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第80章 鸭腹藏玄机,老吴来抽检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枫枫锋疯疯... 43.72万 2025-07-08 20:10:51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老吴的白大褂下摆扫过门槛时,陆言正踮脚往蒸笼上搭最后一块笼布。清晨的厨房还带着夜露的凉,他后颈却冒出薄汗——昨儿后半夜那阵敲门声到底没弄明白,这会儿老吴突然带着黑箱子杀过来,莫不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

陆老板。老吴把金属箱咚地搁在案台上,金属搭扣弹开的脆响惊得灶上的铜壶咕嘟翻了个泡,接到群众举报,说福来居用添加剂提味。我这人认死理,检测结果没出来前,谁也别想给我扣帽子。

陆言盯着老吴镜片后绷紧的眼角,忽然想起上个月给胡同口王奶奶熬的药膳粥。那会儿王奶奶说胃里烧得慌,他特意用系统抽的温胃术控火候,老吴来查卫生时还蹲在灶边闻了半宿,末了拍他肩膀说这锅粥比我媳妇熬的强。

今儿这架势...怕不是有人故意使绊子。

该配合的我们配合。陆言扯了扯围裙,把藏在袖管里的手往身后蹭了蹭——系统商城新抽的食材溯源术还热乎着呢,昨儿后半夜他用这术把所有食材的来路都盘了个底儿掉,连鸭子翅膀上的绒毛是被哪棵槐树枝刮的都记清了。

老吴拉开冷藏柜,冷白的光唰地漫出来。陆言盯着他戴橡胶手套的手在鸭胗、鸭掌间翻检,喉结动了动:吴叔,您看这鸭皮——他探身指了指最上层的整鸭,油光透亮没打蜡吧?昨儿后晌我亲自去延庆张阿婆家收的,她养了二十年麻鸭,圈里还挂着您去年给发的绿色养殖户奖状呢。

老吴的手顿在半空中。他摘下一只手套,指尖轻轻按了按鸭胸,肉质回弹的触感让他眉峰松了松:张阿婆?前儿我去延庆抽查,她还念叨着说有个小年轻蹲在鸭圈边记了半本笔记,说要给鸭子写出生证明。

陆言心里咯噔一跳——敢情老吴早把底摸透了!他赶紧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牛皮本,纸页边缘还沾着灶灰:您瞧,每只鸭子的出生日期、喂食记录、出栏时间都在这儿。

张阿婆家的鸭子吃的是带壳玉米,喝的是山泉水,我还让清欢用中医馆的秤称过,每只都控制在三斤八两,肉嫩不柴。

老吴翻到最后一页,铅笔字歪歪扭扭写着第37只鸭,脚环编号YQ-042,23日晨5点出栏,旁边还画了只圆滚滚的鸭子,鸭嘴上翘着根玉米。

他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软了些:这笔记倒真下了功夫。

厨房外忽然飘进一缕甜香。苏清欢端着砂壶进来,蓝布衫袖口沾着点桂皮末:陆哥,药膳卤汁熬好了。她眼尾扫过老吴手里的笔记,悄悄对陆言竖了竖拇指——昨儿后半夜她帮着陆言整理鸭圈照片,陆言举着煤油灯,影子在墙上晃得像只大蚂蚱。

等等。老吴突然站起身,白大褂口袋里的金属仪器滴滴响起来,这味儿...他循着香气走到烤箱前,玻璃门内,荷叶裹着的鸭子正泛着蜜色,你们用了什么增香剂?

哪能啊!陆言急得差点撞翻案台上的醋坛,这是荷叶和酒酿的自然香!

清欢,把荷叶来源本拿给吴叔看。他抓过苏清欢递来的本子,您瞧,荷叶是陶然亭老周头家的,头伏摘的头茬,晒了七七四十九天;酒酿是前院李婶儿用二十年酒曲酿的,我上个月还帮她修过蜂窝煤炉呢。

老吴凑到烤箱前闻了闻,又掏出个小瓶子沾了点卤汁,滴进仪器。红色指示灯闪了三闪,叮地发出一声轻鸣。他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喉结动了动:检测结果,无人工添加剂。

我就说嘛!陆言拍着胸脯直乐,却见门口人影一闪。

孙会长穿着藏青唐装跨进来,手里的檀木手杖敲得青石板哒哒响:小陆啊,你这鸭子现在香得勾魂,等烤上半小时——他咔嗒打开怀表,我倒要看看,这股子虚浮的香还剩几分。

苏清欢悄悄扯了扯陆言的衣角。陆言低头,见她指尖在自己手背上画了个小鸭子——这是他俩的暗号,意思是稳住,我有办法。

他冲她眨眨眼,转身对孙会长笑道:孙叔您坐,我让清欢给您沏杯茉莉花茶。这鸭子烤着,香味是一层一层往外透的。头十分钟是荷叶的清,中间十分钟是酒酿的甜,最后十分钟...他故意拖长声音,是八宝料的香,枣泥、莲子、糯米,都得把鸭子的油香给逼出来。

孙会长把怀表搁在案台上,表盘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我倒要瞧瞧,你这嘴上功夫能不能比过火候。

烤箱的计时器嘀地响了一声。陆言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点整。他弯腰往炉膛里添了块蜂窝煤,火星噼啪炸开,映得苏清欢的蓝布衫泛起暖光。

清欢,把蜜水拿来。他接过她递来的木碗,蜂蜜在碗里晃出金波,等会儿刷三遍,第一遍要薄,第二遍要匀,第三遍...他忽然顿住,望着烤箱玻璃门内渐渐鼓起的鸭皮,喉结动了动,第三遍,要让阳光都渗进去。

孙会长的怀表指针缓缓移动。厨房里的香气像活了似的,顺着门缝往胡同里钻。卖早点的王大爷端着豆浆站在门口,吸了吸鼻子:这味儿...比我家煮了二十年的卤煮还勾人!

陆言望着烤箱上的温度计,350度,正是系统抽的酥皮诀里写的最佳温度。

他摸了摸围裙口袋里的残谱,纸页被体温焐得发软——爷爷说做菜要让人心暖,今儿这只鸭子,怕是要把整条胡同的人都暖透了。

窗外的阳光移到西墙时,烤箱的计时器叮地发出长鸣。陆言戴上厚手套,刚要去拉烤箱门,苏清欢突然按住他的手。她眼尾微挑,旗袍领口露出的锁骨在香雾里若隐若现:再等五分钟。

陆言望着她泛着水光的眼睛,忽然笑出声。他抽回手,转身往灶里添了把松枝——爷爷说过,松枝烤出来的鸭子,皮里会带着点远山的味道。夕阳的金晖漫进厨房时,烤箱门终于被打开。陆言望着那团裹着荷叶的金黄,忽然想起昨儿后半夜摸到的分字招牌,未干的红漆沾了他满手。这会儿他的手心里全是汗,却比任何时候都稳当。

清欢,拿托盘来。他轻声说。

苏清欢递来白瓷盘的瞬间,荷叶的清香轰地炸开。陆言轻轻掀开荷叶,一层油光裹着的鸭皮露出来,在夕阳里泛着琥珀色的光。他举起餐刀,刀尖刚碰到鸭皮,滋啦一声,热油顺着刀背往下淌,混着枣香、莲香、糯米香,像条无形的线,往胡同深处飘去。孙会长的怀表咔嗒合上。他盯着鸭皮上细密的油珠,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

老吴凑过去闻了闻,突然掏出钢笔在检测本上写了几个字,末了抬头对陆言说:明天我让小张来,给你家挂块放心厨房的牌子。

陆言望着烤箱里还在滋滋冒油的鸭子,又看了看窗外渐沉的夕阳。

他摸了摸围裙口袋里的残谱,忽然明白爷爷说的让人心暖是什么意思——不是把菜做得多金贵,是让吃的人知道,每口热乎气儿里,都藏着做的人最实在的心意。

清欢,他转身对正在擦案台的姑娘笑,去把二庆子喊来。苏清欢抬眼,见他眼里闪着光,让他把胡同里的老邻居都叫上——今儿傍晚,福来居的第一只八宝鸭,要请大家伙儿一块儿尝。

苏清欢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她的蓝布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月白的衬裙。陆言望着她的背影,忽然听见后厨传来扑棱一声——是烤箱里的鸭子,油滴落在炭火上,溅起一串火星,像极了昨儿后半夜那团隐进黑暗的影子。

不过这会儿他没心思琢磨那个,他盯着烤箱里渐渐变得更金黄的鸭皮,心里直犯痒——等会儿切第一刀的时候,鸭肚子里的八宝料会不会哗地涌出来?

会不会有人边吃边抹眼泪?

会不会

陆哥!苏清欢的声音从巷口飘进来,二庆子说李奶奶带着她孙子来了,王大爷扛了半筐黄瓜说要配鸭子吃!

陆言笑着应了一声,低头调整烤箱的风门。火苗轰地窜高,把鸭皮烤得更亮了。

他望着那层渐渐变得酥脆的外皮,忽然想起系统商城里新刷出的琉璃皮菜谱——不过今儿用不上,就这锅松枝烤的鸭子,已经够让整条胡同的人暖到心里去了。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福来居·西四分号的木招牌上。分字上的红漆不知什么时候干了,在余晖里泛着暖光。

陆言伸手摸了摸,指尖没再沾到漆。

他望着招牌,忽然笑出了声——明儿,不,就今儿傍晚,这分字该变成火了。

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蜜色时,陆言的餐刀终于触到了鸭皮。

滋啦——

热油顺着刀刃滑落的瞬间,围观的人群发出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李奶奶扶着王大爷的胳膊往前挤,老花镜都滑到鼻尖:哎哟我的天,这鸭肚子里是藏了座金山吧?

糯米裹着莲子滚出来,干贝像碎玉,火腿丁泛着琥珀光,八种珍馐在鸭腹里堆成小山,甜香混着荷叶的清冽轰地撞进人鼻腔。

二庆子举着他爸的海鸥相机猛按快门,胶片仓咔嚓响得比鞭炮还密:陆哥你看!这鸭肚子里的料都能堆成个小塔!

陆言握着餐刀的手微微发颤。他想起昨儿后半夜蹲在鸭圈边记笔记时,张阿婆递来的热红薯;想起苏清欢蹲在灶前扇风,蓝布衫被烟熏出个小窟窿;想起系统抽到八宝鸭谱那晚,残页上爷爷用毛笔写的料要实,心要诚。

此刻鸭腹里涌出的哪是糯米莲子?

分明是他这些日子蹲灶前、跑乡下、翻菜谱攒下的热乎劲儿。

李奶奶您先尝。他挑了块带皮的鸭肉,特意多铲了勺八宝料,这鸭皮脆得能咬出声儿,您牙口好着呢。

李奶奶颤巍巍接过瓷碟,筷子尖刚碰到鸭皮就咔地碎了。

她咬了一口,眼眶突然红了:像...像我老头子走前给我做的那顿。那会儿他在国营饭店当帮厨,说等退休了要给我做回像样的鸭子...她吸了吸鼻子,又夹了块糯米塞进小孙子嘴里,宝儿你尝尝,这是陆叔叔用真心做的。

王大爷举着黄瓜凑过来:我这黄瓜是晨露打湿的,脆着呢!他把黄瓜片往鸭皮上一搭,咬得咯吱响,陆小子,你这鸭子比我家卤煮还勾魂!明儿我让我闺女把她单位的同事都带来!

老吴的金属箱在案台上闪着光。

他不知什么时候戴上了橡胶手套,用镊子夹起半粒糯米,放进检测盒。

仪器滴滴响着,他盯着屏幕的目光从严肃到缓和,又从缓和到惊讶。

等最后一项数据跳出来时,他啪地合上检测本:糖精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全没检出!他抬头看向陆言,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你们真没放一滴添加剂?

吴叔您看。苏清欢从里屋抱出个硬壳本,封皮上沾着灶灰,这是近三个月的采购单。

荷叶是陶然亭老周头家头伏摘的,酒酿是李婶儿用二十年酒曲酿的,连糯米都是我跟陆哥坐绿皮火车去江苏金坛买的,就图个香糯不夹生。她翻到某一页,指给老吴看,您瞧这行小字,是我用中医馆的秤称的——每颗莲子都挑的九孔湘莲,大小差不超过半分。

老吴的手指抚过采购单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笑出了声:我干了十年质检,头回见小馆子把食材溯源做到这份儿上。他掏出钢笔在检测报告上唰唰写,末了用力盖下公章,明儿我就让人把放心厨房的牌子送过来,就挂在你家门框正中央!

孙会长一直没说话。

这会儿他举着小瓷碗,碗里的鸭汤泛着油花。

他抿了一口,喉结动了动,又抿了一口,突然把碗往案台上一放:小陆,明儿老字号协会的品鉴会,你带着这鸭子来。他摸出怀表看了眼,我得回去改改发言稿——原来说你不守祖训,现在得改成守的是老祖宗最金贵的规矩。

人群渐渐散了。

李奶奶的小孙子攥着半块鸭皮不肯松手,王大爷扛着空黄瓜筐哼起了京剧,二庆子举着相机说要洗了照片贴在胡同口的告示栏。

苏清欢蹲在灶前收拾,蓝布衫的小窟窿被夕阳照着,像朵开在衣角的花。

陆言擦着案台,忽然听见系统提示在脑海里响起,声音轻得像片羽毛:恭喜宿主完成无添加认证成就,是否解锁食运共鸣·全场共享功能?

他愣了愣,抬头看向窗外。

月亮刚爬上东墙,胡同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鸭香,像条无形的线,往更远处的街道飘去。

他想起明早要去延庆收鸭子,想起苏清欢说要给鸭汤里加两味药膳,想起孙会长说的品鉴会...最后他摸了摸围裙口袋里的残谱,嘴角慢慢扬起来。

留到明天用。他轻声说,让所有人一起感受这份美味。

后半夜的风裹着露水钻进厨房。

陆言关上门时,听见胡同口传来细碎的响动——像是有人在搬小马扎,像是有人在搓手哈气,像是有人压低声音说:可别去晚了,听说陆小子的八宝鸭比王母娘娘的蟠桃还金贵...

他没往心里去,只当是哪个嘴馋的邻居睡不着。

直到天刚蒙蒙亮,他揉着眼睛推开店门,就着晨光看见胡同口排起的长队——小豆妈裹着棉袄搓手,鼻尖冻得通红,见他出来立刻喊:陆老板!我排第三,给我留半只鸭子啊!

队尾还晃着几个生面孔,背着帆布包,举着笔记本,像是从城里来的。

陆言望着这条在晨雾里蜿蜒的队伍,忽然笑出了声。

他转身冲厨房喊:清欢!把蜂窝煤炉都点上,今儿的鸭子...得炖它十只!

苏清欢端着铜壶从里屋出来,壶嘴飘着热气。

她望着门外的长队,眼尾微挑,旗袍领口的锁骨在晨雾里若隐若现:早备好了。她晃了晃手里的采购单,张阿婆家的鸭子,我昨儿半夜就打电话订了二十只。

陆言望着她眼里的光,又望了望门外渐渐亮起来的天。

他忽然明白,所谓食运共鸣,大概就是把自己心里的热乎劲儿,都熬进这锅汤里、这只鸭里,再随着香气,一点一点,暖到别人的心里去。

(晨光里,小豆妈跺了跺脚,又往手上哈了口气。她望着福来居的木门,听见里面传来叮铃哐啷的响动,还有陆言带着京片子的笑:清欢,把蜜水再温温!今儿的鸭子,得甜到人心里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