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他么的祖制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绍圣天下》最新章节!
这一次,赵煦没有将高滔滔称呼为祖母,而是一口一个太皇太后,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想对潘律公事公办。
“吕卿,你的意思呢?”
高滔滔听出了赵煦的不满,将头侧向吕大防,吕大防迎来高滔滔的目光,脸上古井不波,任由胡须被风吹动,他只是闭口不言。
“刚刚在来的路上,听到杨卿大呼,意图阻止圣上。看样子,朝廷还是有忠臣的嘛!”
福宁殿外静了五息时间,面对高滔滔的征询,吕大防一语不发。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也不敢去说,因此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高滔滔见着吕大防不说话,知道自己白问,事实上,正因为听到福宁殿这边的吵闹声,她才带着朱太妃和向太后一道,借着问疾的名头,前来一探。
当高滔滔看到禁军甲士冲向潘律的时候,再回想起之前的吵闹,七年的垂帘听政,不用多问,也不用赵煦说什么,她就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
“臣杨畏,谢太皇太后夸奖。”杨畏大呼一声,“潘律不可杀,吕相顾及圣上颜面不说,臣替他说!擅杀功臣之后,乃是暴君之行!圣上怎可做出这般事?将来史书又该如何记载元祐一朝?是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有误?还是说圣上不明事理?”
“杨畏!”
赵煦有些愤怒,如果不是高滔滔在这,他恐怕早就想上去扇杨畏两巴掌了。
“够了!”高滔滔皱了一下眉头,朝着赵煦,喝了一声,“皇帝年少,未经朝政,意图擅杀大臣是他的错,满朝文武,竟只有杨卿一人挺身而出劝阻。若非杨卿,后世史书不知要将你写成什么样子?”
“朕……不管!不管后世史书如何写朕,哪怕是千古骂名,朕背了!”
赵煦向后踉跄了一下,幸亏童贯搀住了他,一股不可名状的憋屈之感顿上心头,自己这个皇帝形同傀儡,大权不在握,甚是可悲。沙哑的声音从他的喉管中发出,是抗争,亦是坚定,更是愤恨,同样的也是一种情绪发泄。
“范祖禹!”
“臣在!”
“你是帝师!往日你都是怎么教导皇帝的?竟是让他今日差点做下这般坏了规矩的事?”
高滔滔根本就不理会赵煦的情绪,又是轻喝了一声,随即众臣之中又是走出了一名紫袍中年男子。见他走到自己面前,高滔滔毫不犹豫的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今儿个,你要是不说个子丑寅卯来,这个帝师,就别干了!”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范祖禹,高滔滔没有将其称呼为范卿,而是直呼其姓名,显然已是将今日赵煦的抗争迁怒于他这个帝师了。
范祖禹双手握着笏板,来到高滔滔面前,躬身后铿锵有力得说道:“臣有罪!圣上,太祖皇帝有言在先,不杀大臣!此乃祖制,不可违!请圣上息怒!今有潘给事冲撞龙颜在前,不恤圣上龙体在后,按律,贬!”
“祖制!呵,去他么的祖制!”
范祖禹的说辞就像是一记重锤砸在赵煦的胸口上,七年了,“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赵煦身上一样,沉重无比。
且,赵煦每回听到这五个字,就像听了一遍紧箍咒一般,这七年里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即便赵煦是铜头铁脑,此刻也如同脑袋炸了一般,嗡的一声,整个人就仿若陷入了癫狂一般。
轻飘飘的一个“冲撞龙颜”怎能抵消“意图废立皇帝”带给赵煦的刺痛?不杀潘律,不足以消磨自己心中的痛;不杀潘律,不足以证天子之威!
更何况,七年了,赵煦只要有不同意见,高滔滔和范祖禹一样,也都会用“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压制自己。
此刻,若自己不杀潘律,那岂不是在告诉高滔滔,他赵煦是个没有主见的软弱皇帝?
好,既然禁军甲士没法动手,那自己动!
这一刻,赵煦不想再听到“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憋屈、愤怒、压抑在同一时间爆发了,他朝范祖禹怒吼着:“都是这些祖制,害的朕连一个奸臣贼子都杀不了!好,好,很好,你们不杀,朕自个儿杀!”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还未反应过来,赵煦竟是像打了鸡血一般,原本单薄瘦弱的身躯,突然爆发出一股大力,他一个箭步踏出,伸手一抓,就从一名禁军甲士的手中夺过腰刀。
“圣上,不可!”
范祖禹眼尖,想要伸手阻拦,可惜已是晚了半步。赵煦直接一个闪身,探手一抓,就揪住了潘律衣袖,潘律待要反抗,可惜亦是为时已晚,赵煦另一只手早已将腰刀往前一送。
噗——
潘律当即瞪大了双眼,跪在了地上,随即瘫倒,浑身抽搐,左胸之上,腰刀直挺挺插了进去,鲜血如水柱一般喷涌而出,溅湿了高滔滔的大氅下半部分。
高滔滔被这一幕吓了一跳,整个人迅疾后退。赵煦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乎了她的掌控。
吕大防亦是心头一惊,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和赵煦正面起冲突。杨畏更是如此,他伸手往自己的额头上一摸,大雪天的,自己竟是冒出了冷汗。其余众臣,则是大惊失色,纷纷向后退了几步,唯有禁军甲士,神色自若,仿若什么也没发生。
“圣上……杀人了!”
“圣上……当着太皇太后的面……亲自杀了潘律……”
皇帝杀人,或许常见,可一个少年天子当着众臣的面亲自杀人,自古及今,可曾听说过?
没有,纵是身为帝师的范祖禹,亦是未曾听说过,更遑论亲眼见证了。可当下,他偏偏是看到了这一幕,一个看似病弱的少年天子,在近乎疯狂的爆发下,根本不顾当下的情形,奋起捅杀了朝廷重臣。
古有诤臣泣血上奏君王,为了名节甚至不惜血溅五步。可现在呢?该如何评价官家赵煦的所作所为?
是暴君吗?暴君杀大臣,血溅宫廷吗?
若是究其根本原因,范祖禹亦是见证者,抛开祖制,抛开杨畏劝谏的理由,潘律妄议废立皇帝,的确该杀!说潘律是逆臣,那也不为过!
官家杀逆臣,这不应该举朝同庆,大宋出了个明君吗?
可若是拿祖制来评价官家,手刃大臣,不听劝阻,更像是暴君所为……
范祖禹脑袋里一阵乱麻,他见证了具有历史性的那一刻,而赵煦自己也开创了一个历史。
此刻的赵煦,手起刀落的刹那间,他只觉得自己一阵耳鸣,但随即心里无比的畅快,肩上似是感到了非同一般的轻松。往日旧党的操控,仿佛在这一刻全部卸了下来;曾经高滔滔的压制,亦是荡然无存一般。
今日赵煦若是不杀潘律,往后这朝廷上他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在将来和高滔滔的博弈中,都将始终被压制着。那种憋屈,赵煦忍受了七年,他受够了。正是基于此,赵煦才爆发了出来,亲自一刀要了潘律的命。
百官面前立了威,以后他们就不会像刚刚那样肆无忌惮的劝阻自己了;太皇太后面前证明了自己不是任由她压制的傀儡,哪怕年少,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天子,是一个快到亲政年龄的大宋皇帝。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是高滔滔始料未及的,她的脸色略微有些苍白,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的孙儿竟会这么做。
“圣上,这是暴君之为,今日之事,史书如铁,后人评价,恐难逃悠悠众口……”
这一次,赵煦没有将高滔滔称呼为祖母,而是一口一个太皇太后,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想对潘律公事公办。
“吕卿,你的意思呢?”
高滔滔听出了赵煦的不满,将头侧向吕大防,吕大防迎来高滔滔的目光,脸上古井不波,任由胡须被风吹动,他只是闭口不言。
“刚刚在来的路上,听到杨卿大呼,意图阻止圣上。看样子,朝廷还是有忠臣的嘛!”
福宁殿外静了五息时间,面对高滔滔的征询,吕大防一语不发。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也不敢去说,因此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高滔滔见着吕大防不说话,知道自己白问,事实上,正因为听到福宁殿这边的吵闹声,她才带着朱太妃和向太后一道,借着问疾的名头,前来一探。
当高滔滔看到禁军甲士冲向潘律的时候,再回想起之前的吵闹,七年的垂帘听政,不用多问,也不用赵煦说什么,她就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
“臣杨畏,谢太皇太后夸奖。”杨畏大呼一声,“潘律不可杀,吕相顾及圣上颜面不说,臣替他说!擅杀功臣之后,乃是暴君之行!圣上怎可做出这般事?将来史书又该如何记载元祐一朝?是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有误?还是说圣上不明事理?”
“杨畏!”
赵煦有些愤怒,如果不是高滔滔在这,他恐怕早就想上去扇杨畏两巴掌了。
“够了!”高滔滔皱了一下眉头,朝着赵煦,喝了一声,“皇帝年少,未经朝政,意图擅杀大臣是他的错,满朝文武,竟只有杨卿一人挺身而出劝阻。若非杨卿,后世史书不知要将你写成什么样子?”
“朕……不管!不管后世史书如何写朕,哪怕是千古骂名,朕背了!”
赵煦向后踉跄了一下,幸亏童贯搀住了他,一股不可名状的憋屈之感顿上心头,自己这个皇帝形同傀儡,大权不在握,甚是可悲。沙哑的声音从他的喉管中发出,是抗争,亦是坚定,更是愤恨,同样的也是一种情绪发泄。
“范祖禹!”
“臣在!”
“你是帝师!往日你都是怎么教导皇帝的?竟是让他今日差点做下这般坏了规矩的事?”
高滔滔根本就不理会赵煦的情绪,又是轻喝了一声,随即众臣之中又是走出了一名紫袍中年男子。见他走到自己面前,高滔滔毫不犹豫的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今儿个,你要是不说个子丑寅卯来,这个帝师,就别干了!”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范祖禹,高滔滔没有将其称呼为范卿,而是直呼其姓名,显然已是将今日赵煦的抗争迁怒于他这个帝师了。
范祖禹双手握着笏板,来到高滔滔面前,躬身后铿锵有力得说道:“臣有罪!圣上,太祖皇帝有言在先,不杀大臣!此乃祖制,不可违!请圣上息怒!今有潘给事冲撞龙颜在前,不恤圣上龙体在后,按律,贬!”
“祖制!呵,去他么的祖制!”
范祖禹的说辞就像是一记重锤砸在赵煦的胸口上,七年了,“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赵煦身上一样,沉重无比。
且,赵煦每回听到这五个字,就像听了一遍紧箍咒一般,这七年里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即便赵煦是铜头铁脑,此刻也如同脑袋炸了一般,嗡的一声,整个人就仿若陷入了癫狂一般。
轻飘飘的一个“冲撞龙颜”怎能抵消“意图废立皇帝”带给赵煦的刺痛?不杀潘律,不足以消磨自己心中的痛;不杀潘律,不足以证天子之威!
更何况,七年了,赵煦只要有不同意见,高滔滔和范祖禹一样,也都会用“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压制自己。
此刻,若自己不杀潘律,那岂不是在告诉高滔滔,他赵煦是个没有主见的软弱皇帝?
好,既然禁军甲士没法动手,那自己动!
这一刻,赵煦不想再听到“祖制不可违”这五个字,憋屈、愤怒、压抑在同一时间爆发了,他朝范祖禹怒吼着:“都是这些祖制,害的朕连一个奸臣贼子都杀不了!好,好,很好,你们不杀,朕自个儿杀!”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还未反应过来,赵煦竟是像打了鸡血一般,原本单薄瘦弱的身躯,突然爆发出一股大力,他一个箭步踏出,伸手一抓,就从一名禁军甲士的手中夺过腰刀。
“圣上,不可!”
范祖禹眼尖,想要伸手阻拦,可惜已是晚了半步。赵煦直接一个闪身,探手一抓,就揪住了潘律衣袖,潘律待要反抗,可惜亦是为时已晚,赵煦另一只手早已将腰刀往前一送。
噗——
潘律当即瞪大了双眼,跪在了地上,随即瘫倒,浑身抽搐,左胸之上,腰刀直挺挺插了进去,鲜血如水柱一般喷涌而出,溅湿了高滔滔的大氅下半部分。
高滔滔被这一幕吓了一跳,整个人迅疾后退。赵煦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乎了她的掌控。
吕大防亦是心头一惊,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和赵煦正面起冲突。杨畏更是如此,他伸手往自己的额头上一摸,大雪天的,自己竟是冒出了冷汗。其余众臣,则是大惊失色,纷纷向后退了几步,唯有禁军甲士,神色自若,仿若什么也没发生。
“圣上……杀人了!”
“圣上……当着太皇太后的面……亲自杀了潘律……”
皇帝杀人,或许常见,可一个少年天子当着众臣的面亲自杀人,自古及今,可曾听说过?
没有,纵是身为帝师的范祖禹,亦是未曾听说过,更遑论亲眼见证了。可当下,他偏偏是看到了这一幕,一个看似病弱的少年天子,在近乎疯狂的爆发下,根本不顾当下的情形,奋起捅杀了朝廷重臣。
古有诤臣泣血上奏君王,为了名节甚至不惜血溅五步。可现在呢?该如何评价官家赵煦的所作所为?
是暴君吗?暴君杀大臣,血溅宫廷吗?
若是究其根本原因,范祖禹亦是见证者,抛开祖制,抛开杨畏劝谏的理由,潘律妄议废立皇帝,的确该杀!说潘律是逆臣,那也不为过!
官家杀逆臣,这不应该举朝同庆,大宋出了个明君吗?
可若是拿祖制来评价官家,手刃大臣,不听劝阻,更像是暴君所为……
范祖禹脑袋里一阵乱麻,他见证了具有历史性的那一刻,而赵煦自己也开创了一个历史。
此刻的赵煦,手起刀落的刹那间,他只觉得自己一阵耳鸣,但随即心里无比的畅快,肩上似是感到了非同一般的轻松。往日旧党的操控,仿佛在这一刻全部卸了下来;曾经高滔滔的压制,亦是荡然无存一般。
今日赵煦若是不杀潘律,往后这朝廷上他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在将来和高滔滔的博弈中,都将始终被压制着。那种憋屈,赵煦忍受了七年,他受够了。正是基于此,赵煦才爆发了出来,亲自一刀要了潘律的命。
百官面前立了威,以后他们就不会像刚刚那样肆无忌惮的劝阻自己了;太皇太后面前证明了自己不是任由她压制的傀儡,哪怕年少,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天子,是一个快到亲政年龄的大宋皇帝。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是高滔滔始料未及的,她的脸色略微有些苍白,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的孙儿竟会这么做。
“圣上,这是暴君之为,今日之事,史书如铁,后人评价,恐难逃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