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真相揭露,赵大顺暴跳如雷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清晨五点半,福来居的蜂窝煤炉刚窜起蓝火苗,陆言正蹲在灶台前搅卤子。
砂锅里的老汤咕嘟冒泡,八角桂皮的香气裹着冰糖融化的甜,在晨雾里漫开。
陆老板!院门口传来林导的大嗓门,扛着摄像机的小伙子们鱼贯而入,三脚架碰得青石板咔嗒响。
陆言抹了把额头的汗,解下沾着酱油的围裙搭在椅背上——今儿要上镜,得换件干净的白背心。
老陈端着个粗瓷碗从里屋出来,碗沿还沾着昨儿的茶渍。
他看见镜头对着自己,手突然抖起来,碗底磕在门框上当啷一声:小陆啊,我这把老骨头...能说利索不?
陈叔您就把昨儿跟我说的再讲一遍。陆言走过去扶他坐直,指腹蹭掉他袖口的饭粒,您当年在钢厂修锅炉,嗓门儿比厂铃还亮堂,怕啥?
林导打了个响指,灯光师的反光板唰地亮起,把老陈的白头发照得根根分明。
镜头前的老人突然挺了挺腰板,喉结动了动:前儿个我总记岔了,说福来居的面咸,说小陆偷工减料...哪儿知道是那卖糖水的姑娘往茶里下了药!他拍着大腿,眼眶红得像浸了酒的枸杞,昨儿胡警官说药引子在茶碗里,我才明白——不是我老糊涂,是有人想砸福来居的招牌!
围观的街坊们哄地围上来。
王婶举着刚蒸的包子,刘大爷把鸟笼挂在门楣上,连平时总板着脸的传达室李爷都扒着门框探脑袋。
镜头扫过人群,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糖葫芦喊:陆哥哥的面最甜!引起一片笑声。
陆言靠在柜台边看,手里的木勺无意识搅着卤子。
他望着老陈颤抖的手背——那上面有块月牙形的疤,是上周替他捡掉在煤炉边的茶碗时烫的。
原来不是记性差,是被人动了手脚。
他喉结滚了滚,想起昨儿凌晨蹲在灶台前翻爷爷的旧菜谱,纸页上的墨迹被眼泪洇开一片:阿言,好厨子的锅灶是人心秤,偏一分都不行。
卡!林导推了推眼镜,陈叔这股子劲儿对了!
再来段您尝面的镜头?老陈吸了吸鼻子,接过苏清欢递来的热面,白瓷碗里浮着青蒜苗,汤头浓得能挂勺。
他吹了吹,吸溜一声吸进半根面,眼泪啪嗒掉进碗里:香!
跟十年前老陆头的味儿...一模一样!
苏清欢站在柜台后擦桌子,蓝布衫袖口沾着面粉。
她望着老陈泛红的眼角,又瞥向正跟灯光师比划镜头角度的陆言——那小子不知什么时候又套上了爷爷的旧围裙,靛青色的布洗得发白,却被他系出了股子精神气。
晨风吹过门帘,她袖间的艾草香混着面香飘过去,陆言突然回头,冲她挤了挤眼睛。
中午十二点,福来居的黑白电视开得震天响。
新闻栏目里,老陈举着茶碗的画面占满屏幕,旁白声清亮:近日,胡同小馆福来居陷失忆风波,店主陆言联合街坊智破迷药局...镜头切到阿珍被铐走的画面,围观群众的掌声从电视里炸出来,王婶举着包子的手还保持着半举的姿势,这姑娘看着面善,咋能干这种缺德事儿!
瞧这横幅!刘大爷突然喊。
众人挤到门口,不知谁在胡同口拉了条红布,支持福来居五个黄字被太阳照得发亮。
陆言摸着后颈笑,指尖蹭到围裙上没擦净的酱油渍——这渍是昨儿熬卤子时溅的,倒成了勋章似的。
下午的福来居坐得满满当当。
苏清欢端着面碗穿梭在桌间,有个穿格子衬衫的年轻人举着筷子喊:姑娘,我们是看新闻来的!她弯着眼睛笑,发梢扫过耳后的薄红:慢用,不够添汤。那年轻人吸了口面,眼睛倏地睁大:得嘞!
这味儿,比电视里说的还地道!
陆言在厨房颠着锅,蒸汽模糊了眼镜。
他望着砂锅里翻滚的卤子——今儿特意加了爷爷菜谱里的陈皮,香气比往常多了丝回甘。
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再来碗面,他抹了把汗,突然听见苏清欢的声音飘进来:陆言,张婶说要打包十碗,给她厂里的同事尝尝。
夕阳把福来居的灯笼照得透亮时,陆言蹲在门口收拾煤球。
苏清欢递来杯凉茶,杯底沉着片薄荷叶:今儿赚的钱,够把后墙的裂缝补上了。他仰头喝了口,凉丝丝的顺着喉咙滑进肚子:不止补墙。他望着灯笼上福来居三个字,影子被拉得老长,我想把二楼收拾出来,弄个雅座。
爷爷当年说...要让更多人吃着热乎面,唠着热乎嗑。
苏清欢没说话,只是望着他发亮的眼睛笑。
风掀起门帘,吹得柜台边的红绳晃了晃——那是阿珍掉的,陆言没扔,说留着当警示。
此时,顺天楼顶楼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
赵大顺捏着遥控器的手青筋暴起,电视里陆言的笑脸刺得他眼睛生疼。废物!他突然吼了一嗓子,拳头重重砸在檀木桌上,茶盏啪地摔在地上,碎片溅到脚边。
窗外的晚霞正浓,把顺天楼的金字招牌染得血红。
顺天楼顶楼的百叶窗缝隙里漏进一线残阳,将赵大顺扭曲的脸割成明暗两半。
他攥着电话的指节发白,听筒里传来手下战战兢兢的解释:赵总,阿珍那丫头嘴严得很,审了三回都咬定是自己临时起意...
放屁!赵大顺抄起桌上的景德镇茶罐砸向墙面,青花瓷片混着茉莉茶叶劈头盖脸落下来,没老子给的药粉,她个卖糖水的能知道忘忧散?他踉跄着踩过满地狼藉,西装裤脚沾了片茶叶,限你明早八点前把漏风的耗子揪出来,不然——他盯着墙上顺天楼三十周年的合影,喉结滚动两下,你跟阿珍作伴去号子里喝稀粥。
电话那头传来咔嗒挂断声,赵大顺踹翻真皮转椅,看着旋转的椅子撞翻茶几上的功夫茶具。
琥珀色的普洱在地毯上洇开,像极了陆言今天在电视里扬起的笑脸。
他摸出怀表里爷爷的照片,老顺天楼掌柜的白须被玻璃压得变形:您说要守着老规矩做生意,可现在这世道......他猛地合上怀表,金壳边缘硌得掌心生疼,等老子把福来居拆成碎砖,再给您烧柱高香赔罪。
福来居的灯笼在晚风中晃出暖黄光晕。
陆言擦着灶台,不锈钢台面映出他发亮的眼睛——方才收摊时王婶硬塞了把青蒜,刘大爷非让他挑两笼刚蒸的蜂糕,连平时只买一碗素面的学生仔都多付了五毛,说给陆哥添煤球。
发什么呆呢?苏清欢端着最后一摞碗过来,蓝布衫袖口沾着面汤,后墙裂缝的水泥我明早去买,张叔说他徒弟能帮忙砌。她伸手要接陆言手里的抹布,却被他反手握住手腕。
清欢你看。陆言另一只手掀起柜台下的红布,露出个掉漆的铁盒,今儿翻爷爷旧物找菜谱,发现这盒老奖章。他指尖拂过1959年国庆宴优秀帮厨的铜章,爷爷说过,好厨子要守锅灶,更要守人心。他抬头时眼里有光,我想把二楼改成福来堂,摆上这些老物件,让来吃饭的人都能摸摸过去的温度。
苏清欢望着他沾着酱油渍的白背心,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领口:你爷爷要是看见,保准儿拍着大腿说我家阿言出息了。她的指尖在他喉结处顿了顿,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时候不早了,我该回济仁堂了,明儿...明儿给你带我爷爷新配的醒酒汤。
陆言望着她消失在胡同口的背影,突然听见耳畔响起机械音:叮——食运值累计突破5000点,解锁【食运共鸣】功能。他猛地转身,却只看见灶台上跳动的火苗。
系统面板浮现在眼前,淡蓝色的字体泛着光:可通过接触食材/餐具,短暂共享目标最近三小时内的情绪波动。
当前可用次数:1/日。
好家伙。陆言摸着下巴笑出声,指尖敲了敲案上的粗瓷碗——那是老陈今儿用的,明儿试试这功能,说不定能揪出赵大顺藏着的尾巴。他关了灯,月光透过窗棂落在爷爷的旧围裙上,靛青色的布纹里仿佛藏着无数故事。
后巷的野猫突然窜过,惊得老陈从藤椅上弹起来。
他摸着胸口的老怀表,指针刚过凌晨一点。
自打进了腊月,他总睡不踏实,可今儿明明心里痛快得很——福来居的面找回了老味儿,陆小子的冤屈也洗清了。
他摸黑倒了杯茶,却在端起碗时顿住:茶盏边沿那道月牙形的磕痕,怎么和阿珍往他茶里下药时的位置......一模一样?
老陈头你疯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胡警官都说了药引子在茶碗里,那丫头早铐走了。可当他躺回炕上时,却怎么也闭不上眼。
窗外的月光照在墙上的全家福上,小孙女去年来京时举着福来居的面碗笑——那碗,和今儿用的,好像也有同样的磕痕?
许是老眼昏花了。老陈裹紧被子翻了个身,可迷迷糊糊间,总听见有个声音在耳边念叨:你真记准了?
真记准了?
清晨的雾还没散,陆言正往煤炉里添煤块,就看见老陈佝偻着背站在门口。
他手里攥着个粗瓷碗,碗沿的磕痕在晨雾里泛着白。
陆小子......老陈的声音哑得像砂纸,我......我是不是记错了?
清晨五点半,福来居的蜂窝煤炉刚窜起蓝火苗,陆言正蹲在灶台前搅卤子。
砂锅里的老汤咕嘟冒泡,八角桂皮的香气裹着冰糖融化的甜,在晨雾里漫开。
陆老板!院门口传来林导的大嗓门,扛着摄像机的小伙子们鱼贯而入,三脚架碰得青石板咔嗒响。
陆言抹了把额头的汗,解下沾着酱油的围裙搭在椅背上——今儿要上镜,得换件干净的白背心。
老陈端着个粗瓷碗从里屋出来,碗沿还沾着昨儿的茶渍。
他看见镜头对着自己,手突然抖起来,碗底磕在门框上当啷一声:小陆啊,我这把老骨头...能说利索不?
陈叔您就把昨儿跟我说的再讲一遍。陆言走过去扶他坐直,指腹蹭掉他袖口的饭粒,您当年在钢厂修锅炉,嗓门儿比厂铃还亮堂,怕啥?
林导打了个响指,灯光师的反光板唰地亮起,把老陈的白头发照得根根分明。
镜头前的老人突然挺了挺腰板,喉结动了动:前儿个我总记岔了,说福来居的面咸,说小陆偷工减料...哪儿知道是那卖糖水的姑娘往茶里下了药!他拍着大腿,眼眶红得像浸了酒的枸杞,昨儿胡警官说药引子在茶碗里,我才明白——不是我老糊涂,是有人想砸福来居的招牌!
围观的街坊们哄地围上来。
王婶举着刚蒸的包子,刘大爷把鸟笼挂在门楣上,连平时总板着脸的传达室李爷都扒着门框探脑袋。
镜头扫过人群,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糖葫芦喊:陆哥哥的面最甜!引起一片笑声。
陆言靠在柜台边看,手里的木勺无意识搅着卤子。
他望着老陈颤抖的手背——那上面有块月牙形的疤,是上周替他捡掉在煤炉边的茶碗时烫的。
原来不是记性差,是被人动了手脚。
他喉结滚了滚,想起昨儿凌晨蹲在灶台前翻爷爷的旧菜谱,纸页上的墨迹被眼泪洇开一片:阿言,好厨子的锅灶是人心秤,偏一分都不行。
卡!林导推了推眼镜,陈叔这股子劲儿对了!
再来段您尝面的镜头?老陈吸了吸鼻子,接过苏清欢递来的热面,白瓷碗里浮着青蒜苗,汤头浓得能挂勺。
他吹了吹,吸溜一声吸进半根面,眼泪啪嗒掉进碗里:香!
跟十年前老陆头的味儿...一模一样!
苏清欢站在柜台后擦桌子,蓝布衫袖口沾着面粉。
她望着老陈泛红的眼角,又瞥向正跟灯光师比划镜头角度的陆言——那小子不知什么时候又套上了爷爷的旧围裙,靛青色的布洗得发白,却被他系出了股子精神气。
晨风吹过门帘,她袖间的艾草香混着面香飘过去,陆言突然回头,冲她挤了挤眼睛。
中午十二点,福来居的黑白电视开得震天响。
新闻栏目里,老陈举着茶碗的画面占满屏幕,旁白声清亮:近日,胡同小馆福来居陷失忆风波,店主陆言联合街坊智破迷药局...镜头切到阿珍被铐走的画面,围观群众的掌声从电视里炸出来,王婶举着包子的手还保持着半举的姿势,这姑娘看着面善,咋能干这种缺德事儿!
瞧这横幅!刘大爷突然喊。
众人挤到门口,不知谁在胡同口拉了条红布,支持福来居五个黄字被太阳照得发亮。
陆言摸着后颈笑,指尖蹭到围裙上没擦净的酱油渍——这渍是昨儿熬卤子时溅的,倒成了勋章似的。
下午的福来居坐得满满当当。
苏清欢端着面碗穿梭在桌间,有个穿格子衬衫的年轻人举着筷子喊:姑娘,我们是看新闻来的!她弯着眼睛笑,发梢扫过耳后的薄红:慢用,不够添汤。那年轻人吸了口面,眼睛倏地睁大:得嘞!
这味儿,比电视里说的还地道!
陆言在厨房颠着锅,蒸汽模糊了眼镜。
他望着砂锅里翻滚的卤子——今儿特意加了爷爷菜谱里的陈皮,香气比往常多了丝回甘。
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再来碗面,他抹了把汗,突然听见苏清欢的声音飘进来:陆言,张婶说要打包十碗,给她厂里的同事尝尝。
夕阳把福来居的灯笼照得透亮时,陆言蹲在门口收拾煤球。
苏清欢递来杯凉茶,杯底沉着片薄荷叶:今儿赚的钱,够把后墙的裂缝补上了。他仰头喝了口,凉丝丝的顺着喉咙滑进肚子:不止补墙。他望着灯笼上福来居三个字,影子被拉得老长,我想把二楼收拾出来,弄个雅座。
爷爷当年说...要让更多人吃着热乎面,唠着热乎嗑。
苏清欢没说话,只是望着他发亮的眼睛笑。
风掀起门帘,吹得柜台边的红绳晃了晃——那是阿珍掉的,陆言没扔,说留着当警示。
此时,顺天楼顶楼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
赵大顺捏着遥控器的手青筋暴起,电视里陆言的笑脸刺得他眼睛生疼。废物!他突然吼了一嗓子,拳头重重砸在檀木桌上,茶盏啪地摔在地上,碎片溅到脚边。
窗外的晚霞正浓,把顺天楼的金字招牌染得血红。
顺天楼顶楼的百叶窗缝隙里漏进一线残阳,将赵大顺扭曲的脸割成明暗两半。
他攥着电话的指节发白,听筒里传来手下战战兢兢的解释:赵总,阿珍那丫头嘴严得很,审了三回都咬定是自己临时起意...
放屁!赵大顺抄起桌上的景德镇茶罐砸向墙面,青花瓷片混着茉莉茶叶劈头盖脸落下来,没老子给的药粉,她个卖糖水的能知道忘忧散?他踉跄着踩过满地狼藉,西装裤脚沾了片茶叶,限你明早八点前把漏风的耗子揪出来,不然——他盯着墙上顺天楼三十周年的合影,喉结滚动两下,你跟阿珍作伴去号子里喝稀粥。
电话那头传来咔嗒挂断声,赵大顺踹翻真皮转椅,看着旋转的椅子撞翻茶几上的功夫茶具。
琥珀色的普洱在地毯上洇开,像极了陆言今天在电视里扬起的笑脸。
他摸出怀表里爷爷的照片,老顺天楼掌柜的白须被玻璃压得变形:您说要守着老规矩做生意,可现在这世道......他猛地合上怀表,金壳边缘硌得掌心生疼,等老子把福来居拆成碎砖,再给您烧柱高香赔罪。
福来居的灯笼在晚风中晃出暖黄光晕。
陆言擦着灶台,不锈钢台面映出他发亮的眼睛——方才收摊时王婶硬塞了把青蒜,刘大爷非让他挑两笼刚蒸的蜂糕,连平时只买一碗素面的学生仔都多付了五毛,说给陆哥添煤球。
发什么呆呢?苏清欢端着最后一摞碗过来,蓝布衫袖口沾着面汤,后墙裂缝的水泥我明早去买,张叔说他徒弟能帮忙砌。她伸手要接陆言手里的抹布,却被他反手握住手腕。
清欢你看。陆言另一只手掀起柜台下的红布,露出个掉漆的铁盒,今儿翻爷爷旧物找菜谱,发现这盒老奖章。他指尖拂过1959年国庆宴优秀帮厨的铜章,爷爷说过,好厨子要守锅灶,更要守人心。他抬头时眼里有光,我想把二楼改成福来堂,摆上这些老物件,让来吃饭的人都能摸摸过去的温度。
苏清欢望着他沾着酱油渍的白背心,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领口:你爷爷要是看见,保准儿拍着大腿说我家阿言出息了。她的指尖在他喉结处顿了顿,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时候不早了,我该回济仁堂了,明儿...明儿给你带我爷爷新配的醒酒汤。
陆言望着她消失在胡同口的背影,突然听见耳畔响起机械音:叮——食运值累计突破5000点,解锁【食运共鸣】功能。他猛地转身,却只看见灶台上跳动的火苗。
系统面板浮现在眼前,淡蓝色的字体泛着光:可通过接触食材/餐具,短暂共享目标最近三小时内的情绪波动。
当前可用次数:1/日。
好家伙。陆言摸着下巴笑出声,指尖敲了敲案上的粗瓷碗——那是老陈今儿用的,明儿试试这功能,说不定能揪出赵大顺藏着的尾巴。他关了灯,月光透过窗棂落在爷爷的旧围裙上,靛青色的布纹里仿佛藏着无数故事。
后巷的野猫突然窜过,惊得老陈从藤椅上弹起来。
他摸着胸口的老怀表,指针刚过凌晨一点。
自打进了腊月,他总睡不踏实,可今儿明明心里痛快得很——福来居的面找回了老味儿,陆小子的冤屈也洗清了。
他摸黑倒了杯茶,却在端起碗时顿住:茶盏边沿那道月牙形的磕痕,怎么和阿珍往他茶里下药时的位置......一模一样?
老陈头你疯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胡警官都说了药引子在茶碗里,那丫头早铐走了。可当他躺回炕上时,却怎么也闭不上眼。
窗外的月光照在墙上的全家福上,小孙女去年来京时举着福来居的面碗笑——那碗,和今儿用的,好像也有同样的磕痕?
许是老眼昏花了。老陈裹紧被子翻了个身,可迷迷糊糊间,总听见有个声音在耳边念叨:你真记准了?
真记准了?
清晨的雾还没散,陆言正往煤炉里添煤块,就看见老陈佝偻着背站在门口。
他手里攥着个粗瓷碗,碗沿的磕痕在晨雾里泛着白。
陆小子......老陈的声音哑得像砂纸,我......我是不是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