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朝堂交锋,萧辰回护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凤归朝:神医嫡女倾天下》最新章节!
金銮殿。
大周王朝的权力中枢,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凝滞而肃杀的气氛。雕龙画凤的梁柱高耸入云,盘龙金座上的天子面沉如水,就连空气中浮动的龙涎香,似乎都比往日沉重了几分。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刚刚投下惊雷的男人身上——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望。
他一身绯色官袍,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如一杆标枪。此人是太后一手提拔的言官之首,以铁面无私、敢于直谏闻名,是朝堂上最锋利的一把刀。
而今日,这把刀,对准了苏清婉。
他刚刚掷地有声地弹劾完,大殿内便陷入了这死一般的寂静。他所列举的“罪状”,字字诛心,将一场活人无数的善举,描绘成了一场败坏风化、收买人心的政治阴谋。
“陛下,陈御史所言甚是!”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臣出列附和,他是礼部尚书,最是看重纲常伦理,“女子闺誉,大于性命。安康县主此举,诚然救了一些百姓,却也败坏了天下女子的德行典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臣附议!一介女子,竟能得万民立长生牌位,此乃民心之惑,非社稷之福!”
一时间,数名倾向于太后一派的守旧官员纷纷出列,言辞犀利,大有不将苏清婉定罪誓不罢休的架势。
苏宏站在武官之列,气得浑身发抖。他想起前些时日被废为庶人的晋王,那可是陛下的亲弟弟!就因为行差踏错,落得如此下场。如今这些人又将矛头对准自己的女儿,怎能让他不心急如焚!他猛地出班,跪倒在地:“陛下!小女清婉绝无此心!她只是……只是见不得百姓受苦,一心只想救人啊!请陛下明察!”
他的声音里带着身为父亲的焦急与恳切,然而在这充满政治算计的朝堂之上,这份单纯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御座之上,皇帝赵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他看看义愤填膺的陈望,又看看老泪纵横的苏宏,心中正在进行着高速的权衡。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女子的弹劾,这是太后一党,对近来声势愈隆的苏清婉,以及她背后若隐若现的摄政王势力的一次公开宣战。
就在这胶着的、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个清冷的声音,不高,却瞬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了三分。
“本王,有话要说。”
是萧辰。
他从始至终都站在那里,如一尊沉默的玉山,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此刻他终于动了,迈步而出。他没有穿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九旒冕服,只是一袭玄色亲王朝服,却比龙座上的皇帝更让人不敢直视。
他一步步走到大殿中央,并未立刻反驳,而是对身后的魏林微微颔首。
魏林会意,转身出殿。片刻之后,两名禁军抬着一样巨大的物件,沉重地走了进来。那是一把华盖如云的万民伞,上好的绸缎上,用金线密密麻麻地绣满了数千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生命。
紧接着,魏林又亲手捧上了一叠厚厚的纸张,高声道:“此乃京郊三镇一十七村,共计七千三百一十二名百姓的联名感谢信!信中血书,叩谢苏神医活命之恩!”
那把伞,那叠信,如两座大山,无声地矗立在朝堂之上,散发着比任何雄辩都更加厚重的力量。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几名言官,瞬间哑火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做完这一切,萧辰才缓缓转向面色铁青的陈望,声音依旧清冷如冰。
“陈御史,本王问你,京郊时疫爆发至今,朝廷拨了多少赈灾银两?派了几位太医前往救治?”
陈望一滞,嘴唇翕动,却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因为答案是:一两未拨,一人未派。官府所做的,只是封锁。
萧辰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国难当头,医者以一人之力,散尽家财,亲身犯险,救活数千大周子民。在陈御史看来,这竟是有罪?”
他向前踏出一步,逼人的气势让陈望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莫非,”萧辰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寒冬惊雷,在殿内炸响,“在陈御史与诸位大人看来,坐视我大周子民于病痛中哀嚎等死,将疫区变成人间炼狱,这才是忠臣所为?!这才是所谓的国体风化?!”
这番诛心之问,如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陈望和那些附和者的脸上。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萧辰不再看他们,而是转身,对着御座上的皇帝,躬身一拜。
“陛下,苏清婉以女子之身,行国士之事。此等功绩,若不赏,则寒天下仁义之士之心;若反罚,则为亲者痛,仇者快!”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臣,恳请陛下,降旨嘉奖苏清婉。并正式册封其为‘安康县主’!”
安康!
安百姓之危,康万民之体!
这个封号,提得何其精妙,何其响亮!
皇帝赵渊眼中的犹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激赏。他等的就是这个台阶,一个足以压倒所有反对之声的、名正言顺的台阶。
“摄政王所言,深得朕心!”皇帝一拍龙椅,站起身来,声震寰宇。
“传朕旨意!安康县主苏清婉,心怀大爱,功在社稷!特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其‘活菩萨’之名,乃万民所赠,是为大善!着其事迹,由史官记录在册,以彰其德!”
“即日起,朝野上下,若再有非议其功绩、污其名节者,以妖言惑众论处,严惩不贷!”
一连串的封赏与圣旨,如同一道道天宪,彻底将此事定了性。
陈望面如死灰,颓然跪倒在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这一局,他们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苏宏激动得热泪盈眶,朝着御座与萧辰的方向,重重地磕下了头。
退朝的钟声响起。
萧辰转身离去,从始至终,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只是在他与苏宏擦肩而过时,极轻地说了一句:“相爷,生了个好女儿。”
慈安宫。
暖香袅袅,富丽堂皇。
一名心腹女官快步走进内殿,在李太后身边低声耳语,将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李太后正用一柄金镶玉的小剪,优雅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她听着汇报,脸上雍容华贵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在听一段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闲闻。
直到女官说完,她手中的动作才停了下来。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盆开得正盛的茶花。片刻之后,她拿起手边那只她最心爱的,由官窑烧制的雨过天青色茶盏,似乎是想喝口茶。
然而,她的手却猛然一紧。
“咔嚓——!”
一声脆响,那只价值连城的茶盏,竟被她生生捏得粉碎!锋利的瓷片划破了她保养得宜的肌肤,殷红的血珠顺着她白皙的手指滴落,一滴,一滴,落在娇嫩的茶花花瓣上,妖异如血。
“好个摄政王,好个苏清婉!”
她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但眼底却翻涌着彻骨的冰冷与疯狂。
“这是要联合起来,与哀家作对了!”
她将手中的瓷片碎渣随手扔在地上,对旁边吓得噤若寒蝉的心腹女官周姑姑冷冷道:
“既然如此,就别怪哀家心狠手辣了!”
金銮殿。
大周王朝的权力中枢,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凝滞而肃杀的气氛。雕龙画凤的梁柱高耸入云,盘龙金座上的天子面沉如水,就连空气中浮动的龙涎香,似乎都比往日沉重了几分。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刚刚投下惊雷的男人身上——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望。
他一身绯色官袍,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如一杆标枪。此人是太后一手提拔的言官之首,以铁面无私、敢于直谏闻名,是朝堂上最锋利的一把刀。
而今日,这把刀,对准了苏清婉。
他刚刚掷地有声地弹劾完,大殿内便陷入了这死一般的寂静。他所列举的“罪状”,字字诛心,将一场活人无数的善举,描绘成了一场败坏风化、收买人心的政治阴谋。
“陛下,陈御史所言甚是!”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臣出列附和,他是礼部尚书,最是看重纲常伦理,“女子闺誉,大于性命。安康县主此举,诚然救了一些百姓,却也败坏了天下女子的德行典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臣附议!一介女子,竟能得万民立长生牌位,此乃民心之惑,非社稷之福!”
一时间,数名倾向于太后一派的守旧官员纷纷出列,言辞犀利,大有不将苏清婉定罪誓不罢休的架势。
苏宏站在武官之列,气得浑身发抖。他想起前些时日被废为庶人的晋王,那可是陛下的亲弟弟!就因为行差踏错,落得如此下场。如今这些人又将矛头对准自己的女儿,怎能让他不心急如焚!他猛地出班,跪倒在地:“陛下!小女清婉绝无此心!她只是……只是见不得百姓受苦,一心只想救人啊!请陛下明察!”
他的声音里带着身为父亲的焦急与恳切,然而在这充满政治算计的朝堂之上,这份单纯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御座之上,皇帝赵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他看看义愤填膺的陈望,又看看老泪纵横的苏宏,心中正在进行着高速的权衡。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女子的弹劾,这是太后一党,对近来声势愈隆的苏清婉,以及她背后若隐若现的摄政王势力的一次公开宣战。
就在这胶着的、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个清冷的声音,不高,却瞬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了三分。
“本王,有话要说。”
是萧辰。
他从始至终都站在那里,如一尊沉默的玉山,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此刻他终于动了,迈步而出。他没有穿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九旒冕服,只是一袭玄色亲王朝服,却比龙座上的皇帝更让人不敢直视。
他一步步走到大殿中央,并未立刻反驳,而是对身后的魏林微微颔首。
魏林会意,转身出殿。片刻之后,两名禁军抬着一样巨大的物件,沉重地走了进来。那是一把华盖如云的万民伞,上好的绸缎上,用金线密密麻麻地绣满了数千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生命。
紧接着,魏林又亲手捧上了一叠厚厚的纸张,高声道:“此乃京郊三镇一十七村,共计七千三百一十二名百姓的联名感谢信!信中血书,叩谢苏神医活命之恩!”
那把伞,那叠信,如两座大山,无声地矗立在朝堂之上,散发着比任何雄辩都更加厚重的力量。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几名言官,瞬间哑火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做完这一切,萧辰才缓缓转向面色铁青的陈望,声音依旧清冷如冰。
“陈御史,本王问你,京郊时疫爆发至今,朝廷拨了多少赈灾银两?派了几位太医前往救治?”
陈望一滞,嘴唇翕动,却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因为答案是:一两未拨,一人未派。官府所做的,只是封锁。
萧辰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国难当头,医者以一人之力,散尽家财,亲身犯险,救活数千大周子民。在陈御史看来,这竟是有罪?”
他向前踏出一步,逼人的气势让陈望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莫非,”萧辰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寒冬惊雷,在殿内炸响,“在陈御史与诸位大人看来,坐视我大周子民于病痛中哀嚎等死,将疫区变成人间炼狱,这才是忠臣所为?!这才是所谓的国体风化?!”
这番诛心之问,如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陈望和那些附和者的脸上。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萧辰不再看他们,而是转身,对着御座上的皇帝,躬身一拜。
“陛下,苏清婉以女子之身,行国士之事。此等功绩,若不赏,则寒天下仁义之士之心;若反罚,则为亲者痛,仇者快!”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臣,恳请陛下,降旨嘉奖苏清婉。并正式册封其为‘安康县主’!”
安康!
安百姓之危,康万民之体!
这个封号,提得何其精妙,何其响亮!
皇帝赵渊眼中的犹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激赏。他等的就是这个台阶,一个足以压倒所有反对之声的、名正言顺的台阶。
“摄政王所言,深得朕心!”皇帝一拍龙椅,站起身来,声震寰宇。
“传朕旨意!安康县主苏清婉,心怀大爱,功在社稷!特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其‘活菩萨’之名,乃万民所赠,是为大善!着其事迹,由史官记录在册,以彰其德!”
“即日起,朝野上下,若再有非议其功绩、污其名节者,以妖言惑众论处,严惩不贷!”
一连串的封赏与圣旨,如同一道道天宪,彻底将此事定了性。
陈望面如死灰,颓然跪倒在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这一局,他们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苏宏激动得热泪盈眶,朝着御座与萧辰的方向,重重地磕下了头。
退朝的钟声响起。
萧辰转身离去,从始至终,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只是在他与苏宏擦肩而过时,极轻地说了一句:“相爷,生了个好女儿。”
慈安宫。
暖香袅袅,富丽堂皇。
一名心腹女官快步走进内殿,在李太后身边低声耳语,将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李太后正用一柄金镶玉的小剪,优雅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她听着汇报,脸上雍容华贵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在听一段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闲闻。
直到女官说完,她手中的动作才停了下来。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盆开得正盛的茶花。片刻之后,她拿起手边那只她最心爱的,由官窑烧制的雨过天青色茶盏,似乎是想喝口茶。
然而,她的手却猛然一紧。
“咔嚓——!”
一声脆响,那只价值连城的茶盏,竟被她生生捏得粉碎!锋利的瓷片划破了她保养得宜的肌肤,殷红的血珠顺着她白皙的手指滴落,一滴,一滴,落在娇嫩的茶花花瓣上,妖异如血。
“好个摄政王,好个苏清婉!”
她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但眼底却翻涌着彻骨的冰冷与疯狂。
“这是要联合起来,与哀家作对了!”
她将手中的瓷片碎渣随手扔在地上,对旁边吓得噤若寒蝉的心腹女官周姑姑冷冷道:
“既然如此,就别怪哀家心狠手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