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义军问题
刘宗周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心如刀绞,看着一个个在忙碌的士兵们,痛心疾首。
他在崇祯元年出任顺天府尹,整个顺天府民生,经济,都是他一手操办,昔日繁华无比的顺天府,拥民数十万。
只是一座城,拥民数十万,更不用说附属于顺天府的周边郡县了。
时隔数年,返回顺天府时,却是这般残破之象,为顺天府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刘宗周,如何不气。
很快,刘宗周走到了顺天府的中轴线,沿着中轴线,因为周边无遮挡建筑,隔着很远,刘宗周便见到了光头吴三桂,心中更是火冒三丈,暗暗骂道:“汉贼,汉贼啊。”
“若非此贼,引清军入关,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刘宗周后牙槽都要咬碎了,但见到吴三桂身侧的朱慈烺时,刘宗周脚步一顿,上前两步,纳头便拜,哭声如雷道:“殿下,臣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殿下,三生有幸…”
徐毅四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刘宗周,只是没人开口说话,吴三桂站在远处,神情冷漠。
朱慈烺道:“爱卿快快请起,快快起身。”
刘宗周来到朱慈烺面前,心中五味杂陈,哀嚎道:“殿下洪福齐天,还于旧都,定能光复大明,光复大明…”
上前搀扶着刘宗周,朱慈烺语气沉重道:“光复大明,还要爱卿竭力相助。”
“刘大人,史可法是什么意思?殿下已经下诏。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您从江南来,可知道史可法是何居心?”
上下打量着刘宗周,吴三桂率先开口询问道。
“这…史可法他…”
刘宗周正要说话,徐毅道:“史可法定然是不信殿下身份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如今史可法防守徐淮之地,殿下诏令,尚且不理,尊卑无度,秩序失衡。”
“来年殿下祭天后,定要征讨不臣,咱也要钦点兵马,去看一看史可法究竟是何居心。”
徐毅目光一沉,吴三桂想要南征,徐毅更想,南边最好别投降,投降的话,许多事情都办不了了。
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打碎重来,把江南的地主,收拾一下。
徐毅在广东,没能力收拾地主,现在,借着奉天子,讨不臣的名义,清理清理地主,自然是没问题的。
“殿下,史可法冥顽不灵,不识天恩,不尊圣人,微臣愿为先锋,代天讨贼!”
原本老神在在的吴三桂,听到徐毅也要在南征的事情上插一手,连忙上前道。
姜镶心里生起小九九,暗暗盘算道:“你们俩都要去南征,那我怎么办?”
“爱卿拳拳报国之心,孤心中甚慰,但讨贼一事,自有大将军安排。”朱慈烺看了眼吴三桂,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虽然看不透彻,但朱慈烺知道,南征是一块大蛋糕。
吴三桂眉头紧蹙,看了眼徐毅,只见徐毅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平西伯愿为南征急先锋,如此甚好,但平西伯麾下将士,皆是骑兵,若有死伤,吾心甚痛。”
“为防平西伯部损失过重,南征之时,还需选些别的士卒,才可!”
徐毅看似为了吴三桂着想,实际就是在抢功,不单单是抢功,更是要竭力扩张自己,他手里只有九万军队,其中七万五千人是步卒,没有马。
就这七万五千人中,还有六万是在关宁锦,捆绑招募的。
疏于训练。
思考许久,姜镶道:“殿下,南征之事,尚且不急,当务之急,是解决天下义军归属,给予职位,该收编的收编,该遣散的遣散。”
“如今,关中,河西走廊,尚且在闯逆手中,微臣愿为殿下分忧,为先帝血仇!”
思量再三,南征的事情,姜镶铁定是插不进去手了,吴三桂和徐毅都盯着这块大蛋糕,而且,姜镶判断,南征的功劳虽然大,但不会很多。
只要冲到应天城,整个南方地区,就是传檄可定,有朱慈烺这个金字招牌,只要消灭了福王,天下必然是景从的。
就好比,朱棣靖难时,在顺天周边,打生打死,不得寸进,一个济南,朱棣打了三年没拿下来,毫不客气的说,靖难前三年多,朱棣都在原地打转,一点进展没有。
而随着朱棣斩首行动的成功,拿下应天,天下传檄而定,为啥?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本身就有一定的继承权,天下的官员,可不会管皇帝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朱元璋的孙子。
这就是名分的好处。
可以减少许多麻烦事。
但关中的李自成,可就不是那么好办了。
那才是难啃的骨头。
自然,越难啃,功劳也就越大。
吴三桂和徐毅对视一眼,徐毅满不在乎,吴三桂心中念想着南征,却也无力和姜镶争夺关中的事情。
“可。”
朱慈烺点了点头,看向徐毅道:“各地义军,收编,遣散,授予官职,明确职权,爱卿可能办好?”
“臣,定不辱命。”
徐毅躬身道。
谁管这些义军,谁获利最大,这是不用考虑的。
远处的谢迁,见到这一幕,神情沉重,暗暗捏着拳头,思量道:“不会把我遣散了吧…”
……
顺天还是有几间房屋,尚且可堪一用。
徐毅看着城外报上来的义军请封的文书,足足摞了半米高,数百份文书,代表着数百支义军。
当然,这里的义军,有顺天本地的义军,也有山西跟着姜镶来的,还有没跟着姜镶来的,有天津卫的骆养性,也有齐鲁的谢迁。
实际上,谢迁虽然是齐鲁最大的一支义军,有着三万众,但齐鲁的义军,超出十三股,但他们中,人多的不过千,人少的,不过几百。
“如果把原籍的没来的全部解散,恐怕姜镶会闹事…”义军最多的地方,莫过于三晋,姜镶带来的就有三万多义军,留在三晋没来的,至少也有五万以上。
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姜镶要是真的带他们闹事,徐毅也会非常头疼…
思量再三,徐毅看着王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既能削减开支,也能防止姜镶尾大不掉?”
“其实很简单,以大将军的名义,给天下义军册封,所有上报的,人数超过一百的,原籍设立百户所,首领封百户。不足百人者,愿从行伍,编入我军。”
“人数过千者,原籍设立千户所,首领封千户,超员者,悉数剔除,选良者,编入我军。”
“人数超过一卫者,首领封总兵,出任地方,原部打乱整编,该遣散的遣散,该收编的收编,齐鲁的总兵,调去三晋,三晋的总兵,调去关中。”
“关中的总兵,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