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第17章 豆腐变龙虾?无肉宴惊现神技!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枫枫锋疯疯... 43.72万 2025-07-08 20:09:06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清晨的灶房里飘着豆香,陆言蹲在案板前,指尖戳了戳那堆细如发丝的豆腐丝。

瓷盘边缘还凝着晨露,把半透明的豆腐丝衬得像浸在水里的玉。

他盯着盘子嘟囔:“这玩意儿能做出啥花?总不能真捏个豆腐龙虾出来吧?”话音未落,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叮”地一响——是昨晚抽奖抽中的“食材变形术”使用说明浮了出来。

“火候眼 食材变形术?”陆言猛地直起腰,围裙带子蹭翻了半罐盐,“爷爷说过‘豆腐是软骨头,全凭厨子塑筋骨’,合着系统早给我备了招!”他抄起块嫩豆腐往案板上一放,先眯起眼发动火候眼——淡金色的微光在瞳孔里转了两圈,豆腐内部的纤维脉络便像被拆开的毛线团般清晰起来:“加热时纤维会重新排列……那塑形的时机得卡在半凝固状态!”

他抄起竹筷,手腕像抖开糖画的勺子似的轻转。

嫩豆腐在掌心揉成圆团,竹筷尖儿沿着想象中的龙虾纹路挑、压、勾,豆汁儿顺着指缝往下淌,在案板上洇出浅黄的痕迹。

“蒸的时候得用荷叶垫底!”他突然一拍脑门,从筐里拽出片早泡好的鲜荷叶,把塑形好的“龙虾坯子”轻轻放上去,“水汽从叶纹渗进来,能压出更立体的壳纹!”

蒸笼盖刚扣上,后窗就传来“吱呀”一声。

李婶扒着门框探进半张脸,蓝布衫袖口沾着线头:“陆小子,我来送煤球——哎呦喂这是啥?”她踮着脚凑到蒸笼前,鼻尖差点碰到竹篾,“红的黄的还带纹路,莫不是你偷摸买了龙虾?”

“婶儿您瞧仔细喽。”陆言掀蒸笼的手都在抖,白汽“呼”地冒出来,荷叶上卧着只“龙虾”,红壳尖钳,尾节处还凝着层透亮的“虾膏”。

李婶伸手要摸,被他拍开:“烫!这是豆腐做的!”

“豆腐?”李婶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指甲盖儿戳了戳“虾壳”——硬邦邦的带着韧劲,再捏“虾肉”,软嫩中竟有弹牙的劲儿。

她掰下只“虾钳”塞进嘴里,腮帮子鼓了两下突然拍大腿:“哎呦喂!鲜得我舌头都打颤!比前儿我闺女在国营饭店带回来的油焖龙虾还香!”她拽着陆言的围裙直晃,“明儿我就让我家那口子把修自行车的棚子腾利索了,就冲这手艺,保准能把半条胡同的人都招来!”

日头爬到房檐时,老周的军胶鞋“咯噔”一声踹开了门。

这位退伍老兵往长条凳上一坐,牛皮腰带扣撞得桌板响:“菜单上写‘素香龙虾’?又玩虚的呢?”他扫了眼陆言端来的青瓷盘,浓眉皱成个疙瘩,“小陆子,你当我吃不出真假?”

“哥您先尝尝。”陆言抄起公筷夹了块“虾肉”,在老周碗里墩得“当”一声,“要尝不出是豆腐,明儿您这顿饭我请。”

老周咬了半口,腮帮子突然僵住。

他盯着碗里的“虾肉”看了三秒,又咬了半口,喉结动了动:“这口感……”他放下筷子,手指用力捏了捏“虾肉”——软嫩里裹着股子弹劲儿,像极了刚煮熟的海虾。

“咋做到的?”他突然倾身凑近陆言,“我在海边当过三年兵,这味儿跟刚捞的红虾一个鲜!”

陆言歪着嘴乐,抄起块荷叶在手里转:“秘密。”他扫了眼案板上剩下的豆腐,目光又落在墙角那堆干菜上——干豇豆、梅干菜、笋干,正堆成座小塔。

老周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拍了下桌板:“哎哎哎,下回来我可要尝新!”

“成。”陆言应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案板上的刀痕。

窗外的蝉鸣突然响起来,把灶房里的豆香撞得四处乱飘。

他望着那堆干菜,嘴角慢慢勾出个笑——这笑里带着股子藏不住的劲儿,像春芽顶开石头时的那股子冲。

老周咬完最后半块“素香龙虾”,油光光的嘴角还挂着粒米,手指在桌沿敲出鼓点:“小陆子,方才说看我眼神儿要尝新,可别是虚的?”他军大衣下摆扫过凳面,带起股子晒干的烟草味——这是他每次要“考校”时的习惯动作,陆言早摸透了。

“哪儿能啊周哥。”陆言擦手的动作顿了顿,目光扫过墙角那堆干菜。

干豇豆蜷成小辫儿,梅干菜皱成黑蝴蝶,笋干支棱着尖儿,倒真像座微型山。

他抄起把竹筛子,干豇豆“哗啦啦”落进瓷盆,手指蘸着温水搓洗:“您要的新菜,第二道就用这干菜——炖豆腐丸子,得做出牛肉丸的弹牙劲儿。”

老周把军帽往桌上一扣,身子往前倾了倾:“牛肉丸?我在福建当兵那会儿,码头阿婆捶的牛丸能弹起来打脑门儿。你这软趴趴的豆腐……”话音未落,陆言已抄起木槌开始擂豆腐。

嫩豆腐在石臼里“咚咚”响,他眯起眼发动火候眼——淡金微光在瞳孔里流转,豆腐纤维像被扯直的毛线,根根分明。

“得擂八百下。”他嘀咕着,木槌节奏突然加快,“纤维打断再重组,才撑得起弹牙的劲儿。”

干菜泡发的香气漫出来时,丸子已滚成算盘珠大小。

陆言往砂锅里倒热汤,浮着油花儿的高汤刚煮沸,丸子“扑通通”跳进去。

老周凑到锅边,鼻尖几乎要碰到热气:“这汤……是鸡汤?”“您再细闻。”陆言用汤勺搅动,丸子在汤里上下翻涌,“菌菇汤吊的鲜,没沾半根荤腥。”

第一颗丸子刚夹进老周碗里,他的眉毛就拧成了结。

可咬下去的瞬间,眉头“刷”地松开——丸子外皮软嫩,内里却像被弹簧撑着,“咔”地弹了下他的后槽牙。

干豇豆的脆、梅干菜的香混着豆腐的甜,在嘴里炸开。

他嚼了五下才咽下去,喉结动得像吞了颗跳棋:“真他娘的……跟牛丸一个味儿!”

“第三道更绝。”陆言早把豆腐皮摊在案板上,黄瓜丝切得比头发丝还细,“炸豆腐皮卷,要做出春卷的酥脆。”他抄起竹筷挑黄瓜丝,豆腐皮“刷”地一卷,指尖蘸水粘住边儿。

油锅“滋啦”响时,他眯眼盯着油花——火候眼透过油层,看清了温度在180度徘徊。

“这温度最妙。”他夹起卷儿往油里一放,金黄立刻爬上外皮,“豆腐皮脱水要匀,脆得才透亮。”

老周的筷子刚碰到炸卷,“咔嚓”声就先钻进耳朵。

外皮脆得掉渣,内里黄瓜丝还挂着清冽的凉,混着豆腐皮的豆香,比他前儿在东安市场买的荤春卷还鲜。

他把最后半根炸卷塞进嘴里,拍得桌板直颤:“小陆子!这顿饭有荤味没荤料,绝了!”

“叮——”系统提示音在陆言脑子里炸开。

他低头看手腕上的旧电子表(系统数值投影在表盘上),食运值“162”的数字红得扎眼。

“满意度 4。”他攥着炒勺的手紧了紧,想起方才用火候眼看豆腐纤维时,那些被重组的脉络突然清晰了几分——原来这技能不止能看熟度,还能“调结构”!

他盯着案板上的豆腐,喉咙动了动:“明儿试试用这招做素排骨?”

傍晚的穿堂风裹着槐花香吹进来时,李婶的大嗓门先撞开了门:“老张家的、王奶奶家的,都来瞅瞅!陆小子的豆腐能变龙虾,我可没说瞎话!”她身后跟着五六个街坊,手里攥着搪瓷缸、粗瓷碗,眼睛都亮得像刚擦过的铜铃。

“婶儿您慢点儿。”陆言刚端出最后一碟炸卷,就被王奶奶截了胡。

老太太咬了口“龙虾”,假牙碰得瓷盘响:“哎哟!比我闺女从上海带的醉虾还鲜!”老张头捏着丸子直咂嘴:“我这牙口吃不动牛肉丸,可这豆腐丸子……”他猛地一拍大腿,“能嚼!”

李婶把油乎乎的手指往蓝布衫上一蹭:“明儿我还来!”她拽着王奶奶往门外走,回头时眼角的皱纹堆成花,“陆小子,你这手艺怕不是神仙教的!”

灶房里的油腥气散得差不多时,陆言蹲在菜筐前理香菇。

深褐色的菌盖沾着碎草,他指尖轻轻一掰,菌褶里渗出点琥珀色的汁儿。

“爷爷说过,香菇是素鲜的魂儿。”他把香菇在水龙头下冲净,水珠顺着指缝滴进菜筐,“明儿早上……”他突然笑了,把香菇码进竹篮最上层,“得给那道豆腐龙虾添点新滋味儿。”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把竹篮里的香菇染成暖褐色。

陆言擦手的动作顿了顿,盯着那堆菌盖勾了勾嘴角——明天的蒸笼,该飘点不一样的香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