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芷若没了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反派:武侠小魔头》最新章节!
水声哗哗啦啦,唱着母亲总哼的那支小调。
小小渔船泊在汉水边上,船篷里暖烘烘的,混着鱼腥气、水腥气,那股味儿周子墨打从娘胎里就闻惯了,是家的味道。
太阳金灿灿的,爬进船舱,把一块船板晒得发暖。
阿姐周芷若正坐在那儿,用小勺子舀着白瓷碗里的鱼汤,小心地吹了又吹,才递到他嘴边。
“墨儿乖,张嘴。”
声音细细的,跟浸了蜜糖水的芦苇叶儿一样。
汤的鲜味儿,阿姐指尖沾着的一丁点姜末的辛香,还有她袖子上晒过太阳的淡淡皂角味儿,一股脑儿钻进小周子墨的鼻子里。
这是他的锚,扎在汉水上最安稳的地方。
船头,爹那粗得跟老树根一样的手指头,正灵巧地在破了的渔网上穿梭,补得又密又结实。
他侧过脸望望船篷里,那张风吹日晒得黑黢黢的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显得暖融融的。
“墨娃子,”
声音嗡嗡的,带着水波似的回响,“先生今儿教的几个字,心里头记牢实没?”
小周子墨用力点着小脑袋,捡起根小树枝,就在爹脚边的船板上,歪歪扭扭刻了个“人”
字。
这是爹手把手教他认的头一个字,爹的大手包着他的小手,声音沉沉的:“做人也一样,顶天立地,得站直了!”
天还没亮透的时候,娘就背着竹篓进城去了。
竹篓里泡着水,最欢实的两条肥鱼在里面扑腾。
娘给他掖了掖被子,低头亲了亲他的脑门。
那个怀抱又软又暖,带着凉丝丝的江风味道,和夜里裹着的梦。
“墨儿在家要乖,听阿姐的话,娘换了钱,给你买新纸新笔回来。”
娘的声音低低的,像是怕搅扰了还在沉睡的江水。
船篷角落里,老秀才送的三岁生辰礼,那本蓝布包着的《三字经》,还有他用河滩捡的圆石头、岸边的芦苇秆做的小玩意,都乖乖待在那儿。
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晃着阿姐甜甜的笑,晃着爹厚实得像船板一样的臂膀,也晃着娘留在空气里暖融融的叮嘱。
汉水的波光在他眼前晃荡,小木船载着他,在这窄窄小小的、晒饱了阳光的、温热的金色时光里,晃晃悠悠。
那暖融融的金色,却在他五岁那年的一个阴沉傍晚,被硬生生撕裂了。
本该挂着月亮星星的时候,只有乌云压得沉沉。
去接娘回来的爹,一个人回来了。
他佝偻着背,空着双手,浑身上下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又重又湿。
爹没说话,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像蒙了层灰泥壳子。
他怀里紧紧抱着一样东西——娘早上穿出门的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花袄。
袄子上沾着粘稠暗红的东西,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混着泥土的腥味,直往人的天灵盖里钻。
小小的周子墨看见,那袄子的前襟上,被一只脏污的、带着蹄铁印子的靴子,狠狠地踏出了一个凹坑。
阿姐周芷若扑上去,抖着手想把袄子抚平,手指碰到那冰冷的、板结的血块,猛地一缩,像是被毒蛇咬了一口,无声的眼泪扑簌簌滚下来。
那画面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穿了周子墨的心。
他没有哭喊,一股说不出、咽不下的冰冷东西,却猛地从他的骨头缝里、牙根下,丝丝缕缕地往外钻,瞬间浸透了小小的身子。
那一夜,天沉得像泼了墨,闷雷在云层后滚动,可偏偏一滴雨都没落下。
城门口悬挂的几盏昏暗气死风灯,在阴风中瑟瑟发抖,勉强勾勒出守夜元兵倚着门洞打盹的影子。
没人看见一个小小的黑影是怎样溜进城的,也没人听见第一声惊叫是怎样被卡断在喉咙里的。
那一夜,小小的江村男童,悄然化身为行走寒渊的判官。
城中喧嚣的元人营房,先是骤然陷入一种死寂般的寒冷,接着便是血肉骨骼被急速冻结、崩裂的令人头皮炸开的脆响。
温热的人体从内而外被寒气撑爆,碎裂成裹着血冰碴子的残块。
马蹄声乍起,随即伴着战马冻裂的嘶鸣戛然中断。
酒馆里喧嚣的划拳与淫笑,瞬息凝固在喉咙口,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转眼蒙上厚厚的冰霜。
城中的每一个角落,元人的惨叫、怒骂、绝望的呻吟,都像被一只无形的冰手掐住了脖子,只留下冻结破裂的恐怖余音。
连石板地上流淌的血河,都在呼吸之间凝成了猩红刺目的冰带。
当黎明第一缕极其惨淡的灰白挣扎着试图照亮这座城池时,整座军营已是一片死域。
寒冰覆盖了房舍、街道,冻结了挣扎的动作和扭曲的面容。
昨夜还生龙活虎的元人,此刻皆化作了姿态各异、裂痕遍布的冰尸残骸。
血腥气被奇异地冻住,只有一股纯粹的、灭绝一切生机的寒意在空气中无声弥漫。
那孩子甚至没忘记,将一块还带着母亲牙印的、冻得发黑的干饼,轻轻放在她殒命的那块沾满泥泞和血污的冰冷石板上。
然后,小小的身影没入依旧浓重的黑暗,只留下身后一座冰封地狱般的城镇和无数凝固在惊恐与绝望中的元人冰雕。
-
三年光景,像指缝里的水,一晃就没了影儿。
这个傍晚,天边只剩下最后一丝要烧尽的灰红。
八岁的周子墨背着小小的旧书袋,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沿着田埂一蹦一跳地往家走。
远远地,他看见自家那条熟悉的渔船,像片被风吹落的叶子,孤零零漂在江心中央,无依无靠地轻轻晃荡。
一股子冰冷的寒气,猛地从脚底板蹿到头顶心。
他撒开腿就跑,脚板踩在土坷垃和小石子上啪啪响。
风从江面上刮过来,送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味道,像是生铁泡久了的锈腥。
船,一点点近了。
眼前的东西,像把烧红的烙铁,又狠又猛地捅进眼底。
爹那厚实的背脊上,钉着三根黑漆漆的箭杆子,像一面被豁烂的破盾牌。
他整个身子都弯着,把阿姐周芷若死死护在身下,像护着窝里最弱的崽儿。
水声哗哗啦啦,唱着母亲总哼的那支小调。
小小渔船泊在汉水边上,船篷里暖烘烘的,混着鱼腥气、水腥气,那股味儿周子墨打从娘胎里就闻惯了,是家的味道。
太阳金灿灿的,爬进船舱,把一块船板晒得发暖。
阿姐周芷若正坐在那儿,用小勺子舀着白瓷碗里的鱼汤,小心地吹了又吹,才递到他嘴边。
“墨儿乖,张嘴。”
声音细细的,跟浸了蜜糖水的芦苇叶儿一样。
汤的鲜味儿,阿姐指尖沾着的一丁点姜末的辛香,还有她袖子上晒过太阳的淡淡皂角味儿,一股脑儿钻进小周子墨的鼻子里。
这是他的锚,扎在汉水上最安稳的地方。
船头,爹那粗得跟老树根一样的手指头,正灵巧地在破了的渔网上穿梭,补得又密又结实。
他侧过脸望望船篷里,那张风吹日晒得黑黢黢的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显得暖融融的。
“墨娃子,”
声音嗡嗡的,带着水波似的回响,“先生今儿教的几个字,心里头记牢实没?”
小周子墨用力点着小脑袋,捡起根小树枝,就在爹脚边的船板上,歪歪扭扭刻了个“人”
字。
这是爹手把手教他认的头一个字,爹的大手包着他的小手,声音沉沉的:“做人也一样,顶天立地,得站直了!”
天还没亮透的时候,娘就背着竹篓进城去了。
竹篓里泡着水,最欢实的两条肥鱼在里面扑腾。
娘给他掖了掖被子,低头亲了亲他的脑门。
那个怀抱又软又暖,带着凉丝丝的江风味道,和夜里裹着的梦。
“墨儿在家要乖,听阿姐的话,娘换了钱,给你买新纸新笔回来。”
娘的声音低低的,像是怕搅扰了还在沉睡的江水。
船篷角落里,老秀才送的三岁生辰礼,那本蓝布包着的《三字经》,还有他用河滩捡的圆石头、岸边的芦苇秆做的小玩意,都乖乖待在那儿。
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晃着阿姐甜甜的笑,晃着爹厚实得像船板一样的臂膀,也晃着娘留在空气里暖融融的叮嘱。
汉水的波光在他眼前晃荡,小木船载着他,在这窄窄小小的、晒饱了阳光的、温热的金色时光里,晃晃悠悠。
那暖融融的金色,却在他五岁那年的一个阴沉傍晚,被硬生生撕裂了。
本该挂着月亮星星的时候,只有乌云压得沉沉。
去接娘回来的爹,一个人回来了。
他佝偻着背,空着双手,浑身上下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又重又湿。
爹没说话,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像蒙了层灰泥壳子。
他怀里紧紧抱着一样东西——娘早上穿出门的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花袄。
袄子上沾着粘稠暗红的东西,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混着泥土的腥味,直往人的天灵盖里钻。
小小的周子墨看见,那袄子的前襟上,被一只脏污的、带着蹄铁印子的靴子,狠狠地踏出了一个凹坑。
阿姐周芷若扑上去,抖着手想把袄子抚平,手指碰到那冰冷的、板结的血块,猛地一缩,像是被毒蛇咬了一口,无声的眼泪扑簌簌滚下来。
那画面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穿了周子墨的心。
他没有哭喊,一股说不出、咽不下的冰冷东西,却猛地从他的骨头缝里、牙根下,丝丝缕缕地往外钻,瞬间浸透了小小的身子。
那一夜,天沉得像泼了墨,闷雷在云层后滚动,可偏偏一滴雨都没落下。
城门口悬挂的几盏昏暗气死风灯,在阴风中瑟瑟发抖,勉强勾勒出守夜元兵倚着门洞打盹的影子。
没人看见一个小小的黑影是怎样溜进城的,也没人听见第一声惊叫是怎样被卡断在喉咙里的。
那一夜,小小的江村男童,悄然化身为行走寒渊的判官。
城中喧嚣的元人营房,先是骤然陷入一种死寂般的寒冷,接着便是血肉骨骼被急速冻结、崩裂的令人头皮炸开的脆响。
温热的人体从内而外被寒气撑爆,碎裂成裹着血冰碴子的残块。
马蹄声乍起,随即伴着战马冻裂的嘶鸣戛然中断。
酒馆里喧嚣的划拳与淫笑,瞬息凝固在喉咙口,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转眼蒙上厚厚的冰霜。
城中的每一个角落,元人的惨叫、怒骂、绝望的呻吟,都像被一只无形的冰手掐住了脖子,只留下冻结破裂的恐怖余音。
连石板地上流淌的血河,都在呼吸之间凝成了猩红刺目的冰带。
当黎明第一缕极其惨淡的灰白挣扎着试图照亮这座城池时,整座军营已是一片死域。
寒冰覆盖了房舍、街道,冻结了挣扎的动作和扭曲的面容。
昨夜还生龙活虎的元人,此刻皆化作了姿态各异、裂痕遍布的冰尸残骸。
血腥气被奇异地冻住,只有一股纯粹的、灭绝一切生机的寒意在空气中无声弥漫。
那孩子甚至没忘记,将一块还带着母亲牙印的、冻得发黑的干饼,轻轻放在她殒命的那块沾满泥泞和血污的冰冷石板上。
然后,小小的身影没入依旧浓重的黑暗,只留下身后一座冰封地狱般的城镇和无数凝固在惊恐与绝望中的元人冰雕。
-
三年光景,像指缝里的水,一晃就没了影儿。
这个傍晚,天边只剩下最后一丝要烧尽的灰红。
八岁的周子墨背着小小的旧书袋,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沿着田埂一蹦一跳地往家走。
远远地,他看见自家那条熟悉的渔船,像片被风吹落的叶子,孤零零漂在江心中央,无依无靠地轻轻晃荡。
一股子冰冷的寒气,猛地从脚底板蹿到头顶心。
他撒开腿就跑,脚板踩在土坷垃和小石子上啪啪响。
风从江面上刮过来,送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味道,像是生铁泡久了的锈腥。
船,一点点近了。
眼前的东西,像把烧红的烙铁,又狠又猛地捅进眼底。
爹那厚实的背脊上,钉着三根黑漆漆的箭杆子,像一面被豁烂的破盾牌。
他整个身子都弯着,把阿姐周芷若死死护在身下,像护着窝里最弱的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