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府中暗棋,赵姨娘访 (求收藏)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凤归朝:神医嫡女倾天下》最新章节!
距离及笄之礼只剩最后两日,丞相府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忙碌而隆重。各处张灯结彩,下人们穿梭往来,脸上都带着几分喜气与紧张。王氏更是将主母的威严与能干发挥到了极致,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力求将这场及笄盛典办得风光体面,以彰显苏家的门楣。
清秋院内,却是一片异乎寻常的宁静。
苏清婉端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她在心中将及笄礼当日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王氏母女最有可能下手的环节,都仔細地推演了数遍。针对她们准备在礼服和首饰上动的那些手脚,她也已与秋月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好了万全的应对。
如今,只待大戏开锣。
“小姐,赵姨娘带着三小姐来看您了。”夏荷在外间轻声通报。
赵姨娘?
苏清婉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这位赵姨娘,在她的记忆中,一直是个存在感极低的人物。她是苏宏众多妾室中最为不起眼的一个,容貌平平,性子也怯懦温顺,从不争抢,平日里几乎见不到她的身影。她所生的女儿,苏清婉的三庶妹苏清莲,也与她母亲一般,胆小怕事,在府中几乎是个透明人。
王氏治家严苛,对这些庶出的子女更是没什么好脸色,尤其是对赵姨娘这样既无家世背景、又不得苏宏宠爱的妾室,更是随意打压。按理说,赵姨娘应该对王氏唯唯诺诺,怎会在这及笄礼前夕,主动跑到她这个风头正劲、且明显与王氏不对付的嫡女院子里来?
“请她们进来吧。”苏清婉放下手中的书卷,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身着半旧浅蓝色褙子,头上只戴着一支银簪的妇人,牵着一个约莫十二三岁、梳着双平髻的小姑娘,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正是赵姨娘和苏清莲。
“婢妾(奴婢)给大小姐请安。”赵姨娘一进门,便拉着苏清莲规规矩矩地行了个万福礼,姿态放得很低。
苏清莲更是紧张得小脸发白,头几乎要埋到胸口里去,怯生生地唤了一声:“大姐姐……”
“赵姨娘和三妹妹快请起,不必多礼。”苏清婉亲自上前,虚扶了她们一把,语气温和,“秋月,看座,上茶。”
赵姨娘拘谨地在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半个边,苏清莲则紧紧挨着她母亲,一双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听闻大小姐的及笄礼将近,婢妾想着,也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得出手的,便……便亲手做了些莲子糕,给大小姐尝尝鲜,也算是婢妾和清莲的一点心意。”赵姨娘从随身带来的一个小竹篮里,取出一个用干净帕子包着的小食盒,双手捧着递了过来。
秋月上前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做得颇为精致的莲子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赵姨娘有心了。”苏清婉示意秋月收下,“这莲子糕看着便很清爽,想来味道定然不错。”
赵姨娘见她收下,似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略显讨好的笑容:“大小姐喜欢就好。婢妾手笨,也就会做些这个。”
一番客套之后,赵姨娘似是不经意地感叹道:“这几日府里为了大小姐的及笄礼,可真是热闹。夫人也是事事亲力亲为,真是辛劳。只是……唉,这人一多,事一杂,难免就有些顾此失彼的地方。”
苏清婉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赵姨娘见她不语,咬了咬唇,似是鼓足了勇气,才又继续说道:“婢妾听闻,前几日大小姐院里的春桃犯了错,被大小姐按家规处置了。婢妾……婢妾觉得,大小姐做得极对。这府里的下人,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不然有些奴才仗着主子心善,便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甚至欺上瞒下,苛待我们这些……我们这些身份卑微之人。”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愤懑。
苏清婉这才抬眼看向她,目光平静无波:“赵姨娘平日里深居简出,倒是对府中之事知道得不少。”
赵姨娘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道:“婢妾……婢妾也是偶然听下人们议论的。大小姐如今……如今能这般明辨是非,赏罚分明,婢妾……婢妾和清莲,都替大小姐感到高兴,也……也仿佛看到了一些希望。”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苏清婉的反应。
苏清婉心中了然。赵姨娘这是在向她隐晦地表达投诚之意了。她常年受王氏压制,日子过得想必十分艰难。如今见自己这个嫡女似乎有与王氏抗衡的迹象,便想来押注投资,寻求一条新的出路。
只是,这投诚的背后,有几分真心,又有几分是想利用她来对抗王氏,从中渔利,就不得而知了。
苏清婉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紧张不安的苏清莲。她柔声问道:“三妹妹今年多大了?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
苏清莲被她突然点名,吓了一跳,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道:“回……回大姐姐,我……我十三了……平日里……平日里就……就跟着姨娘学学女红……”
“女红做得如何了?可会绣荷包?”苏清婉的语气愈发温和。
“会……会一点点……”苏清莲的声音细若蚊蚋。
苏清婉从袖中取出一个绣工精致、里面装着些香料的小荷包,递给苏清莲:“这个荷包送给你,里面的香料有安神静气之效,你平日里佩戴着,或许能睡得安稳些。”
苏清莲看着那漂亮的荷包,有些不知所措,求助似的看向赵姨娘。
赵姨娘连忙道:“还不快谢谢大小姐赏赐。”
“谢……谢谢大姐姐。”苏清莲怯怯地接过荷包,小脸上露出一丝欢喜。
苏清婉这才重新看向赵姨娘,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深意:“赵姨娘,这府中之事,错综复杂。人心隔肚皮,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若真心向善,安分守己,日后自有福报。但若有人想浑水摸鱼,坐收渔利,那便要看清形势,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赵姨娘听着苏清婉这番话,心中巨震。她原以为这位嫡大小姐即便是性情有所转变,也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姑娘,却没想到她竟能说出如此老成持重、洞察人心的话来。那看似温和的语气之下,却藏着不容小觑的智慧与锋芒。
她连忙起身,再次福了一礼,语气中多了几分由衷的敬畏:“大小姐教诲的是,婢妾都记下了。”
苏清婉微微颔首:“天色不早了,赵姨娘和三妹妹也早些回去歇息吧。及笄礼那日,还要劳烦你们。”
赵姨娘带着苏清莲告辞离去。走出清秋院时,赵姨娘回头望了一眼那紧闭的院门,心中百感交集。这位大小姐,怕是真的要在这苏府,掀起一番风浪了。而她今日这番试探,也不知是对是错。
待她们走后,秋月才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姐,这位赵姨娘……她是真心想投靠我们吗?”
苏清婉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唇边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是试探,也是一种投资。她如今走投无路,见我这里似乎有了些起色,便想来烧个冷灶,看看有没有机会翻身。”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府中,多一个看似无害的朋友,总比多一个潜在的敌人要好。至于她有几分真心,我们且看着吧。日久,才能见人心。”
信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及笄礼前夜,苏清婉仔细检查了所有为明日准备的衣物、首饰以及可能用到的物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窗外,月凉如水。她知道,明日等待她的,将是一场硬仗。但她,已经准备好了。
距离及笄之礼只剩最后两日,丞相府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忙碌而隆重。各处张灯结彩,下人们穿梭往来,脸上都带着几分喜气与紧张。王氏更是将主母的威严与能干发挥到了极致,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力求将这场及笄盛典办得风光体面,以彰显苏家的门楣。
清秋院内,却是一片异乎寻常的宁静。
苏清婉端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她在心中将及笄礼当日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王氏母女最有可能下手的环节,都仔細地推演了数遍。针对她们准备在礼服和首饰上动的那些手脚,她也已与秋月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好了万全的应对。
如今,只待大戏开锣。
“小姐,赵姨娘带着三小姐来看您了。”夏荷在外间轻声通报。
赵姨娘?
苏清婉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这位赵姨娘,在她的记忆中,一直是个存在感极低的人物。她是苏宏众多妾室中最为不起眼的一个,容貌平平,性子也怯懦温顺,从不争抢,平日里几乎见不到她的身影。她所生的女儿,苏清婉的三庶妹苏清莲,也与她母亲一般,胆小怕事,在府中几乎是个透明人。
王氏治家严苛,对这些庶出的子女更是没什么好脸色,尤其是对赵姨娘这样既无家世背景、又不得苏宏宠爱的妾室,更是随意打压。按理说,赵姨娘应该对王氏唯唯诺诺,怎会在这及笄礼前夕,主动跑到她这个风头正劲、且明显与王氏不对付的嫡女院子里来?
“请她们进来吧。”苏清婉放下手中的书卷,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身着半旧浅蓝色褙子,头上只戴着一支银簪的妇人,牵着一个约莫十二三岁、梳着双平髻的小姑娘,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正是赵姨娘和苏清莲。
“婢妾(奴婢)给大小姐请安。”赵姨娘一进门,便拉着苏清莲规规矩矩地行了个万福礼,姿态放得很低。
苏清莲更是紧张得小脸发白,头几乎要埋到胸口里去,怯生生地唤了一声:“大姐姐……”
“赵姨娘和三妹妹快请起,不必多礼。”苏清婉亲自上前,虚扶了她们一把,语气温和,“秋月,看座,上茶。”
赵姨娘拘谨地在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半个边,苏清莲则紧紧挨着她母亲,一双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听闻大小姐的及笄礼将近,婢妾想着,也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得出手的,便……便亲手做了些莲子糕,给大小姐尝尝鲜,也算是婢妾和清莲的一点心意。”赵姨娘从随身带来的一个小竹篮里,取出一个用干净帕子包着的小食盒,双手捧着递了过来。
秋月上前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做得颇为精致的莲子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赵姨娘有心了。”苏清婉示意秋月收下,“这莲子糕看着便很清爽,想来味道定然不错。”
赵姨娘见她收下,似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略显讨好的笑容:“大小姐喜欢就好。婢妾手笨,也就会做些这个。”
一番客套之后,赵姨娘似是不经意地感叹道:“这几日府里为了大小姐的及笄礼,可真是热闹。夫人也是事事亲力亲为,真是辛劳。只是……唉,这人一多,事一杂,难免就有些顾此失彼的地方。”
苏清婉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赵姨娘见她不语,咬了咬唇,似是鼓足了勇气,才又继续说道:“婢妾听闻,前几日大小姐院里的春桃犯了错,被大小姐按家规处置了。婢妾……婢妾觉得,大小姐做得极对。这府里的下人,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不然有些奴才仗着主子心善,便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甚至欺上瞒下,苛待我们这些……我们这些身份卑微之人。”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愤懑。
苏清婉这才抬眼看向她,目光平静无波:“赵姨娘平日里深居简出,倒是对府中之事知道得不少。”
赵姨娘心中一紧,连忙解释道:“婢妾……婢妾也是偶然听下人们议论的。大小姐如今……如今能这般明辨是非,赏罚分明,婢妾……婢妾和清莲,都替大小姐感到高兴,也……也仿佛看到了一些希望。”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苏清婉的反应。
苏清婉心中了然。赵姨娘这是在向她隐晦地表达投诚之意了。她常年受王氏压制,日子过得想必十分艰难。如今见自己这个嫡女似乎有与王氏抗衡的迹象,便想来押注投资,寻求一条新的出路。
只是,这投诚的背后,有几分真心,又有几分是想利用她来对抗王氏,从中渔利,就不得而知了。
苏清婉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紧张不安的苏清莲。她柔声问道:“三妹妹今年多大了?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
苏清莲被她突然点名,吓了一跳,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道:“回……回大姐姐,我……我十三了……平日里……平日里就……就跟着姨娘学学女红……”
“女红做得如何了?可会绣荷包?”苏清婉的语气愈发温和。
“会……会一点点……”苏清莲的声音细若蚊蚋。
苏清婉从袖中取出一个绣工精致、里面装着些香料的小荷包,递给苏清莲:“这个荷包送给你,里面的香料有安神静气之效,你平日里佩戴着,或许能睡得安稳些。”
苏清莲看着那漂亮的荷包,有些不知所措,求助似的看向赵姨娘。
赵姨娘连忙道:“还不快谢谢大小姐赏赐。”
“谢……谢谢大姐姐。”苏清莲怯怯地接过荷包,小脸上露出一丝欢喜。
苏清婉这才重新看向赵姨娘,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深意:“赵姨娘,这府中之事,错综复杂。人心隔肚皮,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若真心向善,安分守己,日后自有福报。但若有人想浑水摸鱼,坐收渔利,那便要看清形势,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赵姨娘听着苏清婉这番话,心中巨震。她原以为这位嫡大小姐即便是性情有所转变,也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姑娘,却没想到她竟能说出如此老成持重、洞察人心的话来。那看似温和的语气之下,却藏着不容小觑的智慧与锋芒。
她连忙起身,再次福了一礼,语气中多了几分由衷的敬畏:“大小姐教诲的是,婢妾都记下了。”
苏清婉微微颔首:“天色不早了,赵姨娘和三妹妹也早些回去歇息吧。及笄礼那日,还要劳烦你们。”
赵姨娘带着苏清莲告辞离去。走出清秋院时,赵姨娘回头望了一眼那紧闭的院门,心中百感交集。这位大小姐,怕是真的要在这苏府,掀起一番风浪了。而她今日这番试探,也不知是对是错。
待她们走后,秋月才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姐,这位赵姨娘……她是真心想投靠我们吗?”
苏清婉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唇边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是试探,也是一种投资。她如今走投无路,见我这里似乎有了些起色,便想来烧个冷灶,看看有没有机会翻身。”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府中,多一个看似无害的朋友,总比多一个潜在的敌人要好。至于她有几分真心,我们且看着吧。日久,才能见人心。”
信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及笄礼前夜,苏清婉仔细检查了所有为明日准备的衣物、首饰以及可能用到的物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窗外,月凉如水。她知道,明日等待她的,将是一场硬仗。但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