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入了沈指导的眼(一)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跨界之王从足球顶流到三栖天皇》最新章节!
1998年3月,今天是周六,也是曾洛参加国安青年队以来进行的第一次集体训练。
上周末在国安青年队体测中惊艳燕京足球圈的曾洛这次终于在青年队正式亮相了。也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前来。毕竟当时曾洛的新闻稿都发出去了,可是还没有采访到本人。而且,俱乐部也不透漏曾洛的信息,直说还是高二学生,周一到周五要上课的,所以只有周末能见到这个孩子。
今天青年一队也没有赛事,所以一队和二队共同在一个场地训练。
上周体测后得到消息的沈项富苦等了一周才见到这个16岁的国安超新星。作为青年队教练,他也想看看这个体测如此优异的队员,是不是真的像测试报告表现的那么优秀?如果数据都是真的,即便这个孩子才16岁,他也不介意把他直接提到一队来甚至进入一线队。
在青年队教练位置上已经干了快2年了,今年伊始就有消息说俱乐部考虑更换主教练,沈指导也是新教练的有力的竞争人选。如果可能的话,他作为国安主教练在选人上是有特权的。
沈指导这些年带青年队还是有章法可循的。就是练体能,有的球员说沈指导练体能认为他一练就跑1万米,其实那是错误的。在当今国内能跑下1万米的球员肯定有,但是真的严格要求那一定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的。
其实青年队这些小队员就缺乏这个体能训练,那时候一听万米跑很多人都发怵,沈指导1996年进入国安后就一直跟青年队打交道,他在在1万米跑的训练中实行少吃多餐,1万米跑分成两段,中间结合30分钟传接球技术。
有记者采访沈指导,他是这么说的:“一般情况这种万米的训练会连续进行2-3天才结束。这两个三天,目的是为了把队员们的心肺功能打开,通过奔跑把肌肉适应了,也是锻炼意志品质,因为人的惰性太强了。”
沈祥福继续道:“我是踢前锋的,我知道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我现在作为教练,我更知道没有体能作为前提,技术怎么去保证?足球场那么大,踢球不是在舞台上练杂技,练杂技时间长了,也得要体能。有了有氧基础恢复得快,恢复得快,赢的机会就大。如果半天体能缓不过来,就容易输球,这是运动规律。我从小踢球一直到教练,一直在学习,我不明白吗?我又是讲究技术的,我会让他们去傻跑去吗?”
今天已进入训练场,曾洛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怎么场外还有这么多观众,这又不是热身赛。
这是一次例行的青年队1队和2队的合练。场上人是有点多,40多个球员,第一项就是先跑步热身,具体怎么练,曾洛也不清楚,他是新人,没有发言权。跟着大部队就行。
1队的老大哥先行,这些都是18岁以上的球员了,平均年龄大1-2岁呢,所以他们的身材也显得比2队小球员更壮硕高大一些。
而在2队的这些队员里面尽管曾洛年龄小,身材显得却不弱小,接近180的身高(这一个多月身高窜的快,不知道是不是突破到二层境的原因),体重130多点,还显得有点单薄。
但是他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类型,整体身材看起来苗条、匀称。他的身体线条紧实,肌肉线条分明,展现出一种健康的力量感。用体测老师的话说就是肌肉紧实度与脂肪比例的合理控制。
从前五圈看,一队常年跟随沈指导的训练方法,大部分队员都能完成热身的这5000米匀速跑。1队的方阵也比较完整,前后距离保持在50m,当然也几个掉队的,而二队大部分队员都落后1队有半圈左右了,不是他们完不成5000米跑,而是他们更不上1队球员的节奏。
这些孩子中里能够跟上1队跑步节奏的还有4个人,打头的就是曾洛,其后是邵佳意、庐姜和路鸣,连冉涛和张帅都落在了第二梯队。在场边观察球员的沈指导心里也给这4个球员点赞。尤其是曾洛,他才刚刚16岁,而邵佳一他们去年就进入2队了,已经跟训快一年,有的今年就满18周岁了,比如邵佳一,马上就要提升到1队去了,他的潜力在国安青年队里面是最好的,要不是来国安的时间晚,他的实力可能都能进一线队踢球打比赛的。而这样的球员曾洛和他站在一起,居然也不落下风。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5000米跑19分钟是沈指导给青年队员的要求。在国内也算是成年队主力的一般水平。当然国内顶尖的水平有那种17~18分钟的球员。别小瞧这一分多钟时间,在国安队一线主力里面除了一个非洲外援还真没有谁能做到跑进17分钟的。以后国安的杨昊和王刚算是本土球员里素质最好的。
现在这个曾洛虽然跟在一队大部队后面完成了19分钟的热身跑,不过看得出他还留有余地,不像邵佳一已经是勉为其难冲进了19分钟。也就是在这些体能过关的人里面,一队的球员都不一定有比曾洛体能更强的。
恢复性休息的半个小时。很多球员都是在场上缓慢的调整。甚至有的球员直接做了一会就坐在了草地上。
只有曾洛更没事人一样,在一旁独自一人玩起了颠球的训练。因为这五天,他除了跑步和在五中校队例行的训练,平时都没有时间加练了。主要是现在有了FANS明星系统,他最需要的是接触到那种层次更高,水平更强的足球运动员,只有这样的球员他们的FENS认证才能够达到100万,即便以前沈指导也是国内优秀球员,可是当年的球星,花期早就过去了,他的粉丝数连10万都没有了。现在他还没有薅到一个FANS认证在100万的球星,也就是无法用系统去学习训练足球。
纵观1998年的整个国安俱乐部,现役青年队球员中名气最大的不是杨晨,也不是高洪波、陶伟和曹限东这些已经退役的老队员,而是徐云隆。这位1979年的小将在国安可是绝对主力,擅长右后卫,亦能出任右前卫和中后卫,是国安未来后防线的中流砥柱。今年19岁的徐云隆在国安青年队已经是最大的球星了,但是他的FANS也才几十万。和这位大哥接触了一下,觉得他很随和,不像有的燕京籍的本地球员那么高傲。
之后在后面1队和2队的对抗训练赛中,沈指导还是从2队里面把最优秀的几个球员都选派上了,庐姜、路鸣、冉涛、张帅还有邵佳一和曾洛都在其中。另外几个也是2队表现最好的几个人。
而1队这边除了徐云隆带队,还有杨浦和田野等青年队主力。在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对阵中,1队依靠熟练的配合一直压制着2队。毕竟2队这些球员配合时间不如1队的老队员。
从个人的单兵素质上看,2队的几个前锋线选手又明显高出一队。尤其是曾洛,要不是2队的邵佳意踢球有点独,有没有机会总是要自己表现一下,属于那种浪战型,也浪费了好多次进球机会,加上2队后防线明显比较差,也没有1队像徐云隆这样的核心,所以上半场居然就丢了2个球。
半场一直给邵佳一和冉涛做球服务的曾洛也是被这两个队友搞服气了,他这个中场自由人反正就是发挥他的抢断的优势,给前场的队友做球,然后等队友压上后,他几次穿插冲击禁区,而队友浪战错过了好几次机会。6次射门,居然射中门框的只有2次,还腿脚软不是没有力量就是角度太正。
1998年3月,今天是周六,也是曾洛参加国安青年队以来进行的第一次集体训练。
上周末在国安青年队体测中惊艳燕京足球圈的曾洛这次终于在青年队正式亮相了。也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前来。毕竟当时曾洛的新闻稿都发出去了,可是还没有采访到本人。而且,俱乐部也不透漏曾洛的信息,直说还是高二学生,周一到周五要上课的,所以只有周末能见到这个孩子。
今天青年一队也没有赛事,所以一队和二队共同在一个场地训练。
上周体测后得到消息的沈项富苦等了一周才见到这个16岁的国安超新星。作为青年队教练,他也想看看这个体测如此优异的队员,是不是真的像测试报告表现的那么优秀?如果数据都是真的,即便这个孩子才16岁,他也不介意把他直接提到一队来甚至进入一线队。
在青年队教练位置上已经干了快2年了,今年伊始就有消息说俱乐部考虑更换主教练,沈指导也是新教练的有力的竞争人选。如果可能的话,他作为国安主教练在选人上是有特权的。
沈指导这些年带青年队还是有章法可循的。就是练体能,有的球员说沈指导练体能认为他一练就跑1万米,其实那是错误的。在当今国内能跑下1万米的球员肯定有,但是真的严格要求那一定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的。
其实青年队这些小队员就缺乏这个体能训练,那时候一听万米跑很多人都发怵,沈指导1996年进入国安后就一直跟青年队打交道,他在在1万米跑的训练中实行少吃多餐,1万米跑分成两段,中间结合30分钟传接球技术。
有记者采访沈指导,他是这么说的:“一般情况这种万米的训练会连续进行2-3天才结束。这两个三天,目的是为了把队员们的心肺功能打开,通过奔跑把肌肉适应了,也是锻炼意志品质,因为人的惰性太强了。”
沈祥福继续道:“我是踢前锋的,我知道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我现在作为教练,我更知道没有体能作为前提,技术怎么去保证?足球场那么大,踢球不是在舞台上练杂技,练杂技时间长了,也得要体能。有了有氧基础恢复得快,恢复得快,赢的机会就大。如果半天体能缓不过来,就容易输球,这是运动规律。我从小踢球一直到教练,一直在学习,我不明白吗?我又是讲究技术的,我会让他们去傻跑去吗?”
今天已进入训练场,曾洛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怎么场外还有这么多观众,这又不是热身赛。
这是一次例行的青年队1队和2队的合练。场上人是有点多,40多个球员,第一项就是先跑步热身,具体怎么练,曾洛也不清楚,他是新人,没有发言权。跟着大部队就行。
1队的老大哥先行,这些都是18岁以上的球员了,平均年龄大1-2岁呢,所以他们的身材也显得比2队小球员更壮硕高大一些。
而在2队的这些队员里面尽管曾洛年龄小,身材显得却不弱小,接近180的身高(这一个多月身高窜的快,不知道是不是突破到二层境的原因),体重130多点,还显得有点单薄。
但是他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类型,整体身材看起来苗条、匀称。他的身体线条紧实,肌肉线条分明,展现出一种健康的力量感。用体测老师的话说就是肌肉紧实度与脂肪比例的合理控制。
从前五圈看,一队常年跟随沈指导的训练方法,大部分队员都能完成热身的这5000米匀速跑。1队的方阵也比较完整,前后距离保持在50m,当然也几个掉队的,而二队大部分队员都落后1队有半圈左右了,不是他们完不成5000米跑,而是他们更不上1队球员的节奏。
这些孩子中里能够跟上1队跑步节奏的还有4个人,打头的就是曾洛,其后是邵佳意、庐姜和路鸣,连冉涛和张帅都落在了第二梯队。在场边观察球员的沈指导心里也给这4个球员点赞。尤其是曾洛,他才刚刚16岁,而邵佳一他们去年就进入2队了,已经跟训快一年,有的今年就满18周岁了,比如邵佳一,马上就要提升到1队去了,他的潜力在国安青年队里面是最好的,要不是来国安的时间晚,他的实力可能都能进一线队踢球打比赛的。而这样的球员曾洛和他站在一起,居然也不落下风。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5000米跑19分钟是沈指导给青年队员的要求。在国内也算是成年队主力的一般水平。当然国内顶尖的水平有那种17~18分钟的球员。别小瞧这一分多钟时间,在国安队一线主力里面除了一个非洲外援还真没有谁能做到跑进17分钟的。以后国安的杨昊和王刚算是本土球员里素质最好的。
现在这个曾洛虽然跟在一队大部队后面完成了19分钟的热身跑,不过看得出他还留有余地,不像邵佳一已经是勉为其难冲进了19分钟。也就是在这些体能过关的人里面,一队的球员都不一定有比曾洛体能更强的。
恢复性休息的半个小时。很多球员都是在场上缓慢的调整。甚至有的球员直接做了一会就坐在了草地上。
只有曾洛更没事人一样,在一旁独自一人玩起了颠球的训练。因为这五天,他除了跑步和在五中校队例行的训练,平时都没有时间加练了。主要是现在有了FANS明星系统,他最需要的是接触到那种层次更高,水平更强的足球运动员,只有这样的球员他们的FENS认证才能够达到100万,即便以前沈指导也是国内优秀球员,可是当年的球星,花期早就过去了,他的粉丝数连10万都没有了。现在他还没有薅到一个FANS认证在100万的球星,也就是无法用系统去学习训练足球。
纵观1998年的整个国安俱乐部,现役青年队球员中名气最大的不是杨晨,也不是高洪波、陶伟和曹限东这些已经退役的老队员,而是徐云隆。这位1979年的小将在国安可是绝对主力,擅长右后卫,亦能出任右前卫和中后卫,是国安未来后防线的中流砥柱。今年19岁的徐云隆在国安青年队已经是最大的球星了,但是他的FANS也才几十万。和这位大哥接触了一下,觉得他很随和,不像有的燕京籍的本地球员那么高傲。
之后在后面1队和2队的对抗训练赛中,沈指导还是从2队里面把最优秀的几个球员都选派上了,庐姜、路鸣、冉涛、张帅还有邵佳一和曾洛都在其中。另外几个也是2队表现最好的几个人。
而1队这边除了徐云隆带队,还有杨浦和田野等青年队主力。在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对阵中,1队依靠熟练的配合一直压制着2队。毕竟2队这些球员配合时间不如1队的老队员。
从个人的单兵素质上看,2队的几个前锋线选手又明显高出一队。尤其是曾洛,要不是2队的邵佳意踢球有点独,有没有机会总是要自己表现一下,属于那种浪战型,也浪费了好多次进球机会,加上2队后防线明显比较差,也没有1队像徐云隆这样的核心,所以上半场居然就丢了2个球。
半场一直给邵佳一和冉涛做球服务的曾洛也是被这两个队友搞服气了,他这个中场自由人反正就是发挥他的抢断的优势,给前场的队友做球,然后等队友压上后,他几次穿插冲击禁区,而队友浪战错过了好几次机会。6次射门,居然射中门框的只有2次,还腿脚软不是没有力量就是角度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