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也没反对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易建华就坐在了易中海家的餐桌旁。
看到桌上的伙食,他不禁说道:“嚯,嫂子,你这是不打算节省了吗?一大早吃得这么丰盛。”
吕翠莲回应道:“这不是你前几天买的猪头吗?昨天让柱子把它卤好了,泡了一整晚,味道可入味了。正好我又烙了几张大饼,卷着猪头肉吃正合适。”
易中海笑着说:“建华,我这可算是沾了你的光了。平常你嫂子给我吃的就是窝头、棒子面糊糊和咸菜这老三样,跟老闫家的伙食都有的一拼了。”
吕翠莲对易建华说:“赶紧趁热吃,别听你哥瞎说。怎么能和三大爷家的伙食一样呢?我又没有限制他吃的数量,也没有按根给他分咸菜。他还不知足,昨天才说要提高伙食档次,我怎么能让建华跟着咱们以前一样吃那些粗茶淡饭呢。”
易中海看着媳妇这两天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不像以前那样整天愁眉不展。
他心里清楚,这是因为媳妇心里有了底气,对日子有了盼头,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整天为养老的事情发愁了。
易建华回应道:“嫂子,我不挑食,什么都能吃。不过咱们家以后的伙食肯定差不了,你想想我在哪儿上班,还能缺了这些东西?再说了,我会钓鱼,今天正好我没什么事,晚上咱们就能痛痛快快地吃鱼了。”
易中海笑着说:“行,晚上就看你的了。我晚上打算喊前院的老闫、后院的老刘过来吃饭,顺便把后院的聋老太太介绍给你认识一下。你以后还要在这个院子里住,多和大家走动走动没什么坏处。”
易建华明白哥哥的意思,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也没有反对。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总不能自己一家人过日子,完全不和其他人来往。
“放心吧,今天晚上我肯定给您带鱼回来。嫂子,我中午就不回来了,我准备去城外钓鱼。”
吕翠莲问道:“咱们这离后海公园、什刹海都很近,我看老闫他们钓鱼都去那儿,你干嘛要跑到城外去?”
“嫂子,这你就不懂了。正是因为他们都去后海、什刹海。那里钓鱼的人比湖里的鱼还多,再说那里被网捞过,里面没有大鱼。去那儿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我去城外找个野湖或者小河钓鱼呢。我钓鱼有经验,在朝鲜的时候,一有空就去钓鱼。”
易中海说:“行,你小子还挺有想法,知道后海人多。一会儿让你嫂子给你收拾点猪头肉和烙饼,你中午带着吃。”
饭后,易建华将吕翠莲为他准备好的食盒揣在身上,扛起钓鱼竿,便和易中海一同出门了。
途中,易中海带着疑惑问道:“建华,你这出去钓鱼怎么连个水桶都不拿,等会儿钓到鱼用什么装呢?”
易建华立刻回应道:“水桶能装多少鱼啊,我带了一条麻袋,晚上给你扛一麻袋回来,咱们慢慢吃,吃不完就腌起来留着冬天吃。”
易中海笑着打趣说:“你小子还挺有底气,可别到时候钓的鱼连老闫都比不上。”
“那不可能,我什么手艺他什么手艺,我要是空着手回来,那不成笑话了。再说了,就算真的空手回来,你和嫂子还能打趣我不成,我这心里没什么负担。”
兄弟俩聊着天走出胡同,易中海去轧钢厂上班,易建华则朝着城外走去。
这会儿的京城地界不算大,比以后的京城小多了,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去城外。
易建华身体素质不错,两条大长腿走得轻快,径直往城外走去。
走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问了两三个人,才找到一条小河。
易建华沿着小河前行,按照他上辈子的经验,寻找合适的钓位。
在一个河湾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
他拿出玉米面,加了点水,又倒了些酒,和成鱼饵。
眼下就这条件,以后那些各种各样的鱼饵,虽说他也会配制,可没有原料,只能先这样将就着。
估计这会儿的鱼也没吃过什么好食料,不像以后的鱼,有的钓鱼人钓鱼时,鱼饵做得比人吃的都讲究。
易建华把和好的鱼饵搓成小球,挂在鱼钩上,用力一甩,鱼钩落入水中,荡开一圈圈波纹。
他静静地等待着,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的浮漂。
没过多久,浮漂轻轻动了一下,他心里暗自高兴,却没有急着拉竿。
等到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他赶紧提起鱼竿,只见一条不小的鱼在半空中扑腾。
“嘿,开张就有好收成。”易建华脸上满是笑意。
之后,他不停地抛竿收竿,钓到的鱼越来越多,他在河边挖了一个坑,灌了些水,把钓到的鱼先养在坑里,大大小小的鱼挤了一坑。
说不定这会儿的鱼真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所以咬钩就没停过,他连打窝都没打,就钓了这么多。
中午,他吃了烙饼配猪头肉,甚至还拿烙饼当鱼饵,鱼照样上钩。
太阳慢慢向西落下,易建华看了看坑里满满的鱼,满意地伸了个懒腰。
这还是他往空间里收了好几次的结果,不然这个坑早就满得装不下了。
他收拾好渔具,把坑里的鱼装进麻袋准备回家。
这一天,他少说钓了几十斤鱼,除了收进空间的,麻袋里也装了不少,十来条鱼,怎么也得有二十多斤。
他从空间里挑出最大的一条鲤鱼,用草穿过鱼腮,拎在手里。
这条鲤鱼有四五十公分长,差不多得有五六斤重。
就这么拎着,钓鱼人的性子就是这样,钓到了大鱼,肯定得绕绕弯,不转个几圈都找不到家。
易建华也不例外,钓到这么大一条鱼,不炫耀一下,跟穿着好衣服走夜路有什么区别。
回去的路上碰到不少人,看到他手里拎着的鱼,都露出惊讶的神情,易建华只是笑着点点头。
他朝着城里大步走去,想着等会儿易中海和吕翠莲看到他的收获,肯定会大吃一惊,脚步越发轻快了。
易建华进了城,更是得意,这会儿运输不方便,鲜鱼不多见,偶尔菜市场有卖的,也都是自己捕捞的,所以半米长的鱼还真少见。
没过多久,易建华就坐在了易中海家的餐桌旁。
看到桌上的伙食,他不禁说道:“嚯,嫂子,你这是不打算节省了吗?一大早吃得这么丰盛。”
吕翠莲回应道:“这不是你前几天买的猪头吗?昨天让柱子把它卤好了,泡了一整晚,味道可入味了。正好我又烙了几张大饼,卷着猪头肉吃正合适。”
易中海笑着说:“建华,我这可算是沾了你的光了。平常你嫂子给我吃的就是窝头、棒子面糊糊和咸菜这老三样,跟老闫家的伙食都有的一拼了。”
吕翠莲对易建华说:“赶紧趁热吃,别听你哥瞎说。怎么能和三大爷家的伙食一样呢?我又没有限制他吃的数量,也没有按根给他分咸菜。他还不知足,昨天才说要提高伙食档次,我怎么能让建华跟着咱们以前一样吃那些粗茶淡饭呢。”
易中海看着媳妇这两天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不像以前那样整天愁眉不展。
他心里清楚,这是因为媳妇心里有了底气,对日子有了盼头,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整天为养老的事情发愁了。
易建华回应道:“嫂子,我不挑食,什么都能吃。不过咱们家以后的伙食肯定差不了,你想想我在哪儿上班,还能缺了这些东西?再说了,我会钓鱼,今天正好我没什么事,晚上咱们就能痛痛快快地吃鱼了。”
易中海笑着说:“行,晚上就看你的了。我晚上打算喊前院的老闫、后院的老刘过来吃饭,顺便把后院的聋老太太介绍给你认识一下。你以后还要在这个院子里住,多和大家走动走动没什么坏处。”
易建华明白哥哥的意思,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也没有反对。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总不能自己一家人过日子,完全不和其他人来往。
“放心吧,今天晚上我肯定给您带鱼回来。嫂子,我中午就不回来了,我准备去城外钓鱼。”
吕翠莲问道:“咱们这离后海公园、什刹海都很近,我看老闫他们钓鱼都去那儿,你干嘛要跑到城外去?”
“嫂子,这你就不懂了。正是因为他们都去后海、什刹海。那里钓鱼的人比湖里的鱼还多,再说那里被网捞过,里面没有大鱼。去那儿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我去城外找个野湖或者小河钓鱼呢。我钓鱼有经验,在朝鲜的时候,一有空就去钓鱼。”
易中海说:“行,你小子还挺有想法,知道后海人多。一会儿让你嫂子给你收拾点猪头肉和烙饼,你中午带着吃。”
饭后,易建华将吕翠莲为他准备好的食盒揣在身上,扛起钓鱼竿,便和易中海一同出门了。
途中,易中海带着疑惑问道:“建华,你这出去钓鱼怎么连个水桶都不拿,等会儿钓到鱼用什么装呢?”
易建华立刻回应道:“水桶能装多少鱼啊,我带了一条麻袋,晚上给你扛一麻袋回来,咱们慢慢吃,吃不完就腌起来留着冬天吃。”
易中海笑着打趣说:“你小子还挺有底气,可别到时候钓的鱼连老闫都比不上。”
“那不可能,我什么手艺他什么手艺,我要是空着手回来,那不成笑话了。再说了,就算真的空手回来,你和嫂子还能打趣我不成,我这心里没什么负担。”
兄弟俩聊着天走出胡同,易中海去轧钢厂上班,易建华则朝着城外走去。
这会儿的京城地界不算大,比以后的京城小多了,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去城外。
易建华身体素质不错,两条大长腿走得轻快,径直往城外走去。
走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问了两三个人,才找到一条小河。
易建华沿着小河前行,按照他上辈子的经验,寻找合适的钓位。
在一个河湾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
他拿出玉米面,加了点水,又倒了些酒,和成鱼饵。
眼下就这条件,以后那些各种各样的鱼饵,虽说他也会配制,可没有原料,只能先这样将就着。
估计这会儿的鱼也没吃过什么好食料,不像以后的鱼,有的钓鱼人钓鱼时,鱼饵做得比人吃的都讲究。
易建华把和好的鱼饵搓成小球,挂在鱼钩上,用力一甩,鱼钩落入水中,荡开一圈圈波纹。
他静静地等待着,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的浮漂。
没过多久,浮漂轻轻动了一下,他心里暗自高兴,却没有急着拉竿。
等到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他赶紧提起鱼竿,只见一条不小的鱼在半空中扑腾。
“嘿,开张就有好收成。”易建华脸上满是笑意。
之后,他不停地抛竿收竿,钓到的鱼越来越多,他在河边挖了一个坑,灌了些水,把钓到的鱼先养在坑里,大大小小的鱼挤了一坑。
说不定这会儿的鱼真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所以咬钩就没停过,他连打窝都没打,就钓了这么多。
中午,他吃了烙饼配猪头肉,甚至还拿烙饼当鱼饵,鱼照样上钩。
太阳慢慢向西落下,易建华看了看坑里满满的鱼,满意地伸了个懒腰。
这还是他往空间里收了好几次的结果,不然这个坑早就满得装不下了。
他收拾好渔具,把坑里的鱼装进麻袋准备回家。
这一天,他少说钓了几十斤鱼,除了收进空间的,麻袋里也装了不少,十来条鱼,怎么也得有二十多斤。
他从空间里挑出最大的一条鲤鱼,用草穿过鱼腮,拎在手里。
这条鲤鱼有四五十公分长,差不多得有五六斤重。
就这么拎着,钓鱼人的性子就是这样,钓到了大鱼,肯定得绕绕弯,不转个几圈都找不到家。
易建华也不例外,钓到这么大一条鱼,不炫耀一下,跟穿着好衣服走夜路有什么区别。
回去的路上碰到不少人,看到他手里拎着的鱼,都露出惊讶的神情,易建华只是笑着点点头。
他朝着城里大步走去,想着等会儿易中海和吕翠莲看到他的收获,肯定会大吃一惊,脚步越发轻快了。
易建华进了城,更是得意,这会儿运输不方便,鲜鱼不多见,偶尔菜市场有卖的,也都是自己捕捞的,所以半米长的鱼还真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