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毫米
回到家,三个人一天的欢乐被打成原形。安德利亚斯翻枪械杂志,铃木洸开游戏机,杨志则回到房间里研读那本不知道是什么人寄过来的旅游手册。房间内外,三人各成一片天地。
杨志回到房间里打开台灯,在台灯下仔细看那本旅游手册。这本书包装精美,页码极厚,全彩印刷,定价68元人民币。杨志喜欢看书,经常在图书馆里找中文新书看,他知道国内定价最高的旅游类书籍也就是从海外买来版权的自助游系列丛书。在这之前可能还有一个什么青藏XJ山东内蒙的系列羊皮书,定价也没这么离谱。一本广州旅游手册卖到68倒是头一次见到。
书的内容很详尽,包括各种广州老城区的介绍,景点介绍,吃住介绍,交通介绍等等。不过杨志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国家地理旅游手册的翻版,一点卖点没有。他就很奇怪,为什么有人会出一本内容雷同价格如此之高的旅游手册?广州旅游手册即使在海外也有很多种价格便宜且介绍全面的了。
杨志看书的速度很快,一本旅游手册从头到尾翻过一遍之后,他有点明白了。
把那写满数字的纸拿出来,对照页码、行数,具体字数……这样排下来,居然是一篇新的东西。
这种方法已经接近原始级别了——所谓几十年前最初级的电报密码大多是这么搞出来的。很难想象现在已经是光纤上网的时代还有人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向别人传达信息,不过杨志不得不承认对方这么做的确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好奇心这个东西人人有,杨志的好奇心不算强烈,但现在他觉得事情开始有趣了。
拿出笔和纸,杨志顺着旅游手册的最后一页开始往前翻着查字拼,拼到一半已经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这些东西居然是一篇内家拳的拳谱。
内家拳是大概1545年前后盛行在浙东一带的拳法,后来因为这种拳法实在不好分类,很多人就把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等等一些武术类别都归成内家拳,真正的内家拳反倒慢慢销声匿迹,一直到90年代后武术风气再起才慢慢重新流传。杨志小时候看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对这些知识稍有了解。不过查出来是内家拳的东西已经让他有点没兴趣了,这种东西在图书馆里总能找得到,没有什么特别。
虽说不再继续查下去了,杨志还是被这本介绍中国南方的书搞得有点怀念国内了。出国一年半,他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倒是很强,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西式的生活方式。不得不承认,西式的生活方式在舒适程度和自由程度上都要强一些,很多人出国后不愿意回去不仅仅是因为“习惯”,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舒适。
如果说生活环境,国内肯定是比较差的,空气、卫生、住房、人文、交通……种种不好的地方每个出国的人都知道,只是一旦想起熟悉的一草一木,每个人都会想着回家。
当然,对于更出国的留学生来说,国外不好玩的地方在于这里很多乐趣要自己来找,在国内只要有钱会有乐子主动找他们。海外留学环境在乐趣和饮食上远远不如国内,这也是很多实际上并不怀念祖国的人怀念祖国的重要原因。
杨志想起老家学校门口的零食摊,很多小时候的回忆如光闪过。就算现在,偶尔闭上眼睛他还能感觉到嘴角的微甜。失恋这种事都没法让他流泪,小时候的一些往事却总能让他眼眶微酸。
当然,这样的感情外露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大限度。
还沉浸在回忆中的杨志被一阵轻微的响声拉回到现实里。他又仔细确认了一下,不是幻听也不是耳鸣,声音是从客厅发出来的。
客厅里有铃木洸在打游戏,他戴的那副SONY耳机四百多澳元,戴上之后估计什么声音都听不见;安德利亚斯在自己房间里用笔记本电脑看战争片,也是耳聋得一塌糊涂。三个人里只有杨志最敏感,被这种奇怪的声音惊醒。他犹豫了一下,翻身跳下床。
杨志出了卧室当时就傻眼了,大门不知道怎么被弄开了,晚上在餐厅遇到的那个越南人带着三个人正从一个接一个从客厅的大门里进来,三个人手上都带着手套。为首的那个满脸横肉的越南人看见杨志从房间里出来,一点吃惊或者回避的意思都没有,反而狞笑了一下。
杨志反应极快,安德利亚斯经常说杨志看起来没有运动神经,他哪里知道,杨志很小的时候已经有着极佳的运动天赋,只是这个环境没什么机会给他表现罢了。
杨志只向前冲了一步,已经到了浑然不觉的铃木洸身边,伸手推了他一把。那几个越南人还没反应过来,铃木洸已经从沉浸在游戏的状态被拉回到了现实。
对于铃木洸,杨志只吩咐了一句:“去喊安德利亚斯。”他挡在铃木洸身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为首的那个越南人这才反应过来,挥手让三个同伴呈包围状逼近杨志。从杨志刚才的反应动作来看,这个人不太好对付,最少他那种反应速度绝对超于常人。
他哪里知道,杨志的本事也只限于此了,杨志小时候没少打架,长大之后便成好学生,一次人都没打过。现在让他跟人动手估计都不知道先打脸还是先打肚子。他挡在铃木洸身前的唯一理由是他在体力和速度上都好过一个每天坐在电视和电脑前的人。
那些越南人互相之间在用越南话交谈,杨志听不懂。他只能明白这几个人因他刚才那一下表现开始变得有一点小心翼翼,那个为首的满脸横肉的男人朝杨志恶狠狠地一笑,从怀里掏出匕首,其他三人亦然。
杨志当时傻眼了,对着赤手空拳对手的他还有点信心,倘若对方加上武器,他就不知道该从哪里找信心给自己了。
有了武器壮胆,三个越南人向前逼近的速度开始加快。
就在杨志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地退后一步的时候,身后安德利亚斯的房门推开,安德利亚斯手里拿着一根拉力器和一把锋利的军用匕首出现在杨志身后。
“杨,你没事吧?”安德利亚斯左右手都抄着东西,造型看起来倒也威猛得很,身后的铃木洸正在挂电话报警。按照警察出了名的“有事最后一个到”定律,报警和警察实际到来的时间肯定有出入。那四个越南人显然很了解这种情况,表情里一点惊惶的变化都没有,只是靠近杨志和安德利亚斯的两人已经快步欺身冲过来了。
杨志很自然地伸手从安德利亚斯手里把拉力器接过来,当作棍子一样持在手中,这个姿势让他看起来有那么点可笑,很像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里那些Jedi武士的姿势。
不过这个时候谁也没心情管姿势是否可笑,首当其冲的那两个越南人已经挥起匕首冲过来。没有交流,没有叫嚣,也没有威胁,只是赤裸裸的行动。
大概是几十年前那场全民皆兵的战争养成了彪悍的民风吧?或者最开始他们的目的就是这个,总之当前的情况已经不太允许杨志和安德利亚斯多想,两人一左一右分别对着那两人冲过去。身后的铃木洸被这个场面吓得瑟瑟发抖,手里的电话都快抓不住了。
抢在最前的一个越南人已经抬脚踩着沙发朝杨志冲过来,在他看来,三人里戴眼镜的铃木洸是个废物,高大的德国人不那么好对付,还是这个看起来反射神经比较发达的中国小毛孩子有先干掉的必要,毕竟他手上还拿了一样武器。
匕首几乎是擦着杨志的脖子划出了一道银光。刀锋距少年细嫩的脖子不过区区四毫米,杨志向后退了一步,抡起拉力器狠狠砸在越南人的腰上,收获了结结实实的一声惨叫。
只这一个照面,杨志觉得心里冰凉冰凉的,这帮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他们的活口,动手就想要命。四对三,忽略铃木洸就是四对二,情况非常非常不妙。
澳洲最近两年种族谋杀案有增无减,几个留学生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能让自己碰上。铃木洸躲在杨志身后,看见肌肉发达的越南人挥动匕首,结结实实地尖叫了一声。比那越南人挨打的声音还大上几分。
安德利亚斯也嗅出不对劲了,明显这四个人入室抢劫的味道要远大于寻仇。他用类似于拳击手的碎步朝另外一个越南人靠近,走到一半猛然把桌子上可乐瓶子抛了过去,对方侧身闪开的同时,安德利亚斯已经一刀划过去。
用过正规军用匕首的人都知道,用刀刺人那是小流氓不切实际的打法,在实战中很少有人拿匕首直接刺对方要害。真正的实战里时间就是生命,把武器耽误在对方身体里绝对是不可取的行为,尤其是现在这种以少对多的场面。
被砸中的越南人也不是吃素的,安德利亚斯这一刀也没划到他,倒是自己被走在后边的第三人在衬衫上割了一刀。
这时,杨志正躲开对面的第二刀,还是堪堪擦着他的脖子,差四毫米。
杨志手里拿着拉力器,觉得身体里一些本能忽然之间奇怪地涌出。他开始有点信心了,如果对方再扑过来,他仍有信心留下四毫米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