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凌喻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山风蛊》最新章节!
“殿下,小奴只是借用针线包,不敢对府中女眷有觊觎之心。”
凌喻斜挎着偏头望着杨显急促的解释。
“嗯,叫什么名字?”
“贞娘……吴……贞娘。”
“真娘?”
再次对这个时代取名的艺术感到困惑,女孩子不就该娘吗?难不成还是个伪娘?杨显恶趣味的想到这里忍不住一扯嘴角。
凌喻看着王爷那邪恶的笑容,浑身都开始抖了起来,想了想,忍了忍,还是忍不住。
“还请殿下责罚小奴,小奴愿意认罚,实在是贞娘……”
“你是大兴县外龙首庄长大的?”
还待要说,杨显收敛笑容,打断凌喻的话,放开手低头轻声问道,同时眼睛盯着凌喻的脸。
凌喻的心中万马奔腾,殿下是……吗?太跳跃了,被突然一问,凌喻直接怔了一下。
“是。”
“你有个弟弟叫凌枞?”
“是。”
“嗯,那你简单说说吧。”
凌喻抬头看了一眼杨显,然后垂下眼睑,徐徐道来。
“是。小奴祖父是先帝景泰四年入太医院的太医凌昌焕,擅长风寒之症,先帝宏德八年因为端嫔生子落下风寒,祖父奉旨诊治,最后端嫔不治而被问罪,罚没家产,祖父母、大伯皆斩首,父亲那时年方七岁被驱逐出京,家中只剩老管家一家,带着父亲投奔河东祖父故交,那故交甚是照顾父亲,还将小女儿许配给父亲。哪知老管家夫妇一死,他们的儿子就卷款而逃,从此家道中落,剩下父亲和刚刚新婚的母亲,好在外祖父顾念祖父旧情,也喜爱父亲的端方,给父母出钱在河东开了一间小医馆。”
杨显感受到凌喻的悲伤,虽然对封建王朝搞株连有些不适应,但是却也奇怪,有个外爷这么照顾那还是不错的,为啥流落回了京师。
“哪知,那人面舅父对家传的《风寒录》起了觊觎之心,居然在外祖父病重之时将父亲骗到家中打伤强行抢夺,母亲那时在照顾我和弟弟,闻讯赶去时,父亲已经重伤,然后被扔到门外暴晒了一个时辰,回到家中不久就撒手而去。”
“此等恶事……唉,你们还是可以先找一下你外祖父啊,你只一个舅舅?你们没有报官吗?”
“哈哈,报官?如果不是报官,凌喻哪里至于和弟弟飘零于江湖,母亲也不会就这么死去。”
凌喻说到悲戚处,两眼通红,眼泪刷刷的往下流,杨显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呼……二舅父有心保护我娘,悄悄将消息告知外祖父,谁知那大舅父胆大妄为居然敢硬顶着不听,还将二舅父狠狠揍了一顿,锁了起来,外祖父听闻后一气之下撒手人寰……后来母亲将我们兄弟寄放到姨娘家中,然后去告官,反而被恶人先告状的舅父勾结官吏将母亲用刑,想我娘一个弱质女子,脸都被打肿了……呜呜呜……殿下呀……”
说道伤心处,凌喻一下子跪了下来,杨显扶着他。
“来来来,咱们坐着说话,此间只有我们两个人,无须多礼。”
“谢……谢殿下,万不可如此,礼不能废呀。”
杨显也不勉强径自坐下,凌喻站好缓了缓神,继续说道。
“母亲因着我们兄弟,强忍着伤痛和悲愤,悄悄回到医馆将一点积蓄取出,送到姨娘处,嘱托姨娘照应,然后自去外祖父家中祭奠,当晚在外祖父家宅湖中自尽。姨娘虽然想照顾我们,可是那姨父畏忌大舅父的跋扈,执意要将我们赶出去,好在也不是什么坏人,还给了些盘缠,让我们自谋生路。那时小奴方才六岁,弟弟才两岁多,带着弟弟一路向西,银钱很快被人抢走,只能开始乞讨,不知走了多久,都快饿晕了,弟弟也一直哭啼,正在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遇到了娘娘。”
“母妃?距今多长时间啦?”
“正是淑妃娘娘,乾元九年,算起来都十年啦。那时的娘娘像慈航真人一般,出现在我和弟弟面前,然后看着我们可怜给吃给穿,娘娘急着赶路,
将我们安置在龙首庄,还请先生叫我们识字。”
“你不识字?”
“小奴虽识得一点,年龄太小了,何况弟弟也需要教授识字呀。”
凌喻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聊到弟弟,终于展颜微笑。
“你年龄这么小,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母亲虽然自尽,却留下了遗书,并且将遗书缝制在小奴的衣衫之中,姨娘曾经偷偷告诉我,让我长大了,识得字,有自保之力时,才可拆看。”
“唉,遗书的事你给母妃提过吗?”
“不曾,去年小奴实在煎熬难忍,将遗书取出来看了。”
“唉,你外祖父一家真是,同一个爹,儿女为何如此不同。”
“呜呜呜,殿下说的是,想我凌家受外祖父之恩却未曾报,我们兄弟自幼受到外祖父顾看,居然不能前去祭奠,实在是痛心。可这可恶的大舅父如此结仇,小奴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你可知我为何得知你的事?”
“想来,娘娘曾经告知过殿下吧。”
“母妃并未告知我,而是也给我写了一道密书,我也是早晨才发觉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被褥里的?这天底下的娘啊,都是爱子如斯。”
凌喻看了一眼床上的被褥,稍微想了下心中一动。
“殿下大婚时,小奴记得,那时娘娘虽然赏赐了许多物什,有一点奇怪的是,本该是给殿下准备的被褥,却被娘娘吩咐装入先王妃的衣箱之中,当时还是应大监传娘娘之命,小奴受命悄悄装的,却是不太明白为什么。”
杨显看了看窗外的日头,若有所思,伸手止住话头。
“现在有了晏玉这个变数,既然你是我母妃留下的人,孤又要去西山给母妃守墓,这京师需要信得过的人给我通信。从今日起,你不要再跟在我身边了,重要的事情暂时让大监与你联系,其他人都不要信,另外你和那晏无名既然有渊源,还是跟晏无名多亲近知道吗?”
凌喻郑重的点点头。
“你要委屈一下。”
杨显低声对着凌喻说完这句话,转过来对着门口大喝一声。
“来人。”
凌喻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应声从院子口冲进两个人。
“将这斯撵出去,以后不允许靠近寝园半步。”
一脸木然的对着武迁、晏典说道,两人也不多话,一左一右,夹着凌喻提起来就走,凌喻一边含泪,一边颤抖的表现让杨显对其演技也是暗自赞叹。
一边抿着嘴一边起身,双手背在后背,轻松的踱步朝外走去。一出门口就收回嘴脸,怒容浮面。
“走,且去晏朵院子里叙话。”
武迁、晏典让人将凌喻推到一边,看着王爷撇都不撇一眼跪在不远处不停抽泣的凌喻,对视一眼跟在身后。
“殿下,小奴只是借用针线包,不敢对府中女眷有觊觎之心。”
凌喻斜挎着偏头望着杨显急促的解释。
“嗯,叫什么名字?”
“贞娘……吴……贞娘。”
“真娘?”
再次对这个时代取名的艺术感到困惑,女孩子不就该娘吗?难不成还是个伪娘?杨显恶趣味的想到这里忍不住一扯嘴角。
凌喻看着王爷那邪恶的笑容,浑身都开始抖了起来,想了想,忍了忍,还是忍不住。
“还请殿下责罚小奴,小奴愿意认罚,实在是贞娘……”
“你是大兴县外龙首庄长大的?”
还待要说,杨显收敛笑容,打断凌喻的话,放开手低头轻声问道,同时眼睛盯着凌喻的脸。
凌喻的心中万马奔腾,殿下是……吗?太跳跃了,被突然一问,凌喻直接怔了一下。
“是。”
“你有个弟弟叫凌枞?”
“是。”
“嗯,那你简单说说吧。”
凌喻抬头看了一眼杨显,然后垂下眼睑,徐徐道来。
“是。小奴祖父是先帝景泰四年入太医院的太医凌昌焕,擅长风寒之症,先帝宏德八年因为端嫔生子落下风寒,祖父奉旨诊治,最后端嫔不治而被问罪,罚没家产,祖父母、大伯皆斩首,父亲那时年方七岁被驱逐出京,家中只剩老管家一家,带着父亲投奔河东祖父故交,那故交甚是照顾父亲,还将小女儿许配给父亲。哪知老管家夫妇一死,他们的儿子就卷款而逃,从此家道中落,剩下父亲和刚刚新婚的母亲,好在外祖父顾念祖父旧情,也喜爱父亲的端方,给父母出钱在河东开了一间小医馆。”
杨显感受到凌喻的悲伤,虽然对封建王朝搞株连有些不适应,但是却也奇怪,有个外爷这么照顾那还是不错的,为啥流落回了京师。
“哪知,那人面舅父对家传的《风寒录》起了觊觎之心,居然在外祖父病重之时将父亲骗到家中打伤强行抢夺,母亲那时在照顾我和弟弟,闻讯赶去时,父亲已经重伤,然后被扔到门外暴晒了一个时辰,回到家中不久就撒手而去。”
“此等恶事……唉,你们还是可以先找一下你外祖父啊,你只一个舅舅?你们没有报官吗?”
“哈哈,报官?如果不是报官,凌喻哪里至于和弟弟飘零于江湖,母亲也不会就这么死去。”
凌喻说到悲戚处,两眼通红,眼泪刷刷的往下流,杨显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呼……二舅父有心保护我娘,悄悄将消息告知外祖父,谁知那大舅父胆大妄为居然敢硬顶着不听,还将二舅父狠狠揍了一顿,锁了起来,外祖父听闻后一气之下撒手人寰……后来母亲将我们兄弟寄放到姨娘家中,然后去告官,反而被恶人先告状的舅父勾结官吏将母亲用刑,想我娘一个弱质女子,脸都被打肿了……呜呜呜……殿下呀……”
说道伤心处,凌喻一下子跪了下来,杨显扶着他。
“来来来,咱们坐着说话,此间只有我们两个人,无须多礼。”
“谢……谢殿下,万不可如此,礼不能废呀。”
杨显也不勉强径自坐下,凌喻站好缓了缓神,继续说道。
“母亲因着我们兄弟,强忍着伤痛和悲愤,悄悄回到医馆将一点积蓄取出,送到姨娘处,嘱托姨娘照应,然后自去外祖父家中祭奠,当晚在外祖父家宅湖中自尽。姨娘虽然想照顾我们,可是那姨父畏忌大舅父的跋扈,执意要将我们赶出去,好在也不是什么坏人,还给了些盘缠,让我们自谋生路。那时小奴方才六岁,弟弟才两岁多,带着弟弟一路向西,银钱很快被人抢走,只能开始乞讨,不知走了多久,都快饿晕了,弟弟也一直哭啼,正在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遇到了娘娘。”
“母妃?距今多长时间啦?”
“正是淑妃娘娘,乾元九年,算起来都十年啦。那时的娘娘像慈航真人一般,出现在我和弟弟面前,然后看着我们可怜给吃给穿,娘娘急着赶路,
将我们安置在龙首庄,还请先生叫我们识字。”
“你不识字?”
“小奴虽识得一点,年龄太小了,何况弟弟也需要教授识字呀。”
凌喻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聊到弟弟,终于展颜微笑。
“你年龄这么小,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母亲虽然自尽,却留下了遗书,并且将遗书缝制在小奴的衣衫之中,姨娘曾经偷偷告诉我,让我长大了,识得字,有自保之力时,才可拆看。”
“唉,遗书的事你给母妃提过吗?”
“不曾,去年小奴实在煎熬难忍,将遗书取出来看了。”
“唉,你外祖父一家真是,同一个爹,儿女为何如此不同。”
“呜呜呜,殿下说的是,想我凌家受外祖父之恩却未曾报,我们兄弟自幼受到外祖父顾看,居然不能前去祭奠,实在是痛心。可这可恶的大舅父如此结仇,小奴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你可知我为何得知你的事?”
“想来,娘娘曾经告知过殿下吧。”
“母妃并未告知我,而是也给我写了一道密书,我也是早晨才发觉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被褥里的?这天底下的娘啊,都是爱子如斯。”
凌喻看了一眼床上的被褥,稍微想了下心中一动。
“殿下大婚时,小奴记得,那时娘娘虽然赏赐了许多物什,有一点奇怪的是,本该是给殿下准备的被褥,却被娘娘吩咐装入先王妃的衣箱之中,当时还是应大监传娘娘之命,小奴受命悄悄装的,却是不太明白为什么。”
杨显看了看窗外的日头,若有所思,伸手止住话头。
“现在有了晏玉这个变数,既然你是我母妃留下的人,孤又要去西山给母妃守墓,这京师需要信得过的人给我通信。从今日起,你不要再跟在我身边了,重要的事情暂时让大监与你联系,其他人都不要信,另外你和那晏无名既然有渊源,还是跟晏无名多亲近知道吗?”
凌喻郑重的点点头。
“你要委屈一下。”
杨显低声对着凌喻说完这句话,转过来对着门口大喝一声。
“来人。”
凌喻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应声从院子口冲进两个人。
“将这斯撵出去,以后不允许靠近寝园半步。”
一脸木然的对着武迁、晏典说道,两人也不多话,一左一右,夹着凌喻提起来就走,凌喻一边含泪,一边颤抖的表现让杨显对其演技也是暗自赞叹。
一边抿着嘴一边起身,双手背在后背,轻松的踱步朝外走去。一出门口就收回嘴脸,怒容浮面。
“走,且去晏朵院子里叙话。”
武迁、晏典让人将凌喻推到一边,看着王爷撇都不撇一眼跪在不远处不停抽泣的凌喻,对视一眼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