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枸桃红了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旅居太平湖畔》最新章节!
在曹家庄村口的路边,生长着两棵枸桃树。但在它们没挂出满枝的鲜红果实之前,我对它们的存在,基本是无知的。其实,这也怨不得我,因为它们在春天或之后的夏天,似乎从没开出过什么像样的花朵来。在这样满山遍野的绿中,如果不开花不结果,一棵或者一种树混杂在其他树中,不是植物学家的我是很难将它们分辨出来的。
但现在就不同了。它们结了果,并且是鲜艳鲜红的果。
在植物的世界中,一些是靠花朵来招摇的。但也有一些,它们开不出美丽的花,就靠果实来炫目。枸树算是后者。
大概是七月上旬的一天,我散步到曹家庄那里,最先看到的是脚下的公路上,一片又一片的落红。却不是花,而是果。再看,就看到了枸树,看到了枸树绿叶间挂着的那些艳红小灯笼。几只长尾鹊正在其间享受盛宴。我的到来显然打扰了它们,它们很不情愿的飞走了,临行还没忘记在叼上一个红枸桃。
枸树不是皖南的特产,在我的河南老家,或在蜀地成都,都能见到这种树。
这种树的果子,也就是枸桃,虽然好看,但却没人会拿它们当水果去享用,更没人会将它们当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因为它们尽管好看,但其实并无果肉,只是在种壳上布置了一些浸满蜜汁的红色小绒柱。我想,枸树之所以结出如此的果子来,当然是它们的智慧。它们想让自己的种子散布得远一些,想让自己的种群壮大扩展,就必须找会飞的朋友——鸟们来帮忙。但这个忙不可能是无偿白帮的,它们就必须用鲜红去吸引,用甜蜜去诱惑。然后,当鸟们在枝叶间享用之后,再作为礼品免费送了让它们带回去喂养子女。这样,一颗新生命的种子,就在一层甜蜜外衣的包裹下,出发了,远行了。
不仅仅是枸树,各种植物都有这样的智谋,都有各自的招数。比如那些吸引蜂蝶的花朵,诸如油菜花、苹果花、含羞草花。它们吸引蜂蝶为它们传播花粉,同样是为了生命的繁衍和延续。它们使用这种甜蜜的计谋,基本是一种双赢的方法,那些有翅膀的家伙们,也就都乐意充当这种生命的使者。
枸树的果实虽然不能带给人类享用的口福,但它的枝干,在运载工具还不发达的古时候或者现在偏僻的农村,却是制作扁担的好材料。因为这种树的木质韧性很大,易弯不易折。似乎古书上曾有记载,枸树的枝干还是制作弓的上好材料,它们的柔韧弹性,能够让箭矢飞得更远。
枸树的果实会一直持续着结到初秋时节。我想,在这山林之中,如果没有人为的清理砍删,枸树的家族一定是会一年年兴旺发达起来。但人们作为山林的管理者,是很实用主义的。如今很少使用扁担了,弓箭也没了用武之地,这就决定了枸树们,只能偶然的生长在湖畔路边,作为对于山林和季节的一种点缀。
万物各有自己的宿命。不单单是树木,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谁都逃脱不了的命运。2007-7-31,湖畔
《短句》
1
佛陀指示的道路
就是一条寻欢作乐的道路
2
爱情和写作
都应该是快乐的事情
如果痛苦
就该放弃
3
那些教导别人吃苦的人
都头戴面罩
4
活好今天
就是一切
5
你不是为痛苦而生的
所以要尽快向快乐出发
6
快乐是自由的女儿
想得到她就要先得到自由
7
一杯绿茶中的喜悦
胜过十本《论语》
2007年夏
《随风而行》
在这里似乎很久了,久到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原本就是这山水中的人。但我的真实身份,却只是一个过客。我终于是要走的。
一块云,离开了产生它的那片山林,就只能随风飘荡。
我就是云一样离开故乡随风飘荡的人。
离开故乡的人,特别是所谓的文人,大都容易感染上一种很文化的病,这种病就叫做乡愁。这样的人往往将自己说为游子,心中也就时时的会有些如云似雾的东西飘荡着。而当一个人在外日久,日子过得不如意或者年老多病的时候,这乡愁就会更浓更频繁的袭来,于是或形诸文字,或发之歌唱。再或者,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我却没有这乡愁。不是我不爱家乡,实在是家乡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太多需要我留恋的事物和记忆。是啊,那里,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童年那少不更事时一些家的色彩,那些梧桐相伴的土墙草屋,还有什么呢?亲情吗?所有的亲人,走的走了,亡的亡了,散的也散了。我还有什么呢?
故乡,你虽然给予了我生命,但你没有给予我将根留下的土壤,更没有给予我归程的理由和路径。我并不忘记你的恩情,你在贫困和苦难中,给了我梦想。是的,是这梦想,让我终于离开你,在离你很远的地方,去回忆和述说这一切。
没有乡愁的我,是甘心情愿随风而行的,是可以随便走到一个什么地方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驿站。2007-8-3
《不同》
每天
都是不同的
看上去好像山还是山
水也还在
原来的老地方
但昨晨湖滩上的那头水牛
不见了
一场夜雨
山的半腰多了几缕
缠绕的云
还有路边的一蓬葫芦秧子
多出了七朵白花
还有,在曹家庄的一个路口
我遇到了
面湖而立的项丽敏
2007-7-24
在曹家庄村口的路边,生长着两棵枸桃树。但在它们没挂出满枝的鲜红果实之前,我对它们的存在,基本是无知的。其实,这也怨不得我,因为它们在春天或之后的夏天,似乎从没开出过什么像样的花朵来。在这样满山遍野的绿中,如果不开花不结果,一棵或者一种树混杂在其他树中,不是植物学家的我是很难将它们分辨出来的。
但现在就不同了。它们结了果,并且是鲜艳鲜红的果。
在植物的世界中,一些是靠花朵来招摇的。但也有一些,它们开不出美丽的花,就靠果实来炫目。枸树算是后者。
大概是七月上旬的一天,我散步到曹家庄那里,最先看到的是脚下的公路上,一片又一片的落红。却不是花,而是果。再看,就看到了枸树,看到了枸树绿叶间挂着的那些艳红小灯笼。几只长尾鹊正在其间享受盛宴。我的到来显然打扰了它们,它们很不情愿的飞走了,临行还没忘记在叼上一个红枸桃。
枸树不是皖南的特产,在我的河南老家,或在蜀地成都,都能见到这种树。
这种树的果子,也就是枸桃,虽然好看,但却没人会拿它们当水果去享用,更没人会将它们当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因为它们尽管好看,但其实并无果肉,只是在种壳上布置了一些浸满蜜汁的红色小绒柱。我想,枸树之所以结出如此的果子来,当然是它们的智慧。它们想让自己的种子散布得远一些,想让自己的种群壮大扩展,就必须找会飞的朋友——鸟们来帮忙。但这个忙不可能是无偿白帮的,它们就必须用鲜红去吸引,用甜蜜去诱惑。然后,当鸟们在枝叶间享用之后,再作为礼品免费送了让它们带回去喂养子女。这样,一颗新生命的种子,就在一层甜蜜外衣的包裹下,出发了,远行了。
不仅仅是枸树,各种植物都有这样的智谋,都有各自的招数。比如那些吸引蜂蝶的花朵,诸如油菜花、苹果花、含羞草花。它们吸引蜂蝶为它们传播花粉,同样是为了生命的繁衍和延续。它们使用这种甜蜜的计谋,基本是一种双赢的方法,那些有翅膀的家伙们,也就都乐意充当这种生命的使者。
枸树的果实虽然不能带给人类享用的口福,但它的枝干,在运载工具还不发达的古时候或者现在偏僻的农村,却是制作扁担的好材料。因为这种树的木质韧性很大,易弯不易折。似乎古书上曾有记载,枸树的枝干还是制作弓的上好材料,它们的柔韧弹性,能够让箭矢飞得更远。
枸树的果实会一直持续着结到初秋时节。我想,在这山林之中,如果没有人为的清理砍删,枸树的家族一定是会一年年兴旺发达起来。但人们作为山林的管理者,是很实用主义的。如今很少使用扁担了,弓箭也没了用武之地,这就决定了枸树们,只能偶然的生长在湖畔路边,作为对于山林和季节的一种点缀。
万物各有自己的宿命。不单单是树木,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谁都逃脱不了的命运。2007-7-31,湖畔
《短句》
1
佛陀指示的道路
就是一条寻欢作乐的道路
2
爱情和写作
都应该是快乐的事情
如果痛苦
就该放弃
3
那些教导别人吃苦的人
都头戴面罩
4
活好今天
就是一切
5
你不是为痛苦而生的
所以要尽快向快乐出发
6
快乐是自由的女儿
想得到她就要先得到自由
7
一杯绿茶中的喜悦
胜过十本《论语》
2007年夏
《随风而行》
在这里似乎很久了,久到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原本就是这山水中的人。但我的真实身份,却只是一个过客。我终于是要走的。
一块云,离开了产生它的那片山林,就只能随风飘荡。
我就是云一样离开故乡随风飘荡的人。
离开故乡的人,特别是所谓的文人,大都容易感染上一种很文化的病,这种病就叫做乡愁。这样的人往往将自己说为游子,心中也就时时的会有些如云似雾的东西飘荡着。而当一个人在外日久,日子过得不如意或者年老多病的时候,这乡愁就会更浓更频繁的袭来,于是或形诸文字,或发之歌唱。再或者,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我却没有这乡愁。不是我不爱家乡,实在是家乡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太多需要我留恋的事物和记忆。是啊,那里,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童年那少不更事时一些家的色彩,那些梧桐相伴的土墙草屋,还有什么呢?亲情吗?所有的亲人,走的走了,亡的亡了,散的也散了。我还有什么呢?
故乡,你虽然给予了我生命,但你没有给予我将根留下的土壤,更没有给予我归程的理由和路径。我并不忘记你的恩情,你在贫困和苦难中,给了我梦想。是的,是这梦想,让我终于离开你,在离你很远的地方,去回忆和述说这一切。
没有乡愁的我,是甘心情愿随风而行的,是可以随便走到一个什么地方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驿站。2007-8-3
《不同》
每天
都是不同的
看上去好像山还是山
水也还在
原来的老地方
但昨晨湖滩上的那头水牛
不见了
一场夜雨
山的半腰多了几缕
缠绕的云
还有路边的一蓬葫芦秧子
多出了七朵白花
还有,在曹家庄的一个路口
我遇到了
面湖而立的项丽敏
200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