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旭日初升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旭日:科技报国路》最新章节!
专利申请的过程比程毅想象的更加繁琐。在张明远的引荐下,他见到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李主任。
程同学,你的技术确实很有前景。李主任翻看着专利申请文件,但学校的规定是,在校学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学校所有。
程毅心头一紧:那产业化
别担心。李主任笑了笑,学校可以授权给你创办的企业使用,通常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
经过两周的谈判,最终达成的协议是:学校拥有专利所有权,程毅获得独家授权,未来公司5%的股份归学校所有。
这已经很优惠了。张明远私下告诉程毅,要不是看在这项技术对国家战略意义的份上,条件会更苛刻。
接下来是资金问题。程毅的银行账户里只有研究生每月1200元的补助积攒下来的八千多元,连最简陋的生产线都负担不起。
【系统提示:可提供天使投资人联系方式】
深夜的宿舍里,程毅接受了系统的帮助。一份名单出现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清创资本——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早期基金。
第二天,程毅拨通了清创资本合伙人周志远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对方对他的来电似乎早有准备。
程毅是吧?张明远教授向我提起过你。周志远的声音沉稳有力,下午三点,带上你的技术资料,来我办公室聊聊。
清创资本的办公室位于科技园区一栋现代化写字楼的顶层。程毅穿着唯一一套正装,紧张地坐在会客室里。
周志远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鬓角微白,眼神锐利。他仔细翻阅着程毅带来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数据,不时提出专业问题。
转换效率31.7%,T80寿命超过15年...周志远喃喃自语,如果量产能达到这个水平的80%,就足以颠覆市场了。
实验室到量产确实有差距,但我有把握控制良品率。程毅展示着系统提供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案。
会谈持续了三小时,周志远甚至叫来了公司技术顾问进行现场评估。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清创愿意领投500万元天使轮,占股20%。条件是半年内完成中试,一年内实现小批量生产。
程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百万!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谢谢周总的信任!程毅激动地说。
别急着谢我。周志远严肃地说,我是看中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夏国光伏产业虽然规模大,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垄断。你的技术有望打破这个局面。
离开清创资本,程毅立刻向系统汇报进展:
【任务进度更新:资金问题解决。下一阶段:组建团队,寻找生产场地。】
在张明远的帮助下,程毅很快在科技园附近租下了一个小型厂房,并采购了基础设备。招聘却成了难题——作为毫无名气的初创公司,很难吸引到顶尖人才。
你需要一个懂行的帮手。张明远建议道,我有个学生,叫赵伟,现在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工作。他最近正好有回国发展的意向。
通过视频面试,程毅与赵伟一见如故。这位32岁的海归博士在光伏领域有丰富经验,对程毅的技术方案赞不绝口。
这种钝化处理方法太巧妙了!赵伟在视频那头兴奋地说,我下周就飞回国,咱们一起干!
赵伟的加入让团队有了主心骨。他不仅带来了专业经验,还帮助程毅搭建了公司基本架构。旭日科技正式注册成立,程毅任CEO,赵伟担任CTO。
【系统提示:检测到团队组建完成。奖励:下一代储能技术理论基础。任务更新:三个月内完成中试生产线建设。】
有了系统提供的详细图纸,生产线设计进展神速。程毅和赵伟日夜泡在厂房,指导工人安装调试设备。
程总,这个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得很特别啊。赵伟研究着图纸,疑惑地问,市面上没见过这种方案。
是...是我自己琢磨的。程毅支吾着回答。系统提供的许多工艺细节都超前于当前工业水平,他不得不小心解释来源。
中试生产那天,整个团队都屏息凝神。当第一批电池片下线,测试结果显示平均转换效率达到30.1%时,厂房里爆发出欢呼声。
成功了!赵伟激动地拍着程毅的肩膀,这绝对是世界级水平!
消息很快传开。行业内开始关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连央视财经频道都派记者来采访。
程先生,作为在校研究生创业,您是如何取得这样突破性成果的?女记者举着话筒问道。
面对摄像机,程毅略显紧张: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明远教授的培养,以及团队的通力合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夏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当晚,程毅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的采访。他没想到的是,这段画面引起了另一个关键人物的注意。
【警告:检测到国际光伏巨头SunPower公司已关注到宿主技术。预计将采取商业手段遏制宿主发展。】
系统的警报让程毅心头一紧。SunPower是国际光伏领域的霸主,拥有强大的专利壁垒和市场份额。
该来的总会来。程毅喃喃自语。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专利申请的过程比程毅想象的更加繁琐。在张明远的引荐下,他见到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李主任。
程同学,你的技术确实很有前景。李主任翻看着专利申请文件,但学校的规定是,在校学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学校所有。
程毅心头一紧:那产业化
别担心。李主任笑了笑,学校可以授权给你创办的企业使用,通常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
经过两周的谈判,最终达成的协议是:学校拥有专利所有权,程毅获得独家授权,未来公司5%的股份归学校所有。
这已经很优惠了。张明远私下告诉程毅,要不是看在这项技术对国家战略意义的份上,条件会更苛刻。
接下来是资金问题。程毅的银行账户里只有研究生每月1200元的补助积攒下来的八千多元,连最简陋的生产线都负担不起。
【系统提示:可提供天使投资人联系方式】
深夜的宿舍里,程毅接受了系统的帮助。一份名单出现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清创资本——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早期基金。
第二天,程毅拨通了清创资本合伙人周志远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对方对他的来电似乎早有准备。
程毅是吧?张明远教授向我提起过你。周志远的声音沉稳有力,下午三点,带上你的技术资料,来我办公室聊聊。
清创资本的办公室位于科技园区一栋现代化写字楼的顶层。程毅穿着唯一一套正装,紧张地坐在会客室里。
周志远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鬓角微白,眼神锐利。他仔细翻阅着程毅带来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数据,不时提出专业问题。
转换效率31.7%,T80寿命超过15年...周志远喃喃自语,如果量产能达到这个水平的80%,就足以颠覆市场了。
实验室到量产确实有差距,但我有把握控制良品率。程毅展示着系统提供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案。
会谈持续了三小时,周志远甚至叫来了公司技术顾问进行现场评估。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清创愿意领投500万元天使轮,占股20%。条件是半年内完成中试,一年内实现小批量生产。
程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百万!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谢谢周总的信任!程毅激动地说。
别急着谢我。周志远严肃地说,我是看中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夏国光伏产业虽然规模大,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垄断。你的技术有望打破这个局面。
离开清创资本,程毅立刻向系统汇报进展:
【任务进度更新:资金问题解决。下一阶段:组建团队,寻找生产场地。】
在张明远的帮助下,程毅很快在科技园附近租下了一个小型厂房,并采购了基础设备。招聘却成了难题——作为毫无名气的初创公司,很难吸引到顶尖人才。
你需要一个懂行的帮手。张明远建议道,我有个学生,叫赵伟,现在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工作。他最近正好有回国发展的意向。
通过视频面试,程毅与赵伟一见如故。这位32岁的海归博士在光伏领域有丰富经验,对程毅的技术方案赞不绝口。
这种钝化处理方法太巧妙了!赵伟在视频那头兴奋地说,我下周就飞回国,咱们一起干!
赵伟的加入让团队有了主心骨。他不仅带来了专业经验,还帮助程毅搭建了公司基本架构。旭日科技正式注册成立,程毅任CEO,赵伟担任CTO。
【系统提示:检测到团队组建完成。奖励:下一代储能技术理论基础。任务更新:三个月内完成中试生产线建设。】
有了系统提供的详细图纸,生产线设计进展神速。程毅和赵伟日夜泡在厂房,指导工人安装调试设备。
程总,这个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得很特别啊。赵伟研究着图纸,疑惑地问,市面上没见过这种方案。
是...是我自己琢磨的。程毅支吾着回答。系统提供的许多工艺细节都超前于当前工业水平,他不得不小心解释来源。
中试生产那天,整个团队都屏息凝神。当第一批电池片下线,测试结果显示平均转换效率达到30.1%时,厂房里爆发出欢呼声。
成功了!赵伟激动地拍着程毅的肩膀,这绝对是世界级水平!
消息很快传开。行业内开始关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连央视财经频道都派记者来采访。
程先生,作为在校研究生创业,您是如何取得这样突破性成果的?女记者举着话筒问道。
面对摄像机,程毅略显紧张: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明远教授的培养,以及团队的通力合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夏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当晚,程毅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的采访。他没想到的是,这段画面引起了另一个关键人物的注意。
【警告:检测到国际光伏巨头SunPower公司已关注到宿主技术。预计将采取商业手段遏制宿主发展。】
系统的警报让程毅心头一紧。SunPower是国际光伏领域的霸主,拥有强大的专利壁垒和市场份额。
该来的总会来。程毅喃喃自语。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