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回 绝症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山风蛊》最新章节!
“你是要圣明君主的,也罢,当前你用好夏侯浦和施立迦,他们会主动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只需要居中控制事态发展做决断就行。罪名难当时,就扔一个出去,平息一下朝野非议。至于相王府,应称虽然是忠仆,但是长史罗源和主簿李扈与相王府并不相融。”杨宪其实有点看不上杨隆这做事始终喜欢留一截的风格,防患于未然才是长久之道,斩草除根都不懂,姑母杀了,却留了儿子,囚禁人家快二十年了,就这让人家等死,废太子三兄弟虽然杀了,但是其他的儿女却只是困在宗南宫,也只好委婉的建议。
“不错,罗源的辞呈都上了好几札了。大哥,我现在还有两件难事,还想请大哥赐教。”杨隆也难得有个可以询问的人,起了请教之心。
“你是想问氏族大家如何处置?”杨宪微笑的问道。
“正是,这始终是我岚朝之祸,既然当年先帝与大哥曾经用过,那我现在是否可以依计而行?”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父皇定计时正处壮年,姑母也愿倾力相助,氏族也并无防备之心,而今你也不年轻了,又无可信之人助你,外人,呵呵,始终是外人,怎会为了杨家天下冒身死族灭之险呢?十七年前,冯彝病死,我上书前去祭奠,其实就为了亲眼看看他是不是真死了,还在当地连续秘密调查了十数日,确定其后人并不知情,这才回京的。”
“难怪,我也纳闷那冯彝虽是先帝时的禁军总管,却与大哥相交不多,当时大哥上疏祭奠,还有人弹劾大哥乃是借机结党,原来有此深意。”杨隆并不深究,点点头。
自那次以后,杨宪基本上就消失在朝野视线,连宗正寺上朝都经常告病,或是宗正寺少卿出席朝会。
“大哥既然对朝政如此有见识,依你之见,当下要如何做才可行呢?”
“唉,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氏族经过先帝时的事情,其实许多人已经根据线索发现了问题,所以他们现在更加小心谨慎,稍有风吹草动,就相互弹劾,退出朝堂,以至于地方势力愈发做大。我的才智哪里能与李太傅相比,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处置,可能你的办法也能有些效果吧。”杨宪颓然道。
“大哥刚才说,我的年纪也不轻,那你看我的儿子们,哪个可以担当大任,我来培养……大哥何不入朝帮我,咱们一起培养下一代?”杨隆杨隆不由自主的问道,问完心中又后悔不已。
“咳咳咳……我都多年未经朝政,除杨显外,对于诸皇子也并无往来,哪里识得啊。太医已经给我诊断过了,最多活不到两年的时间,你马上就是生日,不可纰漏,杨显要大婚,我也还不能死,他估计会给我戴孝,但这个过程估计要至少一年半多吧。你待他回京立马就安排他定成亲定期之事,杨显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将他尽快遣出京师就藩,就可以将元君真人接纳入宫,也算是平息各方了。今后还是要深思而断。”杨宪先是吓一跳,故作咳嗽看着杨隆飘忽的眼神,了然,也坦然的将自己的情况说明白,免得他多心。
“哪个太医居然敢如此胡言,待我唤来。”杨隆闻言佯怒着遮掩刚才的失态。
“陛下……臣也是懂医道的,太医说得没错,臣也曾遍访名医,都一直断言乃是……膈症。”杨宪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些。
“膈症,怎么会……”杨隆这才注意到杨宪消瘦的手臂,刚才扶他都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居然是绝症引起的。
“所以啊,因为刚才所言的几件事,臣还不能死,可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臣恐怕是再难如今日这般再与陛下深谈。所说之事,请一定要在臣死之前将事情抓紧办好,不可误了时机啊。”
“大哥……”杨隆绷不住了,这病在前世就是食道癌,这个病在这里完全无法治愈,只是拖时间而已。
“陛下不必伤心,臣今年六十有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只希望陛下能将我岚朝稳固,臣于地下也能含笑面对父皇、姑母了。陛下您是天下之主,岂可为一臣子伤怀难抑。此间事了,请陛下俯允臣辞去宗正卿,另行任用,臣从此闭府养病,还请陛下专心政务,万勿探望,莫要分心。”杨宪平静的说道。
“大哥……”
“陛下,自此以后陛下不可再称呼大哥,只有岚朝随王杨宪。臣告退。”杨宪扶着椅把手,艰难的站起来,眼中含泪的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隆,拱手告辞。
“大哥……大哥……”杨隆伸手想去拉,手却只抬了一般,然后耷拉着手臂看着杨宪打开房门,出去,转角就不见了,口中喃喃道。
杨宪走出宫门,回首望了望书房的方向,轻轻的叹了口气,走了出去,带着陆衡、侯宇坐上马车径直向王府驶去。
先到了相王府门口,停下马车,杨宪对着车外跟随的陆衡招了招手。
“显儿的书信,孤收下了,就不回信了。你转告显儿,孤告诫与他,他毕竟年少,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给的才能要,陛下若不给,碌碌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尔等也要时常规劝,都好自为之吧。”杨宪说完之后,将门帘一落,马车带着骑行的侍卫朝着不远处的随王府而去。
陆衡退到一旁,朝着马车深深一躬,直到最后一个骑士从眼前走过,这才直起腰身,望了几眼车马队,转身朝着相王府的大门走去。
……
紫泉宫,书房。
“陛下……陛下……该用膳了。”施立迦小心翼翼的轻声提醒一直呆滞状态的皇帝,连续喊了三四声,皇帝才缓缓回过神。
“大……嗯,随王殿下走了?”皇帝轻声的问道。
“是的,随王千岁带着相王属走了半个时辰了,老奴看着天色已晚,这才进来给陛下送膳。”施立迦边说,边从食盒中将菜取出摆放在收拾好了的小桌之上。
“嗯,多送些……算了……”本想给杨宪送些补品,想起膈症也吃不了什么东西,有些意兴阑珊的摇摇头。
“你是要圣明君主的,也罢,当前你用好夏侯浦和施立迦,他们会主动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只需要居中控制事态发展做决断就行。罪名难当时,就扔一个出去,平息一下朝野非议。至于相王府,应称虽然是忠仆,但是长史罗源和主簿李扈与相王府并不相融。”杨宪其实有点看不上杨隆这做事始终喜欢留一截的风格,防患于未然才是长久之道,斩草除根都不懂,姑母杀了,却留了儿子,囚禁人家快二十年了,就这让人家等死,废太子三兄弟虽然杀了,但是其他的儿女却只是困在宗南宫,也只好委婉的建议。
“不错,罗源的辞呈都上了好几札了。大哥,我现在还有两件难事,还想请大哥赐教。”杨隆也难得有个可以询问的人,起了请教之心。
“你是想问氏族大家如何处置?”杨宪微笑的问道。
“正是,这始终是我岚朝之祸,既然当年先帝与大哥曾经用过,那我现在是否可以依计而行?”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父皇定计时正处壮年,姑母也愿倾力相助,氏族也并无防备之心,而今你也不年轻了,又无可信之人助你,外人,呵呵,始终是外人,怎会为了杨家天下冒身死族灭之险呢?十七年前,冯彝病死,我上书前去祭奠,其实就为了亲眼看看他是不是真死了,还在当地连续秘密调查了十数日,确定其后人并不知情,这才回京的。”
“难怪,我也纳闷那冯彝虽是先帝时的禁军总管,却与大哥相交不多,当时大哥上疏祭奠,还有人弹劾大哥乃是借机结党,原来有此深意。”杨隆并不深究,点点头。
自那次以后,杨宪基本上就消失在朝野视线,连宗正寺上朝都经常告病,或是宗正寺少卿出席朝会。
“大哥既然对朝政如此有见识,依你之见,当下要如何做才可行呢?”
“唉,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氏族经过先帝时的事情,其实许多人已经根据线索发现了问题,所以他们现在更加小心谨慎,稍有风吹草动,就相互弹劾,退出朝堂,以至于地方势力愈发做大。我的才智哪里能与李太傅相比,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处置,可能你的办法也能有些效果吧。”杨宪颓然道。
“大哥刚才说,我的年纪也不轻,那你看我的儿子们,哪个可以担当大任,我来培养……大哥何不入朝帮我,咱们一起培养下一代?”杨隆杨隆不由自主的问道,问完心中又后悔不已。
“咳咳咳……我都多年未经朝政,除杨显外,对于诸皇子也并无往来,哪里识得啊。太医已经给我诊断过了,最多活不到两年的时间,你马上就是生日,不可纰漏,杨显要大婚,我也还不能死,他估计会给我戴孝,但这个过程估计要至少一年半多吧。你待他回京立马就安排他定成亲定期之事,杨显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将他尽快遣出京师就藩,就可以将元君真人接纳入宫,也算是平息各方了。今后还是要深思而断。”杨宪先是吓一跳,故作咳嗽看着杨隆飘忽的眼神,了然,也坦然的将自己的情况说明白,免得他多心。
“哪个太医居然敢如此胡言,待我唤来。”杨隆闻言佯怒着遮掩刚才的失态。
“陛下……臣也是懂医道的,太医说得没错,臣也曾遍访名医,都一直断言乃是……膈症。”杨宪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些。
“膈症,怎么会……”杨隆这才注意到杨宪消瘦的手臂,刚才扶他都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居然是绝症引起的。
“所以啊,因为刚才所言的几件事,臣还不能死,可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臣恐怕是再难如今日这般再与陛下深谈。所说之事,请一定要在臣死之前将事情抓紧办好,不可误了时机啊。”
“大哥……”杨隆绷不住了,这病在前世就是食道癌,这个病在这里完全无法治愈,只是拖时间而已。
“陛下不必伤心,臣今年六十有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只希望陛下能将我岚朝稳固,臣于地下也能含笑面对父皇、姑母了。陛下您是天下之主,岂可为一臣子伤怀难抑。此间事了,请陛下俯允臣辞去宗正卿,另行任用,臣从此闭府养病,还请陛下专心政务,万勿探望,莫要分心。”杨宪平静的说道。
“大哥……”
“陛下,自此以后陛下不可再称呼大哥,只有岚朝随王杨宪。臣告退。”杨宪扶着椅把手,艰难的站起来,眼中含泪的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隆,拱手告辞。
“大哥……大哥……”杨隆伸手想去拉,手却只抬了一般,然后耷拉着手臂看着杨宪打开房门,出去,转角就不见了,口中喃喃道。
杨宪走出宫门,回首望了望书房的方向,轻轻的叹了口气,走了出去,带着陆衡、侯宇坐上马车径直向王府驶去。
先到了相王府门口,停下马车,杨宪对着车外跟随的陆衡招了招手。
“显儿的书信,孤收下了,就不回信了。你转告显儿,孤告诫与他,他毕竟年少,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给的才能要,陛下若不给,碌碌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尔等也要时常规劝,都好自为之吧。”杨宪说完之后,将门帘一落,马车带着骑行的侍卫朝着不远处的随王府而去。
陆衡退到一旁,朝着马车深深一躬,直到最后一个骑士从眼前走过,这才直起腰身,望了几眼车马队,转身朝着相王府的大门走去。
……
紫泉宫,书房。
“陛下……陛下……该用膳了。”施立迦小心翼翼的轻声提醒一直呆滞状态的皇帝,连续喊了三四声,皇帝才缓缓回过神。
“大……嗯,随王殿下走了?”皇帝轻声的问道。
“是的,随王千岁带着相王属走了半个时辰了,老奴看着天色已晚,这才进来给陛下送膳。”施立迦边说,边从食盒中将菜取出摆放在收拾好了的小桌之上。
“嗯,多送些……算了……”本想给杨宪送些补品,想起膈症也吃不了什么东西,有些意兴阑珊的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