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龙蛇再起,诸世浮屠

第6章 烧饼歌,刘基算国运,明有圣人出

龙蛇再起,诸世浮屠 古三丰 28.77万 2025-06-25 09:56:37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龙蛇再起,诸世浮屠》最新章节!
  “斩尽天下龙脉?!”

洪武大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饶是他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铁血心肠,此刻也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龙脉,自古以来象征着皇权,天子,帝皇。

斩龙脉,岂不是代表要斩他朱元璋,斩他大明的国祚?

若非方才刘伯温所言的前元秘辛太过骇人,让他心神激荡,单凭这句“斩尽龙脉”的大逆不道之言,朱元璋此刻便能将他打入诏狱,夷其九族!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气氛凝重得几乎滴水。

朱元璋的视线无意中落到旁边的食盒上。

先前刘伯温去查看太子遗体,他在此枯等,焦躁难安。有内监捧来他素日最爱的烧饼,想着能让他垫垫肚子,定定心神。可他只咬了一口,那熟悉的滋味瞬间勾起的却是与太子的点滴过往,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哪里还有半分食欲。

那口带着缺痕的烧饼,便被内监收回食盒,搁置一旁。

朱元璋顾左而言它,沉声问道:“国师,你既深明易数,可知这盒中是何物?”

刘伯温心知肚明,陛下这是心中疑虑未消,要考校他的斤两。

他也不多言,只是微阖双目,手指在袖中飞快掐算,片刻后,从容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推算,此物乃饼也。”

“国师真乃神人!”朱元璋闻言,瞳孔微缩,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不再犹豫,直视刘伯温:“若依你所言,斩尽天下龙脉,那我大明后世,究竟若何?”

“陛下是欲让微臣推演大明国运?”刘伯温面色一肃,“国运牵扯甚广,因果之重,非同小可。若强行窥探,需得以帝王之命格气运为祭引,方可一试!”

“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但斩龙脉事关重大,朕必须知晓此举对我大明后世影响深浅,才能定夺。以朕的命格为祭吗?朕担着就是!”

刘伯温微微躬身,试图再劝:“茫茫天数,变幻莫测。泄漏天机,臣罪非轻!入之帝耳,帝也有损!”

“朕为天子,代天牧民,有何听不得?”朱元璋摆手,“汝且放心推演,试略言之。”

他心意已决,今日必须从刘伯温口中,为大明,为后世子孙,探得一丝天机,早作绸缪。

刘伯温见劝谏无用,只得轻叹一声,不再多言。

他凝神静气,于心中默默起卦,指尖在袖中变幻不定,推演着那冥冥之中的国运轨迹。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作歌道:“我朝大明一统国,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眉头紧锁,沉吟道:“朕定都金陵,城防坚固,宫禁森严,何来西顾之忧?”

刘伯温垂首:“臣所见,都城虽固若金汤,然天命流转,只恐日后有燕子自西而来,惊扰帝都。”

接着,他再诵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听完这三首歌谣,朱元璋心中疑窦丛生,隐隐觉得不妙,追问道:“到那时,天下又将如何?”

刘伯温的声音透着一丝疲惫:“天下大乱矣。”

“放肆!”朱元璋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朕的大明江山,谁敢作乱?!”

刘伯温不为所动,继续歌曰: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八千女鬼?!”朱元璋脸色骤变,瞬间苍白如纸,不知是因听闻社稷动荡,还是冥冥中感受到了天机反噬的寒意,他厉声喝问:“是何阉竖胆敢祸乱朕的天下?!”

刘伯温似未察觉帝王怒火,继续说道: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朱元璋心头一紧,联想到方才早逝的太子,声音艰涩:“莫非……是父子相争,骨肉相残?”

刘伯温轻轻摇头:“非也!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改易,非朱姓矣。”

“天下改易?天下改易!”这四个字如惊雷般在朱元璋耳边炸响,他身形剧震,脸色愈发难看,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声音:“此人……是何来历?起于何地?着何衣冠?称何国号?其治下又如何?”

刘伯温闭目再算,片刻后睁眼,缓缓道:

“惟有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民夫。”

“胡人国祚,自古无百年者,此胡竟能享国二百余年?”朱元璋听罢,胸中郁气翻腾,颇为不岔:“那朕的大明,国运几何?”

刘伯温的声音带着一丝低沉:

“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阙,重八明陵难上难。”

“重八明陵……难上难?”朱元璋喃喃重复,猛地反应过来,“重八……那岂不是只有十六代君王?!”

他眼前一黑,只觉喉头腥甜,“噗”地一声,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溅染龙袍。

“重八,重八……原来如此!哈哈……老天爷,你竟如此戏弄于朕!”

“陛下!”刘伯温大惊,连忙上前搀扶住摇摇欲坠的朱元璋,急声道:“陛下息怒,天数虽定,亦有转机!”

他扶着朱元璋,语气恳切地宽慰道:

“迁南迁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运至半明历四帝,梦花有子得心经。”

朱元璋闻言,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死死攥住刘伯温的手臂,急切追问:“此话怎讲?快说!”

刘伯温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力道,沉声道:“此乃预示,大明虽经劫难,但气数未尽,日后当有圣人出世。”

随即,他再次作歌:

“不相僧来不相道,头戴四两羊绒帽,真佛不在寺院内,他掌弥勒元头教。”

这歌谣隐晦地指出,这位圣人,将是未来承载大明希望之人,如同弥勒降世。

刘伯温抬头,似乎意味深长的看向了飘荡在时空缝隙中的那朵微弱的心灵之光。

随即转回头,对朱元璋解释道:“陛下,斩尽天下龙脉,我大明固然会背负沉重因果,致使后世多灾多难。然祸福相依,此举亦会打破桎梏,令汉家血脉挣脱远古圣贤所设藩篱,千年气运勃发之下,大明将会催生一尊圣人出世。”

“这,或许将是大夏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圣人!”

“大明纵然难逃倾覆之运,但这尊圣人,将承载我大明未尽之意志,薪火相传,横渡时艰,延续大明意志于后世。”

“圣人?!”朱元璋眼中骤然爆发出强烈的光芒,之前的颓丧绝望一扫而空,他甚至顾不上擦拭嘴角的血迹,再次追问,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国师!快告诉朕,圣人将降于何方?姓甚名谁?”

刘伯温郑重道:“未来教主临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员,不在皇宫为太子,不在僧门与道院,降在寒门草堂内,燕南赵北把金散。”

朱元璋紧追不舍:“还有呢?再多说些!”

刘伯温又补充一句:“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好把旧书多读到,心言一出见英明。”

见朱元璋还想刨根问底,刘伯温立刻止住话头,肃然道:

“陛下,天机至此,已是极限,万不敢再多言半句!海运未开是大清,开了海运动刀兵,若是运运重开了,必是老水还了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