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就是朱三太子

第103章 价值千金

大明:我就是朱三太子 周岁三 38.77万 2025-04-25 18:49:35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我就是朱三太子》最新章节!

朱慈炯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来历,《挑花扇》他可是读过的。

在桃花扇里面,这李香君身为青楼女子和赶考的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相爱。

两人分别之时,李香君对侯方域说的就是这句“夫走后,妾不复弹。”

早知道这李香君的成名的绝技便是边弹边唱《琵琶行》,她的琵琶演奏更是秦淮河一绝。

这句承诺无疑是在自废武功,就好似一个用刀的好手与人比武时选择用剑。

这对李香君来说是一个分量及重的承诺。

但故事毕竟是故事,李香君就在眼前,朱慈炯就是要试一试这个李香君,看看她究竟是不是与故事中的那般重情重义。

朱慈炯明知故问道:“在下听闻,姑娘琵琶技艺乃是一绝,这是为何啊?”

这个事算是世林中人尽皆知之事,可由李香君来说终究有些尴尬。

她一个陪酒助兴的歌姬总不能说她不弹琴为了情郎吧。文人雅士倒也罢了,可碰到一般人还是有些不高兴的。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儿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肯请李香君的唱曲助兴的多半是冲着她的美名来的,自然不会问。

谁知今日碰到个啥也不知道的,于是李香君只能面露尴尬的看向郑元嗣。

今日是郑元嗣做东,他自然不能让场面冷下来,否则还怎么谈事儿啊。

“王将军,这事儿也怪老哥我没跟你说清楚,这香君姑娘虽然身在红尘,却是个至情至性之人。

早已芳心暗许,将这弹琴的手艺封存了,请将军不要见怪。”

于是朱慈炯接着道:“原来如此,那香君姑娘当真是奇女子了。”

李香君盈盈一礼,细声道:“多谢将军宽恕,妾身愧不敢当。”

但朱慈炯的试探可不会轻易结束,“敢问香君姑娘的心上人是何许人,究竟因何事打动了姑娘,让姑娘芳心暗许,竟能让这琵琶蒙尘?”

这个问题无数人问过,倒也不是什么隐晦之事,她如实说道:

“妾身李妈妈哪儿学过几年画画,技艺生疏,倒也有一幅自认为满意的《寒江晓泛图》,就挂在媚香楼的角落里。

秦淮河畔万家灯火,媚香楼往来之人无数,可注意到这幅画的只有侯郎一个。

世人都言妾身与侯郎一见钟情,更有甚者说妾身是贪图侯郎“复社四公子”的贤名。

其实都不是,妾身之所以选择和侯郎在一起,只是因为侯郎知我。”

李香君一边说一边露出怀念之情,提到“侯郎”两字的时候,更是遮掩不住的爱意。

从这李香君表现来看,倒是与桃花扇故事里的女主角一致,是个身在青楼却痴情的女子。

朱慈炯拱手道:“原来如此,刚才在下多有得罪,请香君姑娘海涵。”

“不敢,妾身也多谢将军理解。”

事情进行到这里,已经皆大欢喜,接下来就应该就去到正式的流程,李香君在一旁唱曲陪酒,郑元嗣跟朱慈炯边喝边谈正事儿。

谁知朱慈炯这一边又出幺蛾子了,他对这李香君说道:

“既然姑娘不弹琴了,能否画溪幅画来,让在下和郑兄鉴赏一二如何?要是能把那幅《寒江春泛图》再画一幅来也是极好的。”

李香君刚拒绝弹琴。这时便不敢拒绝了,她毕竟从事服务业的生意,把客人陪好是最基本的。

而且朱慈炯让她画的是一幅她画过的画,倒不是在为难她。

于是李香君答应了下来,叫丫鬟把文房四宝拿了过来,当场就做起画来。

其实李香君说自己画艺不精那都是在谦虚,她原本姓吴,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他的父亲原本是个武官。

熟悉明朝的都知道,明朝的武官地位极低,他父亲因为东林党的牵连入狱身死后,立马家道中落。

八岁便被卖给了秦淮名妓李贞丽,由吴改姓李,成为李真丽的养女。

名为母女,实际上就是李贞丽为达官显贵定制的玩物。

李香君从小就被传授各种知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都是基本功,吃啦弹唱,写诗作画都是必修课。

创作能力也许一般,但模仿能力绝对超群,而这《寒江春泛图》也不过是她临摹的一幅画而已,之所以在意不过是恰好符合她的心境而已。

所以没过一会儿李香君就把这幅画画完了。

朱慈炯走到画前一看,只觉得线条十分流畅,色彩搭配也合理,倒是幅好画,不说别的,起码画工真是没的说。

“香君姑娘,能否让在下题诗一首?”

这都是文人墨客常玩的项目,并没什稀奇的。

李香君回道:“能让将军亲手题诗,是妾身的荣幸,将军请。”

接着左手轻轻挽起右手的袖口,露出白净的手腕,一只修长轻盈的玉手捏起墨棒,为朱慈炯研墨。

只见朱慈炯抓起毛笔,沾取墨汁,挥毫泼墨,在花卷上题诗一首:

“ 寒林自昔重营丘,水色山光接素秋。

想藉幽思邀过雁,恰如同泛木兰舟。”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动作极其潇洒,而朱慈炯的字可是在皇宫里练的,自是极好。

一旁的郑元嗣都看呆了,他这种饭局不知参加多少,眼力自然不俗。

不说这首诗就是这笔字没个几年名家指点可是练不出来的。

而这首诗不说什么惊才绝艳的大话,倒也是对仗工整,肚子里没点儿真才实学是作不出来的。

这让郑元嗣大受震撼,心想这王士元难道真如那汉代的班超是投笔从戎不成?

他意识到其能让史可法如此看重,果然是有本事的,还是个文武全才!

幸亏把父亲劝住了,没有使用下策,如果这么个人才不明不白的死了,真容易出太麻烦不可!

而一旁的看到这首诗的李香君,当即流下眼泪。

郑元嗣见此问道:“香君姑娘为何落泪?”

李香君盈盈说道:“侯郎知我,王将军亦知我也。”

当即吩咐手下婢女,去取琵琶来,她要亲自为朱慈炯唱一首《琵琶行》。

郑元嗣要就见惯了这酒席间的各种套路,见到李香君落泪,其实也没怎么当回事儿。

在他看来不过是个高级点儿的套路罢了,他出言询问也是配合一下而已。

可当听到李香君要演唱《琵琶行》,他也有点惊讶了。

这《琵琶行》可是李香君的压箱底的绝活儿,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唱的,市场价可是一千两一首。

他当即在心里惊叹道:‘这是什么诗,竟然值得一千两银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