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我刚澳洲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001、穿越澳洲成军阀,掌握五十万军力(求鲜花求收藏)

我刚澳洲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天榜收入暴... 10.81万 2025-07-03 17:31:29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我刚澳洲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最新章节!
  苏明将一份皱巴巴的《悉尼先驱晨报》扔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头版那行加粗的黑色标题刺目得如同凝固的鲜血:“卢桥事变!战火重燃!”

日期是三天前。

1937年7月7日。历史的车轮,在这个平行世界,依旧沿着他记忆里那染血的轨迹,轰然碾过。

烟卷在唇间燃着,细长的灰烬无声跌落,在地毯上摔成一小撮灰白的粉末。

苏明深吸一口,辛辣的烟雾滚过喉咙,灼烧着肺腑,却压不住心底翻腾的惊涛骇浪。

来了,终究还是来了。

那个将整个华夏拖入炼狱深渊的战争号角,在世界的另一端吹响了。

他的目光从那份该死的报纸上移开,缓缓扫过墙壁。

最终,定格在正对着办公桌的那面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油画上。画中人穿着旧式军服,面容清癯却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如刀锋,直直地穿透时光,凝视着他。

那是苏家来到这片南十字星空下的第一代家主,苏正。

一个世纪前,正是这位先祖,带领着第一批在淘金热与甘蔗园压榨下挣扎求存的华人,用血与火硬生生在澳洲这片被不列颠视为土地上,为新泽西州的华人撕开了一道缝隙,夺下了最初的枪杆子。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之下!”

苏正当年掷地有声的怒吼,仿佛跨越时空,在这寂静的房间里隐隐回荡。

苏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烟卷,指尖传来微烫的触感。

他闭上眼,三年前那个混乱、灼热、充斥着金属扭曲声和汽油燃烧味的夜晚碎片般涌来——前世身为普通工科生的自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抛入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平行世界,灵魂砸进了这个也叫苏明的、新泽西华人军阀二代的身体里。

随之而来的,是意识深处那冰冷、宏大、带着无限可能性的“寰宇黑科技系统”。

三年。仅仅三年。

他猛地睁开眼,瞳孔深处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

指尖用力,猩红的烟头被狠狠按熄在厚重的黄铜烟灰缸里,发出细微的“滋”声,一缕最后的青烟挣扎着升起,旋即消散。

窗外,新乡市的万家灯火倒映在他眼中,不再是殖民地的繁华幻影,而是一张等待他落子的巨大棋盘。

新泽西州的清晨,空气清冽,带着泥土和草木特有的蓬勃气息。巨大而现代化的联合钢铁厂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矗立在州府新乡市郊外。

高耸的烟囱吐出的不再是滚滚黑烟,而是经过系统技术处理后的淡淡水汽。

震耳欲聋的轧机轰鸣声是这片土地上最雄浑的背景音,滚烫通红的钢坯如同驯服的熔岩长龙,在巨大的轧辊下被驯服、延伸,变成坚固的钢轨、厚实的装甲板、闪着寒光的枪管毛坯。

“快!三号炉准备出钢!”

监工浑厚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在巨大的厂房穹顶下回荡,压过了机器的咆哮。戴着防护面罩的工人们动作迅捷而有序,汗水浸透了他们深蓝色的工装,露出的脸庞大多带着华人特有的坚毅轮廓。

这里是苏氏军工体系的钢铁心脏,每一炉沸腾的钢水,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锻造獠牙。

视线越过工厂区,是无垠的绿色原野。曾经荒芜贫瘠、被白人农场主弃如敝履的土地,如今被规划成整齐划一的巨大田块。

金灿灿的小麦在晨风中翻涌着波浪,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低垂。远处,成群的安格斯黑牛和澳洲美利奴绵羊如同点缀在绿毯上的黑白珍珠,悠闲地啃食着改良过的牧草。

一座座大型自动灌溉喷臂旋转着,在阳光下洒出绚丽的彩虹。穿着统一工装的农业工人驾驶着新下线的“开拓者”牌拖拉机驶过田埂,车斗里满载着刚刚收获的、颗粒饱满得惊人的小麦。

“老李,今年这麦子,一亩地怕不得有一千多斤?”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抹了把汗,对着旁边驾驶拖拉机的同伴喊道,声音里满是掩不住的喜悦和难以置信。

“那可不!总司令引进的这新种子,神了!还有这灌溉渠,旱涝保收!”

开拖拉机的汉子笑得露出一口白牙,拍了拍身下这头发出低沉轰鸣的钢铁牲口,“再加上这宝贝疙瘩,以前想都不敢想!”

农田边缘,崭新的柏油公路如同灰色的缎带,笔直地伸向地平线。

一列长长的货运列车鸣响汽笛,满载着刚刚屠宰包装好、印着“新泽西优质”标签的冷冻牛羊肉,以及一袋袋雪白的面粉,沿着同样崭新的双轨铁路,轰隆隆地驶向远方——

驶向新乡市巨大的港口码头,那里,悬挂着各国旗帜的货轮正等待着将这些丰饶的物产运往世界各地。

新乡市本身,并非高楼林立的摩登都市,却焕发着一种扎实、有序、充满生机的独特气质。

宽阔的街道干净整洁,两旁是规划统一的商铺:飘散着新鲜面包香气的“丰年”面包坊,橱窗里陈列着结实耐穿布料的“惠民”纺织厂门市部,出售着本地精巧金属零件和农具的五金行……没有过度喧嚣的资本叫卖,也没有贫民窟的破败肮脏。

街道上,穿着干净校服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背着统一制式的书包,欢声笑语地走向城市各处的“启智”学校。

穿着整洁护士服的姑娘脚步轻快地走进挂着红十字标志的社区医院。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走进工厂大门。

人们的脸上,不再是麻木或绝望,而是一种看得见的安稳和对未来的期盼。

银行门口,几个刚从田间回来的农民揣着刚结算的工钱,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被孙子搀扶着走出医院,手里拿着药包,不住地对穿着白色制服的护士道谢。

这一切,都由苏家建立的体系支撑着,医疗、教育、基础金融,牢牢掌握在手中,拒绝着贪婪资本的渗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