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碑纹指引,引路人觉醒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次元具现:从穷秀才到万界共主》最新章节!
数日来,宁平的生活被那块残片填满。
清晨在书院抄书时,他的笔尖总不自觉地顿住,目光透过窗棂望向东方——那里是云州城的方向,而更远处,藏着残片指引的秘密。
夜里回到家中,他便将残片置于案头,借油灯的光反复端详。
这晚,油灯芯爆了个灯花,宁平的指尖第三次按上残片。
最近他发现,当自己运转文气时,残片上的古篆会微微发亮。
他屏息凝神,将体内那缕稀薄的文气缓缓渡入残片——那是前日系统奖励的,因他替邻村老妇写了篇祭文,文气值涨了十点。
残片骤然发烫!
宁平猛地缩回手,却见那些纠缠的古篆像活了般游移,最终在残片中央凝成一行小字:“文渊阁墟,碑影藏锋”。
他瞳孔骤缩,想起祖父生前提过的只言片语——文渊阁是大楚开国文圣所建,后因战火焚毁,只余断壁残垣,但仍有古籍秘辛埋藏其中。
“原来不止云州学宫。”宁平低声呢喃,指节抵着下巴,目光灼灼。
他早该想到,那块“无字碑”不过是引子,真正的线索藏在更深处。
残片在掌心发烫,像颗跳动的心脏,他甚至能听见若有若无的嗡鸣,仿佛在催促:“去,找到它。”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
宁平刚要收残片,眼前突然浮现淡蓝色的系统面板。
他眨了眨眼,系统提示框正闪烁着金光:“检测到引路人候选者完成首次碑纹解读。你已被选中。‘引路人’身份已激活,是否开启‘碑纹共鸣·觉醒版’?”
他喉结动了动,指尖悬在“确认”二字上。
这是系统第一次主动提示身份相关的信息,之前的具现功能虽强,却总像隔着层纱。
此刻残片在怀中发烫,与系统提示的金光交相辉映,他想起父亲捧残片时的老泪,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护好碑”,想起那些被羞辱的日子——是时候了。
“确认。”他轻声说。
话音未落,一股磅礴文气自丹田升起,如惊涛拍岸般撞开经脉。
宁平踉跄着扶住桌角,额角渗出冷汗。
那股文气不同于以往修炼所得的清润,更像是来自远古的传承,带着沧桑的厚重感,所过之处,他能清晰感觉到阻塞的文窍逐一贯通。
系统面板上,文道境界一栏的“秀才初期”正疯狂跳动:秀才中期→秀才后期→童生巅峰!
“咳咳……”宁平扶着桌沿直起腰,他能感觉到,此刻随便吟首诗,都能引动天地微末的文气共鸣——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更妙的是,系统的“次元进度”从17%跳到了25%,具现次数虽还是每日三次,但具现角色的实力上限标注变成了“宿主境界 2小境界”。
“该启程了。”他摸向床头的青布包裹,里面装着两件换洗的粗布衫、半块炊饼,还有父亲塞的十文铜钱。
母亲昨夜在灶房熬了半宿,给他缝补的衣领针脚细密,针脚里还藏着颗蜜枣——是她省了三个月的俸禄买的。
“平儿。”
宁母端着一碗热粥推门进来,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银。
她把粥放在案上,手却迟迟没松开碗沿:“文渊阁那地儿,我听你张叔说,荒得很,蛇虫鼠蚁……”
“娘,我带着系统具现的《本草》里的驱虫符呢。”宁平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掌心的残片隔着布料硌得生疼。
他故意说得轻松,可母亲的指节还是泛着青白,像秋日里被霜打过的芦苇。
“还有这个。”宁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攥着块羊脂玉佩。
玉佩上的云纹有些模糊,却是宁家祖传三代的物件,“你祖父中进士那年,皇上赐的。戴着,保平安。”
宁平接过玉佩,触及父亲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经商时搬货留下的,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在码头当搬运工,老茧便再也没消过。
他喉咙发紧,刚要说话,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哥哥!”
宁婉儿喘着气冲进来,小脸红扑扑的,发辫散了一绺在肩头。
她跑过来拉住宁平的手腕,指尖凉得惊人。
宁平刚要问她怎么起这么早,却见小丫头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是有星光落进了瞳孔:“哥哥,你身上……有碑的味道!和爷爷书斋里那幅画一样,和爹枕头下的残片一样!”
宁平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下意识去摸怀里的残片,却被婉儿的小手攥得更紧。
小丫头歪着头,眉心微微皱起,像是在回忆什么:“上次你和王屠户家小子打架,我也闻到过,淡淡的,像松烟墨混着月光……”
“婉儿?”宁母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背,“莫要胡闹,快松手。”
婉儿的眼神突然清明起来,像被风吹散的雾。
她松开手,挠了挠头:“我……我怎么跑这儿来了?娘说要我去买豆腐呢!”说着转身跑出门,布裙角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把案上的《春秋》吹得哗哗翻页。
宁平望着她的背影,掌心还残留着那丝凉意。
他摸了摸怀里的残片,又看了看自己手腕——那里有个淡青色的印记,是方才婉儿抓过的。
“该走了。”宁父拍了拍他的肩,声音哑得厉害。
宁平背起包裹,跨出门槛的瞬间,残片在怀中剧烈发烫。
他抬头望向东方,晨雾正渐渐散开,露出一线鱼肚白。
云州城的方向,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而文渊阁的废墟里,藏着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至于婉儿方才的话……他摸了摸手腕上的印记,眼底闪过一丝锐光。
这丫头,怕是比他想象的更不简单。
宁平刚跨出半只脚,身后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他回头时,正撞见宁婉儿攥着块油渍斑斑的方帕,发辫上沾着片枯树叶,显然是从豆腐铺跑回来的。
小丫头左右张望了两眼,见父母正站在院角抹泪,便踮着脚凑到他跟前,冰凉的小手猛地塞进他掌心一枚温润物件。
哥哥,这是爷爷留下的。婉儿的声音压得极低,眼尾还挂着方才被母亲责备的泪渍,我偷翻了他旧书箱,夹在《山海经》里的。
爷爷说过,要是有一天你要走很远的路,遇到...遇到那种碑的味道特别浓的地方,就捏碎它。
宁平低头,掌心躺着枚半指长的羊脂玉佩,比宁父给的那枚更旧些,边缘磨出细密的包浆。
玉身刻着的符号不是大楚常见的篆文,倒像某种扭曲的虫豸,首尾相连成环,他竟从中隐约窥到几分残碑上古篆的影子。
婉儿,你怎么
嘘——小丫头突然捂住他的嘴,眼睛亮得惊人,我闻得到的,哥哥。
你怀里的残片、爷爷的旧书、爹枕头下的碎瓷,都是同一种味道。
上次王屠户家小子拿石头砸你,你流了血,那味道就突然浓起来,像...像有人在我耳朵边念诗。她松开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宁平腕上的淡青印记,就像现在这样。
院角传来宁母的呼唤:婉儿!豆腐要放坏了!
小丫头浑身一震,眼瞳里的光倏地暗下去,像是被人掐灭的烛火。
她慌忙拽了拽宁平的衣袖,转身跑向母亲时,布裙兜里掉出半块没吃完的糖瓜——是宁平前日从书摊赊来哄她的。
宁平弯腰捡起糖瓜,再抬头时,婉儿正蹲在母亲脚边剥豆腐皮,笑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捏紧两枚玉佩,残碑在怀中的热度透过布料渗进来,与新得的玉佩形成奇异的共振。
原来祖父早有准备,原来婉儿的胡闹不是偶然。
宁平望着小丫头泛红的耳尖,喉间发紧——等他从文渊阁回来,定要好好问问这丫头,那些他未曾留意的细节里,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宁兄!
院门外突然传来清越的唤声。
宁平转头,便见柳若雪着月白襦裙立在青石板路上,发间玉簪折射着晨光,身后跟着抱剑的墨言,腰间挂着的符囊随着步伐轻晃。
你们...
我昨日听书童说你要走。柳若雪走近,袖中取出个封着朱砂印的信笺,指腹在火漆上轻轻一按,这是我师父留在文渊阁的手札抄本,记着当年废墟里的碑影位置。
他说那处地脉特殊,寻常文气会被吸走,你...她顿了顿,眼尾微微发红,多加小心。
墨言上前一步,从符囊里抽出张泛着银光的符箓。
符纸中心画着只衔尾玄鸟,羽毛纹路竟在缓缓流动:这是我用三尾狐的狐须画的太虚隐形符,能替你挡次致命伤。他挠了挠后颈,耳尖泛红,别觉得我偏心,若雪的密信才是最金贵的。
宁平接过两样东西,指腹触到信笺边缘的褶皱——显然柳若雪连夜誊抄过。
他望着两人眼底的青黑,忽然想起前日在书院,柳若雪为查文渊阁资料翻遍了典籍室,墨言则偷偷用符术帮她照明。
原来那些恰好出现的烛火、偶然找到的残卷,都是他们的心意。
谢了。他声音发哑,将信笺和符箓小心收进怀里,等我回来,定要请你们吃云州城最甜的桂花糕。
柳若雪抿唇笑了笑,抬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我们等你。
墨言突然拍了拍他后背:走罢,再磨蹭日头要落山了。
宁平最后望了眼院子里的父母——父亲正替母亲擦泪,婉儿踮着脚往他们手里塞糖瓜。
他深吸口气,转身踏上青石板路。
晨雾已经散尽,远处的青山像被水洗过般清亮,却也藏着未知的险峰。
出了青阳县界碑,宁平下意识摸向怀中残碑。
指尖刚触到那道裂痕,残碑突然剧烈震颤,烫得他险些松手。
他慌忙掏出来,便见古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游动,在碑面凝成幅简略地图: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荒林,尽头是座只剩断柱的阁楼,阁楼中央悬浮着团幽蓝的光。
文渊阁...他低声念出地图旁新浮现的小字,碑影藏锋处,引路人现。
山风突然卷来,吹得他额前碎发乱飞。
宁平回头望向青阳方向,晨炊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条淡灰色的丝带系在故乡腰间。
残碑在掌心发烫,与两枚玉佩的共振愈发强烈,仿佛在催促他快走、快走。
这一路...不会太平。他对着山风喃喃,将残碑重新收好。
日头渐渐西斜时,宁平走到了青石镇外的荒驿。
驿站的木牌歪在墙角,青石驿三个字被虫蛀得只剩半拉。
他推开门,便见院内荒草齐膝,正房的窗纸被风刮得哗哗响,像是有人在里面低低呜咽。
先歇一晚。他摸了摸怀里的符和信,解下包袱放在石桌上。
当他弯腰生火时,残碑在怀中再次发烫。
这次的热度不同以往,带着股阴寒的凉意,像是有谁隔着布料,正用指尖一下下敲他的心脏。
宁平猛地抬头,便见正房屋梁上垂着道黑影——不是藤蔓,不是蛛网,是道极淡的、像被水晕开的人影,正缓缓转过脸来。
风突然停了。
荒驿里的虫鸣,不知何时也消失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数日来,宁平的生活被那块残片填满。
清晨在书院抄书时,他的笔尖总不自觉地顿住,目光透过窗棂望向东方——那里是云州城的方向,而更远处,藏着残片指引的秘密。
夜里回到家中,他便将残片置于案头,借油灯的光反复端详。
这晚,油灯芯爆了个灯花,宁平的指尖第三次按上残片。
最近他发现,当自己运转文气时,残片上的古篆会微微发亮。
他屏息凝神,将体内那缕稀薄的文气缓缓渡入残片——那是前日系统奖励的,因他替邻村老妇写了篇祭文,文气值涨了十点。
残片骤然发烫!
宁平猛地缩回手,却见那些纠缠的古篆像活了般游移,最终在残片中央凝成一行小字:“文渊阁墟,碑影藏锋”。
他瞳孔骤缩,想起祖父生前提过的只言片语——文渊阁是大楚开国文圣所建,后因战火焚毁,只余断壁残垣,但仍有古籍秘辛埋藏其中。
“原来不止云州学宫。”宁平低声呢喃,指节抵着下巴,目光灼灼。
他早该想到,那块“无字碑”不过是引子,真正的线索藏在更深处。
残片在掌心发烫,像颗跳动的心脏,他甚至能听见若有若无的嗡鸣,仿佛在催促:“去,找到它。”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
宁平刚要收残片,眼前突然浮现淡蓝色的系统面板。
他眨了眨眼,系统提示框正闪烁着金光:“检测到引路人候选者完成首次碑纹解读。你已被选中。‘引路人’身份已激活,是否开启‘碑纹共鸣·觉醒版’?”
他喉结动了动,指尖悬在“确认”二字上。
这是系统第一次主动提示身份相关的信息,之前的具现功能虽强,却总像隔着层纱。
此刻残片在怀中发烫,与系统提示的金光交相辉映,他想起父亲捧残片时的老泪,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护好碑”,想起那些被羞辱的日子——是时候了。
“确认。”他轻声说。
话音未落,一股磅礴文气自丹田升起,如惊涛拍岸般撞开经脉。
宁平踉跄着扶住桌角,额角渗出冷汗。
那股文气不同于以往修炼所得的清润,更像是来自远古的传承,带着沧桑的厚重感,所过之处,他能清晰感觉到阻塞的文窍逐一贯通。
系统面板上,文道境界一栏的“秀才初期”正疯狂跳动:秀才中期→秀才后期→童生巅峰!
“咳咳……”宁平扶着桌沿直起腰,他能感觉到,此刻随便吟首诗,都能引动天地微末的文气共鸣——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更妙的是,系统的“次元进度”从17%跳到了25%,具现次数虽还是每日三次,但具现角色的实力上限标注变成了“宿主境界 2小境界”。
“该启程了。”他摸向床头的青布包裹,里面装着两件换洗的粗布衫、半块炊饼,还有父亲塞的十文铜钱。
母亲昨夜在灶房熬了半宿,给他缝补的衣领针脚细密,针脚里还藏着颗蜜枣——是她省了三个月的俸禄买的。
“平儿。”
宁母端着一碗热粥推门进来,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银。
她把粥放在案上,手却迟迟没松开碗沿:“文渊阁那地儿,我听你张叔说,荒得很,蛇虫鼠蚁……”
“娘,我带着系统具现的《本草》里的驱虫符呢。”宁平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掌心的残片隔着布料硌得生疼。
他故意说得轻松,可母亲的指节还是泛着青白,像秋日里被霜打过的芦苇。
“还有这个。”宁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攥着块羊脂玉佩。
玉佩上的云纹有些模糊,却是宁家祖传三代的物件,“你祖父中进士那年,皇上赐的。戴着,保平安。”
宁平接过玉佩,触及父亲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经商时搬货留下的,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在码头当搬运工,老茧便再也没消过。
他喉咙发紧,刚要说话,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哥哥!”
宁婉儿喘着气冲进来,小脸红扑扑的,发辫散了一绺在肩头。
她跑过来拉住宁平的手腕,指尖凉得惊人。
宁平刚要问她怎么起这么早,却见小丫头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是有星光落进了瞳孔:“哥哥,你身上……有碑的味道!和爷爷书斋里那幅画一样,和爹枕头下的残片一样!”
宁平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下意识去摸怀里的残片,却被婉儿的小手攥得更紧。
小丫头歪着头,眉心微微皱起,像是在回忆什么:“上次你和王屠户家小子打架,我也闻到过,淡淡的,像松烟墨混着月光……”
“婉儿?”宁母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背,“莫要胡闹,快松手。”
婉儿的眼神突然清明起来,像被风吹散的雾。
她松开手,挠了挠头:“我……我怎么跑这儿来了?娘说要我去买豆腐呢!”说着转身跑出门,布裙角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把案上的《春秋》吹得哗哗翻页。
宁平望着她的背影,掌心还残留着那丝凉意。
他摸了摸怀里的残片,又看了看自己手腕——那里有个淡青色的印记,是方才婉儿抓过的。
“该走了。”宁父拍了拍他的肩,声音哑得厉害。
宁平背起包裹,跨出门槛的瞬间,残片在怀中剧烈发烫。
他抬头望向东方,晨雾正渐渐散开,露出一线鱼肚白。
云州城的方向,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而文渊阁的废墟里,藏着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至于婉儿方才的话……他摸了摸手腕上的印记,眼底闪过一丝锐光。
这丫头,怕是比他想象的更不简单。
宁平刚跨出半只脚,身后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他回头时,正撞见宁婉儿攥着块油渍斑斑的方帕,发辫上沾着片枯树叶,显然是从豆腐铺跑回来的。
小丫头左右张望了两眼,见父母正站在院角抹泪,便踮着脚凑到他跟前,冰凉的小手猛地塞进他掌心一枚温润物件。
哥哥,这是爷爷留下的。婉儿的声音压得极低,眼尾还挂着方才被母亲责备的泪渍,我偷翻了他旧书箱,夹在《山海经》里的。
爷爷说过,要是有一天你要走很远的路,遇到...遇到那种碑的味道特别浓的地方,就捏碎它。
宁平低头,掌心躺着枚半指长的羊脂玉佩,比宁父给的那枚更旧些,边缘磨出细密的包浆。
玉身刻着的符号不是大楚常见的篆文,倒像某种扭曲的虫豸,首尾相连成环,他竟从中隐约窥到几分残碑上古篆的影子。
婉儿,你怎么
嘘——小丫头突然捂住他的嘴,眼睛亮得惊人,我闻得到的,哥哥。
你怀里的残片、爷爷的旧书、爹枕头下的碎瓷,都是同一种味道。
上次王屠户家小子拿石头砸你,你流了血,那味道就突然浓起来,像...像有人在我耳朵边念诗。她松开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宁平腕上的淡青印记,就像现在这样。
院角传来宁母的呼唤:婉儿!豆腐要放坏了!
小丫头浑身一震,眼瞳里的光倏地暗下去,像是被人掐灭的烛火。
她慌忙拽了拽宁平的衣袖,转身跑向母亲时,布裙兜里掉出半块没吃完的糖瓜——是宁平前日从书摊赊来哄她的。
宁平弯腰捡起糖瓜,再抬头时,婉儿正蹲在母亲脚边剥豆腐皮,笑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捏紧两枚玉佩,残碑在怀中的热度透过布料渗进来,与新得的玉佩形成奇异的共振。
原来祖父早有准备,原来婉儿的胡闹不是偶然。
宁平望着小丫头泛红的耳尖,喉间发紧——等他从文渊阁回来,定要好好问问这丫头,那些他未曾留意的细节里,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宁兄!
院门外突然传来清越的唤声。
宁平转头,便见柳若雪着月白襦裙立在青石板路上,发间玉簪折射着晨光,身后跟着抱剑的墨言,腰间挂着的符囊随着步伐轻晃。
你们...
我昨日听书童说你要走。柳若雪走近,袖中取出个封着朱砂印的信笺,指腹在火漆上轻轻一按,这是我师父留在文渊阁的手札抄本,记着当年废墟里的碑影位置。
他说那处地脉特殊,寻常文气会被吸走,你...她顿了顿,眼尾微微发红,多加小心。
墨言上前一步,从符囊里抽出张泛着银光的符箓。
符纸中心画着只衔尾玄鸟,羽毛纹路竟在缓缓流动:这是我用三尾狐的狐须画的太虚隐形符,能替你挡次致命伤。他挠了挠后颈,耳尖泛红,别觉得我偏心,若雪的密信才是最金贵的。
宁平接过两样东西,指腹触到信笺边缘的褶皱——显然柳若雪连夜誊抄过。
他望着两人眼底的青黑,忽然想起前日在书院,柳若雪为查文渊阁资料翻遍了典籍室,墨言则偷偷用符术帮她照明。
原来那些恰好出现的烛火、偶然找到的残卷,都是他们的心意。
谢了。他声音发哑,将信笺和符箓小心收进怀里,等我回来,定要请你们吃云州城最甜的桂花糕。
柳若雪抿唇笑了笑,抬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我们等你。
墨言突然拍了拍他后背:走罢,再磨蹭日头要落山了。
宁平最后望了眼院子里的父母——父亲正替母亲擦泪,婉儿踮着脚往他们手里塞糖瓜。
他深吸口气,转身踏上青石板路。
晨雾已经散尽,远处的青山像被水洗过般清亮,却也藏着未知的险峰。
出了青阳县界碑,宁平下意识摸向怀中残碑。
指尖刚触到那道裂痕,残碑突然剧烈震颤,烫得他险些松手。
他慌忙掏出来,便见古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游动,在碑面凝成幅简略地图: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荒林,尽头是座只剩断柱的阁楼,阁楼中央悬浮着团幽蓝的光。
文渊阁...他低声念出地图旁新浮现的小字,碑影藏锋处,引路人现。
山风突然卷来,吹得他额前碎发乱飞。
宁平回头望向青阳方向,晨炊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条淡灰色的丝带系在故乡腰间。
残碑在掌心发烫,与两枚玉佩的共振愈发强烈,仿佛在催促他快走、快走。
这一路...不会太平。他对着山风喃喃,将残碑重新收好。
日头渐渐西斜时,宁平走到了青石镇外的荒驿。
驿站的木牌歪在墙角,青石驿三个字被虫蛀得只剩半拉。
他推开门,便见院内荒草齐膝,正房的窗纸被风刮得哗哗响,像是有人在里面低低呜咽。
先歇一晚。他摸了摸怀里的符和信,解下包袱放在石桌上。
当他弯腰生火时,残碑在怀中再次发烫。
这次的热度不同以往,带着股阴寒的凉意,像是有谁隔着布料,正用指尖一下下敲他的心脏。
宁平猛地抬头,便见正房屋梁上垂着道黑影——不是藤蔓,不是蛛网,是道极淡的、像被水晕开的人影,正缓缓转过脸来。
风突然停了。
荒驿里的虫鸣,不知何时也消失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