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紫云真人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僵尸王朝之九叔归来》最新章节!
山风卷着焦糊味掠过九叔的发梢,他握着轮回碎片的手微微发颤。"林凤娇"三个字像一根细针扎进记忆深处——那是他现代轮回时的本名,自与民国九叔意识融合后,这名字便如沉在深潭底的石子,此刻却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捞起。
"师傅!"秋生扶着文才踉跄站起,灯笼光在他脸上晃出明暗:"那黑影...是鬼还是人?"
文才缩着脖子往秋生身后躲,符袋在腰间撞出细碎的响声:"莫不是那蜈蚣精的同党?
我、我刚才看见它脑袋都炸了,该不会..."
"追。"九叔打断他,指尖的碎片还在发烫,额头的印记随着心跳一下下灼痛。
他望着黑影消失的方向,喉结动了动——这股牵引感太强烈,像有根线从碎片连到山的最深处,拽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秋生立刻抄起桃木剑,灯笼往文才怀里一塞:"我在前头探路!"文才咬咬牙,把符纸往袖子里塞了两张,跟着往前挪步。
三人踩碎满地蜈蚣残骸,山雾不知何时漫了上来,等转过三道山梁,眼前的山道突然被一团青灰色雾霭拦住,雾中传来一声清越的鹤鸣。
待雾气稍散,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已立在路中央。
他身披洗得发白的青袍,手中拂尘垂落的红穗子在夜色里像一点跳动的火星,见三人近前,竟先弯腰行了个道家稽首:"九叔,别来无恙。"
九叔脚步顿住。
他能感觉到,掌心的轮回碎片突然发烫——那股若有若无的共鸣感,竟比刚才接收碎片信息时还要清晰几分。"前辈是?"
"老道紫云,在这山里守了百余年。"老道抬眼,目光穿透夜色直抵九叔眉心,"等的就是你手里的轮回碎片,和你这双能看透阴阳的眼。"
秋生悄悄捅了捅文才,文才的灯笼晃了晃,照见老道脚边——哪有什么雾气?
分明是几株开着蓝花的夜合草,叶子上凝着的露珠,正随着老道的话音轻轻颤动。
"屋里坐。"紫云真人转身引路,青袍扫过一块半掩在草丛里的石碑,九叔瞥见碑上刻着"守忠"二字,刚要细看,老道已推开了前方半隐在竹林中的小木屋门。
屋内飘着艾草香。
紫云真人从梁上取下个桐木匣,拂去积灰,露出匣中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这是任御史的手札。"他翻开书页,烛火突然蹿高,映出纸上力透纸背的小楷:"臣任守忠,冒死弹劾庆亲王奕劻卖官鬻爵,私吞赈灾银三百万两......"
九叔瞳孔骤缩。
他曾听义庄老人说过,清末有位御史因参权贵被赐毒酒,尸体却在出殡当夜不翼而飞,没想到竟成了僵尸祖的前身。"那具尸体......"
"被岭南养煞一脉的邪道取走了。"紫云真人指尖划过书页,声音陡然沉了:"他们用三十六名童男童女的血祭炼尸,用九根玄铁钉钉入任御史的琵琶骨镇魂,却不想他死不瞑目,怨气反将尸身炼成了刀枪不入的僵尸祖。"
秋生倒抽一口冷气,文才的符纸"唰"地掉了两张:"难怪那僵尸祖能扛住雷火!
原来......"
"这碎片。"九叔将掌心的碎片递过去。
紫云真人接过,指尖刚碰到碎片,便有青色光纹顺着他的手臂爬上眉梢:"是任御史残留的最后一丝执念。
若被僵尸祖吸了去,他便要重铸记忆——到那时,他不再是护国忠臣,只是一具被怨气填满的杀戮机器。"
九叔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紧桌沿。
他想起之前与僵尸祖激战时,那具古尸曾在月光下露出片刻迷茫,原来不是错觉。"前辈的意思是......"
"得赶在他之前去任家祖坟。"紫云真人将碎片轻轻放回九叔掌心,"那是他尸身最初被镇压的地方,怨气最盛,也最容易引出执念。"
话音未落,九叔突然觉得眉心一凉。
紫云真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食指在他额间轻轻一点:"老道观你根骨清奇,又有轮回之眼,传你一套'通幽诀·心印篇'。"
九叔只觉一股清凉之气顺着眉心直贯脑海,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碎片突然清晰起来——他看见朱漆金殿上,一位紫袍官员跪在青砖上,脖颈处还沾着未擦净的毒酒,声音却震得殿角铜铃乱响:"臣死不足惜,可三百万两赈灾银,够救多少河北的百姓!"
"这是任御史临刑前的记忆。"紫云真人退后半步,"心印篇能助你用轮回之眼窥见执念根源。"九叔摸向眉心,那里正泛着若有若无的金光,他试着看向秋生,竟隐约看见少年幼时在义庄门口偷摸供果的画面。
"师傅你眼睛......"秋生吓得往后仰,撞翻了凳子。
文才赶紧去扶,灯笼里的火晃得人影在墙上乱跳。
夜渐深。
九叔在木屋后檐的竹榻上合眼,却怎么也睡不着。
轮回碎片贴着心口发烫,恍惚间,他又回到了那座金殿。
任御史的声音比记忆里更清晰:"陛下,臣家中有老母年近七旬,臣死之后,求陛下准她归乡......"
"准了。"龙椅上的身影挥了挥手,金殿外突然冲进几个带刀侍卫。
任御史望着明晃晃的刀刃笑了,笑中带血:"臣早料到有今日,只是可惜......"
九叔猛地睁眼,额间的印记烫得几乎要烧穿皮肤。
他坐起身,看见窗外一轮残月挂在竹梢,紫云真人正站在院中央,仰头望着月亮。
"你刚才,可是梦见了任御史?"老道转身,脸上的皱纹里似乎凝着百年的霜。
九叔点头,喉咙发紧:"他......是个好人。"
"所以他的怨气才最烈。"紫云真人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个小玉瓶,"这是用百年首乌和灵泉水泡的,明日抹在眉心,能缓你印记灼痛。"
"前辈为何帮我?"九叔接过玉瓶,突然问。
紫云真人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影,青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当年任御史出事时,老道正在京城云游。
他临刑前托人给我带了封信,说'若有一日,我变成了害人的东西,劳烦道长送我一程'。"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九叔脸上:"现在,能送他一程的人,只有你。"
"为何是我?"
"因为你有两世记忆。"紫云真人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他需要亲眼看看这百年后的世界——看看他用命参倒的庆亲王早已成了史书里的污点,看看他拼了命要救的百姓,如今能吃饱穿暖,能站在阳光下说话。"
九叔握紧了掌心的碎片。
月光下,那缺角的碎片泛着柔和的光,像一滴凝固的泪。
次日清晨,三人收拾行装准备下山。
紫云真人站在竹门口,望着九叔的背影喊道:"任家祖坟在清东陵北三十里,山脚下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见到它,你便知道该怎么走了。"
九叔回头,正看见老道的青袍消失在晨雾里。
秋生把行李往肩上一甩:"师傅,那咱们这就去清东陵?"
"去。"九叔摸了摸怀里的碎片,又摸了摸眉心——那里的金光比昨日更盛,仿佛能穿透晨雾,看见山的那一边,一座被荒草覆盖的古墓正静静等着他们。
文才突然指着前方喊:"你们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晨雾中隐约露出一截老槐树的枝桠,树身上的年轮在晨光里泛着暗红,像一只睁开的眼睛。
山风卷着焦糊味掠过九叔的发梢,他握着轮回碎片的手微微发颤。"林凤娇"三个字像一根细针扎进记忆深处——那是他现代轮回时的本名,自与民国九叔意识融合后,这名字便如沉在深潭底的石子,此刻却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捞起。
"师傅!"秋生扶着文才踉跄站起,灯笼光在他脸上晃出明暗:"那黑影...是鬼还是人?"
文才缩着脖子往秋生身后躲,符袋在腰间撞出细碎的响声:"莫不是那蜈蚣精的同党?
我、我刚才看见它脑袋都炸了,该不会..."
"追。"九叔打断他,指尖的碎片还在发烫,额头的印记随着心跳一下下灼痛。
他望着黑影消失的方向,喉结动了动——这股牵引感太强烈,像有根线从碎片连到山的最深处,拽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秋生立刻抄起桃木剑,灯笼往文才怀里一塞:"我在前头探路!"文才咬咬牙,把符纸往袖子里塞了两张,跟着往前挪步。
三人踩碎满地蜈蚣残骸,山雾不知何时漫了上来,等转过三道山梁,眼前的山道突然被一团青灰色雾霭拦住,雾中传来一声清越的鹤鸣。
待雾气稍散,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已立在路中央。
他身披洗得发白的青袍,手中拂尘垂落的红穗子在夜色里像一点跳动的火星,见三人近前,竟先弯腰行了个道家稽首:"九叔,别来无恙。"
九叔脚步顿住。
他能感觉到,掌心的轮回碎片突然发烫——那股若有若无的共鸣感,竟比刚才接收碎片信息时还要清晰几分。"前辈是?"
"老道紫云,在这山里守了百余年。"老道抬眼,目光穿透夜色直抵九叔眉心,"等的就是你手里的轮回碎片,和你这双能看透阴阳的眼。"
秋生悄悄捅了捅文才,文才的灯笼晃了晃,照见老道脚边——哪有什么雾气?
分明是几株开着蓝花的夜合草,叶子上凝着的露珠,正随着老道的话音轻轻颤动。
"屋里坐。"紫云真人转身引路,青袍扫过一块半掩在草丛里的石碑,九叔瞥见碑上刻着"守忠"二字,刚要细看,老道已推开了前方半隐在竹林中的小木屋门。
屋内飘着艾草香。
紫云真人从梁上取下个桐木匣,拂去积灰,露出匣中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这是任御史的手札。"他翻开书页,烛火突然蹿高,映出纸上力透纸背的小楷:"臣任守忠,冒死弹劾庆亲王奕劻卖官鬻爵,私吞赈灾银三百万两......"
九叔瞳孔骤缩。
他曾听义庄老人说过,清末有位御史因参权贵被赐毒酒,尸体却在出殡当夜不翼而飞,没想到竟成了僵尸祖的前身。"那具尸体......"
"被岭南养煞一脉的邪道取走了。"紫云真人指尖划过书页,声音陡然沉了:"他们用三十六名童男童女的血祭炼尸,用九根玄铁钉钉入任御史的琵琶骨镇魂,却不想他死不瞑目,怨气反将尸身炼成了刀枪不入的僵尸祖。"
秋生倒抽一口冷气,文才的符纸"唰"地掉了两张:"难怪那僵尸祖能扛住雷火!
原来......"
"这碎片。"九叔将掌心的碎片递过去。
紫云真人接过,指尖刚碰到碎片,便有青色光纹顺着他的手臂爬上眉梢:"是任御史残留的最后一丝执念。
若被僵尸祖吸了去,他便要重铸记忆——到那时,他不再是护国忠臣,只是一具被怨气填满的杀戮机器。"
九叔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紧桌沿。
他想起之前与僵尸祖激战时,那具古尸曾在月光下露出片刻迷茫,原来不是错觉。"前辈的意思是......"
"得赶在他之前去任家祖坟。"紫云真人将碎片轻轻放回九叔掌心,"那是他尸身最初被镇压的地方,怨气最盛,也最容易引出执念。"
话音未落,九叔突然觉得眉心一凉。
紫云真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食指在他额间轻轻一点:"老道观你根骨清奇,又有轮回之眼,传你一套'通幽诀·心印篇'。"
九叔只觉一股清凉之气顺着眉心直贯脑海,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碎片突然清晰起来——他看见朱漆金殿上,一位紫袍官员跪在青砖上,脖颈处还沾着未擦净的毒酒,声音却震得殿角铜铃乱响:"臣死不足惜,可三百万两赈灾银,够救多少河北的百姓!"
"这是任御史临刑前的记忆。"紫云真人退后半步,"心印篇能助你用轮回之眼窥见执念根源。"九叔摸向眉心,那里正泛着若有若无的金光,他试着看向秋生,竟隐约看见少年幼时在义庄门口偷摸供果的画面。
"师傅你眼睛......"秋生吓得往后仰,撞翻了凳子。
文才赶紧去扶,灯笼里的火晃得人影在墙上乱跳。
夜渐深。
九叔在木屋后檐的竹榻上合眼,却怎么也睡不着。
轮回碎片贴着心口发烫,恍惚间,他又回到了那座金殿。
任御史的声音比记忆里更清晰:"陛下,臣家中有老母年近七旬,臣死之后,求陛下准她归乡......"
"准了。"龙椅上的身影挥了挥手,金殿外突然冲进几个带刀侍卫。
任御史望着明晃晃的刀刃笑了,笑中带血:"臣早料到有今日,只是可惜......"
九叔猛地睁眼,额间的印记烫得几乎要烧穿皮肤。
他坐起身,看见窗外一轮残月挂在竹梢,紫云真人正站在院中央,仰头望着月亮。
"你刚才,可是梦见了任御史?"老道转身,脸上的皱纹里似乎凝着百年的霜。
九叔点头,喉咙发紧:"他......是个好人。"
"所以他的怨气才最烈。"紫云真人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个小玉瓶,"这是用百年首乌和灵泉水泡的,明日抹在眉心,能缓你印记灼痛。"
"前辈为何帮我?"九叔接过玉瓶,突然问。
紫云真人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影,青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当年任御史出事时,老道正在京城云游。
他临刑前托人给我带了封信,说'若有一日,我变成了害人的东西,劳烦道长送我一程'。"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九叔脸上:"现在,能送他一程的人,只有你。"
"为何是我?"
"因为你有两世记忆。"紫云真人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他需要亲眼看看这百年后的世界——看看他用命参倒的庆亲王早已成了史书里的污点,看看他拼了命要救的百姓,如今能吃饱穿暖,能站在阳光下说话。"
九叔握紧了掌心的碎片。
月光下,那缺角的碎片泛着柔和的光,像一滴凝固的泪。
次日清晨,三人收拾行装准备下山。
紫云真人站在竹门口,望着九叔的背影喊道:"任家祖坟在清东陵北三十里,山脚下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见到它,你便知道该怎么走了。"
九叔回头,正看见老道的青袍消失在晨雾里。
秋生把行李往肩上一甩:"师傅,那咱们这就去清东陵?"
"去。"九叔摸了摸怀里的碎片,又摸了摸眉心——那里的金光比昨日更盛,仿佛能穿透晨雾,看见山的那一边,一座被荒草覆盖的古墓正静静等着他们。
文才突然指着前方喊:"你们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晨雾中隐约露出一截老槐树的枝桠,树身上的年轮在晨光里泛着暗红,像一只睁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