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日记体作家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旅居太平湖畔》最新章节!
很久没在早晨散步了。
今天醒得依然很早,四点多一点。但现在天亮得也早。四点半左右窗外的鸟们就开始了它们的歌唱。
我醒来后没马上起床,只是到卫生间去了一趟,而后用凉水连头带脸的冲洗几下。这是为了驱除残留的睡意。然后依旧回到床上,将笔记本打开。
我开始写日记和整理几首诗稿。
五点多的时候,困意又上来了。于是,我将笔记本合上,拉一个枕头放到上面,关掉了床头灯。翻身,将头放在隔了一层枕头的电脑上,开始补觉。其实是睡不着的,只能算是休息一下。因为不久,外面就真的热闹了起来。饭店的工人们起床了。他们的工作基本是在厨房,而厨房的后门,离我现在所住房间的窗口只有几米远。他们往往就坐在我窗口外面的水泥地坪上工作,处理买来或从湖边菜地采摘来的蔬菜,边工作边大声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的一个特点是,从来不小声说话,基本的方式就是喊叫,特别是那位年龄大的女工。这一点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其实他们说话的声音只要彼此能听到不是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为此多付出很多气力,并可能造成对于别人的干扰?特别是他们应该知道,在他们身后的房间里,还住着一个需要安静的客人。
其实,我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可笑的。他们早就习惯了,或者说,他们是从家庭的血缘和习俗中继承来的这样一种言语方式。除非他们个人通过文化的学习在精神境界上发生了变化,或是迫于某种外部的压力和限制,否则是不容易改变的。
我无法休息,也无法写作和读书了,只好在7点左右的时候,拿了一本书外出——美国女诗人、日记体作家梅·萨藤的《梦里晴空》。
依然是沿着公路向曹家庄的方向走。有风,大概有5级甚至更大些,所以沿途的草木上没了露珠。它们被风吹落到地上,消失了。
我没到达曹家庄那里,而是在一个外商俱乐部的广场空地上停了下来。这个所谓的外商俱乐部,现在还只是湖边山丘间开挖平整出来的一块几亩地大的空地。在我去年秋末刚来时,这里仅仅有一个立在湖边的广告牌,其他都还是原貌的山丘茶园和杂树林。元旦前,开始有两台挖掘机在这里工作,将我曾经采摘过冬茶花和茶果的山丘和另外两面临湖的坡地茶园,挖掘了填充到低洼的湖滩里,慢慢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广场。这项工作大概进行了一个多月,到二月份不知为何停止了。据说,这里的百亩山林滩地,都已经被一个开发商买下。但几年了却迟迟没动工。后来的挖掘平整,也只是做个样子,大概是为了避免被指责荒废土地吧。
哦,事实上,这个我目前寄身的旅游小镇,都已经全部卖给了一个外省商人。所以,在这里,一切就都成了暂时的。
好了,不再说这些。这些本来不是我应该耗费时间精力来想的。因为想了也没任何用处。
我现在走在这个在夏天来临时已经长满了各种野生植物的空地上,在靠近一片松树林的地方,选择了一块沙地坐下来。风很大,吹在身上很凉爽。打开书本,我马上进入了作者描绘的天地。她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缅因州约克海边的诗人、作家,她写这本日记的时候,已经75岁。基本是在记录她的日常生活,她的一只猫一只狗,她的花园,她的朋友们。她好像是一个独居者,没任何亲人或关系密切的异性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起码在她的这本书里面,没出现。她有的只是动物、朋友、医生和清洁工。当然,记录更多的,还是她的疾病,以及她对于疾病的种种感觉。如果不是事先通过湖和其他朋友的文字,对她的作品有了一些认识的话,单单读这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文字,我是不情愿的。我对于疾病有一种抵触,不想接近和想象。我在幼年的那场病,对我伤害太深,使我现在本能的恐惧。但我也知道我最终无法避免疾病的袭击。我现在能想到的解脱方法,不是去煞费苦心的准备忍受苦痛,而是让生命在还没有承受苦痛之前,尽量的轻松和自由。但我能理解梅·萨藤。她的描写让我看到了老年,看到了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
我在风中将书本合上。我不想再看了。它让我沉重。
我走到一处开满小蓝花的坡地上,那里有几支类似剑兰的黄色花朵,正在风中摇曳。我伸手采摘了几支。我知道,它们很快就会枯萎的。我带它们回去,也只是徒劳的想增加一些和它们相处的时光,并不能改变结局。
有风,山林的上面就没了白色的烟雾,一切都清晰明朗。
站在路边,向远处的湖和山望了一会。我在这里只是一个过客。而湖和山林,这些美好的事物,在我的生命中也是过客。
我开始向回走,回到房间里去。
有一本被某个出版社一直催促的书稿在等着我写。但我却迟迟的不能动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有时会突然的,就对某种原本自己选择的写作,也会失去了热情。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么?我不知道这会预示着什么。2007-7-3
《獾的忧虑》
獾是深藏之兽
任凭那些人打门、敲窗,大声恐吓
或小声哄诱。它只是打开钢琴
让《命运》抵抗命运
它知道,来者不善
他们不是客人
傍晚的时分散步
三天吃两顿饭
除此,獾甘为囚徒——
在自己洞穴中。起来,躺下
躺下,再起来
2007-7-6,湖边
很久没在早晨散步了。
今天醒得依然很早,四点多一点。但现在天亮得也早。四点半左右窗外的鸟们就开始了它们的歌唱。
我醒来后没马上起床,只是到卫生间去了一趟,而后用凉水连头带脸的冲洗几下。这是为了驱除残留的睡意。然后依旧回到床上,将笔记本打开。
我开始写日记和整理几首诗稿。
五点多的时候,困意又上来了。于是,我将笔记本合上,拉一个枕头放到上面,关掉了床头灯。翻身,将头放在隔了一层枕头的电脑上,开始补觉。其实是睡不着的,只能算是休息一下。因为不久,外面就真的热闹了起来。饭店的工人们起床了。他们的工作基本是在厨房,而厨房的后门,离我现在所住房间的窗口只有几米远。他们往往就坐在我窗口外面的水泥地坪上工作,处理买来或从湖边菜地采摘来的蔬菜,边工作边大声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的一个特点是,从来不小声说话,基本的方式就是喊叫,特别是那位年龄大的女工。这一点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其实他们说话的声音只要彼此能听到不是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为此多付出很多气力,并可能造成对于别人的干扰?特别是他们应该知道,在他们身后的房间里,还住着一个需要安静的客人。
其实,我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可笑的。他们早就习惯了,或者说,他们是从家庭的血缘和习俗中继承来的这样一种言语方式。除非他们个人通过文化的学习在精神境界上发生了变化,或是迫于某种外部的压力和限制,否则是不容易改变的。
我无法休息,也无法写作和读书了,只好在7点左右的时候,拿了一本书外出——美国女诗人、日记体作家梅·萨藤的《梦里晴空》。
依然是沿着公路向曹家庄的方向走。有风,大概有5级甚至更大些,所以沿途的草木上没了露珠。它们被风吹落到地上,消失了。
我没到达曹家庄那里,而是在一个外商俱乐部的广场空地上停了下来。这个所谓的外商俱乐部,现在还只是湖边山丘间开挖平整出来的一块几亩地大的空地。在我去年秋末刚来时,这里仅仅有一个立在湖边的广告牌,其他都还是原貌的山丘茶园和杂树林。元旦前,开始有两台挖掘机在这里工作,将我曾经采摘过冬茶花和茶果的山丘和另外两面临湖的坡地茶园,挖掘了填充到低洼的湖滩里,慢慢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广场。这项工作大概进行了一个多月,到二月份不知为何停止了。据说,这里的百亩山林滩地,都已经被一个开发商买下。但几年了却迟迟没动工。后来的挖掘平整,也只是做个样子,大概是为了避免被指责荒废土地吧。
哦,事实上,这个我目前寄身的旅游小镇,都已经全部卖给了一个外省商人。所以,在这里,一切就都成了暂时的。
好了,不再说这些。这些本来不是我应该耗费时间精力来想的。因为想了也没任何用处。
我现在走在这个在夏天来临时已经长满了各种野生植物的空地上,在靠近一片松树林的地方,选择了一块沙地坐下来。风很大,吹在身上很凉爽。打开书本,我马上进入了作者描绘的天地。她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缅因州约克海边的诗人、作家,她写这本日记的时候,已经75岁。基本是在记录她的日常生活,她的一只猫一只狗,她的花园,她的朋友们。她好像是一个独居者,没任何亲人或关系密切的异性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起码在她的这本书里面,没出现。她有的只是动物、朋友、医生和清洁工。当然,记录更多的,还是她的疾病,以及她对于疾病的种种感觉。如果不是事先通过湖和其他朋友的文字,对她的作品有了一些认识的话,单单读这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文字,我是不情愿的。我对于疾病有一种抵触,不想接近和想象。我在幼年的那场病,对我伤害太深,使我现在本能的恐惧。但我也知道我最终无法避免疾病的袭击。我现在能想到的解脱方法,不是去煞费苦心的准备忍受苦痛,而是让生命在还没有承受苦痛之前,尽量的轻松和自由。但我能理解梅·萨藤。她的描写让我看到了老年,看到了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
我在风中将书本合上。我不想再看了。它让我沉重。
我走到一处开满小蓝花的坡地上,那里有几支类似剑兰的黄色花朵,正在风中摇曳。我伸手采摘了几支。我知道,它们很快就会枯萎的。我带它们回去,也只是徒劳的想增加一些和它们相处的时光,并不能改变结局。
有风,山林的上面就没了白色的烟雾,一切都清晰明朗。
站在路边,向远处的湖和山望了一会。我在这里只是一个过客。而湖和山林,这些美好的事物,在我的生命中也是过客。
我开始向回走,回到房间里去。
有一本被某个出版社一直催促的书稿在等着我写。但我却迟迟的不能动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有时会突然的,就对某种原本自己选择的写作,也会失去了热情。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么?我不知道这会预示着什么。2007-7-3
《獾的忧虑》
獾是深藏之兽
任凭那些人打门、敲窗,大声恐吓
或小声哄诱。它只是打开钢琴
让《命运》抵抗命运
它知道,来者不善
他们不是客人
傍晚的时分散步
三天吃两顿饭
除此,獾甘为囚徒——
在自己洞穴中。起来,躺下
躺下,再起来
2007-7-6,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