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甜蜜皇后
君允玟正式登基后,便要正式册立佳敏为自己的皇后。
而佳敏心心念念的,不是要当皇后了,而是至今都没有一场盛大的婚礼。
她纠结地把小脸皱成了一团。君允玟则把礼部拟的字给她看,跟她商量用挑哪两个字做封号。君允玟说:“我觉得德和福这两个字不错,尤其是这个福字,最能体现你是我的福星……”
“德福,德福……”佳敏念叨着,忽然她跳了起来,说:“你要是敢跟我叫‘德福(芙)’,我就让你叫‘七喜’!”
其实,她原来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小七儿会选个茶叶名做自己的帝号?隆景?龙井?后来她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这个地名……所以她现在才想给他改成饮料名。
君允玟却不解,他慢条斯理地说:“母后做皇后时用过‘禧’字,我不能再那个字了。”又说,“要不,你换成‘福’和‘荣’?”
“福荣(芙蓉)?!”佳敏想晕倒。
“那你自己想一个?”君允玟面对她的时候,永远是一副好脾气。
“我哪那有那学问?”佳敏看着那些字就懵,最后她自我催眠,说,“德福就德福吧,反正挺甜蜜的。”
选好封号,就可以正式册封了。但是君允玟还是给了佳敏一个惊喜。这次册封不是在宫中颁道圣旨就算完事,他要安排一场类似于婚礼的盛大仪式。
他告诉佳敏,在册封的前一天晚上,让她回上官府省亲。等第二天回宫后,在太和殿举行正式的册封仪式。“相当于我们正式举行了一次婚礼,这回满足了吗?”君允玟问她。
佳敏想了想,同意了。本来嘛,嫁了就是嫁了,如果真大张旗鼓地再嫁一回,岂不跟二婚似的?算啦,将就吧。
于是佳敏在正式册封的前一天的晚上,回到了上官府的老宅。
本来佳敏还在得意,自己总算可以“风光出嫁”了,可是等她一出宫才明白,以她今日的身份,只要一动身,就有整副鸾驾跟着,那队伍,排出去一整条街长。
随后,上官谌带着全族的人来接驾,又是叩首又是献辞的,闹得这个欢哟。佳敏心中暗暗嘀咕,可别弄得跟小说里一样,接回驾,把家都败了。
进到上官府,上官谌把宗祠开了,佳敏亲自进到祠内添了香、拜了祖宗。又特意在祖母的牌位前多拜了一拜,心想这回终于成为天朝的一代皇后,可算是圆了老太太当年的期望……又暗想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小时候,生怕老太太看中她,送她进宫;后来她突然病倒,连选秀的资格都没了;之后跑到了海外游历,几乎回不了故土;就算是后来进了安亲王府,谁能想到安亲王会成了储君,最后当了皇帝?原来命运早已注定,虽然兜兜转转,她还是成了正宫皇后,而且还是当今皇帝这一生中,唯一的女人……
想到君允玟,佳敏脸上露出了温暖的微笑。直到昨天他还一口咬定,自己当年就是听了“藏镜老人”的话,因为娶她能当皇后,所以才纳她进府的。他一本正经地说,还是李文润告诉他有这么回事,领着他去找“藏镜老人”的。
佳敏想起当年在温泉别墅时的笑谈,她对李文润说,“你想坑谁,就让我进他的府”,还曾对君允玟说,“看你将来找个疤瘌眼的癞蛤蟆”……更是觉得好笑。
咳,命运,真是让人难以捉摸;爱情,更是个千古难解的玄疑。
这时,上官谌之妻梁氏过来禀奏,府里收拾了原来老太太住过的院子,做为接驾的地方。
上官老太太原来住过的院子,是上官府最好的院子,现在梁氏住在这里。佳敏看着院里的景致,跟当年大致相仿。
她在院里转了转,随后进了屋。上官府一众女眷都陪着她。除了她的母亲刘氏外,还有大伯母梁氏、三婶杨氏,佳惠、佳蓉、佳宁几姐妹,政哥儿媳妇、敬哥儿媳妇等妯娌几人,以及几位未嫁的侄女。
大家面对着当朝的皇后,多少有几分拘谨。佳敏最擅长调剂气氛,她说起小时候淘气的事情,几句笑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再说起老太太当年如何如何,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忆起当年来。
不知不觉中,时辰到了三更,佳敏要回宫了。她跟家人恋恋而别,升了鸾舆。随行的,除了皇帝派给她的整副皇后的鸾驾,还有自己的嫁妆——那可是自己在海外冒了极大的风险挣下来的,她要拿回宫去跟君允玟显摆显摆。
回宫后,佳敏在重华宫略微休息一下,换过皇后的正式朝服,在黎明的阳光中来到太和殿接受册封。
君允玟穿的也是一身正式的朝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君允玟把皇后的宝册、金印和玉如意放到了佳敏手中。佳敏给君允玟行了礼,君允玟扶她起来,二人又一起给皇太后行了礼,诏书送太庙焚告祖先,这才算正式册封完毕。之后群臣山呼“皇帝万岁”、“皇后千岁”,之后宫中赐宴,普天同庆。
佳敏在朝臣面前、在娘家人面前出够了风头,觉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上官府,想起当年自己和母亲刘氏,如何小心低调地在府中生存,母亲又如何被梁氏和杨氏排挤;想起父亲刚一被环江案牵连,大伯和三叔就马上跟自己家分了家,亲情是如何凉薄……自己纵然不是睚眦必报之人,可隐忍到如今也是不易,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夜里,君允玟回到重华宫,看到一身红衣的佳敏,不由笑逐颜开:“敏敏,你今天可真漂亮。”说着上前就要抱。
佳敏却挡着他的手,说:“且慢,人家今天是新娘子,还是很清纯的呢,你要一点一点地哄。”
“噗——”君允玟笑喷了。而且她越说自己清纯,他越想化身为狼。可今晚这个安排,本来就是想哄她高兴,他暂时只能由着她摆布。
佳敏蒙上红盖头,让君允玟手持红绸牵着她,举行了他俩人真正的结婚仪式。拜过天地,盟了誓约,饮过交杯酒……这过程,搞得跟小孩子办家家酒一样,可君允玟虽是一代君主的身份,却乐得奉陪。
直到二人坐入合欢帐中,君允玟为佳敏掀开红盖头,才终于取得了今晚的主动权。
册封后,佳敏正式执掌后宫。那些事务性的工作难不到她,她只面临一个问题——婆婆太多了!元嘉皇帝留下来的妃子确实不少,而佳敏一开始定的基调又不对。她一心想好好孝顺孝恩太后,顺便把其他太妃们也给捧高了。于是那些老太妃们开始以老卖老,挑剔她的工作。
佳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想更正。她想到,首先要去找她的“总婆婆”孝恩皇太后,一定要取得她的支持。
来到“乐寿宫”,佳敏有些吃惊地发现,在宫中陪着太后说话的,竟然是她自己的娘家人——大伯母梁氏和侄女上官云娥。只见梁氏一身诰命夫人的装束,正值妙龄的云娥也打扮得妩媚风流。
佳敏的心中就是一警。这两个人进宫来,不去找自己,却跑到了太后这里,恐怕是有什么阴谋。梁氏也有些讪讪的,略说几句话,便请辞,带着云娥走了。
她们走后,太后笑眯眯地对她说:“云娥是你堂兄家的女儿,对吧?”
“对,其父是臣媳的堂兄上官政,祖父是臣媳的伯父上官谌。”
“玟儿媳妇,不是哀家多事,你跟玟儿在一起这么多年了,都没有生育,不妨就纳个人来帮帮你们。从前那几个,确实上不得台面。现在这个云娥,哀家以为还不错,又是你的亲侄女,有血脉关连,跟你的模样还有几分相像,想来玟儿也不至于太讨厌她……当然了,这事要你自己拿主意——这些话,如果你乐意听,你就想想;如果你不乐意听,就当哀家没说过。”
佳敏没想到太后会跟她说这种话,赌得她心里直发酸。但是太后总是老人家了,她不能失礼,而且她明白自己在小七儿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实在没必要为这种事情浪费感情……于是她只恭敬地应了声,便把这话放到了一边,开始跟太后商量正事,怎么能让那些老太妃们安生一些。
太后说:“这事好办。你就拿哀家做筏子,驳上哀家几件事,她们看到你连哀家都敢驳,自然就安生了。”
“那怎么行,您跟她们怎么能一样。再说了,我和皇帝只怕对您奉养不周,哪还敢驳您的意思。”佳敏断然否决了太后的办法。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太后问她。
佳敏想了想,说:“臣媳有个粗略的想法,第一,把从前的宫规找出来,让太妃们再熟悉一遍,若按前朝的做法,她们哪里还有资格住在原来的宫殿里享受供奉?尤其是未生养的,或殉葬,或出家,或送到先皇陵边守陵;第二,严肃宫中的制度,拟定一个严格的章程,再有什么事,都按章程办,不能出了规格;第三,了解一下这些老太妃整天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无事生非呢,给她们找点事做,听听戏,打打牌,搞些能养性怡情的活动。”
孝恩笑了,说:“你这办法不错,试试吧。不过,先皇在的时候,她们还整日无事生非;如今先皇不在了,她们岂不更是无事生非?当年哀家初掌后宫,也没少让老太妃们挤兑。最让哀家为难的,就是哀家并不讨太皇太后的喜欢……”
佳敏明白,慈萱太皇太后个性执拗,她不喜欢元嘉皇帝,就连带着对这一大家子都看不上眼。算起来,孝恩太后那时,确实比自己现在难做多了。想到这儿,佳敏忘了刚才因云娥引起的不快,她上前来抱住孝恩太后的腰,把脸靠在太后的怀里,撒娇道:“母后,臣媳是最幸运的皇后了,皇帝宠我,您也疼我。”
孝恩太后现在已经适应了佳敏动不动就跟她扮小儿女的样子,而且喜欢佳敏跟她这样亲近,她笑着拍拍佳敏的背,假意嗔道:“哀家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哪经得住你这么揉搓?”又说,“快起来吧,都正式册封成皇后了,要有个国母的样子。”
佳敏赖皮道:“就算是国母,也是母后的孩子啊。”
接着,婆媳俩又说笑了一会儿,佳敏这才做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