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你们找谁家?现在可不许随便串门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四合院:我乡下来的,制霸四九城》最新章节!
他对南锣鼓巷的印象很深刻,当时带大爷去协和医院看病时,还领着大妈去那里参观过。
而且大妈说过,那里有个寡妇,既贪心又自私,凭着自己不错的姿色,把傻柱当成养孩子的工具。
好好的一次游玩,硬是变成了婚前教育。
大妈说,以后找对象,二婚的不是不能考虑,但如果带着孩子,就不准他娶。
那时候他刚满三十岁,一直没结婚,和他们家关系比较近的亲戚,经常劝他,找对象不能太挑剔,但也不能没有原则。
年纪是大了点,但有钱,结婚还是要找个老实、会过日子的人。
至于这部电视剧具体讲了些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为了激活系统,无论如何也要去那里一趟。
他盯着系统页面,思绪在现实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
“四方,喝点水。”
赵大栓拿着一个有豁口的搪瓷缸递过来。
村长交完钱就回村了,憨厚老实的栓子哥留下来照顾他,负责扶他上厕所,还有给他打饭。
这三天里,栓子哥硬是舍不得吃一口像样的粮食,每到饭点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
赵四方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更加迫切地想赶紧激活系统。
这两天,赵四方只有第一天喝了点小米粥,吃了个鸡蛋,其他时候全是啃窝头。
那窝头嚼在嘴里又干又涩,咽下去的时候还剌嗓子,可即便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的。
赵四方想分点给栓子哥吃,可栓子哥嘴硬,说什么也不要。
住院每天都要花两毛钱,在这四九城,这笔钱虽说不算多,但对于现在的村子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感觉自己能活动了,就下定决心,不在医院里继续住下去了。
刚走出院门没多远,赵四方说:“栓子哥,我们得去一趟南锣鼓巷。”
赵大栓停下板车,转过头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同学给我准备了点粮食,说好了到那里去拿……”
栓子哥一听到“粮食”这两个字,耳朵一下子就竖了起来。
“你买到粮食了?”
四周明明没什么人,他还是特意压低声音,凑到赵四方耳边问:“从哪儿弄来的门路?靠谱吗?买了多少斤?”
自从春荒开始后,村里的壮劳力每天就靠着掺了麸皮的窝头和村口的榆钱树过活。
可就那么十几棵树,还得天天派人守着,不然就会有人来偷。
现在听说四方买到了粮食,哪怕只有两三斤,也值得跑一趟。
“嗯,现在查得严,先放在同学那里了。”
话刚说完,栓子哥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窝头,递给赵四方说:“你先垫垫肚子,好给我指路,等你好点了我们就出发。”
想到这几天栓子哥没怎么吃东西,等会儿还要拉着他问路。
赵四方改了口说:“我也不认识路,栓子哥,要不等我好了再去吧。”
赵大栓弯下腰拉起板车,闷声说:“那可不行,今天说什么也得去拿回来,现在到处都缺粮食,万一被人家私吞了怎么办?就得现在去。”
他憨厚的脸上写满了对粮食的渴望。
“那你把窝头吃了,我躺在车上不用出力,你吃了才有劲拉着我去。”
赵大栓的衣服上沾满了沙土,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
刚出院的时候,赵四方说自己先走走,等走不动了再躺在板车上。
可栓子哥坚决不同意,不然就让他在医院里住着,等养好了再走。
所以,到现在赵四方都没走几步路。
听到“窝头”两个字,栓子哥的肚子“咕噜”响了一声,他转过头,强撑着说:“四方,哥不饿,你还病着,你吃吧。”
“要不你就听我的,吃了才有劲往那儿跑,不然我们就不去了。”
最后,大栓还是听了劝,抓起窝头,几口就吞了下去。
……
“同志,麻烦问个路。”
赵大栓抬起头,对胡同口的大妈说:“南锣鼓巷95号院是在这里吗?”
大妈警惕地打量着他们两人,眼神里满是防备:“你们找谁家?现在可不许随便串门。”
太阳晒得人口干舌燥,躺在板车上的赵四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婶子,我哥带我来找我同学,我有两本书放在他那儿,过来拿书。”
说到这里,他让栓子哥拿出村长留下的出远门证明。
大妈看了看证明上的印章,又听说他还是个学生,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哦,就在前面那个路口,你们快点去,别在这儿闲逛。”
“好的,谢谢婶子。”
到了地方后,系统弹出提示窗口:未到达指定区域。
赵四方看到院门口没人,就让栓子哥在外面等着,自己直接走了进去。
刚进门,系统页面上的秒杀键就显示成功激活了。
他赶紧从医院退的9毛3分钱里,拿了5毛钱充值进去。
终于可以买到粮食了。
点击秒杀后,100斤地瓜稳稳地存进了系统的仓库里。
这时候,在门口洗衣服的中年女人,脸色不善地走过来问:“哎?谁让你进来的?”
赵四方把手中的证明递过去,装作憨厚的样子看着来人。
“你好,婶子,我是四九城农业学校的赵四方,想问一下我同学孙万福是不是在这里住?”
“什么孙万福,这里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
“可能是走错地方了。”
赵四方赔着笑脸,眼角的余光扫过这个外面看起来很气派、里面的小屋子却显得狭窄拥挤的四合院。
现在正是大中午,院子里只有这一个人。
中年妇女不耐烦地挥挥手,她蜡黄的脸上颧骨很高,警惕地说:“那就赶紧走,现在不准串门。”
这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的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旧眼镜,上下打量着赵四方,眼神里满是算计。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他对南锣鼓巷的印象很深刻,当时带大爷去协和医院看病时,还领着大妈去那里参观过。
而且大妈说过,那里有个寡妇,既贪心又自私,凭着自己不错的姿色,把傻柱当成养孩子的工具。
好好的一次游玩,硬是变成了婚前教育。
大妈说,以后找对象,二婚的不是不能考虑,但如果带着孩子,就不准他娶。
那时候他刚满三十岁,一直没结婚,和他们家关系比较近的亲戚,经常劝他,找对象不能太挑剔,但也不能没有原则。
年纪是大了点,但有钱,结婚还是要找个老实、会过日子的人。
至于这部电视剧具体讲了些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为了激活系统,无论如何也要去那里一趟。
他盯着系统页面,思绪在现实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
“四方,喝点水。”
赵大栓拿着一个有豁口的搪瓷缸递过来。
村长交完钱就回村了,憨厚老实的栓子哥留下来照顾他,负责扶他上厕所,还有给他打饭。
这三天里,栓子哥硬是舍不得吃一口像样的粮食,每到饭点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
赵四方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更加迫切地想赶紧激活系统。
这两天,赵四方只有第一天喝了点小米粥,吃了个鸡蛋,其他时候全是啃窝头。
那窝头嚼在嘴里又干又涩,咽下去的时候还剌嗓子,可即便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的。
赵四方想分点给栓子哥吃,可栓子哥嘴硬,说什么也不要。
住院每天都要花两毛钱,在这四九城,这笔钱虽说不算多,但对于现在的村子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感觉自己能活动了,就下定决心,不在医院里继续住下去了。
刚走出院门没多远,赵四方说:“栓子哥,我们得去一趟南锣鼓巷。”
赵大栓停下板车,转过头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同学给我准备了点粮食,说好了到那里去拿……”
栓子哥一听到“粮食”这两个字,耳朵一下子就竖了起来。
“你买到粮食了?”
四周明明没什么人,他还是特意压低声音,凑到赵四方耳边问:“从哪儿弄来的门路?靠谱吗?买了多少斤?”
自从春荒开始后,村里的壮劳力每天就靠着掺了麸皮的窝头和村口的榆钱树过活。
可就那么十几棵树,还得天天派人守着,不然就会有人来偷。
现在听说四方买到了粮食,哪怕只有两三斤,也值得跑一趟。
“嗯,现在查得严,先放在同学那里了。”
话刚说完,栓子哥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窝头,递给赵四方说:“你先垫垫肚子,好给我指路,等你好点了我们就出发。”
想到这几天栓子哥没怎么吃东西,等会儿还要拉着他问路。
赵四方改了口说:“我也不认识路,栓子哥,要不等我好了再去吧。”
赵大栓弯下腰拉起板车,闷声说:“那可不行,今天说什么也得去拿回来,现在到处都缺粮食,万一被人家私吞了怎么办?就得现在去。”
他憨厚的脸上写满了对粮食的渴望。
“那你把窝头吃了,我躺在车上不用出力,你吃了才有劲拉着我去。”
赵大栓的衣服上沾满了沙土,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
刚出院的时候,赵四方说自己先走走,等走不动了再躺在板车上。
可栓子哥坚决不同意,不然就让他在医院里住着,等养好了再走。
所以,到现在赵四方都没走几步路。
听到“窝头”两个字,栓子哥的肚子“咕噜”响了一声,他转过头,强撑着说:“四方,哥不饿,你还病着,你吃吧。”
“要不你就听我的,吃了才有劲往那儿跑,不然我们就不去了。”
最后,大栓还是听了劝,抓起窝头,几口就吞了下去。
……
“同志,麻烦问个路。”
赵大栓抬起头,对胡同口的大妈说:“南锣鼓巷95号院是在这里吗?”
大妈警惕地打量着他们两人,眼神里满是防备:“你们找谁家?现在可不许随便串门。”
太阳晒得人口干舌燥,躺在板车上的赵四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婶子,我哥带我来找我同学,我有两本书放在他那儿,过来拿书。”
说到这里,他让栓子哥拿出村长留下的出远门证明。
大妈看了看证明上的印章,又听说他还是个学生,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哦,就在前面那个路口,你们快点去,别在这儿闲逛。”
“好的,谢谢婶子。”
到了地方后,系统弹出提示窗口:未到达指定区域。
赵四方看到院门口没人,就让栓子哥在外面等着,自己直接走了进去。
刚进门,系统页面上的秒杀键就显示成功激活了。
他赶紧从医院退的9毛3分钱里,拿了5毛钱充值进去。
终于可以买到粮食了。
点击秒杀后,100斤地瓜稳稳地存进了系统的仓库里。
这时候,在门口洗衣服的中年女人,脸色不善地走过来问:“哎?谁让你进来的?”
赵四方把手中的证明递过去,装作憨厚的样子看着来人。
“你好,婶子,我是四九城农业学校的赵四方,想问一下我同学孙万福是不是在这里住?”
“什么孙万福,这里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
“可能是走错地方了。”
赵四方赔着笑脸,眼角的余光扫过这个外面看起来很气派、里面的小屋子却显得狭窄拥挤的四合院。
现在正是大中午,院子里只有这一个人。
中年妇女不耐烦地挥挥手,她蜡黄的脸上颧骨很高,警惕地说:“那就赶紧走,现在不准串门。”
这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的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旧眼镜,上下打量着赵四方,眼神里满是算计。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