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如果我们都在场,估计人家也会不高兴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四合院:我乡下来的,制霸四九城》最新章节!
穿过村口,一眼就能看到村里的几十栋土房子。
赵四方的家在最里面,因为村子不远处有好几座大山,前两年经常有野猪成群结队地跑到村里来。
以前为村子立过功的人,建房时都会被安排住在里面。
尤其是像赵四方家这样,家里人丢了性命,只剩下一个孩子的情况。
要是连这个孩子都没了,那所谓的老幼由族人供养就成了笑话,以后谁还敢为村子拼命呢?
到了家,大栓把四方扶到床上躺下,熟练地从角落里拿出一个碗,先用暖瓶倒了一碗水给他。
然后自己拿起舀水的瓢,直接从水缸里舀水喝。
现在哪还顾得上卫生不卫生,正赶上旱灾闹饥荒,有口水喝就不错了。
喝完水,大栓才感觉自己缓过劲来。
“四方,你先喝着水,我回家给你拿点吃的。”赵大栓说。
赵四方接过水喝了一口,看着赵大栓消瘦的背影,心里一阵难受。
“栓子哥,我不饿,现在谁家都没什么吃的,你别从自己家里拿了。”
大栓摆了摆手,说:“没事,我娘应该挖了点野菜。”
说完,他转身出了门。
栓子哥刚走没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村长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走进院子。
暮色中,他的旱烟袋在腰间晃悠,烟锅子碰到挂在上面的铜钱叮当作响。
“四方!”村长一把掀开堂屋的布帘,大声喊道:“大夫不是说最好要住满五天吗?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赵四方当时正闭着眼睛研究那个拼夕夕系统,听到村长的声音,赶紧坐起来,准备下炕迎接。
等人进来时,他正坐在炕沿上穿鞋。
村长捏了捏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坐着,自己也一屁股坐到了炕上。
“六爷爷,七爷爷,二爷爷,三叔,四叔,八叔……”
他跟进来的人挨个打了招呼,然后解释道:“我感觉恢复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在那里占着病床了。”
老村长仔细看了看他依旧有些苍白的脸色,叹了口气,说:“是不是医院见钱不够就把你赶出来了?村里人这两天又凑了点钱,咱们这就回去交钱……”
他往怀里一摸,拿出一堆村里凑的钱票。
一毛、两毛的纸币卷得整整齐齐,五分、两分的硬币都用线绳捆着。
“六爷爷,我真没事了。”
赵四方这时拿出医院退的钱,递给村长,说:“六爷爷,本来还剩九毛三分钱,不过我前些日子托同学买了些粮食,今晚就会送过来,我用了五毛钱,剩下的钱都在这儿。”
“粮食?”
村长看着他递过来的钱,皱着眉头问:“五毛钱能做什么,买了多少?
怎么还让他送过来?”
还没等赵四方回答,坐在马扎上的七爷爷眉头也皱了起来,说:“那点钱连半斤玉米面都买不到,不管买的什么吃的,只要能吃,这钱就花得值。”
“四方啊,你身体还没养好,好好养身体最重要,要是缺吃的,我们家里还有些,别在外头乱折腾。”二爷爷抽了口旱烟,接着说。
“下午你三婶还捋了一筐杨树穗,打算明天中午蒸着吃,你要是饿了,就让她先给你做一碗。”
“不用了二爷爷,栓子哥已经回家给我拿吃的了。”赵四方连忙说。
三叔蹲在门槛上,手指头无意识地抠着墙皮,接过话头说:“你别不好意思,河滩地里退水后长了些野菜,掺点麸子也能蒸菜团子,到时候我再去给你挖点。”
村长问:“四方啊,没被人骗吧?怎么还让你同学送过来?”
“六爷爷,我一共买了一百斤地瓜,栓子哥的板车能装下,就是白天带着粮食走长途,怕被人惦记。”
“一百斤?”
屋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过了许久,村长站起身,压低声音斥责他:“你哪来这么多钱?供你上学,是让你在外面倒卖粮食的吗?是不是不想活了?
我就说那些抢劫的,怎么什么人都抢!全村人省吃俭用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干这种会掉脑袋的事?”
三叔见此情景,连忙站起来,挡在两人中间,说道:“六叔,四方还病着呢,你别这么大声说他。”
“六爷爷,那粮食是学校试验田产的,不算倒卖粮食。”赵四方把在路上想好的谎话讲了出来。
“那一共花了多少钱?你说个数目,村里补给你。”
“六爷爷,等粮食到了再说吧,现在还什么都没见到呢。”
村长原本想问他钱是从哪来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刨根问底又能有什么用呢?
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就算以后干不了重活,能有立足的本领也是好的。
八叔突然嘿嘿笑了两声,还沉浸在一百斤粮食的喜悦中。
“读书人就是门路多!”他用大手往膝盖上一拍,说道:“等粮食到了,就让咱们村的壮汉吃两顿饱饭,去后山打猎吧?”
一百斤粮食,全村人分下来,每个人也就只能分到一两口。
但分给青壮年,让他们有力气去后山打猎,就能用肉换更多的食物。
村长听到这话,看了看赵四方,然后问道:“是得这样,四方,你觉得呢?”
这些年东家给半碗高粱、西家给两个窝头的情谊,一点粮食根本还不清,他怎么会有什么意见,直接点头同意了。
夜色渐渐变深,屋子里点起了煤油灯,昏黄的光亮在每个人的脸上晃动着。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等粮食运到,我们就先优先分给进山干活的劳动力。”他停顿了一下,又问道:“你同学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到?要送到什么地方?”
“六爷爷,天亮之前就能送过来,不过这件事你们就别出面了,到时候我去村口迎接就行。”
“也对,如果我们都在场,估计人家也会不高兴。”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穿过村口,一眼就能看到村里的几十栋土房子。
赵四方的家在最里面,因为村子不远处有好几座大山,前两年经常有野猪成群结队地跑到村里来。
以前为村子立过功的人,建房时都会被安排住在里面。
尤其是像赵四方家这样,家里人丢了性命,只剩下一个孩子的情况。
要是连这个孩子都没了,那所谓的老幼由族人供养就成了笑话,以后谁还敢为村子拼命呢?
到了家,大栓把四方扶到床上躺下,熟练地从角落里拿出一个碗,先用暖瓶倒了一碗水给他。
然后自己拿起舀水的瓢,直接从水缸里舀水喝。
现在哪还顾得上卫生不卫生,正赶上旱灾闹饥荒,有口水喝就不错了。
喝完水,大栓才感觉自己缓过劲来。
“四方,你先喝着水,我回家给你拿点吃的。”赵大栓说。
赵四方接过水喝了一口,看着赵大栓消瘦的背影,心里一阵难受。
“栓子哥,我不饿,现在谁家都没什么吃的,你别从自己家里拿了。”
大栓摆了摆手,说:“没事,我娘应该挖了点野菜。”
说完,他转身出了门。
栓子哥刚走没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村长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走进院子。
暮色中,他的旱烟袋在腰间晃悠,烟锅子碰到挂在上面的铜钱叮当作响。
“四方!”村长一把掀开堂屋的布帘,大声喊道:“大夫不是说最好要住满五天吗?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赵四方当时正闭着眼睛研究那个拼夕夕系统,听到村长的声音,赶紧坐起来,准备下炕迎接。
等人进来时,他正坐在炕沿上穿鞋。
村长捏了捏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坐着,自己也一屁股坐到了炕上。
“六爷爷,七爷爷,二爷爷,三叔,四叔,八叔……”
他跟进来的人挨个打了招呼,然后解释道:“我感觉恢复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在那里占着病床了。”
老村长仔细看了看他依旧有些苍白的脸色,叹了口气,说:“是不是医院见钱不够就把你赶出来了?村里人这两天又凑了点钱,咱们这就回去交钱……”
他往怀里一摸,拿出一堆村里凑的钱票。
一毛、两毛的纸币卷得整整齐齐,五分、两分的硬币都用线绳捆着。
“六爷爷,我真没事了。”
赵四方这时拿出医院退的钱,递给村长,说:“六爷爷,本来还剩九毛三分钱,不过我前些日子托同学买了些粮食,今晚就会送过来,我用了五毛钱,剩下的钱都在这儿。”
“粮食?”
村长看着他递过来的钱,皱着眉头问:“五毛钱能做什么,买了多少?
怎么还让他送过来?”
还没等赵四方回答,坐在马扎上的七爷爷眉头也皱了起来,说:“那点钱连半斤玉米面都买不到,不管买的什么吃的,只要能吃,这钱就花得值。”
“四方啊,你身体还没养好,好好养身体最重要,要是缺吃的,我们家里还有些,别在外头乱折腾。”二爷爷抽了口旱烟,接着说。
“下午你三婶还捋了一筐杨树穗,打算明天中午蒸着吃,你要是饿了,就让她先给你做一碗。”
“不用了二爷爷,栓子哥已经回家给我拿吃的了。”赵四方连忙说。
三叔蹲在门槛上,手指头无意识地抠着墙皮,接过话头说:“你别不好意思,河滩地里退水后长了些野菜,掺点麸子也能蒸菜团子,到时候我再去给你挖点。”
村长问:“四方啊,没被人骗吧?怎么还让你同学送过来?”
“六爷爷,我一共买了一百斤地瓜,栓子哥的板车能装下,就是白天带着粮食走长途,怕被人惦记。”
“一百斤?”
屋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过了许久,村长站起身,压低声音斥责他:“你哪来这么多钱?供你上学,是让你在外面倒卖粮食的吗?是不是不想活了?
我就说那些抢劫的,怎么什么人都抢!全村人省吃俭用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干这种会掉脑袋的事?”
三叔见此情景,连忙站起来,挡在两人中间,说道:“六叔,四方还病着呢,你别这么大声说他。”
“六爷爷,那粮食是学校试验田产的,不算倒卖粮食。”赵四方把在路上想好的谎话讲了出来。
“那一共花了多少钱?你说个数目,村里补给你。”
“六爷爷,等粮食到了再说吧,现在还什么都没见到呢。”
村长原本想问他钱是从哪来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刨根问底又能有什么用呢?
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就算以后干不了重活,能有立足的本领也是好的。
八叔突然嘿嘿笑了两声,还沉浸在一百斤粮食的喜悦中。
“读书人就是门路多!”他用大手往膝盖上一拍,说道:“等粮食到了,就让咱们村的壮汉吃两顿饱饭,去后山打猎吧?”
一百斤粮食,全村人分下来,每个人也就只能分到一两口。
但分给青壮年,让他们有力气去后山打猎,就能用肉换更多的食物。
村长听到这话,看了看赵四方,然后问道:“是得这样,四方,你觉得呢?”
这些年东家给半碗高粱、西家给两个窝头的情谊,一点粮食根本还不清,他怎么会有什么意见,直接点头同意了。
夜色渐渐变深,屋子里点起了煤油灯,昏黄的光亮在每个人的脸上晃动着。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等粮食运到,我们就先优先分给进山干活的劳动力。”他停顿了一下,又问道:“你同学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到?要送到什么地方?”
“六爷爷,天亮之前就能送过来,不过这件事你们就别出面了,到时候我去村口迎接就行。”
“也对,如果我们都在场,估计人家也会不高兴。”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