣住了。
太后缓缓道:“他活着的代价,是你这辈子别翻这个案子。”
“可你翻了。”
“所以现在……”
她伸手,从火盆中拎出一个黑漆小盒,递给赵毅。
“你接这个,咱就再谈。”
赵毅迟疑半秒,伸手接过。
打开。
一封血书,一页老旧的药堂记录,一张盖着“秘”字红印的“脉延实验申请书”。
赵毅指尖轻颤:“这是……先皇药案源批?”
太后点头:“这是我唯一能给你的‘护身符’。”
“你若敢往下查,这张纸能护你三日。”
“三日之后……我救不了你。”
赵毅声音低了下去:“你为什么给我?”
“你怕的,不是我查。”
“你怕的,是别人——也想查。”
太后盯着他,良久,冷冷一笑。
“你越来越像你父亲。”
“嘴硬、命贱、脾气不讨喜。”
“但我给你,不是认你。”
“是因为你如果查成了这件事——你就不是‘药律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