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想到一些高兴的事
“我终于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
看刘一菲在录音室里对着收音筒放声高唱,带着耳机的林易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这样的演唱水准,这首歌拿出去,还能达到原时空那种火爆程度嘛?
林易不禁有些迷茫。
《隐形的翅膀》这首歌难唱吗?
不难唱。
但是要想唱的好听,那是一点不简单。
因为这首歌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能让听众共情。
所以必须要唱到别人心里去。
原歌手张绍涵就做到了这一点,她的音域宽广,音色透亮,极具穿透力,高亢嘹亮。
尤其这首歌的高潮部分,她能用嗓音击穿听众的防线,触及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但是听听刘一菲的高音,唔……
有点辣耳朵。
林易看向一旁的制作人,“怎么样,有灵感了没?”
林易今天跟刘一菲来录音棚,主要是把这首歌的曲子给做出来。
调子是有了,但是还要编曲,其中涉及到用什么乐器合奏出来,偏向什么风格,肯定得跟林易这个作者本人沟通才行。
但是林易哪懂这些,让他说个一二三的,他也说不出啊。
于是制作人没办法,就让刘一菲先清唱一遍,找找灵感,也好量身编曲。
见林易发问,制作人摘下耳机沉思了半天,“有点,但不多。”
“你觉得唱的怎么样?”
林易接着问道。
制作人摸着下巴,半天才憋了一句:“还好。”
“能让这首歌变好听吗?”
林易有些紧张,本来他还觉得唱功不够,调音来凑。
但是听完刘一菲的演唱后,他也开始变得不自信了。
好在制作人眼睛一亮,“可以,得加钱。”
林易松了一口气,“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吧。”
好在刘一菲之前说她来花钱录歌,自己没有坚持,不然这钱不得花老了去?
既然是刘一菲掏钱,那就无所谓了。
“怎么样?”
此时刘一菲从录音室里出来,迫不及待的问道。
“你出门的时候是不是忘带东西了?”
“啊?应该没有吧。”
听到林易的话,刘一菲愣了一下,随后在身上一阵翻找。
林易被她这番举动给逗乐了,没想到她还有点憨,“我是说,你是不是把声带落家里了。”
“去你的。”
刘一菲瞬间明白林易是在嘲讽自己,恼怒的啐道。
虽然知道自己唱功不太行,但她还是忍不住问道:
“真的有那么差?”
林易摇摇头:“怎么说呢,人家唱歌要钱,你唱歌是要命啊。”
“噗。”
一旁的制作人被这话给逗的笑出了声。
现在是05年,明年这句台词才会在春晚小品《说事儿》里被宋旦旦说出来,然后火遍全国。
所以他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形容唱歌难听。
见两人看向自己,制作人连忙捂嘴:“对不起,我想到了一些高兴的事情。”
……
编曲是个非常耗费心神的事情,即使林易不负责实际操作,光听也很疲惫。
因为刘一菲的超神表现,对于编曲的事情他无比上心。
他想着一定要弄出记忆里最完美的曲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弥补刘一菲的不足。
他在录音棚坐了一整天,听各种不同乐器的弹奏,只为找回记忆中正确的旋律。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天的辛劳,他终于确定下三种乐器。
钢琴、吉他、架子鼓,这三种乐器弹奏出来的声音,很符合他记忆中的曲调,可以用于编曲。
至于再多的,他也没办法确认。
有时候合奏的曲子和单独的乐器演奏差别还是挺大的。
除此之外,在制作人的引导下,林易说出有关这首歌理念后,曲风也确定了下来。
民谣曲风。
林易对这个也不太懂,就问了一句,“民谣风台省那边流不流行?”
制作人一脸无语,“民谣风就是起源于台省,后来才在内地盛行的。”
林易心头大定,那就可能也许应该没问题了。
一天的时间,也就只确定了最基本的伴奏乐器,而且还不是所有的。
至于编曲、录歌、混音、后期等环节还早着呢。
据制作人说,一首歌的完整制作,不追求质量的话,少说也要一个星期时间。
而想要作出一首高质量的歌,基本是以月为单位起跳。
不过这首歌已经有完整的词曲,工作量会小很多。
但是想弄好,也得一个月。
刘一菲这段时间休息,没什么事,距离她的成人礼还有一个多月,所以不着急,她又不差钱,自然是想把歌往高质量了弄。
可林易不行,他每天还要拍电影啊。
不过好消息是,歌曲制作后面的环节无需他参与。
坏消息是,除了编曲。
因为想完美复制脑海中的曲子,所以每编一段新曲,他就得过来确认。
于是这段时间,每天除了待在剧组拍摄,结束后他还要从怀柔开车去位于海淀的录音棚。
好消息,电影拍摄所需的夜景不多,基本都是白天取景,所以傍晚的时候就能放工。
坏消息,林易是导演。
所以每天放工后,他先是组织开会,确定第二天的拍摄档期,然后才能开车离开。
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这还不算完,回来后,他还要接着检查当天拍摄的成片,为后期剪辑做记录。
这个也拖不得,因为看成片,不仅仅是为了剪辑,也是检查有没有穿帮镜头。
等检查完,基本都已经三四点了。
这时候睡觉,基本都睡不了几个小时,相当于眼睛刚闭上,就要起床。
然后洗漱一番,赶往剧组指挥工作。
好在他之前的分镜图都画完了,不然每天晚上还要画第二天的分镜图,那更是睡觉都没时间。
就这么两天跑下来,林易就有些吃不消了。
此刻他对张一谋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想到他以70岁的高龄,每天在剧组就只睡三个小时,吃一顿饭。
最夸张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还坚持5公里的运动。
要知道,一部电影拍摄下来,起码也得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张一谋作为导演,每天保持这样作息。
这是什么?
这特么就是专业啊。
林易心里一整个张一谋震惊脸。
又是一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工作间,打开门之后,发现床上躺着人。
走近一看,原来是刘静。
她微张着小嘴陷入酣睡,没有盖被子,白皙的双腿裸露在外,上衣的T恤随着胸前的饱满不断起伏。
之前倒是没发现,酒店的床单还挺白的。
林易站在床边沉思了一会,随后帮她拉上被子,转身轻手轻脚的打开设备。
“你回来了。”
正要戴上耳机的林易,被刘静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身看到她已经坐起身,笑着道:
“吵醒你了,怎么睡在这儿?”
“不知道你几点回来,等了一会就睡着了。”
刘静掀开被子,起身走到林易身边。
“不是说这两天不用等我了吗?”
刘静拿起林易身前的笔记本,“两个人工作,效率总比一个人高。”
林易玩笑道:“这就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刘静抬头看向林易,“那你这两天晚上出去累吗?”
“额……”
林易觉得有必要跟刘静澄清一下,“我每天过去那么晚,除了工作人员和我,哪有什么女的。”
之前他只是跟刘静说,这两天晚上要去处理刘一菲歌曲制作的事。
“哦。”
刘静应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于是两人开始工作。
第二天凌晨,林易还是这个时间回来,刘静依然睡在房间里,不过这次一开门,她就醒了。
“你睡觉还挺轻的。”
关上房门,林易冲着刘静笑道。
打开设备,两人默契的一前一后坐下,刘静突然开口,“你饿吗?”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点,不过这么晚也懒得出去了。”
虽然是凌晨,但现在外面也有烧烤摊之类的铺面开着,只是距离有点远。
刘静没有说话,起身走向床头,林易这才发现床头柜上有一个保温桶。
“里面是什么?”
“莲子羹。”
刘静打开保温桶,倒了一碗递给林易。
“你还会做这个?”林易好奇道。
“小摊子上买的。”
“特意为我买的?”
“喝剩下的。”
“额……”
林易挠了挠头,还真是话题终结者,他灵机一转,指着她手中保温桶,“我说的是这个。
特意买的保温桶?”
刘静闻言也是一愣,这次没有反驳,轻轻点了点头。
“谢谢你,费心了。”
刘静脸色依旧清冷,接着她转身放下保温桶,嘴角突然显现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翘。
喝了一口碗中的莲子羹,汤羹顺着喉咙直达肠胃,凉凉的,还有一丝甜意。
三两口喝完,刘静接过碗问道:“再来一碗?”
“不用了,喝多了容易犯困。”
刘静便起身走往卫生间,淘洗碗勺。
通过着卫生间的透明玻璃,林易看到她打开水龙头,把碗放在水下,用手在碗里一圈一圈的来回搓洗。
身后的马尾随着她的动作来回跳动,额前垂落下一缕头发,小脸上满是认真。
仿佛是感受到了林易的目光,刘静侧头看了过来。
林易连忙转头看向窗外。
外面一片漆黑,不过窗前的方寸之地,却被屋内射出的灯光照的清晰可见。
那里,聚集了不少无家可归的深夜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