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第31章 作文登报,全京城都来尝一口!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枫枫锋疯疯... 43.72万 2025-07-08 20:09:43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清晨五点半,陆言踩着露水进了后厨。

昨晚摸到的铜钥匙还揣在裤兜,硌得大腿根生疼。

他盯着后院葡萄架下那片被青苔染绿的砖地,手里的铁铲在晨雾里泛着冷光——爷爷当年总说“真正的宝贝不在菜谱里,在灶台下的土里头”,今儿个说什么也得挖开看看。

“哐当!”

前堂木门被撞得震天响。

陆言手一抖,铁铲“当啷”砸在脚边。

他扯下围裙往肩上一甩,刚转过堂屋,就见李老师举着张报纸冲进来,发梢沾着豆浆渍,胸脯起伏得像刚跑完八百米:“陆言!陆言你看!头版!头版!”

报纸被揉出折痕,“京市晚报”四个黑体字下,一行红标题刺得人眼睛发疼——《我最爱吃的炸酱面》。

配图里的小豆丁正捧着大海碗,腮帮子鼓得像塞了俩核桃,鼻尖还沾着粒酱渣子,活脱脱把“香”字写在脸上。

陆言手指摩挲过照片边角,喉结动了动:“李老师,这...是您投的稿?”

“哪儿啊!”李老师抽回报纸,指尖戳着作文最后一段,“小豆丁写完非说要寄给晚报,编辑昨儿打电话到学校,说这文章比他们跑三天的美食专题都有人情味儿!你瞧这批注——”她翻到中缝,铅笔字力透纸背,“‘好文章不在辞藻,在舌尖上的热乎气儿’。”

后巷突然炸开一串吆喝:“福来居开门没?排了半小时了!”

陆言扒着门框往外瞧,青石板路上已经蜿蜒起一条人龙。

穿的确良衬衫的上班族踮脚张望,拎竹篮的老太太把菜叶子都攥出水了,连几个挂着相机的年轻人都混在队里,镜头直往门里探。

“得嘞,今儿怕是要从早忙到晚。”他转身冲李老师乐,顺手从竹筐里摸出俩糖油饼塞过去,“您先垫垫,等会儿我给您下碗打卤面——多加俩蛋。”

“陆哥陆哥!”

脆生生的童声从人缝里钻进来。

小豆丁扒着门框往里挤,蓝布书包上的铁皮青蛙挂件叮铃哐啷响,怀里还抱着半摞作业本:“我们班同学都写您的面啦!王小雨说您的酱像她姥姥熬的,张建国说您的面比他爸单位食堂的硬实——”他突然压低声音,凑到陆言耳边,“李老师说我这篇能得全市作文奖!”

陆言弯腰捏了捏他的小辫儿:“那得奖那天,陆哥给你做满汉全席——当然,得先把作业写完。”

“哎哎哎!”人群里传来动静。

张阿姨挤到前头,手里的水果袋被攥得窸窣响,脸上红得跟刚蒸好的枣馍:“陆小子,昨儿我那话...对不住啊。”她把苹果往柜台上一放,又慌慌张张去捡滚到桌脚的橘子,“我家闺女昨儿吃了半罐酱,非说比电视里广告的啥罐头香。她还说...说长大想当写吃的作家。”

“那敢情好!”陆言蹲下来帮她捡橘子,油亮的橘子在两人掌心滚来滚去,“我爷爷当年跟我说,能把吃的写明白的人,比会做的更金贵。您让闺女多来,我给她留最香的酱——得空儿我还能跟她唠唠,我爷爷当年在国宴上做的那些菜。”

张阿姨眼眶慢慢湿了,伸手抹了把脸:“得嘞,我这就回去跟她说!”她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对了,后巷赵大顺今儿天没亮就往这儿溜达,那眼神儿跟要吃人似的——你留个心。”

陆言应了声,抬头时正撞见玻璃窗上一道阴影。

赵大顺站在街对面的槐树下,白衬衫袖子挽到胳膊肘,手里的搪瓷缸子捏得泛白。

他盯着福来居门口的长队,喉结动了动,突然把缸子往地上一摔,“当啷”一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陆老板!”

扛摄像机的记者从巷口涌进来,镁光灯“咔嚓”闪成一片。

陆言被晃得眯起眼,转身时瞥见灶台上那把铜钥匙,在晨光里泛着暖黄的光——爷爷的宝贝还没挖呢,今儿怕是得等打烊后了。

他扯了扯围裙,冲记者堆里喊:“各位稍等啊,先让我把灶火点上!”

锅铲碰在铁锅上,“滋啦”一声响。

后巷的风裹着酱香味儿往街那头飘,赵大顺的咒骂声被盖在人声里,模糊成一团。

赵大顺盯着福来居门口晃动的摄像机,指节捏得泛白,搪瓷缸子边缘被他抠出几个月牙印。

方才踹飞的石子还滚在青石板缝里,惊得排队的王奶奶瞪了他一眼:“小赵,大清早发什么邪火?”他喉咙里滚出句含混的骂,转身钻进巷口的副食店,玻璃门上“大顺副食”的红漆招牌被风刮得吱呀响——自打福来居的酱火了,他货架上的瓶装炸酱面调料就再没卖出去过。

“陆老板,听说您这炸酱面还原了老北京的味道?”扛摄像机的小年轻举着话筒挤到灶台前,镜头扫过陆言手里翻涌的酱锅。

陆言正搅着琥珀色的炸酱,油星子在晨光里跳金雨,闻言抬头笑出一口白牙:“味儿是老的,可心是新的。我爷爷当年在国宴帮厨,总说‘做菜要让吃的人想起小时候’——您尝尝,这酱里有胡同里晒暖的太阳味儿,有奶奶哄孩子的糖块儿味儿,有咱老北京人心里头那股子热乎气儿。”

“咔嚓”一声,闪光灯在他鼻尖炸开。

陆言眯了眯眼,手底下没停,抄起漏勺把煮得筋道的手擀面捞进蓝边大海碗,浇两勺酱,撒把脆生生的黄瓜丝,“得嘞,您尝尝这碗,要是尝不出胡同味儿,我给您免单!”

排队的张阿姨举着碗凑过来,酱香味裹着面香直往人鼻子里钻:“陆小子这话在理!我孙子昨儿吃了面,非说比他太奶奶活着那会儿做得还香——”她吸溜吸溜唆了口面,腮帮子鼓得像仓鼠,“哎呦喂,这面劲儿!这酱浓得能挂勺!”

“陆哥陆哥!”小豆丁扒着柜台往上蹿,蓝布书包上的铁皮青蛙叮铃哐啷,“李老师说电视台要来拍我!我...我能戴红领巾吗?”陆言抽了张餐巾纸给他擦嘴角的酱渣:“戴,必须戴!咱小豆丁可是福来居的小代言人!”他余光瞥见李老师站在门口,手里攥着卷边的报纸,眉头却拧成个小疙瘩,像是有心事。

“叮——”系统提示音在陆言脑海里响起,“当前‘童真味觉’影响力扩散至全市,食运值 10,当前食运值:1230。”陆言手一抖,差点把黄瓜丝撒在地上。

他低头搅了搅酱锅,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初露锋芒阶段快到顶了,等攒够1000点,就能抽小有名气阶段的奖池,说不定能抽到《随园食单》的残页,到时候...他扫了眼后堂那把铜钥匙,喉咙动了动,爷爷的宝贝还没挖呢,等今儿打烊,说什么也得把那片青石板撬了。

日头爬到头顶时,福来居的长队已经绕了半条胡同。

陆言的白背心被汗水浸得透湿,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酱渍,可他越忙越精神,嗓子喊得哑了,还跟顾客贫嘴:“王大爷,您这是第三碗了啊?小心回家老伴儿说您偷摸吃独食!”王大爷抹了把嘴:“嗨,我老伴儿在后边儿排着呢!她非说要尝尝陆小子的手艺——哎哎,姑娘,您相机借我使使,我给我闺女拍张视频,她在外地念大学,馋这口儿都快哭了!”

傍晚收摊时,陆言的手还在抖。

他蹲在门槛上啃凉馒头,看隔壁修自行车的老张头搬着收音机过来:“陆小子,听!新闻里说你呢!”

“...今日,本报记者走访京市胡同,发现一家名为‘福来居’的小面馆因一篇小学生作文走红。据了解,三年级学生周明(笔名小豆丁)在作文中写道:‘陆哥哥的炸酱面,是胡同里最甜的风’——”

收音机里传来记者的声音:“陆老板,面对突然的走红,您有什么打算?”

陆言的声音从收音机里冒出来,带着股子蔫坏的笑:“打算?打算多买俩煤球炉,省得街坊们排太急;打算把后院那棵葡萄树修修,让大伙儿吃面能乘个凉;再打算...把我爷爷藏的宝贝挖出来,让咱福来居的味儿,更地道些!”

老张头拍着大腿乐:“得,咱胡同这下可成网红地儿了!明儿我让我闺女把这新闻录下来,给她朋友圈发一发——哎,李老师,您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陆言这才注意到李老师站在葡萄架下,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手里的报纸被揉得不成样子,指节发白:“陆言...我刚才去邮局取信,收到教育局的通知,说明儿要找我谈谈作文的事儿。”她抬头时,眼眶有点红,“他们说...说小学生作文不该宣传个体户,怕带偏教育方向。”

陆言啃馒头的动作顿了顿。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面渣,刚要说话,李老师却摆了摆手:“不早了,我先回去。”她转身往巷口走,身影融进渐浓的暮色里,脚步比来的时候慢了许多。

陆言望着她的背影,喉结动了动。

后巷的风裹着残留的酱香味儿吹过来,他摸了摸裤兜里的铜钥匙,突然觉得那钥匙硌得慌——爷爷的宝贝还没挖,可这突然的教育局谈话...他皱了皱眉,弯腰把最后一个煤球炉熄灭,火星子“噼啪”炸成小亮点,像极了小豆丁作文里写的“胡同里最甜的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