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全年可采,不分季节
还得罗霆亲自出手,才帮他们点燃灶火,得以烧水煮肉。
中午全是肉菜,红烧肉,辣椒炒肉,回锅肉,再加上一个肉汤。
虽然只有三菜一汤,但分量足够大,因此罗霆便叫上老婆婆和小舅公来吃。
等菜上了桌,罗霆这才发现,没有米饭。
木桶里的饭,他全都倒掉喂猪了,毕竟馊掉的米饭是不能吃的。
而现在捞饭的话,那又要好久。
于是罗霆一拍额头,他虽然买了冰箱、空调和洗衣机,却是忘记了买电饭煲了。
无奈,只能去小卖部买了些面条,把面条煮熟拌菜,倒也算是拌面了。
吃过午饭没过多久,送家电的人便来了,其中主要是空调需要安装。
奶奶看了看那些电器,疑问道:“这是你那爸妈送的?他们送的东西我不要。”
嘴上虽然这么强硬,但双眼却时不时的打量家电,手也在抚摸着。
她刚才问过了安装的师傅,这三个家电,加起来可是五千多块钱呢。
罗霆哪还能不了解奶奶的性格,于是道:“不是他们送的,是我借给你的。”
说着,罗霆掏出借条来,其中还包括先前买的那台电视机的货价单。
他不会遗留任何资产给朱志荣,因此等买了房,把奶奶接出去后,他宁愿把这些家电都给扔掉,也不会留给朱志荣。
但东西送出去容易,可想要收回来那可就难了,因此货价单和借条必须要留。
这虽然看起来有些大逆不道,毕竟给奶奶不是送,而是借,这传出去得多难听。
但其实不管是送还是借,其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用。
只是他现在暂时没法把奶奶给接出去定居,因此只能先借点家电,稍微改善下条件。
奶奶顿时不高兴了,那你全部拉走吧,还借,我才借呢。
罗霆把奶奶给拉到一边,小声道:“奶奶,你真的不借吗?毕竟这个事情只有你我才知道,到时候你完全可以跟邻居们说是送的啊。”
奶奶是极爱面子和攀比的,虚荣心也强,稍一犹豫,还是在罗霆的借条上签字画押了。
东西好不好用另说,哪怕不用,那也能和邻居们说说价格。
罗霆忍不住抱着奶奶一下,他倒觉得奶奶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是十分可爱的,就跟个小孩似的。
面子、攀比、虚荣心,这都是每个人都有的,无非是强弱不同而已。
每个人都有很多张面孔,在面对不不同的人时,所换上的面孔也是不同的。
就像罗霆对奶奶是包容,对朱志荣是零容忍,对二姑夫则是漠然。
态度因人而异,在这一点上,罗霆和奶奶乃至朱志荣,亦或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没人可以做到绝对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有偏爱的偏爱,有嫌弃的嫌弃。
立场决定态度,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好。
下午,罗霆拿着锄头和柴刀,带着黄文忠等人去了一趟山里。
和雷霆回收一样,药材生意他也只会出资金,剩下的就交给黄文忠他们打理了。
和回收废品不同,药材生意做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甚至都不需要成立公司。
只需要满足三点,就可以做起来。
第一点,要认识药材,这是最基础的。
第二点,得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这点和回收废品一样,都是赚取中间的差价。
第三点,那就是找到药厂出货了。
出货价减去收购价,再减去运输和人工费用,剩下的就全是利润了。
简单,方便,好记。
但如果想要大规模收购,那就还得要一个场地,也不需要多大。
毕竟药材和垃圾不同,是属于草本植物,放久了就会缩水,缩水就等于损失利润。
除非是想搞干货出售。
罗霆之所以认为药材生意是自己发家致富的法宝,就是因为足够简单,且利润空间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这取决于自己的良心。
因为村民们是不知道终端价格的,哪怕是十块钱一斤,但却以五块钱收购,那利润空间就是一半。
等于你收十万块钱的货,就净赚十万,再减去运输和人工费,就等于纯利润。
这就是中间商赚差价,替村民们把药材进行整合,然后一起出掉。
就这么简单。
不过这生意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像废品一样每天都有基本固定数量的生产,而是挖一株,就少一株。
药材是生长极慢的,有些得要三四年才能长得粗壮,一年下来可能就只长了几个手指头大小。
如果说水产是按季度恢复产量的话,那有些药材就得两三年才能有起色。
因此,资源很容易干枯,会越收越少。
罗霆在小路边上扯下一根藤蔓道:“这是蛤蟆藤,也叫海金沙,八九月份时,可以扯下来用太阳爆晒,能晒出金色粉末。”
“这东西需要大量的海金沙,才能晒出那么一两斤粉末,虽是转换率低,但胜在生长速度极快,每年都可以收割。”
“以后可以附带的给人介绍一下,要是愿意费心费力搞的话,是能有些许产量的。”
他一边把蛤蟆藤递给黄文忠他们看,一边解释该药材的特征,以及优缺点。
但只是这样讲,哪能记得住,于是罗霆道:“都愣着干嘛啊,掏出手机拍照和记笔记啊。”
就这三句话,他都是临时想到啥说啥,自己都不一定记得住。
更别说黄文忠他们了。
有了他的话,黄文忠六人便纷纷掏出手机,对着蛤蟆藤进行拍照,并打开备忘录,进行打字。
可刚才讲了什么是完全忘记了,因此罗霆便又重新讲了一遍,只是和刚才的话会有些许出路。
但问题不大,罗霆对药材这方面还算是懂点的,毕竟这是他初中生涯极为重要的零花钱来源。
等黄文忠等人全都记录完毕,罗霆这才带着他们沿着小溪走,目光主要落在田畔、溪畔、以及河畔上。
才走出离奶奶家二十米,罗霆便在这三处的畔上,发现大量的田鸡草。
于是罗霆道:“这种叶子是三角似圆形的藤蔓,名叫田鸡草,也叫粪箕笃,还可以叫千金藤。”
“季节不同,叶子也会有些许变化,如果你们认不出叶子,其实也不要紧,毕竟该药材主要是收取根茎。”
说着,罗霆便挥舞起锄头,在田畔上进行挖掘。
田鸡草喜爱偏湿润,且泥土相对宽松的地方,因此还是好挖的。
不多久,一根长十几厘米,直径为一厘米的类山药的根茎被挖了出来。
朱霆道:“田鸡草的根茎是类山药的直或弯的,且一定是长的,但凡圆的和椭圆形的,一律都不是。”
“且和山药相比,它要坚硬许多,皮质粗厚,截面有些许斑点,似粉状。”
“这种药材,将会成为主要收购的药材,因为它随处可见,且根茎庞大,运气好的话,一株长势好的田鸡草根茎,可能就有二十来斤”
“且全年可采,不分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