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柳如是
应天。
钱谦益府邸。
刚刚扫祭孝陵后,返回应天的吴三桂,正愁应天没有自家私产,钱谦益的邀请,他自然不会拒绝。
更重要的一点是,钱谦益毕竟是朱由崧的礼部尚书,按照朱慈烺的圣旨,钱谦益会继续担任礼部尚书的职位,这可是个美差。
而尚书官居二品,位高权重,有他在京城给自己通风报信,也是一件好事。
吴三桂刚入院内,钱谦益便吩咐护院关了房门。
引得吴三桂来到后院乘凉处。
一桌子丰盛的晚宴,行军数月的吴三桂,倒是很久没有如此大肆铺张过。
钱谦益倒也是能舍得身份,先请吴三桂上座,自己则是在旁作陪。
“钱大人,你们在江南,可真是好风光啊,每天都吃着我想都不敢想的珍馐。”
吴三桂看着一桌子美味,即便是他在山海关的时候,怕是也没吃过几次如此丰盛的晚饭。
可想而知,江南的这些土老财们,都已经富到了何等程度。
“不敢,不敢,今晚给侯爷接风洗尘,稍稍操持了一二,略备薄酒,侯爷先饮一杯。”
钱谦益端着酒壶,亲自上前给吴三桂满酒。
酒盅已经递到吴三桂面前,但此时,吴三桂却并未有丝毫动作,只是看着钱谦益。
思量片刻,钱谦益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忙将手中酒,一饮而尽。
回过身,吴三桂抿了一口,砸了咂嘴道:“嗯,上等的绍兴女儿红,至少也是二十年以上的了。钱大人,这一壶酒,没有三百两银子,可下不来啊。”
吴三桂惊讶的目光,落在钱谦益身上。
“侯爷喜欢便好。”
钱谦益一脸堆笑,如今局势异常明朗,未来的大明朝堂,必定是离不开吴三桂和徐毅的身影,而此时,站队就成了一门学问。
倒是钱谦益,并不知道,吴三桂会被册封安南的事情。
见吴三桂动筷,钱谦益使了个眼色。
远处的一名护院,悄悄退出了院子,吴三桂只是瞧了一眼,见亲兵队长跟了上去,倒是并未发问。
……
小厮动作很快,赶到西院厢房内。
“老爷和侯爷都喝上了,柳姑娘,快点吧。”
“耽误了老爷的事,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站在门口,小厮见屋内灯火通明,却不见有人出来,心急如焚的催促道。
屋内,一名女子,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却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
柳如是面如死灰,双手攥着白绫,听到门外小厮的催促声,怅然若失,在听到钱谦益回到家中,交给她的任务时,她已是万念俱灰。
握紧了白绫,柳如是一步步走到木凳上,将白绫挂在房梁柱。
“初嫁孝廉被弃,又嫁子龙,三嫁钱谦益,本就是该死之人了,若是再从奸佞,生亦何欢…”
脑海中回忆着一生坎坷的爱情史,柳如是原为歌姬,短暂的二十数年间,先后三任丈夫,而以她的身份,无论是嫁给何人,怕是也只能一生为妾。
如今面临着又要被钱谦益送走的羞愤,萌生死志的柳如是,没有丝毫停顿,系紧了白绫,脑袋伸入白绫口中。
许是怕被外边的小厮听到声音,柳如是道:“我收拾一下,这就出来。”
“诶,那你紧着点,可千万千万不能误了老爷的大事。”
小厮话音刚落。
屋内的柳如是,已经迈步走下了木凳,她并没有踢倒木凳,因是对生,再也没有了信念,人吊在半空时,不见她有分毫的挣扎。
一切,都那么平静,好似一块砂砾,滴入大海,涟漪都无法掀起。
终于,门外的小厮等的急了,敲了敲门道:“柳姑娘,柳姑娘?”
门内没有回音,小厮心中一沉,咬了咬牙,猛地去推房门,却不料,房门在内已经被门闩挡住。
“淦,坏事了!”
小厮心中大惊,冲到左侧的窗户前,捡起一块石头,重重的砸在窗户上,破窗而入,冲进屋内时,柳如是已经挂在半空。
心中虽惊,但他也不是没见过死人,比这恐怖的,那也是见过不少。
在见到柳如是吊在半空时,一个猛扑,双手抱住了柳如是的腰肢,用力向上。
……
翌日清晨。
钱谦益一脸愤恨的冲进柳如是的屋内,见到躺在床上,已经睁眼的柳如是,钱谦益抬起手时,又强忍着收了回去。
“坏我大事,坏我大事,那镇南侯,手握精兵十数万,你为何不肯委身于他,如今闹得如此模样,你让我如何!”钱谦益怒声斥责道。
柳如是只是躺在床上,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会被救回来,脑海中最后的记忆,她应该已经死了才对。
死了多好。
柳如是心中挣扎着。
“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罢了。念在往日情分上,我放你一条生路,你走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来啊,把柳姑娘,抬出去!”
钱谦益愤恨的想打死柳如是,但他知道,此时的柳如是,死了反而是解脱,她本就想死,自己打死她,真的是出气吗?
但此时的钱谦益,莫说见到柳如是人了,就是想起这个名字,都感觉心里的火要压不住了。
……
“侯爷,钱谦益一怒之下,把那柳姑娘,给赶出来了。现在柳姑娘,孤苦无依,还有伤,恐怕是难养活了、”
幕僚站在吴三桂的身边,轻声提醒道。
“你什么时候也这么八婆了?他钱谦益不要的东西,我去抢?我啥时候缺过?以后柳如是的事情,休要再提。”站在承天门上,吴三桂望着承天门外的场景。
当真有一股,至高无上的感觉,心情万分舒畅。
“诶、”
幕僚低着头,不敢再言。
吴三桂道:“事情都办好了吗?”
“都办好了,保管万无一失,侯爷放心便是。”幕僚连忙开口回应道。
“嗯,明日史可法就要北上了,过几日,等史可法走了,把应天的权贵们都聚集起来,走之前,也要给徐毅点颜色瞧瞧。”
“他不是喜欢砸锅嘛…咱就把被他砸锅的人,都聚拢起来,这些人在大明,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数百年,看徐毅能不能搞得定他们!”
冷笑一声,吴三桂会在宣武元年的六月十八日拔营,时间上,正好和徐毅错开。
也就是说,应天会进入两天的无军驻防阶段。
这也是徐毅不想和吴三桂碰面的缘故。
但吴三桂无所谓,对他而言见面不如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