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平原砺剑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寒门录》最新章节!
平原国,高唐城。
当刘备率军踏入这座名义上的国都时,扑面而来的不是王化之地的威严,而是劫后余生的死寂与衰败。残破的城墙如同老人残缺的牙齿,豁口处用泥土和碎石勉强填补。护城河早已干涸淤塞,散发着腐臭的气息。城门歪斜地敞开着,门板上刀劈斧凿的痕迹清晰可见,仿佛诉说着不久前惨烈的厮杀。
城内,景象更是触目惊心。昔日还算繁华的街道,如今瓦砾遍地,断壁残垣林立。野草从破碎的青石板缝隙中顽强地钻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倒塌的房屋比比皆是,乌鸦成群结队地栖息在焦黑的房梁上,发出不祥的聒噪。侥幸未倒的屋舍也大多门窗破损,空无一人。偶有幸存者蜷缩在角落,裹着破旧的麻布,眼神空洞麻木,如同惊弓之鸟,警惕地打量着这支陌生的军队。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硝烟未尽的焦糊味,以及更深的、令人窒息的绝望。
没有欢呼,没有迎接。只有死一般的沉寂和无声的审视。流言如同寒风般在残破的坊市间流转:
“又来了一伙兵…是官是匪?”
“听说领头的是个卖草鞋的?能指望他?”
“黄巾走了,官军来了,还不是一样抢粮抢人?苦的还是咱们…”
刘备骑在马上,清瘦的身形在残阳的映照下拉得很长。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头如同压着千斤巨石。府衙早已人去楼空,蛛网密布,尘埃满地。府库更是空空如也,连耗子都饿跑了。这就是他“平原相”的起点?一片被战火反复蹂躏、生机几近断绝的焦土。
“大哥…”张飞环眼扫过四周,虬髯因愤怒而戟张,“这他娘的比俺家肉铺后院还破!这官当得憋屈!”
关羽抚髯,丹凤眼中也闪过一丝凝重:“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玄德公,当务之急,安民为先。”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沉重,声音低沉却坚定:“云长所言极是。传令!糜别驾!”
“属下在!”糜竺上前一步。
“立刻于城中空旷处,设立粥棚!开仓…放粮!”刘备顿了顿,看向糜竺,“子仲,粮草…”
糜竺立刻会意,拱手道:“主公放心!竺所携粮草,尚可支撑月余。已命人即刻开灶熬粥!先解百姓燃眉之急!”
“好!”刘备点头,继续下令,“翼德!率你部巡城!凡有趁乱劫掠、欺凌弱小者,无论兵民,严惩不贷!乱世用重典,不可手软!”
“得令!”张飞一抱拳,环眼一瞪,“他娘的!谁敢作乱,看俺不扒了他的皮!”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亲兵,杀气腾腾地去了。
“云长!带人清理城中尸骸,寻地掩埋!防止疫病!另,张贴安民告示,招募流民青壮,修缮城墙,疏通河道!以工代赈!”
“诺!”关羽领命而去。
“陈武!带斥候队,肃清城外二十里内溃兵、匪寇!确保粮道安全!”
“遵命!”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这支刚刚经历血战的队伍,如同精密的机器,在刘备的指挥下,开始艰难地转动起来。
安民!仁政的微光
糜竺的粥棚很快在城西空地支起。几口巨大的铁锅下,柴火噼啪作响,浑浊的粟米粥翻滚着稀薄的气泡。饥饿的流民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鱼群,从废墟的各个角落涌来,眼神中混杂着渴望与怀疑。
“排队!都排队!人人有份!”糜竺亲自站在锅前,指挥家丁维持秩序。他面容儒雅,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妪,颤巍巍地捧着破碗,分到半碗稀粥,浑浊的老泪瞬间涌出:“谢…谢老爷…”
“老人家,是刘使君命我等放粮。”糜竺温言道,“慢些喝,小心烫。”
不远处,刘备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一个冻得瑟瑟发抖、蜷缩在母亲怀里的孩子身上。那妇人惊恐地想要拒绝,刘备却按住她的手,温声道:“给孩子裹上吧,天冷。”他蹲下身,看着孩子清澈却充满恐惧的眼睛,轻声道:“别怕,以后…会好起来的。”
这一幕,被许多流民看在眼里。那麻木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波动。
张飞的巡逻队也很快见效。几个趁乱抢夺妇人怀中干粮的地痞,被张飞当街抓住,一顿鞭子抽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随即被绑在木桩上示众。消息传开,城中的骚动迅速平息。
关羽组织人手,将散落街巷的尸骸收敛掩埋。又亲自带人,用简陋的工具清理堵塞的沟渠,防止疫病滋生。他虽沉默寡言,但那沉稳如山的身影和一丝不苟的行动,让惶惑的百姓感到一丝安心。
招募流民修缮城池的告示贴出,起初应者寥寥。但当第一批参与修城的青壮,真的领到了足以果腹的粟米和一小撮盐巴时,消息如同野火般传开!越来越多面黄肌瘦的汉子,从废墟中走出,加入了修城的队伍。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搬运石块的号子声,渐渐取代了死寂,为这座死城注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然而,平原并非无人之境。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地方豪强,如同盘踞在废墟中的毒蛇,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城东,赵氏坞堡。堡墙高厚,守卫森严。家主赵奎,年过五旬,肥头大耳,正搂着美婢,在温暖的厅堂中饮酒作乐。
“老爷,那刘备…在城里放粮修城呢。”管家低声禀报。
“哼!沽名钓誉!”赵奎嗤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个织席贩履的破落户,靠着点运气打了几场胜仗,就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放粮?他有多少粮可放?修城?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
“那…他派人送来帖子,请老爷明日过府议事,说是共商…捐粮助饷,保境安民之事。”管家递上一张简陋的拜帖。
“捐粮?”赵奎绿豆眼一翻,“告诉他,赵家遭了兵灾,自顾不暇,实在拿不出余粮!不过…念在刘相国一片‘苦心’,送十石陈粟去应付一下便是!”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想从老子这里刮油水?门都没有!”
城南孙氏、城西周氏等豪强,反应大同小异。或哭穷搪塞,或阳奉阴违,只象征性地拿出些霉变的陈粮、几匹粗布应付。对刘备招募流民开垦荒地(许多荒地名义上是豪强的“无主之地”)的政策,更是暗中阻挠,派家丁恐吓流民,甚至强占流民刚开垦的土地。
府衙内,重新招募的几个旧吏,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一个负责登记流民户籍的小吏,竟将名册遗失,导致赈济粮发放混乱。刘备亲自查问,那小吏支支吾吾,眼神闪烁。燕七娘暗中查探,发现此人竟与赵氏管家过从甚密,疑似侵吞了部分赈粮。
刘备震怒!他当即将那小吏革职查办,并召集所有吏员,厉声道:“备受命于危难,抚此残局,非为高官厚禄,只为保一方黎庶!尔等食君之禄(虽无禄),当忠君之事!若再敢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休怪备军法无情!”他当场提拔了糜竺带来的一个精干账房和一个在流民中识文断字、为人正直的年轻人担任吏员。此举虽暂时震慑了旧吏,却也埋下了更深的芥蒂。
内忧未平,外患已至。
盘踞在西南灵丘山的黄巾余孽郭祖,拥众数千,听闻平原换了新主,竟敢派兵下山,劫掠了城外几个刚恢复点生气的村落,抢走粮食牲畜,掳走青壮,气焰嚣张。
“大哥!让俺去!俺去拧了那郭祖的狗头!”张飞闻讯,暴跳如雷。
关羽抚髯:“郭祖据险而守,强攻伤亡必大。当智取。”
刘备采纳关羽建议,剿抚并用。
剿:关羽亲率八百精兵(多为涿郡老兵),偃旗息鼓,昼伏夜行,在燕七娘精准情报指引下,悄然摸至灵丘山后。此处悬崖峭壁,守备松懈。张飞率数十名攀岩好手(多为猎户出身),口衔短刀,腰缠绳索,如猿猴般攀上绝壁!夜半时分,张飞如同神兵天降,率队突入郭祖中军大寨!郭祖正搂着抢来的女子酣睡,被张飞一声炸雷般的怒吼惊醒,刚摸到刀柄,便被张飞一矛捅了个对穿!群贼无首,大乱!
山下,刘备早已布好阵势。待山上火光冲天,杀声四起,他命人高喊:“降者免死!愿归家者,发放路费!愿从军者,既往不咎!愿垦荒者,分配土地!”被裹挟的贼众本就多为活不下去的流民,见主将已死,官军又承诺活路,纷纷弃械投降。
此战速战速决,斩首郭祖及顽抗头目数十,收降精壮数百,缴获粮草牲畜若干。刘备依诺安置降众,其“言出必行”、“剿抚有度”的名声在平原西南迅速传开。
就在刘备为吏治腐败、豪强掣肘而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布衣文士求见。
来人自称田豫,字国让,渔阳人。他年约二十七八,面容清癯,目光清澈而睿智,举止从容,毫无寒酸之气。
“久闻玄德公仁义之名,解北海之围,安平原之民。豫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田豫开门见山,不卑不亢。
刘备观其气度不凡,心中微动:“先生远来,备不胜荣幸。然平原凋敝,百废待兴,备正苦无良策,敢问先生何以教我?”
田豫微微一笑,从容道:“平原虽残,然民心思定,沃野犹存。破局之要,在于‘屯田养兵,抑豪扶弱,简拔寒俊’。”
他侃侃而谈:
屯田养兵:“今流民遍地,荒地无主。可效仿古制,行‘军屯’、‘民屯’之法。择精壮士卒,战时为兵,闲时屯垦;招募流民,编户授田,官府提供种子、农具(糜别驾可筹),并派兵保护。所产粮食,官民分成。如此,兵有粮,民有食,军力可固,民心可安。”
抑豪扶弱:“豪强兼并,乃乱之根源。当设‘劝农使’,巡查乡里,严令豪强不得侵吞流民新垦之地!官府可设‘贷仓’(糜别驾资金支持),以低息借贷粮种、耕牛与小民,助其立足。对豪强,可晓以利害,劝其捐输,亦可…以剿匪之名,削其羽翼(私兵)!”
简拔寒俊:“旧吏庸碌,豪强掣肘,皆因无人可用。当开‘招贤馆’,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招募通晓文墨、明晓律令、有一技之长者,充任郡县小吏、乡亭之长。寒门之士,必有感恩图报、尽心竭力者!”
田豫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每一条都直指平原症结!
刘备越听眼睛越亮,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先生真乃王佐之才!备得先生,如久旱逢甘霖!恳请先生助我!”当即任命田豫为“治中从事”,总揽民政、屯田、吏治改革!田豫欣然受命。
就在田豫新政初启,流民安置、屯田刚有眉目之时,巨大的危机如同乌云般压顶而来!
黑山贼帅张燕,得知自己派往平原劫掠的先锋被刘备击溃,勃然大怒!认为刘备不仅坏他好事,更是打了黑山军的脸面!
“刘备小儿!安敢欺我黑山无人!”张燕在聚义厅咆哮,“点齐兵马!老子要亲征平原!踏平高唐城!活剐了那卖草鞋的!”
数日后,黑山军主力两万余(多为剽悍山贼),号称五万,在张燕的亲自率领下,如同滚滚黑潮,漫山遍野,杀奔平原!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杀气腾腾!前锋已过黄河,距高唐不足百里!
消息传来,高唐城刚刚恢复的一丝生气瞬间凝固!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两万…五万?!”
“黑山贼…张燕…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啊!”
“完了…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百姓惊恐,豪强更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暗中收拾细软,准备再次逃亡。
刘备紧急召集众将议事。
“大哥!怕他个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俺老张打头阵!”张飞环眼圆睁。
关羽抚髯,沉声道:“敌众我寡,不可力敌。当依托城防,坚守待变。高唐城虽残,然经月余修缮,已非昔日可比。且我军新胜(郭祖),士气可用。”
田豫补充:“张燕倾巢而来,其老巢黑山必然空虚。且其部众虽悍,然多为乌合,久攻不下,必生懈怠。可遣死士,携重金,潜入黑山,联络与张燕不睦之山头,许以厚利,使其袭扰张燕后方,断其粮道!同时,在城内散布谣言,言幽州公孙瓒(或刘虞)欲趁虚袭取黑山!”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国让此计甚妙!双管齐下,乱其军心!云长,城防由你全权负责!翼德,领预备队,随时策应!陈武,挑选机敏敢死之士,携重金,由燕七娘安排路线,潜入黑山,依计行事!李拙,加固城防,赶制守城器械!田先生,组织民夫,协助守城,坚壁清野!”
血火高唐!孤城死守
黑山军兵临城下,黑压压的人马将高唐城围得水泄不通。张燕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望着残破的城墙,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刘备!出来受死!”
回答他的,是城头密集的箭雨!
攻城战,瞬间爆发!
张燕军悍勇异常,虽无精良器械,但人数众多,攻势如潮!简陋的云梯如同蚂蚁般搭上城墙,悍匪们口衔钢刀,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
“滚木礌石!放!”关羽沉稳的声音在城头响起!
轰隆隆!巨大的滚木、沉重的石块倾泻而下!攀爬者惨叫着坠落!
“金汁!倒!”烧得滚烫的粪水混合物从天而降,浇在攻城者头上,瞬间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弓箭手!自由散射!”箭矢如同飞蝗般落下,收割着生命。
李拙赶制的几架简易狼牙拍(钉满铁钉的巨木拍板)被绳索放下,狠狠砸在密集的攻城队伍中,顿时血肉横飞!夜叉擂(带刺的滚木)顺着云梯滚下,碾碎一切!
战斗异常惨烈!黑山军如同潮水,一波退下,一波又至!城头守军伤亡不断增加,关羽身先士卒,青龙刀化作一片青光,哪里危急便冲向哪里,刀下无一合之将!张飞率领预备队四处堵漏,咆哮如雷,丈八蛇矛如同毒龙,将攀上城头的悍匪一个个挑飞!
平原国,高唐城。
当刘备率军踏入这座名义上的国都时,扑面而来的不是王化之地的威严,而是劫后余生的死寂与衰败。残破的城墙如同老人残缺的牙齿,豁口处用泥土和碎石勉强填补。护城河早已干涸淤塞,散发着腐臭的气息。城门歪斜地敞开着,门板上刀劈斧凿的痕迹清晰可见,仿佛诉说着不久前惨烈的厮杀。
城内,景象更是触目惊心。昔日还算繁华的街道,如今瓦砾遍地,断壁残垣林立。野草从破碎的青石板缝隙中顽强地钻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倒塌的房屋比比皆是,乌鸦成群结队地栖息在焦黑的房梁上,发出不祥的聒噪。侥幸未倒的屋舍也大多门窗破损,空无一人。偶有幸存者蜷缩在角落,裹着破旧的麻布,眼神空洞麻木,如同惊弓之鸟,警惕地打量着这支陌生的军队。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硝烟未尽的焦糊味,以及更深的、令人窒息的绝望。
没有欢呼,没有迎接。只有死一般的沉寂和无声的审视。流言如同寒风般在残破的坊市间流转:
“又来了一伙兵…是官是匪?”
“听说领头的是个卖草鞋的?能指望他?”
“黄巾走了,官军来了,还不是一样抢粮抢人?苦的还是咱们…”
刘备骑在马上,清瘦的身形在残阳的映照下拉得很长。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头如同压着千斤巨石。府衙早已人去楼空,蛛网密布,尘埃满地。府库更是空空如也,连耗子都饿跑了。这就是他“平原相”的起点?一片被战火反复蹂躏、生机几近断绝的焦土。
“大哥…”张飞环眼扫过四周,虬髯因愤怒而戟张,“这他娘的比俺家肉铺后院还破!这官当得憋屈!”
关羽抚髯,丹凤眼中也闪过一丝凝重:“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玄德公,当务之急,安民为先。”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沉重,声音低沉却坚定:“云长所言极是。传令!糜别驾!”
“属下在!”糜竺上前一步。
“立刻于城中空旷处,设立粥棚!开仓…放粮!”刘备顿了顿,看向糜竺,“子仲,粮草…”
糜竺立刻会意,拱手道:“主公放心!竺所携粮草,尚可支撑月余。已命人即刻开灶熬粥!先解百姓燃眉之急!”
“好!”刘备点头,继续下令,“翼德!率你部巡城!凡有趁乱劫掠、欺凌弱小者,无论兵民,严惩不贷!乱世用重典,不可手软!”
“得令!”张飞一抱拳,环眼一瞪,“他娘的!谁敢作乱,看俺不扒了他的皮!”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亲兵,杀气腾腾地去了。
“云长!带人清理城中尸骸,寻地掩埋!防止疫病!另,张贴安民告示,招募流民青壮,修缮城墙,疏通河道!以工代赈!”
“诺!”关羽领命而去。
“陈武!带斥候队,肃清城外二十里内溃兵、匪寇!确保粮道安全!”
“遵命!”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这支刚刚经历血战的队伍,如同精密的机器,在刘备的指挥下,开始艰难地转动起来。
安民!仁政的微光
糜竺的粥棚很快在城西空地支起。几口巨大的铁锅下,柴火噼啪作响,浑浊的粟米粥翻滚着稀薄的气泡。饥饿的流民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鱼群,从废墟的各个角落涌来,眼神中混杂着渴望与怀疑。
“排队!都排队!人人有份!”糜竺亲自站在锅前,指挥家丁维持秩序。他面容儒雅,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妪,颤巍巍地捧着破碗,分到半碗稀粥,浑浊的老泪瞬间涌出:“谢…谢老爷…”
“老人家,是刘使君命我等放粮。”糜竺温言道,“慢些喝,小心烫。”
不远处,刘备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一个冻得瑟瑟发抖、蜷缩在母亲怀里的孩子身上。那妇人惊恐地想要拒绝,刘备却按住她的手,温声道:“给孩子裹上吧,天冷。”他蹲下身,看着孩子清澈却充满恐惧的眼睛,轻声道:“别怕,以后…会好起来的。”
这一幕,被许多流民看在眼里。那麻木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波动。
张飞的巡逻队也很快见效。几个趁乱抢夺妇人怀中干粮的地痞,被张飞当街抓住,一顿鞭子抽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随即被绑在木桩上示众。消息传开,城中的骚动迅速平息。
关羽组织人手,将散落街巷的尸骸收敛掩埋。又亲自带人,用简陋的工具清理堵塞的沟渠,防止疫病滋生。他虽沉默寡言,但那沉稳如山的身影和一丝不苟的行动,让惶惑的百姓感到一丝安心。
招募流民修缮城池的告示贴出,起初应者寥寥。但当第一批参与修城的青壮,真的领到了足以果腹的粟米和一小撮盐巴时,消息如同野火般传开!越来越多面黄肌瘦的汉子,从废墟中走出,加入了修城的队伍。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搬运石块的号子声,渐渐取代了死寂,为这座死城注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然而,平原并非无人之境。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地方豪强,如同盘踞在废墟中的毒蛇,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城东,赵氏坞堡。堡墙高厚,守卫森严。家主赵奎,年过五旬,肥头大耳,正搂着美婢,在温暖的厅堂中饮酒作乐。
“老爷,那刘备…在城里放粮修城呢。”管家低声禀报。
“哼!沽名钓誉!”赵奎嗤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个织席贩履的破落户,靠着点运气打了几场胜仗,就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放粮?他有多少粮可放?修城?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
“那…他派人送来帖子,请老爷明日过府议事,说是共商…捐粮助饷,保境安民之事。”管家递上一张简陋的拜帖。
“捐粮?”赵奎绿豆眼一翻,“告诉他,赵家遭了兵灾,自顾不暇,实在拿不出余粮!不过…念在刘相国一片‘苦心’,送十石陈粟去应付一下便是!”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想从老子这里刮油水?门都没有!”
城南孙氏、城西周氏等豪强,反应大同小异。或哭穷搪塞,或阳奉阴违,只象征性地拿出些霉变的陈粮、几匹粗布应付。对刘备招募流民开垦荒地(许多荒地名义上是豪强的“无主之地”)的政策,更是暗中阻挠,派家丁恐吓流民,甚至强占流民刚开垦的土地。
府衙内,重新招募的几个旧吏,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一个负责登记流民户籍的小吏,竟将名册遗失,导致赈济粮发放混乱。刘备亲自查问,那小吏支支吾吾,眼神闪烁。燕七娘暗中查探,发现此人竟与赵氏管家过从甚密,疑似侵吞了部分赈粮。
刘备震怒!他当即将那小吏革职查办,并召集所有吏员,厉声道:“备受命于危难,抚此残局,非为高官厚禄,只为保一方黎庶!尔等食君之禄(虽无禄),当忠君之事!若再敢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休怪备军法无情!”他当场提拔了糜竺带来的一个精干账房和一个在流民中识文断字、为人正直的年轻人担任吏员。此举虽暂时震慑了旧吏,却也埋下了更深的芥蒂。
内忧未平,外患已至。
盘踞在西南灵丘山的黄巾余孽郭祖,拥众数千,听闻平原换了新主,竟敢派兵下山,劫掠了城外几个刚恢复点生气的村落,抢走粮食牲畜,掳走青壮,气焰嚣张。
“大哥!让俺去!俺去拧了那郭祖的狗头!”张飞闻讯,暴跳如雷。
关羽抚髯:“郭祖据险而守,强攻伤亡必大。当智取。”
刘备采纳关羽建议,剿抚并用。
剿:关羽亲率八百精兵(多为涿郡老兵),偃旗息鼓,昼伏夜行,在燕七娘精准情报指引下,悄然摸至灵丘山后。此处悬崖峭壁,守备松懈。张飞率数十名攀岩好手(多为猎户出身),口衔短刀,腰缠绳索,如猿猴般攀上绝壁!夜半时分,张飞如同神兵天降,率队突入郭祖中军大寨!郭祖正搂着抢来的女子酣睡,被张飞一声炸雷般的怒吼惊醒,刚摸到刀柄,便被张飞一矛捅了个对穿!群贼无首,大乱!
山下,刘备早已布好阵势。待山上火光冲天,杀声四起,他命人高喊:“降者免死!愿归家者,发放路费!愿从军者,既往不咎!愿垦荒者,分配土地!”被裹挟的贼众本就多为活不下去的流民,见主将已死,官军又承诺活路,纷纷弃械投降。
此战速战速决,斩首郭祖及顽抗头目数十,收降精壮数百,缴获粮草牲畜若干。刘备依诺安置降众,其“言出必行”、“剿抚有度”的名声在平原西南迅速传开。
就在刘备为吏治腐败、豪强掣肘而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布衣文士求见。
来人自称田豫,字国让,渔阳人。他年约二十七八,面容清癯,目光清澈而睿智,举止从容,毫无寒酸之气。
“久闻玄德公仁义之名,解北海之围,安平原之民。豫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田豫开门见山,不卑不亢。
刘备观其气度不凡,心中微动:“先生远来,备不胜荣幸。然平原凋敝,百废待兴,备正苦无良策,敢问先生何以教我?”
田豫微微一笑,从容道:“平原虽残,然民心思定,沃野犹存。破局之要,在于‘屯田养兵,抑豪扶弱,简拔寒俊’。”
他侃侃而谈:
屯田养兵:“今流民遍地,荒地无主。可效仿古制,行‘军屯’、‘民屯’之法。择精壮士卒,战时为兵,闲时屯垦;招募流民,编户授田,官府提供种子、农具(糜别驾可筹),并派兵保护。所产粮食,官民分成。如此,兵有粮,民有食,军力可固,民心可安。”
抑豪扶弱:“豪强兼并,乃乱之根源。当设‘劝农使’,巡查乡里,严令豪强不得侵吞流民新垦之地!官府可设‘贷仓’(糜别驾资金支持),以低息借贷粮种、耕牛与小民,助其立足。对豪强,可晓以利害,劝其捐输,亦可…以剿匪之名,削其羽翼(私兵)!”
简拔寒俊:“旧吏庸碌,豪强掣肘,皆因无人可用。当开‘招贤馆’,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招募通晓文墨、明晓律令、有一技之长者,充任郡县小吏、乡亭之长。寒门之士,必有感恩图报、尽心竭力者!”
田豫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每一条都直指平原症结!
刘备越听眼睛越亮,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先生真乃王佐之才!备得先生,如久旱逢甘霖!恳请先生助我!”当即任命田豫为“治中从事”,总揽民政、屯田、吏治改革!田豫欣然受命。
就在田豫新政初启,流民安置、屯田刚有眉目之时,巨大的危机如同乌云般压顶而来!
黑山贼帅张燕,得知自己派往平原劫掠的先锋被刘备击溃,勃然大怒!认为刘备不仅坏他好事,更是打了黑山军的脸面!
“刘备小儿!安敢欺我黑山无人!”张燕在聚义厅咆哮,“点齐兵马!老子要亲征平原!踏平高唐城!活剐了那卖草鞋的!”
数日后,黑山军主力两万余(多为剽悍山贼),号称五万,在张燕的亲自率领下,如同滚滚黑潮,漫山遍野,杀奔平原!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杀气腾腾!前锋已过黄河,距高唐不足百里!
消息传来,高唐城刚刚恢复的一丝生气瞬间凝固!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两万…五万?!”
“黑山贼…张燕…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啊!”
“完了…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百姓惊恐,豪强更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暗中收拾细软,准备再次逃亡。
刘备紧急召集众将议事。
“大哥!怕他个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俺老张打头阵!”张飞环眼圆睁。
关羽抚髯,沉声道:“敌众我寡,不可力敌。当依托城防,坚守待变。高唐城虽残,然经月余修缮,已非昔日可比。且我军新胜(郭祖),士气可用。”
田豫补充:“张燕倾巢而来,其老巢黑山必然空虚。且其部众虽悍,然多为乌合,久攻不下,必生懈怠。可遣死士,携重金,潜入黑山,联络与张燕不睦之山头,许以厚利,使其袭扰张燕后方,断其粮道!同时,在城内散布谣言,言幽州公孙瓒(或刘虞)欲趁虚袭取黑山!”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国让此计甚妙!双管齐下,乱其军心!云长,城防由你全权负责!翼德,领预备队,随时策应!陈武,挑选机敏敢死之士,携重金,由燕七娘安排路线,潜入黑山,依计行事!李拙,加固城防,赶制守城器械!田先生,组织民夫,协助守城,坚壁清野!”
血火高唐!孤城死守
黑山军兵临城下,黑压压的人马将高唐城围得水泄不通。张燕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望着残破的城墙,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刘备!出来受死!”
回答他的,是城头密集的箭雨!
攻城战,瞬间爆发!
张燕军悍勇异常,虽无精良器械,但人数众多,攻势如潮!简陋的云梯如同蚂蚁般搭上城墙,悍匪们口衔钢刀,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
“滚木礌石!放!”关羽沉稳的声音在城头响起!
轰隆隆!巨大的滚木、沉重的石块倾泻而下!攀爬者惨叫着坠落!
“金汁!倒!”烧得滚烫的粪水混合物从天而降,浇在攻城者头上,瞬间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弓箭手!自由散射!”箭矢如同飞蝗般落下,收割着生命。
李拙赶制的几架简易狼牙拍(钉满铁钉的巨木拍板)被绳索放下,狠狠砸在密集的攻城队伍中,顿时血肉横飞!夜叉擂(带刺的滚木)顺着云梯滚下,碾碎一切!
战斗异常惨烈!黑山军如同潮水,一波退下,一波又至!城头守军伤亡不断增加,关羽身先士卒,青龙刀化作一片青光,哪里危急便冲向哪里,刀下无一合之将!张飞率领预备队四处堵漏,咆哮如雷,丈八蛇矛如同毒龙,将攀上城头的悍匪一个个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