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全民领主:华夏合成系统横扫诸天

第29章 金屋藏香,灯影惊心!

全民领主:华夏合成系统横扫诸天 我穿越了 16.35万 2025-07-03 20:02:23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全民领主:华夏合成系统横扫诸天》最新章节!
  山巅那声钟鸣撞进耳朵时,我正倚着新街坊的飞檐。

月光把青瓦照得像浸了水的玉,下边孩子们举着兔子灯追跑,影子在砖地上晃成一片银波。

“这声音……”我摸着发烫的领主印记,喉结动了动。

那钟声清得像要把夜色都洗透,尾音裹着点熟悉的震颤——像极了上个月在系统空间里见过的《云门钟谱》残卷,说是上古华夏祭天用的编钟,能引动天地灵气。

可这附近哪来的古庙?

我记得领地地图上,东边只有片荒林,西边是矿脉,北边是新手村遗址……

“昭哥!昭哥快看!”

苏慕雪的声音像串小银铃,顺着灯笼串儿飘上来。

我低头,正撞进她亮得像星子的眼睛里。

她今儿换了件月白色的襦裙,腰间系着绣桂花的围裙,发梢还沾着点藕粉,端着个青瓷盘,盘里的月饼油亮亮的,桂花香裹着热气直往我鼻子里钻。

“刚出笼的!”她踮脚把盘子举到我跟前,指尖被蒸笼烫得泛红,却笑得像偷到蜜的小狐狸,“王婶教我在馅里加了点陈皮,说是她娘当年的方子——你尝尝?”

我捏起块月饼。

外皮软得能抿化,咬开时流心“啵”地溅在舌尖,甜津津的桂香混着点陈皮的清苦,像突然被人温柔地拍了拍后背。

周围百姓“哄”地围上来,王婶抹着眼泪揪她袖子:“丫头,你这手艺,跟我娘当年分毫不差……”

苏慕雪耳朵尖都红了,却还梗着脖子说:“那是我爷爷教的!他说华夏的味道,得让子孙记到骨头里!”她转身时围裙带儿甩起来,扫落了块月饼渣,立刻蹲下去捡,倒把围观的孩子们逗得直笑。

我望着她发顶翘起的呆毛,突然想起系统任务里那个“华夏文化认同度”的进度条——三天前才37%,今儿早晨刷新到了52%。

大概就是这样的时刻吧,当桂花香钻进每个百姓的肺管子,当老辈的方子从丫头手里活过来,那些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就悄悄醒了。

“昭哥!”苏慕雪突然拽我袖子,眼睛亮得吓人,“我想在街坊中心搭个望月楼!”她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边画着飞檐翘角的小楼,“晚上可以在楼上摆供桌,挂最大的灯笼!对了,我还跟李姑娘商量,用灯笼和符纸合成‘灵光花灯’——她说符阵能引灵气护着灯火,这样就算下露水,灯也不会灭!”

我接过图纸。

望月楼的飞檐比普通民房高两丈,地基用的是林婉儿改良的夯土法,下边还画着排水道。

“这主意好。”我敲了敲图纸,“李三娘负责符阵,林婉儿盯着花灯样式,张木匠看结构安全——老规矩,每道工序都要双人核对。”

“得嘞!”苏慕雪转身就跑,裙角带起一阵风,差点撞翻街角的糖画摊。

张木匠拄着拐杖凑过来,胡子一翘一翘的:“那丫头点子多,就是毛躁。”他用拐杖尖点了点图纸上的承重点,“这柱子得用红松木,我让小林子去后山林子挑——得挑树龄五十年以上的,年轮密,抗潮。”

我应了声,刚要交代林婉儿,就见小林子从巷口跑过来,腰上的佩刀撞得叮当响。

他跑得太快,额角的汗珠子甩在青砖上:“主公!灯笼组那边有个生脸!”他喘着气,“我巡到第三棚时,那小子总往符纸堆里摸,手背上有块青记——李姑娘说,赵府的帮工里有个‘青记阿三’,上个月偷过米粮!”

我的后槽牙“咔”地咬了下。

赵无极这老狐狸,上次派来改房梁的被审出是赵府护院,今儿又来搅灯会?

我拍了拍小林子肩膀:“走,去看看。”

灯笼组的竹棚里飘着浆糊味。

二十来个工匠蹲在草席上,手里的灯笼骨架扎得方方正正。

最里边那个穿灰布衫的男人背对着我们,手在符纸堆里快速翻着,指缝间漏出点墨色——是破法墨汁!

我见过李三娘的符谱,这种墨掺了腐木灰和蛇涎,能让符阵灵气溃散,搞不好还会炸灯。

“阿三是吧?”我故意提高声音。

男人猛地转身,青记从手背窜到脖子,手里的墨瓶“啪”地摔在地上。

李三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罗盘在掌心转得嗡嗡响:“上个月在赵府当杂役,偷了三斗米,被打了二十板子。”她指尖点在他腕间的脉门上,“现在又来坏我华夏的灯?”

男人膝盖一软,“咚”地跪在浆糊桶边:“赵会长说……说只要坏了这灯,就给我十两银子,让我带着老娘出城……”

“带下去。”我对小林子使了个眼色,“先关柴房,等审清了再送官府。”转头扫过满棚工匠,“都别怕,往后每个符纸都盖我楚昭的印——华夏的灯,要亮到地老天荒!”

月亮爬上屋檐时,望月楼的地基已经夯得结结实实。

李三娘蹲在墙角画符,朱砂笔在黄纸上走得飞快;林婉儿抱着堆染了茜草的绸子,正和张木匠争论灯笼要圆还是方;苏慕雪蹲在灶前烧浆糊,鼻尖沾了块黑灰,还在跟王婶学包“玉兔饼”。

山巅的钟声又响了。

这次我听得分明,那清越里裹着点闷响——像是有人在敲一口沉在岁月里的老钟。

我摸着发烫的印记,突然想起系统任务里那个“华夏之光”的终极目标。

或许等明儿中秋夜,等望月楼上的灵光花灯亮起来,等所有百姓举着灯串成银河——

那口老钟,就该醒了。

月到中天时,望月楼的飞檐终于挂上了最后一盏灵光花灯。

我站在楼下仰头望,三十盏花灯像串在银河里的明珠,李三娘的符阵在灯壁上流转着淡金色纹路,连月光都被染得柔了三分。

“昭哥!该我啦!”苏慕雪从后台挤出来,发间别着朵刚摘的桂花,手里托着块枣泥月饼。

她今儿特意换了身石榴红的窄袖襦裙,腰间别着把木柄小刀——说是爷爷当年切月饼的家什。

我还没来得及应,她已经蹦上了临时搭的戏台,台下立刻爆起阵欢呼。

“各位叔伯婶子!”她举着月饼转了个圈,发梢的桂花簌簌落进观众席,“我苏慕雪今天要表演的,是我爷爷传的‘月饼飞刀’!”话音未落,小刀在她指间转了个银花,“唰”地扎进月饼。

那月饼竟像活了似的,被刀尖挑着飞起来,在空中转了三圈,“啪”地落在十米外的石桌上——正好分成八块,每块都带着完整的莲蓉流心。

“好!”王婶举着糖葫芦蹦起来,糖渣子洒了小林子一脸;张木匠把拐杖敲得咚咚响,胡子上沾着芝麻;连平时最严肃的铁匠老张都咧着嘴笑,手里的铁钳还夹着半块刚抢来的月饼。

苏慕雪歪头看我,眼睛亮晶晶的:“昭哥,我爷爷说,华夏的手艺就得让人看着乐——你看他们笑得多甜?”

甜。

我喉结动了动。

刚才路过街角时,我看见几个穿异族服饰的商人挤在糖画摊前,用生硬的汉话喊“要龙!要凤凰!”;有个白胡子老秀才举着灯谜条子直拍大腿,说“这谜面用的是《诗经》里的典,妙啊”;连平时总板着脸的税吏都蹲在地上,教小娃娃用橘子皮做小橘灯。

系统面板上的“华夏文化认同度”正在疯狂跳动,从昨晚的68%,跳到现在的82%。

“主公!”小林子突然撞过来,腰间的佩刀差点戳到我腰眼,“那阿三跑了!柴房的窗户被撬了!”他额头的汗顺着下巴滴在青砖上,“我刚才去给张木匠送红松木,回来就看见——”

“莫慌。”我按住他肩膀。

月光下,孙武从巷口转出来,玄色大氅被风掀起一角,手里拎着根麻绳。

绳另一头拴着个灰布衫男人——正是阿三,裤脚沾着草屑,脚踝上还挂着半截窗棂。

“我让亲卫营在柴房周围布了梅花桩。”他声音像浸了冰水的玉,“这种人,跑不出三步。”

阿三看见我,膝盖一软就要跪,被孙武用脚尖勾住后领提起来。

我摸出怀里的破法墨瓶——这是今早李三娘从他身上搜的,瓶口还沾着褐色的渍。

“赵会长给你的十两银子,可够买你娘后半辈子的安稳?”我把瓶子举高,让月光照进去,“他让你坏的不只是灯,是咱们华夏人心里的光。”

围观的百姓“哄”地围上来。

卖糖葫芦的老孙头抄起糖葫芦杆子:“狗东西!上月我家米被偷,敢情是你这贼手!”异族商人里那个戴银饰的突厥汉子挤到前边,用汉话吼:“我走南闯北三十年,没见过领主使这种下作手段!”阿三的脸白得像浆糊,突然嚎起来:“赵会长说……说楚昭是野路子,华夏阵营迟早被联邦吞并!他说只要坏了灯会,就能让百姓寒心……”

“寒心?”我转头看向望月楼。

三十盏灵光花灯正随着风轻轻摇晃,把“华夏”两个字照得发亮。

王婶抹着眼泪挤到我跟前,往我手里塞了块月饼:“昭哥,我娘家在南边,当年被精灵族烧了村子。可今儿这灯,比我小时候看过的都亮。”她攥着我的手,指腹是常年做针线的茧,“咱们华夏人,心暖着呢。”

山巅的钟声就在这时炸响。

比昨晚更沉,更清,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敲我太阳穴。

我摸着发烫的领主印记,抬头望向钟声来处——东边那片荒林,此刻在月光下泛着青灰,像头沉睡的巨兽。

孙武顺着我目光看过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剑柄:“这钟声……与《云门钟谱》残卷的频率吻合。”他压低声音,“系统提示说,华夏阵营觉醒需要‘天地共鸣’,或许……”

“咚——”

最后一声钟鸣裹着点裂帛似的颤音。

我下意识抬头看望月楼,却见最顶层那盏花灯突然暗了。

灯芯里飘出缕青烟,在半空凝成个模糊的金色字迹——“寺”。

我眯起眼,刚要抬脚往楼上走,苏慕雪从后边扑过来,手里举着块月饼:“昭哥你看!王婶说这叫‘团圆饼’,我特意留了最大的——”

她的声音被风声卷走。

我盯着那盏熄灭的花灯,喉结动了动。

李三娘不知什么时候站到我身边,罗盘在掌心转得嗡嗡响:“这字……像是用上古籀文写的。”她指尖轻轻碰了碰灯芯,“灵气残留很淡,但……”

“明儿早晨。”我打断她,把月饼塞进她手里,“叫上孙武、林婉儿,咱们去望月楼顶。”

苏慕雪还在追问:“去楼顶干吗呀?我还想教你们做‘月中桂’的糖画——”

我没答话。

目光又落在那个“寺”字上。

东边荒林的方向,钟声的余韵还在空气里震颤。

或许这盏灯的熄灭,不是结束。

而是,某个沉睡的开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