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欲破重生

一百二十三章 安排

欲破重生 大爱非攻 0 2025-04-21 22:29:27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欲破重生》最新章节!

几人在太皇太后面前僵持了半日,太皇太后始终不肯让步,一定要让苏越出面担纲此事,口口声声说是要将苏越的懒骨头"晒一晒"。而张同安之流则干脆谀词如潮,将苏越捧了个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夸太皇太后英明无比,而天下再没有比武侯苏越更适合此事的人了。苏简跪在后面听得都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而苏越则毫无异样,安之若素。

可是这样终非了局,苏越待张同安等人静下来一些,便主动要给自己找台阶下。他在太皇太后面前深深伏下身子,口中道:"皇上,太皇太后,臣深受先帝隆恩,皇家要臣效命,臣岂敢不肝脑涂地。只是……臣同样不敢僭越了——这天京旧俗,如皇上这般年纪,又逢新丧,这丧仪,理应由皇上的叔叔领衔主持啊!"

苏越这般说,慈英殿前几位承氏中人就相互看了一眼。永弘露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向前迈上一步。与他相反,八王永彰畏畏缩缩地,又向后退了一步,永璇看不下去,下死力瞪了永彰一眼,将他瞪得又后退了一步。

太皇太后不愧"老而弥辣",冷冷地看了一眼永弘的神情,又向李银笙那里望了一眼。永弘立刻就如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不敢再说什么。太皇太后又看了看畏首畏尾的永彰,叹了口气,执了文衍的手,道:"衍儿,去一道旨意到西北,将你七叔请回来吧!"

苏简伏在地上,简直喜动颜色,如果永熙能够回到京中,她肩上的担子将会轻省不少。只是太后新丧,她又在慈英殿前,不好露出这样的欣喜,只得将身体伏得更低下去。她方才听自家老爹提出要皇上的"叔叔"主持丧仪,便猜到了老爹的用意。即使太皇太后答应,文衍小皇帝也绝不可能答应让永弘主持太后的丧仪,而另一位候选人永彰又太过软弱,最终承氏皇族还是会选择将永熙从边境请回来。

"七叔?"文衍似乎刚刚想起永熙,面上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他对黄立招招手,说:"传朕旨意……"他的话还未说完,永弘突然插口,"老七从西北回来,那边关怎么办?不如我……"一句话冲口而出,跟着太皇太后手中的龙头杖又是重重一顿——

"砰"的一声大响,震得慈英殿前人人自危。这正是太皇太后发飙,跟着龙头拐杖又高高举起,又要往永弘身上落下去——"这时候想起边关了?想起军中需要良将了?当日那坑了卢昭大军的传讯难道不是你的手下传去的?"

"母后——"

永弘又羞又怒,生母在一众文臣武将面前毫不留情地揭了自己的短,偏生这件事是他在李银笙的撺掇之下亲自而为的,太皇太后所说的"手下传出"不过为他遮遮丑罢了。

听闻此事,军中出身的数位将领都是震惊莫名。苏简也是如此,当日她在西路军中听闻卢昭冒进,全军覆没,而苏爷爷因此削爵的时候,很是消沉了一阵,而庾信与木清寒二人分别都用自己的方式劝解过。陈去华一直伏在地上,肩部微微一抖,想来也是第一次听闻此事。而石琅面上,则不加掩饰地显出鄙夷之色。

谁会料想那件令二万大军葬身敌手的事情根源竟然出在五王永弘这里。更有人联想到卢昭一事后来牵累了左相一家,太后卢英鸾更因此而忧郁成疾。此刻,在太后卢英鸾灵前,五王永弘更显得尴尬,绝不是主持丧仪的合适人选。

文衍便开口轻轻地道:"皇祖母,莫若请七叔快马回来主持丧仪,同时还是请苏侯回西北统领山字营吧!"

"不行——"

"不行——"

太皇太后与永弘两人同时断然喝道,而苏越则伏在地上,仿佛这与他没有丝毫关联。五王永弘的意思很明显,好不容易借卢昭之事解了苏家的兵权,并且将永熙远远地遣开,不会妨碍京中诸事的进行。如果苏越与永熙再来一次互调,那就真的各得其所了。

而太皇太后反对的原因,苏简暗想,怕是为了吴氏夫人胜秋。早年间苏越年年戍边,将家都扔给吴氏夫人与风连影两个,自己乐得个眼不见心不烦,所谓"无为"治家,其实也就是太皇太后口中所说的"懒骨头"——这叫什么事儿。而太皇太后与大夫人吴氏又有亲,太皇太后也姓吴,又身为长辈,自然不愿意放任苏越如此。

"咳——"文衍轻轻咳了一声,扶着太皇太后道:"皇祖母,不如就单宣七叔回来,西北不是还有傅菁么?"

"也好!"太皇太后想想还是应了,永弘及那些与永弘走得近的,听了此言都是舒了一口气。

文衍正准备吩咐黄立传旨,谁知苏越又开了口,道:"皇上,太皇太后,太后丧仪,也应知会四部之主请来天京吊唁的吧!"

此话出口,文衍小皇帝极为感激地看着苏越,连带着,也感激地看了看苏简。而苏简耳力超群,听见远处李银笙诵经的声音,竟尔中断了几秒钟,接着便跟着其余几位诵经少女的声音又接了上去。余人未必能够听出,可是苏简听得一清二楚,李银笙念诵经文的声音里分明有一丝紧张与慌乱。

苏越提出令四部之主入京吊唁,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令四部之主入京朝觐小皇帝文衍,以此抬高小皇帝的威信,顺便让小皇帝拢络人心。如今主少而国疑,四部的力量反而能够给文衍有力的支持,而四部之中,西面天钧部自然不会来人,北面天冶部沐永泽被七王永熙收服未久,南面天炎部是柔雅娘家,柔雅自己在天炎军中就有不小威信与人望,而东面洛梅洲则与苏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切,现今还都不完全是忠于小皇帝或是支持小皇帝的力量,但是小皇帝如果想争取力量,四部来朝则是最好的机会。

李银笙怕是也想到了这一点。

"南征之后,皇上登基以来,四部都不曾来朝。因此,臣以为,这是个令四部之主见识皇上威仪、宣誓效忠新帝的好时机!"苏越伏在地上说道。"武侯之言,臣深以为然,"接口的是文侯承玄,苏简还记得他曾经满口礼啊道啊地教导小皇帝,要搬大道理,让文侯来说自然再好不过了。

"四夷归,天下治!而今天下太平,皇上的教化之道应泽被四海……"承玄絮絮叨叨地说下去,仿佛是事先跟苏越说好的一般,此刻是为苏越来撑场子的。

文武二侯一唱一和,小皇帝自是欣慰的,太皇太后也觉得这主意出的不错,顺势就应了。而五王永弘刚才被太皇太后以卢昭之事将了一军,此刻就如蔫了一般,再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而李银笙依旧诵经,声音已经恢复了平稳与漠然。庾信持着龙渊,在她背后侍立着。

太皇太后望向慈英殿,半晌,终于长叹一口气,扶了永璇的手,慢慢转过身去,口中道:"衍儿啊,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倾注了不少心血在你身上,你还要尽快将各项政务熟悉起来。你且让——那孩子叫什么来着?"

永璇赶上在太皇太后耳边说了什么,太皇太后边说:"苏简那孩子,我看着还好,是个机灵的。指点谈不上,且让她护着你学习政务,处理朝政,顺便也鞭策武侯多出点力!"

这边苏简看着若再无不上前,就又失去机会了,连忙膝行几步上前,对永璇说了些什么,永璇又对太皇太后说了,太皇太后神色之间一怔,便点了点头。苏简珍而重之地从怀里取出那封她摩挲了一年有余,此刻已经淡淡发黄的信封,递给了太皇太后身边的宫人,接着转交到太后手中。

苏简吁了一口气,心中仿佛有个担子放了下来。太皇太后拆开封皮,极快地看了一遍内容,"哦"了一声,再度转过身去,口中低声道:"虽非尾生之信,倒也相差仿佛。"她扶着永璇的手,拄着龙头拐,领着一群宫人,慢慢离开慈英殿前。永弘腆着脸想要跟上去,被那龙头拐一顿,立时又吓了回去。

文衍小皇帝目送太皇太后离开,对殿下跪着的群臣道:"诸位在太后灵前行个礼,就都退了吧!"

众人跪得时间太长,听了此言,谢恩谢得格外真心。接着大家伙儿都使劲揉着膝盖慢慢起身,年纪长一些的老臣,几乎需要互相搀扶着,才勉强起来。谁知文衍又加了一句:"武侯留步——"

自苏越以下,刚刚站起来的群臣闻言又哗啦啦跪下去一片。苏越却在此刻显出沉稳来,口中稳稳地道:"皇上请尽管吩咐!"

文衍道:"朕想,此际快马使人去西北送信,七叔再动身前来,恐怕也要不少时日。朕想,想请武侯先带着几名礼部官员,将为太后治丧之事,大致先列个章程出来。"他有些为难地道:"朕也知道此事原不归武侯管……"

苏越却想都没想,就点头应了,并且对小皇帝说:"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历来治丧之事,千头万绪,此次更是涉及四部来朝,需要诸多安排,小节之处,也无一不可以疏忽。臣想与礼部尚书等人,在宫门附近寻一处房屋,用作臣等公干的处所。这样方便臣等随时向皇上请示。"他接着像是立军令状一般,道:"为太后治丧期间,臣等绝不擅离宫苑一步!"此话一出,礼部众人全都苦了脸,张同安更是苦得厉害,心想,这靠山不一定找得靠谱,但是监工的一定不会含糊。

小皇帝闻言看了一眼苏越,道:"如此甚好。"他接着吩咐黄立,"传令下去,将中殿前甬道的宫门全部落锁。为太后治丧期间,朕绝不涉足**,将朕的起居全安排在勤政殿。另外将勤政殿外的两处偏殿收拾出来,供武侯等暂住。"

苏越跟着便道:"如此,便请石琅将军再调派一些雷字营中人,镇守勤政殿吧,毕竟皇上的日常起居都改换到了中殿之前。而且为太后举丧,再加四部来朝,宫中进出之人也多也杂。有石将军护卫皇上,相信太皇太后更为心安些。"

苏简听了自家老爹这般说,突然猛醒,方才李银笙借口什么宅邸神庙的在拉拢石琅,而此刻,苏越明显就在帮着小皇帝文衍将石琅往这边阵营里拉。石琅作为镇守京师与皇宫内苑的雷字营的首脑,此刻还真是炙手可热啊!

这会儿五王永弘也看出端倪,上前就要拉住苏越,口中说道:"苏侯,刚才在宝泉山上的事……待我慢慢与你解说!"

————————————————————

亲们,这章真的是用ipad码出来的,小非也觉得自己很神……多码了几个字,希望补偿一下昨天少码的。如果大家发现错别字和长得难看的标点符号,请千万谅解!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