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县委常委会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岁月不蹉跎》最新章节!
尚木县县委小楼会议室。
尚木县委十一名常委聚坐在一起。会议已进行了有两个小时,己进入常委会研究讨论的最后一个议题,也是最棘手又需要尽快进行的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许书记道:“现在我们集中讨论研究一下这次常委会的最后一个议题:我们尚木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英明决策,既缓解了当前城市青年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又有助于青年人在农村这广大天地里锻炼成长,这些青年人下乡,也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关于这方面情况请郝有道副书记具体谈一下。”
市里这方面工作是由市委副书记兆红兰主抓的,相对应的在尚木县这项工作由县委副书记郝有道负责。
一般来说县委副书记的核心角色是协助书记抓全局,分管领域多涉及党建、宣传、稳定、民生等综合性事务。
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涉及范围广、牵涉部门多,这无疑地加大了副书记的权力。
这几天到郝有道这里汇报请示工作的部门负责人陡然增多。
郝有道喝了口茶开口讲话:
“大家知道,市里知青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先行一步,十月初就将二百八十多名知青送到我县的迎驾镇,为此,我们把洲滩让了出来办知青农场。
根据市委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一政策,各区县一定要立即开始施行落实。
据知青办提供的数据,我县’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有三千二百多人,准备将这批人分三批安置下乡,这’老三届’安置了,还有’新三届’呢?所以,它不是一个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期工程。”
有个常委提出问题:“既然我们新开辟了一个知青农场,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知青全安置在县知青农场呢?”
郝有道苦笑道:“这就是上级不讲理的地方,他们说农场刚建一切还不成熟,让农场有个休生养息的时间。作为下级,我们只有服从,……”
这时一个秘书走进来,在许书记面前耳语了一下。
许书记起身:“会继续开,我接下电话。”
五分钟后,许书记回到会议室坐下:“我插下话头。刚才是市委兆红兰副书记打来的电话,她下周要来我们县。”
这是件大事,大家洗耳恭听。
“她不在我们县城停留,直接去迎驾镇知青农场,并要亲自听取范文兰场长的汇报。”
郝有道道:“范文兰现在在县党校学习哩,农场现在是郝光林主持工作,通知郝光林准备一下就行。”
许书记道:“兆红兰指名道姓要亲自听范文兰汇报,我也不知道兆副书记怎知道有范文兰这个人的。”
郝有道道:“这有点不合适吧?她的飞机票与软卧票的事情还没完全搞清。”
许书记道:“兆副书记说了,他们出差新疆坐软卧乘飞机这事与范文兰没关系。好象领导对这事一清二楚,这我有点奇怪,按说我县能与市委兆副书记直接接触的人也就几个人呀!
老李呀!你那边进行得怎样了,查没查到些问题?”
纪委李书记道:“我也正好在这里把这事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派四个人去查了范文兰的报销单据,单据很干净,没有问题,但五人出差,只有三人填单,还有两人哪里去了?后来才知道,其中去的五人中,褚富财与张萌是农业局援建干部,票据在农业局报了,单子上还特别附加了一张说明,虽有点小小违规,但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总不能追责到农业局吧?
范文兰曾是镇党委副书记,我们怀疑范文兰在曾经的下属单位把软卧票与飞机票报支了。纪委四名同志,查了八个单位,都说范文兰这几年在他们那里连一包香烟都没拿过,怎会报飞机票哩,就是报我们也不好走账呀!”
“唯一能打开缺口的就是个叫陆云翔的知青,这次他随范文兰一道去新疆,钱财票据全由他管。只要他说出软卧车票与飞机票去向,一切就水落石出。”
“我们把他请到纪委来调查,他居然敢说我们纪委不是他的组织。”
众人愕然,这小子也太敢说了,竟敢说纪委不能代表组织?
“他说,他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他加入过的少先队,第二个就是范文兰,所有事情,范文兰叫他说他才会说,其它任何人别想让他开口。”
这在古代就叫种愚忠呀。
“我们当时也采取了些手段,工作人员说饿他二顿看他说不说,哪知他一饿饿了三天,我们也害怕呀,他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干部,就一个知青,要饿死在我们纪委,我们纪委是要负责任的。哪知他三天多饿下来,什么事也没有,仍在那里打坐,象泥菩萨似地。”
一个党委委员说:“这是对你们的绝食抗议吧。”
李书记说:“这不象抗议,绝食抗议者总要想达到个什么目的,提出个什么诉求吧?他是什么诉求也没有。”
后来,我们分析他是在’辟谷’。
啊!现在还有人真的干这事呀?还跑到纪委来“辟谷”。
当时社会上各种奇谈怪论泛滥,什么发现外星人啦,什么地球要在哪一年毁灭呀,什么喝未开口的仔鸡血能延年益寿呀,其中“辟谷”也是一种。
“既然这样,何不让范文兰与这叫陆云翔的见一面,让范文兰叫这陆云翔开口。”
郝有道:“不能让他们见面,他们会串供。”
许书记不高兴了:“有纪委同志在,他们能怎样串供?别以有罪论眼光去看我们的同志。”
范文兰在党校学习也自由自在,睡觉吃饭、听课打牌。
这一天,她一连接待了两个客人。
一个是他丈夫卢道义,卢道义在政府办,范文兰事他不会不知道,“趁他病,要他命”,这时的卢道义拿着一張拟好的离婚协议,跑到党校要范文兰签字。
范文兰并没吃惊,知道这一天早迟要来的,拿起协议看了一下,对卢道义道:“等不及了?小情人肚子鼓起来了?”
还真让范文兰说中了,县政府招待所那位真有了身孕,经产检还是个男孩,卢道义的老爹催着儿子要赶快给这女人一个名份。
卢道义讪讪道:“文兰呀,你事业心太强,多少天也不回一次家,这也不能全怪我吧?以后安排到工会或者妇联也好,三十几岁的女人,不用那么拼。”
范文兰惨笑:“未来工作都替我安排好了?”
随后,范文兰拿起协议看了下:房子属范文兰的,这房是公租的,也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卢道义另找住宅不困难。
她只关心女儿,女儿属于女方范文兰,而下面还有一条:卢道义每月提供女儿养育费十二元整,到女儿年满十八岁止。
范文兰用笔将这条划掉:
“这女儿芸芸养育费就不要了,这女儿今后要改姓的,与你再无仼何瓜葛。”
她爽快地在协议上签了名,并按了手印。
卢道义走后,范文兰如释负重,吃了午饭,好好地睡了个美容觉。
午觉醒来洗了把脸,刚准备到教室听课,党校校长办公室一位同志通知范文兰:
“范场长,纪委李书的来了,在办公室等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尚木县县委小楼会议室。
尚木县委十一名常委聚坐在一起。会议已进行了有两个小时,己进入常委会研究讨论的最后一个议题,也是最棘手又需要尽快进行的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许书记道:“现在我们集中讨论研究一下这次常委会的最后一个议题:我们尚木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英明决策,既缓解了当前城市青年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又有助于青年人在农村这广大天地里锻炼成长,这些青年人下乡,也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关于这方面情况请郝有道副书记具体谈一下。”
市里这方面工作是由市委副书记兆红兰主抓的,相对应的在尚木县这项工作由县委副书记郝有道负责。
一般来说县委副书记的核心角色是协助书记抓全局,分管领域多涉及党建、宣传、稳定、民生等综合性事务。
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涉及范围广、牵涉部门多,这无疑地加大了副书记的权力。
这几天到郝有道这里汇报请示工作的部门负责人陡然增多。
郝有道喝了口茶开口讲话:
“大家知道,市里知青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先行一步,十月初就将二百八十多名知青送到我县的迎驾镇,为此,我们把洲滩让了出来办知青农场。
根据市委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一政策,各区县一定要立即开始施行落实。
据知青办提供的数据,我县’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有三千二百多人,准备将这批人分三批安置下乡,这’老三届’安置了,还有’新三届’呢?所以,它不是一个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期工程。”
有个常委提出问题:“既然我们新开辟了一个知青农场,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知青全安置在县知青农场呢?”
郝有道苦笑道:“这就是上级不讲理的地方,他们说农场刚建一切还不成熟,让农场有个休生养息的时间。作为下级,我们只有服从,……”
这时一个秘书走进来,在许书记面前耳语了一下。
许书记起身:“会继续开,我接下电话。”
五分钟后,许书记回到会议室坐下:“我插下话头。刚才是市委兆红兰副书记打来的电话,她下周要来我们县。”
这是件大事,大家洗耳恭听。
“她不在我们县城停留,直接去迎驾镇知青农场,并要亲自听取范文兰场长的汇报。”
郝有道道:“范文兰现在在县党校学习哩,农场现在是郝光林主持工作,通知郝光林准备一下就行。”
许书记道:“兆红兰指名道姓要亲自听范文兰汇报,我也不知道兆副书记怎知道有范文兰这个人的。”
郝有道道:“这有点不合适吧?她的飞机票与软卧票的事情还没完全搞清。”
许书记道:“兆副书记说了,他们出差新疆坐软卧乘飞机这事与范文兰没关系。好象领导对这事一清二楚,这我有点奇怪,按说我县能与市委兆副书记直接接触的人也就几个人呀!
老李呀!你那边进行得怎样了,查没查到些问题?”
纪委李书记道:“我也正好在这里把这事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派四个人去查了范文兰的报销单据,单据很干净,没有问题,但五人出差,只有三人填单,还有两人哪里去了?后来才知道,其中去的五人中,褚富财与张萌是农业局援建干部,票据在农业局报了,单子上还特别附加了一张说明,虽有点小小违规,但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总不能追责到农业局吧?
范文兰曾是镇党委副书记,我们怀疑范文兰在曾经的下属单位把软卧票与飞机票报支了。纪委四名同志,查了八个单位,都说范文兰这几年在他们那里连一包香烟都没拿过,怎会报飞机票哩,就是报我们也不好走账呀!”
“唯一能打开缺口的就是个叫陆云翔的知青,这次他随范文兰一道去新疆,钱财票据全由他管。只要他说出软卧车票与飞机票去向,一切就水落石出。”
“我们把他请到纪委来调查,他居然敢说我们纪委不是他的组织。”
众人愕然,这小子也太敢说了,竟敢说纪委不能代表组织?
“他说,他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他加入过的少先队,第二个就是范文兰,所有事情,范文兰叫他说他才会说,其它任何人别想让他开口。”
这在古代就叫种愚忠呀。
“我们当时也采取了些手段,工作人员说饿他二顿看他说不说,哪知他一饿饿了三天,我们也害怕呀,他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干部,就一个知青,要饿死在我们纪委,我们纪委是要负责任的。哪知他三天多饿下来,什么事也没有,仍在那里打坐,象泥菩萨似地。”
一个党委委员说:“这是对你们的绝食抗议吧。”
李书记说:“这不象抗议,绝食抗议者总要想达到个什么目的,提出个什么诉求吧?他是什么诉求也没有。”
后来,我们分析他是在’辟谷’。
啊!现在还有人真的干这事呀?还跑到纪委来“辟谷”。
当时社会上各种奇谈怪论泛滥,什么发现外星人啦,什么地球要在哪一年毁灭呀,什么喝未开口的仔鸡血能延年益寿呀,其中“辟谷”也是一种。
“既然这样,何不让范文兰与这叫陆云翔的见一面,让范文兰叫这陆云翔开口。”
郝有道:“不能让他们见面,他们会串供。”
许书记不高兴了:“有纪委同志在,他们能怎样串供?别以有罪论眼光去看我们的同志。”
范文兰在党校学习也自由自在,睡觉吃饭、听课打牌。
这一天,她一连接待了两个客人。
一个是他丈夫卢道义,卢道义在政府办,范文兰事他不会不知道,“趁他病,要他命”,这时的卢道义拿着一張拟好的离婚协议,跑到党校要范文兰签字。
范文兰并没吃惊,知道这一天早迟要来的,拿起协议看了一下,对卢道义道:“等不及了?小情人肚子鼓起来了?”
还真让范文兰说中了,县政府招待所那位真有了身孕,经产检还是个男孩,卢道义的老爹催着儿子要赶快给这女人一个名份。
卢道义讪讪道:“文兰呀,你事业心太强,多少天也不回一次家,这也不能全怪我吧?以后安排到工会或者妇联也好,三十几岁的女人,不用那么拼。”
范文兰惨笑:“未来工作都替我安排好了?”
随后,范文兰拿起协议看了下:房子属范文兰的,这房是公租的,也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卢道义另找住宅不困难。
她只关心女儿,女儿属于女方范文兰,而下面还有一条:卢道义每月提供女儿养育费十二元整,到女儿年满十八岁止。
范文兰用笔将这条划掉:
“这女儿芸芸养育费就不要了,这女儿今后要改姓的,与你再无仼何瓜葛。”
她爽快地在协议上签了名,并按了手印。
卢道义走后,范文兰如释负重,吃了午饭,好好地睡了个美容觉。
午觉醒来洗了把脸,刚准备到教室听课,党校校长办公室一位同志通知范文兰:
“范场长,纪委李书的来了,在办公室等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