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街市遇明珠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虞女尊:大祭司强娶男甜宠》最新章节!
而在神宫的另一隅,姜月摸着腕间的琉璃铃,忽然想起帕角的小楷。灯油的字迹或许会被岁月洗去,但有些东西早已种下,在姬无名攥紧帕子的指尖,在妘熊磨剑时的侧影,在风昊画小剧场的笔尖,正在神宫的冻土下,长出比琉璃更璀璨的、属于他们的春天。
卯初的朱雀街裹着层淡青色的雾霭,糖炒栗子的焦香混着露水漫过青石板,将晨雾染成琥珀色。姜月戴着边缘缀着银铃的青竹斗笠,特意将月神袍换成寻常贵女的鸦青襦裙,腕间琉璃铃用浸过药汁的帕子层层裹住,只敢露出若有若无的细碎声响。她的目光扫过书摊角落,新刻的《月神异闻录》扉页赫然印着“男子不得干政“的朱砂批注,墨迹未干。
“抓住他!竟敢诋毁女权纲常!“尖锐的呵斥撕破晨雾,三五个赤色官服的女官举着水火棍狂奔而来,青铜腰牌在晨雾中泛着冷光。街角白衣男子发间木樨花簪随着奔跑轻颤,腰间古体“风“字玉佩撞出清响,月白色广袖被露水浸透,在晨雾里划出朦胧的弧线,像片即将破碎的云。
姜月的指尖骤然收紧,斗笠边缘的银铃发出压抑的轻响。她想起《神宫秘档》里泛黄的记载:三年前那个飘雪的夜,风朔的《男德新解》墨迹未冷,人却横死在神宫台阶,鲜血浸透了书页上“男子亦可为国栋梁“的字迹。而此刻眼前这个衣袂翻飞的身影,与记忆里画轴中风家二郎的模样渐渐重叠——传闻他七岁能诗,十二岁便敢在诗会上讽刺礼教,如今却成了通缉榜上的要犯。
“让开!“水火棍扫过书摊,滚烫的板栗壳如雨点飞溅。姜月侧身避开,袖中月神令符突然发烫,暗纹在袖底泛起微光。白衣男子踉跄着撞进她怀里,带着墨香的月桂气息扑面而来,绣着并蒂莲的袖口滑落,露出半截用朱砂写着“不平则鸣“的臂甲。他慌乱后退时,半卷羊皮纸从袖中飘落,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泪痕。
“大祭司?“他盯着她斗笠下若隐若现的眉间红痣,睫毛剧烈颤动,耳尖瞬间泛起薄红。女官们举着水火棍围拢时,他突然将羊皮纸塞进她掌心,指尖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劳烦将《风氏谏言书》呈给女王陛下。“那声音轻得像晨雾里的叹息,却在她耳畔炸开惊雷。
姜月攥紧羊皮纸,冰凉的神令符滑入手心。当她亮出令牌时,月神纹在晨雾中折射出九道金光,女官们齐刷刷跪地叩首,额头贴着沾着糖霜的青石板。她望着眼前人眼尾那颗泪痣,想起原主记忆里母亲常说的话:“风家二郎的泪痣,是天上文曲星坠在人间的印记。“
“风昊?“她压低声音,解下月白色外裳披在他肩头。衣摆扫过他颤抖的指尖,露出袖口被水火棍划破的狼毫纹——那是他最爱的笔庄纹样。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他苍白的侧脸,也照亮羊皮纸上“求陛下开男子科举“的朱砂大字,在青石板上投下惊心动魄的影子。
神宫偏殿弥漫着淡淡的檀香,那香气混着浴桶中蒸腾的水汽,在昏黄的烛火下,如一层薄纱般笼罩着室内。
姜月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浴桶边已换上青衫的男子身上,风昊倚靠着屏风,身形略显单薄,湿漉漉的头发随意地束着,几缕碎发垂落在额前。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木樨花簪,那簪子上的花瓣似乎还带着清晨露水的痕迹,而他眼尾的泪痣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如罂粟般妖冶的红。
“大祭司为何救我?”风昊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疑惑与警惕,“我手中的《男权新论》,字字句句可都是触了这女权至上的大虞国的逆鳞。”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
案头上,羊皮纸被缓缓展开,“女子掌军,男子掌文,阴阳相济,方得长久”的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姜月的目光落在那字迹上,又移向风昊腕间那只与兄长同款的断玉镯,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轻轻一笑,说道:“你兄长当年跪在神宫前,对着一众祭司,说的也是这句话。”
风昊的指尖骤然收紧,木樨花瓣簌簌地落在青衫上,像是一场无声的叹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大祭司明知我是逆贼,还要庇护?”
“逆贼?”姜月的语调中带着一丝嘲讽,她的指尖划过羊皮纸上“阴阳平衡”四个字,眼神坚定,“大虞的男子,空有一身才华,却只能被困在深宅大院,做幕僚、当绣娘,这难道就是公平?你兄长用鲜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该被那些水火棍轻易碾碎。”她向前凑近了一步,斗笠的边缘轻轻擦过他的发簪,“我可以奏请女王,开设‘男子清贵科’,让你们这些有才学的男子能够进入神宫,担任典籍官。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至少可以著书立说,将你们的思想传承下去,流芳百世。”
风昊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久违的希望之光。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突然双膝跪地,重重地叩首,木樨花簪从他的发间滑落,跌落在地。“求大祭司给天下有才之男一条路——”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兄长临终前,将这些手稿缝入我的衣襟,他说,若有女子愿意倾听男子的声音,必定是月神转世。”
姜月望着他发间凌乱的碎发,心中涌起一阵怜悯。她想起了现代职场上那些为了性别平等而努力发声的同事们,那些为了打破性别枷锁而奋斗的日子。
她轻轻捡起地上的木樨簪,簪尖还带着风昊的体温,她将簪子重新插入他的发间,说道:“明日起,你便是神宫的典籍官,负责整理《大虞男才录》。”说着,她解下腕间的月神铃,那铃铛上的琉璃珠在烛火下闪烁着微光,她将铃铛系在风昊的腰间,“这铃一响,神宫的护卫皆听你调遣。”
风昊低头看着腰间的铃铛,忽然轻笑出声。他抬起头,泪痣在烛火下泛着微光,眼神中多了一丝狡黠:“大祭司可知,你方才系铃的姿势,像极了话本里贵女定情的桥段?”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想打破这有些沉重的氛围。
姜月微微一怔,随后也笑了起来,她轻轻摇了摇头:“你呀,都到这时候了,还有心思打趣。”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温和的责备,却也有着一丝欣赏。
姜月望着风昊眼中闪烁的那抹促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不久前在街市上他被追捕时的狼狈景象。那时的他,衣袂翻飞,神色慌张,在女官们的水火棍下东躲西藏。而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位神态自若、才情横溢的才子,原来这看似文弱的身躯里,不仅藏着一支能书写出惊世言论的笔,更有着一股不为人知的锋芒,如同被墨香掩盖的利刃。
“定情?”姜月故意板起脸,眼神中却难掩一丝笑意。她微微扬起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典籍官的首要职责,是整理藏书阁三层的孤本。那些古籍皆是神宫的瑰宝,若敢偷懒,”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风昊身上,似笑非笑地说,“便去给神卫当剑穗,尝尝舞刀弄剑的滋味。”
风昊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羁的笑容。他起身时,青衫的衣角轻轻拂过案头,顺手拿起一旁的狼毫,在羊皮纸上添了句批注:“遇卿如逢春,枯笔再生花。”字迹飘逸洒脱,一如他的为人。他放下笔,目光温柔地望着姜月眉间的红痣,忽然压低声音,仿佛在诉说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秘密:“其实在市集相撞时,我便闻到你身上的月桂香——那是月神祭司独有的气息。兄长曾说,闻到这香,便是见到了希望。”他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带着对兄长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姜月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她望着风昊,眼中多了几分欣赏和理解。此时,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姜月的目光移向风昊腰间的月神铃,那铃铛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奏响一曲希望的乐章。她忽然觉得,这异世的风,正透过雕花窗棂,送来新的可能。
风昊的手稿静静地躺在案头,字迹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平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他眼尾的那颗泪痣,在烛火的映照下,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终将成为神宫新的传奇。
这一晚,神宫藏书阁的烛火直到天明未灭。风昊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狼毫,眼神专注而坚定。他望着面前的《男权新论》,思绪万千。
良久,他轻轻蘸了蘸墨,在扉页画下姜月的侧影。他笔下的姜月,眉间红痣如点绛,月神铃在腰间轻响,身姿挺拔而优雅。望着画中的女子,风昊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而在神宫的另一隅,姜月摸着腕间的琉璃铃,忽然想起帕角的小楷。灯油的字迹或许会被岁月洗去,但有些东西早已种下,在姬无名攥紧帕子的指尖,在妘熊磨剑时的侧影,在风昊画小剧场的笔尖,正在神宫的冻土下,长出比琉璃更璀璨的、属于他们的春天。
卯初的朱雀街裹着层淡青色的雾霭,糖炒栗子的焦香混着露水漫过青石板,将晨雾染成琥珀色。姜月戴着边缘缀着银铃的青竹斗笠,特意将月神袍换成寻常贵女的鸦青襦裙,腕间琉璃铃用浸过药汁的帕子层层裹住,只敢露出若有若无的细碎声响。她的目光扫过书摊角落,新刻的《月神异闻录》扉页赫然印着“男子不得干政“的朱砂批注,墨迹未干。
“抓住他!竟敢诋毁女权纲常!“尖锐的呵斥撕破晨雾,三五个赤色官服的女官举着水火棍狂奔而来,青铜腰牌在晨雾中泛着冷光。街角白衣男子发间木樨花簪随着奔跑轻颤,腰间古体“风“字玉佩撞出清响,月白色广袖被露水浸透,在晨雾里划出朦胧的弧线,像片即将破碎的云。
姜月的指尖骤然收紧,斗笠边缘的银铃发出压抑的轻响。她想起《神宫秘档》里泛黄的记载:三年前那个飘雪的夜,风朔的《男德新解》墨迹未冷,人却横死在神宫台阶,鲜血浸透了书页上“男子亦可为国栋梁“的字迹。而此刻眼前这个衣袂翻飞的身影,与记忆里画轴中风家二郎的模样渐渐重叠——传闻他七岁能诗,十二岁便敢在诗会上讽刺礼教,如今却成了通缉榜上的要犯。
“让开!“水火棍扫过书摊,滚烫的板栗壳如雨点飞溅。姜月侧身避开,袖中月神令符突然发烫,暗纹在袖底泛起微光。白衣男子踉跄着撞进她怀里,带着墨香的月桂气息扑面而来,绣着并蒂莲的袖口滑落,露出半截用朱砂写着“不平则鸣“的臂甲。他慌乱后退时,半卷羊皮纸从袖中飘落,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泪痕。
“大祭司?“他盯着她斗笠下若隐若现的眉间红痣,睫毛剧烈颤动,耳尖瞬间泛起薄红。女官们举着水火棍围拢时,他突然将羊皮纸塞进她掌心,指尖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劳烦将《风氏谏言书》呈给女王陛下。“那声音轻得像晨雾里的叹息,却在她耳畔炸开惊雷。
姜月攥紧羊皮纸,冰凉的神令符滑入手心。当她亮出令牌时,月神纹在晨雾中折射出九道金光,女官们齐刷刷跪地叩首,额头贴着沾着糖霜的青石板。她望着眼前人眼尾那颗泪痣,想起原主记忆里母亲常说的话:“风家二郎的泪痣,是天上文曲星坠在人间的印记。“
“风昊?“她压低声音,解下月白色外裳披在他肩头。衣摆扫过他颤抖的指尖,露出袖口被水火棍划破的狼毫纹——那是他最爱的笔庄纹样。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他苍白的侧脸,也照亮羊皮纸上“求陛下开男子科举“的朱砂大字,在青石板上投下惊心动魄的影子。
神宫偏殿弥漫着淡淡的檀香,那香气混着浴桶中蒸腾的水汽,在昏黄的烛火下,如一层薄纱般笼罩着室内。
姜月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浴桶边已换上青衫的男子身上,风昊倚靠着屏风,身形略显单薄,湿漉漉的头发随意地束着,几缕碎发垂落在额前。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木樨花簪,那簪子上的花瓣似乎还带着清晨露水的痕迹,而他眼尾的泪痣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如罂粟般妖冶的红。
“大祭司为何救我?”风昊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疑惑与警惕,“我手中的《男权新论》,字字句句可都是触了这女权至上的大虞国的逆鳞。”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
案头上,羊皮纸被缓缓展开,“女子掌军,男子掌文,阴阳相济,方得长久”的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姜月的目光落在那字迹上,又移向风昊腕间那只与兄长同款的断玉镯,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轻轻一笑,说道:“你兄长当年跪在神宫前,对着一众祭司,说的也是这句话。”
风昊的指尖骤然收紧,木樨花瓣簌簌地落在青衫上,像是一场无声的叹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大祭司明知我是逆贼,还要庇护?”
“逆贼?”姜月的语调中带着一丝嘲讽,她的指尖划过羊皮纸上“阴阳平衡”四个字,眼神坚定,“大虞的男子,空有一身才华,却只能被困在深宅大院,做幕僚、当绣娘,这难道就是公平?你兄长用鲜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该被那些水火棍轻易碾碎。”她向前凑近了一步,斗笠的边缘轻轻擦过他的发簪,“我可以奏请女王,开设‘男子清贵科’,让你们这些有才学的男子能够进入神宫,担任典籍官。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至少可以著书立说,将你们的思想传承下去,流芳百世。”
风昊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久违的希望之光。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突然双膝跪地,重重地叩首,木樨花簪从他的发间滑落,跌落在地。“求大祭司给天下有才之男一条路——”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兄长临终前,将这些手稿缝入我的衣襟,他说,若有女子愿意倾听男子的声音,必定是月神转世。”
姜月望着他发间凌乱的碎发,心中涌起一阵怜悯。她想起了现代职场上那些为了性别平等而努力发声的同事们,那些为了打破性别枷锁而奋斗的日子。
她轻轻捡起地上的木樨簪,簪尖还带着风昊的体温,她将簪子重新插入他的发间,说道:“明日起,你便是神宫的典籍官,负责整理《大虞男才录》。”说着,她解下腕间的月神铃,那铃铛上的琉璃珠在烛火下闪烁着微光,她将铃铛系在风昊的腰间,“这铃一响,神宫的护卫皆听你调遣。”
风昊低头看着腰间的铃铛,忽然轻笑出声。他抬起头,泪痣在烛火下泛着微光,眼神中多了一丝狡黠:“大祭司可知,你方才系铃的姿势,像极了话本里贵女定情的桥段?”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想打破这有些沉重的氛围。
姜月微微一怔,随后也笑了起来,她轻轻摇了摇头:“你呀,都到这时候了,还有心思打趣。”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温和的责备,却也有着一丝欣赏。
姜月望着风昊眼中闪烁的那抹促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不久前在街市上他被追捕时的狼狈景象。那时的他,衣袂翻飞,神色慌张,在女官们的水火棍下东躲西藏。而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位神态自若、才情横溢的才子,原来这看似文弱的身躯里,不仅藏着一支能书写出惊世言论的笔,更有着一股不为人知的锋芒,如同被墨香掩盖的利刃。
“定情?”姜月故意板起脸,眼神中却难掩一丝笑意。她微微扬起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典籍官的首要职责,是整理藏书阁三层的孤本。那些古籍皆是神宫的瑰宝,若敢偷懒,”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风昊身上,似笑非笑地说,“便去给神卫当剑穗,尝尝舞刀弄剑的滋味。”
风昊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羁的笑容。他起身时,青衫的衣角轻轻拂过案头,顺手拿起一旁的狼毫,在羊皮纸上添了句批注:“遇卿如逢春,枯笔再生花。”字迹飘逸洒脱,一如他的为人。他放下笔,目光温柔地望着姜月眉间的红痣,忽然压低声音,仿佛在诉说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秘密:“其实在市集相撞时,我便闻到你身上的月桂香——那是月神祭司独有的气息。兄长曾说,闻到这香,便是见到了希望。”他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带着对兄长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姜月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她望着风昊,眼中多了几分欣赏和理解。此时,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姜月的目光移向风昊腰间的月神铃,那铃铛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奏响一曲希望的乐章。她忽然觉得,这异世的风,正透过雕花窗棂,送来新的可能。
风昊的手稿静静地躺在案头,字迹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平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他眼尾的那颗泪痣,在烛火的映照下,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终将成为神宫新的传奇。
这一晚,神宫藏书阁的烛火直到天明未灭。风昊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狼毫,眼神专注而坚定。他望着面前的《男权新论》,思绪万千。
良久,他轻轻蘸了蘸墨,在扉页画下姜月的侧影。他笔下的姜月,眉间红痣如点绛,月神铃在腰间轻响,身姿挺拔而优雅。望着画中的女子,风昊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