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杏林微澜,柳门之邀(求收藏)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凤归朝:神医嫡女倾天下》最新章节!
朱雀大街上发生的那一幕,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城。
故事在百姓的口中变得越来越传奇。“贵女当街救人”的版本,从最初的惊奇,逐渐演变成了“女菩萨显灵”。有人说那位小姐蒙着面纱,貌若天仙;有人说她手法如电,金光护体。但无论版本如何离奇,事件的核心——一个深闺贵女,用一种闻所未闻的法子,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个孩童的性命——是确凿无疑的。
这股风,自然也吹进了京城医学界,这片被称为“杏林”的,自有一套规矩的江湖。
京城东区,一座三进的老宅院,门前悬挂着一块由前朝状元亲笔题写的黑漆金字匾额——济世堂。这里,是整个大胤王朝医者心中的圣地,只因它的主人,是御赐“杏林魁首”,被尊称为“柳神医”的柳承志。
此刻,济世堂的后堂内,正燃着一炉清心的檀香,几位京城颇有名望的大夫正围坐一堂,品茶论道。
“听说了吗?朱雀大街上的奇事。”一位姓钱的大夫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一个黄毛丫头,当街对一个男童搂搂抱抱,成何体统!依我看,那孩子不过是寻常痰壅,凑巧缓过一口气,倒让她搏了个‘女菩萨’的美名。”
“钱兄此言差矣,”另一位稍年轻的张大夫反驳道,“我特地去问过那孩子的母亲,据她描述,当时孩子已面色青紫,毫无声息,连福源堂的孙老先生都束手无策。那位姑娘施救之后,孩子是吐出了一大块糖糕才转危为安的。这绝非巧合。”
“就算如此,女子行医,抛头露面,终究是有违礼法!医道乃是悬壶济世的庄严之道,岂容闺阁女子当作博取名声的儿戏!”钱大夫吹胡子瞪眼,显然是个极其守旧之人。
堂内的争论愈发激烈,开明派与保守派各执一词。
“咳。”
一声轻咳,让满堂的嘈杂瞬间平息。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衫、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的老者,正缓步从内室走出。他便是柳承志。他手上没有拄杖,步履稳健,一双眼睛虽染风霜,却清亮有神,仿佛能洞悉一切。
“师父。”堂内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柳承志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他走到主位,端起一杯尚温的茶,目光扫过众人:“你们方才所论之事,我也听说了。”
他看向那位钱大夫,缓缓开口:“钱大夫,我问你,医者之本,为何?”
钱大夫一愣,恭敬答道:“回柳神医,医者之本,在辨证施治,救死扶伤。”
“说得好。”柳承志点了点头,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那么,救死扶伤,可分男女老幼,可分庙堂江湖?”
钱大夫的额角渗出了一丝细汗,呐呐不能言。
柳承志不再看他,转而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我辈行医,所敬者,非身份,非性别,乃是那份能与阎罗一争的‘术’!朱雀大街之事,老夫不在乎救人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老夫在乎的,是她所用之术!”
他一直平稳抚着长须的手,此刻微微一顿,眼中迸发出浓厚的兴趣与光彩,这是他遇到精妙医理时特有的“印记”。
“不施针,不用药,以人力从外施加压力,迫使气道异物排出。此法构思之奇,胆魄之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背后,必有一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医理作为支撑!这,才是真正的瑰宝!”
他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尤其是那些思想开明的年轻医者,听得热血沸腾,而钱大夫之流,则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
“陈越。”柳承志唤道。
“弟子在。”一个身形挺拔、气质沉稳的青年从旁应声而出,正是柳神医最得意的大弟子,陈越。
“你去查。当时那孩子身边的马车是何样式,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还有,那位姑娘的身形、随从,有何特征。三天之内,我要知道,这位‘女菩萨’,究竟是何人。”柳承志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如获至宝的迫切。
“是,师父!”陈越领命而去,动作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柳承志的效率远超所有人想象。
仅仅两日后,丞相府的大门,便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
门房看到陈越递上的名帖时,手都抖了一下。
“济……济世堂,陈越医师?”门房结结巴巴地念出声。京城里谁人不知,陈越是柳神医的衣钵传人,等闲的王公贵族都未必能请得动他。今日他亲自登门,所为何事?
此事非同小可,立刻被层层通报上去。
正在书房处理公务的丞相苏宏,听闻此事也颇感意外。他与柳神医素无深交,对方派大弟子前来,让他一头雾水。
会客厅内,苏宏见到了这位在京城医学界声名鹊起的青年才俊。
陈越不卑不亢,先行大礼,随即开门见山:“陈越此来,是奉家师柳神医之命,特来拜访府上的一位贵人。”
“哦?不知柳神医要拜访何人?”苏宏心中愈发好奇。
陈越微微一笑,吐出了一个让苏宏震惊不已的名字。
“家师听闻府上大小姐苏清婉蕙质兰心,不仅有菩萨心肠,更身怀精妙医术。两日前于朱雀大街上,以奇法救助窒息小儿,此等仁心仁术,令家师感佩不已。故特命弟子前来,送上请柬,邀大小姐三日后往济世堂一叙,共同探讨医道。”
陈越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宏的脑中轰然炸响。
清婉?懂医术?还当街救了人?
他第一个反应是不信,可济世堂的名帖就摆在眼前,陈越的态度恭敬而真诚,绝无半分虚假。震惊过后,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惊愕,有疑惑,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骄傲。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丞相府,自然也传到了王氏和苏玉柔的耳中。
“砰!”
一只上好的粉彩茶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苏玉柔的脸因嫉妒而扭曲,声音尖利刺耳,“那个贱人!她怎么可能得到柳神医的青眼!她连医书的边都没摸过几本,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狐媚手段,骗了所有人!”
她扑到王氏面前,抓住她的衣袖,疯狂地哭诉:“娘!您听到了吗?现在全府上下都在议论她!说她是什么‘女菩萨’!那我呢?我算什么?我才是京城第一才女,我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王氏的脸色同样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她死死地盯着地上破碎的瓷片,那锋利的边缘,就像她此刻被嫉妒啃噬的心。
她比苏玉柔想得更深。苏清婉不仅没死,还变了个人似的,现在,更是搭上了柳神医这条线。柳神医是什么人?那是连当今圣上都要礼敬三分的人物!若苏清婉真的得了他的庇护,日后自己再想动她,便是难如登天!
“别急。”王氏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恨意,声音冰冷地安抚着女儿,“济世堂是什么地方?是龙潭虎穴,是全京城医者汇聚之地。她一个黄毛丫头,是真是假,去了便知。”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我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有那个本事!若是在济世堂丢了人,成了全京城的笑柄,那可比我们亲自动手,要精彩多了!”
而在清秋院,苏清婉接过那封由上好宣纸制成,带着淡淡墨香的请柬时,神色平静。
她知道,当她决定在街头出手的那一刻起,这一天,就必然会到来。
这不仅仅是一封请柬。
这是她打破深闺桎梏,真正踏入这广阔天地,为自己赢得社会地位与话语权的第一步。
是她为未来的“清婉堂”乃至更长远的复仇之路,寻找到的最坚实、最关键的一块“护身符”。
柳神医,济世堂……她唇角微勾,清冷的眼眸中,燃起了一簇明亮的、名为“期待”的火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朱雀大街上发生的那一幕,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城。
故事在百姓的口中变得越来越传奇。“贵女当街救人”的版本,从最初的惊奇,逐渐演变成了“女菩萨显灵”。有人说那位小姐蒙着面纱,貌若天仙;有人说她手法如电,金光护体。但无论版本如何离奇,事件的核心——一个深闺贵女,用一种闻所未闻的法子,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个孩童的性命——是确凿无疑的。
这股风,自然也吹进了京城医学界,这片被称为“杏林”的,自有一套规矩的江湖。
京城东区,一座三进的老宅院,门前悬挂着一块由前朝状元亲笔题写的黑漆金字匾额——济世堂。这里,是整个大胤王朝医者心中的圣地,只因它的主人,是御赐“杏林魁首”,被尊称为“柳神医”的柳承志。
此刻,济世堂的后堂内,正燃着一炉清心的檀香,几位京城颇有名望的大夫正围坐一堂,品茶论道。
“听说了吗?朱雀大街上的奇事。”一位姓钱的大夫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一个黄毛丫头,当街对一个男童搂搂抱抱,成何体统!依我看,那孩子不过是寻常痰壅,凑巧缓过一口气,倒让她搏了个‘女菩萨’的美名。”
“钱兄此言差矣,”另一位稍年轻的张大夫反驳道,“我特地去问过那孩子的母亲,据她描述,当时孩子已面色青紫,毫无声息,连福源堂的孙老先生都束手无策。那位姑娘施救之后,孩子是吐出了一大块糖糕才转危为安的。这绝非巧合。”
“就算如此,女子行医,抛头露面,终究是有违礼法!医道乃是悬壶济世的庄严之道,岂容闺阁女子当作博取名声的儿戏!”钱大夫吹胡子瞪眼,显然是个极其守旧之人。
堂内的争论愈发激烈,开明派与保守派各执一词。
“咳。”
一声轻咳,让满堂的嘈杂瞬间平息。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衫、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的老者,正缓步从内室走出。他便是柳承志。他手上没有拄杖,步履稳健,一双眼睛虽染风霜,却清亮有神,仿佛能洞悉一切。
“师父。”堂内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柳承志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他走到主位,端起一杯尚温的茶,目光扫过众人:“你们方才所论之事,我也听说了。”
他看向那位钱大夫,缓缓开口:“钱大夫,我问你,医者之本,为何?”
钱大夫一愣,恭敬答道:“回柳神医,医者之本,在辨证施治,救死扶伤。”
“说得好。”柳承志点了点头,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那么,救死扶伤,可分男女老幼,可分庙堂江湖?”
钱大夫的额角渗出了一丝细汗,呐呐不能言。
柳承志不再看他,转而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我辈行医,所敬者,非身份,非性别,乃是那份能与阎罗一争的‘术’!朱雀大街之事,老夫不在乎救人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老夫在乎的,是她所用之术!”
他一直平稳抚着长须的手,此刻微微一顿,眼中迸发出浓厚的兴趣与光彩,这是他遇到精妙医理时特有的“印记”。
“不施针,不用药,以人力从外施加压力,迫使气道异物排出。此法构思之奇,胆魄之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背后,必有一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医理作为支撑!这,才是真正的瑰宝!”
他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尤其是那些思想开明的年轻医者,听得热血沸腾,而钱大夫之流,则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
“陈越。”柳承志唤道。
“弟子在。”一个身形挺拔、气质沉稳的青年从旁应声而出,正是柳神医最得意的大弟子,陈越。
“你去查。当时那孩子身边的马车是何样式,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还有,那位姑娘的身形、随从,有何特征。三天之内,我要知道,这位‘女菩萨’,究竟是何人。”柳承志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如获至宝的迫切。
“是,师父!”陈越领命而去,动作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柳承志的效率远超所有人想象。
仅仅两日后,丞相府的大门,便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
门房看到陈越递上的名帖时,手都抖了一下。
“济……济世堂,陈越医师?”门房结结巴巴地念出声。京城里谁人不知,陈越是柳神医的衣钵传人,等闲的王公贵族都未必能请得动他。今日他亲自登门,所为何事?
此事非同小可,立刻被层层通报上去。
正在书房处理公务的丞相苏宏,听闻此事也颇感意外。他与柳神医素无深交,对方派大弟子前来,让他一头雾水。
会客厅内,苏宏见到了这位在京城医学界声名鹊起的青年才俊。
陈越不卑不亢,先行大礼,随即开门见山:“陈越此来,是奉家师柳神医之命,特来拜访府上的一位贵人。”
“哦?不知柳神医要拜访何人?”苏宏心中愈发好奇。
陈越微微一笑,吐出了一个让苏宏震惊不已的名字。
“家师听闻府上大小姐苏清婉蕙质兰心,不仅有菩萨心肠,更身怀精妙医术。两日前于朱雀大街上,以奇法救助窒息小儿,此等仁心仁术,令家师感佩不已。故特命弟子前来,送上请柬,邀大小姐三日后往济世堂一叙,共同探讨医道。”
陈越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宏的脑中轰然炸响。
清婉?懂医术?还当街救了人?
他第一个反应是不信,可济世堂的名帖就摆在眼前,陈越的态度恭敬而真诚,绝无半分虚假。震惊过后,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惊愕,有疑惑,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骄傲。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丞相府,自然也传到了王氏和苏玉柔的耳中。
“砰!”
一只上好的粉彩茶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苏玉柔的脸因嫉妒而扭曲,声音尖利刺耳,“那个贱人!她怎么可能得到柳神医的青眼!她连医书的边都没摸过几本,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狐媚手段,骗了所有人!”
她扑到王氏面前,抓住她的衣袖,疯狂地哭诉:“娘!您听到了吗?现在全府上下都在议论她!说她是什么‘女菩萨’!那我呢?我算什么?我才是京城第一才女,我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王氏的脸色同样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她死死地盯着地上破碎的瓷片,那锋利的边缘,就像她此刻被嫉妒啃噬的心。
她比苏玉柔想得更深。苏清婉不仅没死,还变了个人似的,现在,更是搭上了柳神医这条线。柳神医是什么人?那是连当今圣上都要礼敬三分的人物!若苏清婉真的得了他的庇护,日后自己再想动她,便是难如登天!
“别急。”王氏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恨意,声音冰冷地安抚着女儿,“济世堂是什么地方?是龙潭虎穴,是全京城医者汇聚之地。她一个黄毛丫头,是真是假,去了便知。”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我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有那个本事!若是在济世堂丢了人,成了全京城的笑柄,那可比我们亲自动手,要精彩多了!”
而在清秋院,苏清婉接过那封由上好宣纸制成,带着淡淡墨香的请柬时,神色平静。
她知道,当她决定在街头出手的那一刻起,这一天,就必然会到来。
这不仅仅是一封请柬。
这是她打破深闺桎梏,真正踏入这广阔天地,为自己赢得社会地位与话语权的第一步。
是她为未来的“清婉堂”乃至更长远的复仇之路,寻找到的最坚实、最关键的一块“护身符”。
柳神医,济世堂……她唇角微勾,清冷的眼眸中,燃起了一簇明亮的、名为“期待”的火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