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来一次?老朱要疯了!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密史视频通过去,大明帝王都破防》最新章节!
朱琅的指尖刚按下播放键,手机屏幕便腾起刺目的金光,像是有活物般从屏幕里钻出来,在空气中凝成细碎的金粉。
那光芒带着灼热的触感,仿佛能穿透指尖,烫得他心头一颤。
他猛地抬头,窗外的夜空正泛起涟漪——墨色云层被撕开一道裂缝,金光如银河倾泻,眨眼间在天地间铺展成一块巨大的光幕。
那光幕映亮了整片楼宇,连砖缝里的青苔都泛着微光。
看天!
又有那个怪屏幕!楼下传来学生们的惊呼和手机拍照的咔嚓声。
声音此起彼伏,像炸开的爆竹,混杂着快门闪动的白光。
朱琅攥着手机的手沁出冷汗,指节发白。
掌心黏腻的湿意让他几乎握不住手机,而耳边的心跳却愈发清晰,咚咚作响。
他想起前世档案馆里那卷泛黄的案宗,徐一夔的绝笔信上,“生”字被红笔圈了七道,旁边批注着“僧也,讥朕曾为沙门”。
纸页泛脆,墨迹暗红,仿佛还残留着血气。
而此刻的应天府,乾清宫的蟠龙柱下,朱元璋正掐着方孝孺的衣领。
龙袍上的金线在光幕照耀下泛着冷芒。
这位刚因“异象非天象”被他揪来的大儒,此刻喉结在他掌心剧烈起伏:“陛下,臣、臣真不知这妖术从何而来……”
“妖术?”朱元璋的龙须因暴怒剧烈颤动,他反手将方孝孺甩在龙案上,青玉镇纸“砰”地砸在对方脚边。
震落的尘灰飘进鼻腔,带着石料的冷冽气息。
案上的《孟子节文》被震得翻页,恰好停在“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章。
纸张摩擦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突然,殿外传来宦官尖锐的惊叫:“天、天象又变了!”
朱元璋踉跄着冲到殿外。
风卷起他的皇袍,带起一股凉意,直窜脊背。
他看见原本湛蓝的天空,此刻被一块巨大的光幕笼罩。
那光幕如同悬在天际的镜面,映照出青灰色的南京城墙下,一个白发老臣跪在血泊中。
他的官服染成暗红,左手攥着半封未写完的奏疏,墨迹晕开,刚好盖住“生”字的最后一笔。
“这是……”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认得出那身褪色的绯色官袍——是去年被他下旨处死的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
画面里,刽子手的鬼头刀寒光一闪,徐一夔的头颅骨碌碌滚到围观百姓脚边,白发上沾着血珠,嘴还张着,像是在喊什么。
“天生圣人……”光幕里突然响起徐一夔的声音,是死前的最后一声呐喊,那声音低哑嘶哑,却穿透了整个宫殿。
“臣写的是‘天生圣人治天下’,陛下为何……”
“放肆!”朱元璋猛地抽出腰间的玉圭,朝着光幕砸去。
玉圭撞在光幕上,“当”地一声弹开,在汉白玉地面上裂成两半。
那撞击声回荡在殿宇之间,宛如丧钟。
他踉跄两步扶住廊柱,指节扣进柱身的雕花里。
木屑扎进皮肤,隐隐作痛。
“朕何时因‘生’字杀人?”他喃喃自语,“这是污蔑!”
殿外跪着的文武百官早已瘫成一片。
刘伯温扶着阶下的石狮子勉强起身,目光扫过光幕上“帝以‘生’为‘僧’,疑其讽己曾为沙门”的批注,后背的冷汗浸透了朝服——这与他当年暗中记下的《御笔朱批录》里的记载,竟分毫不差。
“陛下明鉴!”礼部尚书颤抖着往前爬了两步,声音带着哭腔,“徐一夔确是因奏疏中‘光天之下’被疑‘光头’,‘天生圣人’被疑‘僧生’……”
“住口!”朱元璋的怒吼震得屋檐的铜铃乱响。
那铃铛叮当作响,像是催命的鼓点。
他转身揪住礼部尚书的衣领,指甲几乎掐进对方脖子里:“朕治天下用严刑峻法,是为杀贪腐、正纲纪!何时因几个字就杀人?这是妖言!是……”
他的声音突然哽住。
光幕里,徐一夔的尸体被拖走时,半封奏疏被风掀开,露出后半句:“伏愿陛下垂怜老臣,允归田里,以全晚节。”墨迹未干,分明是临刑前写的。
“陛下……”马皇后不知何时扶着宫娥走了出来。
她手中攥着半片烧焦的帷幔,上面“天生圣人”四个残字还留着焦痕,那焦味随风飘散,混着昨夜大火的记忆。
“前日乾清宫走水,这是从火场里捡的……”
朱元璋的手猛地松开。
他盯着那半片帷幔,又看向光幕里徐一夔的尸体,突然觉得喉头腥甜。
去年那场大火,他明明以为烧了所有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可这光幕……这光幕竟比他的锦衣卫还清楚!
与此同时,南京城外三十里的官道上,李知府的官靴踩进泥坑里,溅起的泥浆打湿了裤脚,冰冷刺骨。
他望着突然出现在头顶的光幕,缰绳“啪”地掉在地上。
那匹枣红马受了惊,嘶鸣着往旁边躲,却怎么也躲不开那片金光。
“徐一夔……天生圣人……”李知府摸出怀里的小楷本,笔尖在纸上疾走。
他记得三个月前微服私访时,杭州百姓偷偷说徐教授死得冤,说他的奏疏原本是歌功颂德。
当时他只当是刁民妄议,如今看这光幕……
“大人?”随从小顺子颤巍巍扯他的衣袖,“这、这真是天象吗?”
李知府没答话。
他望着光幕里徐一夔的头颅,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应天府听到的传闻——说有个“天外来客”能知晓皇家秘辛。
他握紧小楷本,靴底碾过路边的碎石:“备马,连夜回南京。”
“去查什么?”小顺子缩着脖子。
“查这‘天象’的来路。”李知府的声音冷得像冬夜的井水,“若真有人能看透帝王心,比锦衣卫还可怕……”
回到现代宿舍时,朱琅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衣服贴在背上,湿冷难受。
他盯着手机屏幕,视频进度条刚跳到100%。
窗外的光幕正在缓缓消散,最后一缕金光钻进手机摄像头,屏幕上弹出系统提示:
【检测到朱元璋暴怒值 150,震惊值 80,愧疚值 50;群臣恐慌值 70;百姓议论值 30】
【累计负面情绪值:980/1000】
【恭喜宿主系统等级提升至【初窥门径】,解锁更多明朝皇帝密史视频权限(可刷1-3位皇帝)】
手机震动得厉害,界面突然刷新。
原本空荡荡的兑换栏里,多出三个按钮:“历史真相卡(随机抽取)”、“技能礼包(可选)”、“影响券(待解锁)”。
朱琅的手指悬在“历史真相卡”上,想起前世导师临终前的话:“被史书隐去的血,总得有人擦干净。”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
一道蓝光从手机里窜出,在空气中凝成一行小字:“建文帝朱允炆并未焚宫自戕,靖难之役后由郑村坝秘密出城,流落西南,化名‘应文’,于永乐二十一年圆寂。”
朱琅的呼吸骤然停滞。
他想起《明史》里“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的记载,想起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胡濙遍访天下的传闻。
原来史书里那句“不知所终”,藏着这样大的秘密!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新的提示:【检测到宿主历史敏感度达标,解锁隐藏任务:揭开建文帝下落之谜。
完成可兑换【时空影响券】×1】
朱琅望着窗外逐渐暗去的天空,喉间泛起滚烫的热意。
那是激动,也是责任。
他摸出枕头下的《明史》,翻到“建文帝本纪”那页,用红笔在“焚宫”二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
手机又震动起来——是苏晚发来的消息:“你宿舍楼下的天幕视频,我录下来了。徐一夔的案子,和我爷爷笔记里的记载一模一样。朱琅,你到底……”
朱琅盯着消息,突然笑了。
他想起系统界面里闪烁的“历史真相卡”,想起朱元璋暴怒时砸裂的玉圭,想起建文帝流落西南的秘密。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洒在他脸上,把他眼里的光衬得更亮。
“这才刚开始呢。”他轻声说,手指按在手机屏幕上,“那些被掩盖的真相,该见光了。”
朱琅的指尖刚按下播放键,手机屏幕便腾起刺目的金光,像是有活物般从屏幕里钻出来,在空气中凝成细碎的金粉。
那光芒带着灼热的触感,仿佛能穿透指尖,烫得他心头一颤。
他猛地抬头,窗外的夜空正泛起涟漪——墨色云层被撕开一道裂缝,金光如银河倾泻,眨眼间在天地间铺展成一块巨大的光幕。
那光幕映亮了整片楼宇,连砖缝里的青苔都泛着微光。
看天!
又有那个怪屏幕!楼下传来学生们的惊呼和手机拍照的咔嚓声。
声音此起彼伏,像炸开的爆竹,混杂着快门闪动的白光。
朱琅攥着手机的手沁出冷汗,指节发白。
掌心黏腻的湿意让他几乎握不住手机,而耳边的心跳却愈发清晰,咚咚作响。
他想起前世档案馆里那卷泛黄的案宗,徐一夔的绝笔信上,“生”字被红笔圈了七道,旁边批注着“僧也,讥朕曾为沙门”。
纸页泛脆,墨迹暗红,仿佛还残留着血气。
而此刻的应天府,乾清宫的蟠龙柱下,朱元璋正掐着方孝孺的衣领。
龙袍上的金线在光幕照耀下泛着冷芒。
这位刚因“异象非天象”被他揪来的大儒,此刻喉结在他掌心剧烈起伏:“陛下,臣、臣真不知这妖术从何而来……”
“妖术?”朱元璋的龙须因暴怒剧烈颤动,他反手将方孝孺甩在龙案上,青玉镇纸“砰”地砸在对方脚边。
震落的尘灰飘进鼻腔,带着石料的冷冽气息。
案上的《孟子节文》被震得翻页,恰好停在“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章。
纸张摩擦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突然,殿外传来宦官尖锐的惊叫:“天、天象又变了!”
朱元璋踉跄着冲到殿外。
风卷起他的皇袍,带起一股凉意,直窜脊背。
他看见原本湛蓝的天空,此刻被一块巨大的光幕笼罩。
那光幕如同悬在天际的镜面,映照出青灰色的南京城墙下,一个白发老臣跪在血泊中。
他的官服染成暗红,左手攥着半封未写完的奏疏,墨迹晕开,刚好盖住“生”字的最后一笔。
“这是……”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认得出那身褪色的绯色官袍——是去年被他下旨处死的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
画面里,刽子手的鬼头刀寒光一闪,徐一夔的头颅骨碌碌滚到围观百姓脚边,白发上沾着血珠,嘴还张着,像是在喊什么。
“天生圣人……”光幕里突然响起徐一夔的声音,是死前的最后一声呐喊,那声音低哑嘶哑,却穿透了整个宫殿。
“臣写的是‘天生圣人治天下’,陛下为何……”
“放肆!”朱元璋猛地抽出腰间的玉圭,朝着光幕砸去。
玉圭撞在光幕上,“当”地一声弹开,在汉白玉地面上裂成两半。
那撞击声回荡在殿宇之间,宛如丧钟。
他踉跄两步扶住廊柱,指节扣进柱身的雕花里。
木屑扎进皮肤,隐隐作痛。
“朕何时因‘生’字杀人?”他喃喃自语,“这是污蔑!”
殿外跪着的文武百官早已瘫成一片。
刘伯温扶着阶下的石狮子勉强起身,目光扫过光幕上“帝以‘生’为‘僧’,疑其讽己曾为沙门”的批注,后背的冷汗浸透了朝服——这与他当年暗中记下的《御笔朱批录》里的记载,竟分毫不差。
“陛下明鉴!”礼部尚书颤抖着往前爬了两步,声音带着哭腔,“徐一夔确是因奏疏中‘光天之下’被疑‘光头’,‘天生圣人’被疑‘僧生’……”
“住口!”朱元璋的怒吼震得屋檐的铜铃乱响。
那铃铛叮当作响,像是催命的鼓点。
他转身揪住礼部尚书的衣领,指甲几乎掐进对方脖子里:“朕治天下用严刑峻法,是为杀贪腐、正纲纪!何时因几个字就杀人?这是妖言!是……”
他的声音突然哽住。
光幕里,徐一夔的尸体被拖走时,半封奏疏被风掀开,露出后半句:“伏愿陛下垂怜老臣,允归田里,以全晚节。”墨迹未干,分明是临刑前写的。
“陛下……”马皇后不知何时扶着宫娥走了出来。
她手中攥着半片烧焦的帷幔,上面“天生圣人”四个残字还留着焦痕,那焦味随风飘散,混着昨夜大火的记忆。
“前日乾清宫走水,这是从火场里捡的……”
朱元璋的手猛地松开。
他盯着那半片帷幔,又看向光幕里徐一夔的尸体,突然觉得喉头腥甜。
去年那场大火,他明明以为烧了所有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可这光幕……这光幕竟比他的锦衣卫还清楚!
与此同时,南京城外三十里的官道上,李知府的官靴踩进泥坑里,溅起的泥浆打湿了裤脚,冰冷刺骨。
他望着突然出现在头顶的光幕,缰绳“啪”地掉在地上。
那匹枣红马受了惊,嘶鸣着往旁边躲,却怎么也躲不开那片金光。
“徐一夔……天生圣人……”李知府摸出怀里的小楷本,笔尖在纸上疾走。
他记得三个月前微服私访时,杭州百姓偷偷说徐教授死得冤,说他的奏疏原本是歌功颂德。
当时他只当是刁民妄议,如今看这光幕……
“大人?”随从小顺子颤巍巍扯他的衣袖,“这、这真是天象吗?”
李知府没答话。
他望着光幕里徐一夔的头颅,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应天府听到的传闻——说有个“天外来客”能知晓皇家秘辛。
他握紧小楷本,靴底碾过路边的碎石:“备马,连夜回南京。”
“去查什么?”小顺子缩着脖子。
“查这‘天象’的来路。”李知府的声音冷得像冬夜的井水,“若真有人能看透帝王心,比锦衣卫还可怕……”
回到现代宿舍时,朱琅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衣服贴在背上,湿冷难受。
他盯着手机屏幕,视频进度条刚跳到100%。
窗外的光幕正在缓缓消散,最后一缕金光钻进手机摄像头,屏幕上弹出系统提示:
【检测到朱元璋暴怒值 150,震惊值 80,愧疚值 50;群臣恐慌值 70;百姓议论值 30】
【累计负面情绪值:980/1000】
【恭喜宿主系统等级提升至【初窥门径】,解锁更多明朝皇帝密史视频权限(可刷1-3位皇帝)】
手机震动得厉害,界面突然刷新。
原本空荡荡的兑换栏里,多出三个按钮:“历史真相卡(随机抽取)”、“技能礼包(可选)”、“影响券(待解锁)”。
朱琅的手指悬在“历史真相卡”上,想起前世导师临终前的话:“被史书隐去的血,总得有人擦干净。”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
一道蓝光从手机里窜出,在空气中凝成一行小字:“建文帝朱允炆并未焚宫自戕,靖难之役后由郑村坝秘密出城,流落西南,化名‘应文’,于永乐二十一年圆寂。”
朱琅的呼吸骤然停滞。
他想起《明史》里“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的记载,想起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胡濙遍访天下的传闻。
原来史书里那句“不知所终”,藏着这样大的秘密!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新的提示:【检测到宿主历史敏感度达标,解锁隐藏任务:揭开建文帝下落之谜。
完成可兑换【时空影响券】×1】
朱琅望着窗外逐渐暗去的天空,喉间泛起滚烫的热意。
那是激动,也是责任。
他摸出枕头下的《明史》,翻到“建文帝本纪”那页,用红笔在“焚宫”二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
手机又震动起来——是苏晚发来的消息:“你宿舍楼下的天幕视频,我录下来了。徐一夔的案子,和我爷爷笔记里的记载一模一样。朱琅,你到底……”
朱琅盯着消息,突然笑了。
他想起系统界面里闪烁的“历史真相卡”,想起朱元璋暴怒时砸裂的玉圭,想起建文帝流落西南的秘密。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洒在他脸上,把他眼里的光衬得更亮。
“这才刚开始呢。”他轻声说,手指按在手机屏幕上,“那些被掩盖的真相,该见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