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买歌
但是这个谭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能蹭热度,特别能炒作。
走到哪里,都带着摄影师,发各种假冒的街拍。
不论参加什么活动,媒体上都很快能见到通稿。
他热衷参与各种颁奖礼,酒会、电影节、音乐节、晚宴,见到红毯就走,见到明星就合影。
别的明星过生日,有新戏上映,他不管和人家熟悉不熟悉,都会在微博上高调祝贺。
对方出于礼貌,只能回复。
于是一来二去,搞得这个谭龙好像朋友遍天下一样。
但在娱乐圈,还真就是这种厚脸皮的人混的格外如意。
所以当初和谭龙一个团的其他成员都已经泯然众人,成为路人,只有谭龙还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摸爬滚打。
看了他的资料,看了他的作品。
沈月恒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个谭龙,是名气大于实力,写真多于作品的艺人。
他不喜欢谭龙这个人。
最起码不喜欢自己从公开信息中了解到的这个人。
与他合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约定的时间是晚上7点,在京州一个小有名气的酒吧。
吧台上,一个驻唱歌手正在唱最近大火的《忘忧草》。
只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这首歌曲的原唱就在下面某个卡座上坐着。
沈月恒六点五十到的酒吧。
杨哲作为牵线的人,到的更早。
可已经到了7点10分,谭龙还不见人影。
杨哲有些尴尬。
“沈老师,可能是谭龙的行程太忙了,您理解一下,我再催催。”
然后拿出了手机,走出酒吧开始打电话。
沈月恒不置可否,太忙根本就不是迟到的理由。
更可信的理由就是完全不尊重自己。
当自己是大牌,要耍一下。
但他并没有拂袖而去。
看的不是谭龙的面子,而是杨哲的面子。
又过了一会儿,杨哲回来了,脑门上明显有汗。
他强笑着解释:“沈老师,不好意思,已经快到了,路上有些堵车。”
沈月恒却反过来安慰杨哲:“杨编辑,没事,反正我今晚也没有别的安排。”
直到了7点45,谭龙才姗姗来迟。
谭龙戴着大号的墨镜,在一个三十多岁女人的陪同下快步来到了卡座,坐下,这才摘下了墨镜。
“杨老师、沈老师,不好意思啊,让你们久等了,今晚张丹姐过生日,非得让我过去喝一杯,我也是推脱不开啊。”
谭龙开口解释。
但其实这不是解释,更像是一种炫耀。
张丹是一线女星,拿过好几个影后,在娱乐圈很有地位。
谭龙说是参加她的生日宴,明显是在故意显示自己的人脉。
沈月恒也终于看清了谭龙的相貌。
与网上的照片相比,眼睛小了,皮肤差了,睫毛短了。
当然,也更瘦了。
眼袋很大,显得最近休息不是很好。
与谭龙一起来的那个女人,是谭龙的经纪人,姓刘。
刘经纪人一副公事公办、事务繁忙的口气,她要了两杯酒后,就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面,拿出来一份合同,递给了沈月恒:“沈老师,你的作品我们听过不少,觉得很有才华,也符合我们家阿龙的定位,所以我们决定给你一个为我们阿龙创作的机会。”
“具体的条款,文件里面都写了,如果你没有意见,我们就赶紧签了。我们家阿龙很忙的,明天还要早起飞米兰参加时装周,今晚得早点休息。”
沈月恒接过合同打开看。
其实合同的文字很多,但重点是下面几条。
1,之前沈月恒创作的主要作品,都一次性被谭龙买下了。每首歌20万,沈月恒拿了钱之后,这些歌就与沈月恒没有任何关系了。以后只能谭龙唱,沈月恒不能再公开唱了。
2,以后沈月恒创作的新歌,谭龙有第一时间优先选择权。被谭龙挑中的,还是每首20万的价格。
3,沈月恒必须保证,每年至少创作出20首歌让谭龙选择……
沈月恒看完后,把合同递给了身边的杨哲。
杨哲看了,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霸王合同啊!
虽然每首歌给的钱不算少,但那是对新人来说的。
沈月恒已经不是新人了。
他的才华已经得到了市场证明。
那么再每首歌20万,就真的一点都不高了、
更过分的是,想以一纸合同把沈月恒给承包了。
以后沈月恒就等于给谭龙打工了,甚至自己创作的歌曲,自己都没有权利唱。
杨哲在牵线之前,以为谭龙那边只是想买几首歌,但没想到,对方的野心更大。
这是直接要把沈月恒给买了。
沈月恒肯定不会答应。
换成杨哲,杨哲也不会答应。
这不是合同,这是卖身契啊。
“刘姐,当初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杨哲有些恼火,觉得自己被利用了。
刘经纪人却是微微一笑:“杨老师,沈老师,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接,咱有什么说什么。沈老师确实很有才华,也赢得了口碑,但口碑不等于市场!才华如果不能变现的话,其实什么都不是。但我们阿龙有人气,有粉丝,这些歌曲卖给我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并且沈老师也不能保证以后自己的作品还是这么高的水准吧?但我们可以保证,以后就算是差了些,我们也会多要几首的。”
“沈老师你放心,每首歌20万,只是预付版税,以后这些歌曲火了,挣钱了,我们也会给沈老师按照比例一定的分成的。”
“阿龙越火,沈老师你的作品价值也就越高,后续收入就越多。”
“所以沈老师就安心幕后,帮我们阿龙登上天王宝座吧,”
听着这位刘经纪人的话,沈月恒觉得很熟悉。
似乎之前那位九州音乐在线的老板孟江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看来你们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啊。
谭龙这些人,唯一比孟江强的,也就是没有盗用自己的名义发歌。
还算有些下限。
她说的预付版税与后续收入,也算是行内的行规。
在音乐圈就是这样,写歌的人永远没有唱歌的人挣钱多。
但问题是,我凭什么要一定卖给你们?
我自己唱不行吗?
我给别人唱不行么?
谁给你们的自信,可以完全掌握我!
想到这里,沈月恒把合同退了回去:“很遗憾,恐怕我没有为谭先生服务的兴趣。”
刘经纪人脸色一沉:“沈先生,你是一个娱乐圈的新人,很多规矩你都不懂,我劝你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以后很难拐弯的。”
沈月恒却微微一笑,冲着服务生喊了一声:“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