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录

第34章 舌剑震江东

寒门录 君子啊君子 21.04万 2025-07-09 14:02:46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寒门录》最新章节!
  长江浩荡,烟波渺渺。一叶扁舟,载着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驶向江东重镇——柴桑。江风凛冽,吹动他额前几缕发丝,却吹不散他眼中深邃的沉静与决然。船头破浪,如同他即将刺破江东那犹豫不定的迷雾。

码头上,鲁肃早已翘首以盼。见诸葛亮登岸,疾步上前,拱手道:“孔明先生!一路辛苦!肃…恭候多时!”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先生此来,江东震动!主公孙权…犹豫未决。张昭、顾雍等文臣,力主降曹!言曹操势大,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主战者…寥寥无几!先生…可有把握?”

诸葛亮羽扇轻摇,淡然一笑:“子敬(鲁肃字)勿忧。亮…自有主张。明日殿前,亮当与诸公…一论高下。”那笑容中,是成竹在胸的从容。

殿堂风云:群儒环伺

翌日,孙权府邸正殿。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孙权高踞主位,面色沉郁,眼神闪烁,显是内心挣扎。阶下,文东武西。文臣以长史张昭为首,顾雍、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等江东名士环列左右,或面带倨傲,或忧心忡忡。武将一侧,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沉默肃立,大都督周瑜尚未到场。

诸葛亮在鲁肃陪同下,步入大殿。他步履沉稳,气度雍容,面对江东群臣审视、质疑甚至敌意的目光,神色自若,长揖施礼:“南阳诸葛亮,奉我主刘豫州之命,特来拜见吴侯,共商抗曹大计。”

话音未落,张昭(字子布,江东首席谋士)率先发难,语带讥讽:“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今刘豫州三顾茅庐,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欲席卷荆襄。然何以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弃江夏,无容身之地?是刘豫州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言辞犀利,直指诸葛亮无能,意图动摇其立身之本。

诸葛亮朗声大笑,声震殿堂,竟将张昭的锋芒压下:“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吾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基业(刘表),故弃新野而走樊城。当阳之败,因有十万百姓相随,日行十里,不忍弃之!此乃大仁大义,岂是汝等只知坐议立谈,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者所能知?至于江夏,乃暂借刘琦公子之地,以图后举。今曹操拥百万之众,虎视江东,汝等不思报效主公,匡扶汉室,反欲屈膝降贼,苟且偷安,有何面目在此饶舌?!”他目光如电,扫视群儒,“亮观江东诸公,虽多饱学之士,然未见有能建安邦定国之策者!岂不闻苏秦、张仪,亦布衣之士,然能纵横捭阖,匡扶社稷?岂效尔等,见强敌即欲屈膝,徒惹天下笑耳!”一席话,驳得张昭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殿中一片寂静。

虞翻(字仲翔)冷笑接口:“曹丞相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诸葛亮羽扇一指北方,气定神闲:“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其军久战疲惫,远来劳顿;北方之兵,不习水战;荆州士民,迫于势耳,非心服也!若孙刘同心,破曹必矣!汝等惧其虚名,欲屈膝事贼,岂不可笑?”

步骘(字子山)出列,语带刁难:“先生欲效苏秦、张仪之舌,游说东吴耶?”

诸葛亮正色道:“汝等只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二人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社稷之谋,非比汝等畏刀避剑,贪生怕死之徒!亮非仪秦,然亦耻于与汝等为伍!”其傲然之气,令步骘语塞。

薛综(字敬文)抛出“天命论”:“汉室天数将终,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心归之。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

诸葛亮勃然变色,厉声斥道:“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本。汝既为汉臣,当思报效朝廷!今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汝等不思报国讨贼,反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低头退下。

陆绩(字公纪,怀橘陆郎)讥讽道:“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之后,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履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

诸葛亮轻摇羽扇,哂笑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高祖起身亭长,终有天下;织席贩履,何足为辱?曹操本为曹嵩之子,嵩乃夏侯氏过继于曹腾,其出身尚且不明,何敢妄论他人?汝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面红耳赤。

严畯(字曼才)诘问:“孔明治何经典?”

诸葛亮大笑:“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岂能兴邦立事?古之伊尹、姜尚、张良、陈平,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平生治何经典?岂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

程德枢(或他人)最后发难:“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为儒者所笑。”

诸葛亮目光如炬,终结论战:“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如扬雄以文章名世,然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殿中群儒尽皆失色,再无人敢出一言。江东文臣集团,被诸葛亮一人一舌,驳得体无完肤!

后堂密室,气氛依旧凝重。孙权召诸葛亮、鲁肃密谈。他屏退左右,沉声道:“适才殿前,先生高论,权…佩服。然曹操势大,新得荆州,水陆大军号称百万…江东…力恐难敌。若战,胜算几何?”他眼中仍有犹豫。

诸葛亮从容分析:“曹操之众,远来疲惫;其北方之兵,不习水战,此一败也;荆州之民,附曹非心服,此二败也;曹操后方,马腾、韩遂为患,此三败也;曹军远来,粮草转运艰难,水土不服,多生疾病,此四败也。吴侯若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孙权沉吟:“先生之言虽善,然…江东六郡,生灵涂炭,若战败…”

诸葛亮察言观色,知火候已到,话锋陡然一转,语带“劝降”:“吴侯若觉力不能敌,何不按兵束甲,北面事曹?如此,尚可保富贵,全妻子。”

孙权脸色骤变:“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曹?”

诸葛亮正色,掷地有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帝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意,安能屈处人下乎?!”此言如同惊雷,直击孙权内心!他身为江东之主,岂能不如织席贩履之刘备?!

孙权勃然变色,霍然起身,须发戟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意已决!更无他疑!然…破曹之策,尚需与公瑾(周瑜)商议!”他眼中犹豫尽褪,燃起熊熊战火!鲁肃在旁,长舒一口气,心中狂喜。

大都督府,周瑜(字公瑾)风姿俊朗,雄姿英发,正与鲁肃议事。闻诸葛亮来访,请入。周瑜对诸葛亮颇为礼遇,但言语间暗藏机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多将广,不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明日见主公,便请遣使纳降。”他目光灼灼,观察诸葛亮反应。

鲁肃大惊失色:“公瑾!何出此言?!”

诸葛亮却微微一笑,仿佛深以为然:“公瑾高见!亮…亦思一计,可退曹兵,无需劳烦江东将士。”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哦?先生有何妙计?”

诸葛亮故作神秘,压低声音:“曹操所图者,不过二乔(大乔为孙策妻,小乔为周瑜妻)耳。将军何不以千金购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必心满意足,班师回朝。此乃范蠡献西施之计也。”

见周瑜脸色微变,诸葛亮继续“佐证”,仿佛不经意提及:“亮…在许都时,曾闻曹操于漳河之上建一高台,名曰‘铜雀台’。其子曹植作《铜雀台赋》,中有二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操之心,昭然若揭!此计若成,江东可免刀兵之祸,岂不美哉?”

“老贼!安敢如此欺我?!”周瑜拍案而起,须发戟张,双目赤红!大乔乃已故主公孙策之妻,小乔乃他挚爱之妻!曹操竟敢觊觎!此乃奇耻大辱!他胸中怒火如火山喷发,“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诸葛亮故作惊讶:“亮实不知二乔乃国色,更不知大乔乃伯符(孙策)夫人,小乔乃将军之妻!失言!失言!”

周瑜咬牙切齿,斩钉截铁:“适才戏言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诸葛亮拱手:“亮…愿效犬马之劳,任凭驱策!”一场精心设计的“激将”,彻底点燃了江东战神周瑜的怒火与斗志!

次日,大殿再聚。周瑜慷慨陈词,将诸葛亮分析的曹军四大弱点(远来疲惫、不习水战、荆州民心未附、后方不稳)阐述得更加激昂,力主抗曹:“瑜请得精兵数万,进驻夏口,保为主公破曹!”

张昭等主降派见周瑜态度坚决,且分析鞭辟入里,气势已馁,不敢再言。

孙权环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周瑜身上,眼中再无半分犹豫。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狠狠砍下面前案角!

“诸将吏敢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声如雷霆,震彻大殿!

他举剑指天,厉声道:“孤意已决!即日起,拜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整军备战,与刘豫州联军,共抗曹操!孤…当亲率后军,为诸公后援!”

“愿效死力!”殿中响起一片应和之声,武将们群情激昂!孙刘联盟,在诸葛亮的舌剑智谋之下,于江东殿堂之上,正式结成!

周瑜大都督府。诸葛亮、周瑜、鲁肃共议军情。

周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曹操水军,屯于江北乌林。我当率水军精锐,进驻三江口(夏口附近),与其对峙!孔明先生,可暂驻军中,助吾参赞军机!”

诸葛亮拱手:“愿听都督调遣。”

鲁肃笑道:“孙刘同心,其利断金!破曹必矣!”

周瑜看着诸葛亮,眼中欣赏与忌惮交织:“孔明先生大才,瑜…深为佩服。然军机大事,需令行禁止。先生…当知分寸。”他话中有话,暗藏锋芒。

诸葛亮淡然一笑,羽扇轻摇:“都督放心。亮…自有分寸。破曹,乃当前第一要务。”他心知肚明,周瑜已视己为潜在威胁,然此刻,共同的敌人是曹操。

长江南岸,三江口。周瑜水寨初立,旌旗蔽日,战船如云。将士们磨刀霍霍,斗志昂扬。

诸葛亮独立船头,羽扇纶巾,衣袂飘飘。他望向江北,曹操水陆连营,灯火绵延,如同盘踞的巨兽。江风猎猎,吹动他的思绪。

“火攻…当为破曹关键。”他心中默念,“然…万事俱备,尚欠东风…”

(画面切换)江北,曹操旗舰。曹操正与众将宴饮,志得意满:“周瑜、鲁肃,不识天时!刘备,丧家之犬!诸葛亮,山野村夫!待吾大军南下,必一举荡平江东!江南美女…尽入吾铜雀台!哈哈哈!”笑声中充满轻蔑与狂妄。

长江的波涛,在冬日的寒风中愈发汹涌。孙刘联盟的旗帜,在猎猎江风中招展。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惊世大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水域上演。智慧与勇气的碰撞,忠诚与背叛的交织,都将在这赤壁的烽烟中,留下千古传诵的篇章。而那位羽扇纶巾的智者,正静静地站在风口浪尖,等待着那场…改变历史的东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