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个考入北电的剧情安排,当然是林易故意为之,不然怎么能说是为北电献礼呢。
随即林易诚恳道:“老师,正是因为剧本内核太多,所以才需要一个好的导演,我觉得您……”
周彬直接挥手打断,笑着说道:
“老师真没那个能力。”
林易不死心,继续诱惑道:“之前跟您说的的资金和剧组,都不是开玩笑的,我真的已经找好了,您就不想试试吗?损失我来承担。”
这番话让周彬有些心动,白得一个当导演的机会,可以无偿练手,这是多好的事。
不过她还是摇头拒绝,她又不是学导演的,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更何况谨慎的她,从内心就排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你为什么这么想拍这部电影?”
“能在校遇到北电五十五周年这样的事,我想留下自己的脚印,而且同学五湖四海聚在一起,四年同窗,能一起合拍电影,多不容易。”
“这是你的心里话?”
林易沉默半晌,突然叹了口气,“这部电影我可以当男主角。”
周彬心底点点头,这才对劲嘛,难怪林易跑前跑后,这么积极。
不过她还是有些生气:
“所以你是想借着北电的名头,帮你的电影做宣传?真是打的好算盘。”
林易一脸苦涩,深吸一口气,情真意切道:
“可是这么好的剧本,真的很难得。
我也不是故意骗您,起码我相信,您可以拍好电影,这是真心实意的。”
见周彬皱眉不语,林易再次补上一句:
“这电影拍出来,对北电也是一种宣传,不是吗?”
周彬闻言沉吟片刻,突然开口:“拍电影是拍电影,上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二叔的公司专做电影幕后,即使不能影院上映,电视播放还是没问题的。”
周彬点了点头,又是一番思量,然后说道:
“电影我是不会拍的,不过除此之外,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我提。”
这回林易沉默了,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拉周彬上船,现在既然不行,那就退而求其次:
“学校能给予支持最好了,能不能帮我请些明星过来?”
“这是学校,你以为是中介机构啊,还帮你请人。”
“那您能在班级帮我呼吁一下嘛,我也是真想拍一部属于我们班的电影。”
听完这话,周彬眼带深意的看着林易,这小子心眼还挺多。
“我先帮你跟学院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些支持。”
“额……哦谢谢老师。”
林易大失所望,学校能给个钩子的支持,北电资源很丰富,能量也很大,但也不是自己这种小虾米能用的上的。
而且听这意思,班导也不一定会帮林易号召同学。
虽然有所预料,但搞半天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感谢一声,转身离开。
快出教室的时候,周彬喊了一句:“那个剧本留下,我再看看。”
“哦,送给老师了。”林易回身把剧本放在桌上。
对了,突然想起来,还有件没说呢。
“周老师,我现在忙于电影的事,时间紧张,期末考核我能不能跟朱亚纹分一组,这样也轻松些。”
现在周彬忽悠不上,帮不了忙,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刘一菲身上了。
“期末考核事关退学,不能放松,不过你的情况我也了解,我会安排的。”
“谢谢老师。”
……
回到宿舍,林易躺在床上,陷入沉思。
他思考的是人选的问题。
现在他必须要在刘一菲和江一雁两人之间做出抉择。
既然班导那边进展不利,就必须开始B计划,简称情感突击计划,俗称舔狗计划。
不过舔……突击哪一个,让林易陷入了纠结。
什么,你说都舔?对不起,林易做不到啊。
他又不是职业舔狗。
何况两个人都在一个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江一雁好像对刘一菲还有点敌意,只能两者选其一。
刘一菲那边风险大,但收益高,而江一雁风险小,同样的收益也低。
林易心一横,算逑。
著名诗人鲁迅说过:“风浪越大,鱼越贵。”
林易拍着床护栏,下定决心。
既然要干,就要干一票大的。
实在不行,还有二叔和他的两个腰子保底呢。
待在寝室的罗缙被林易的动静吓了一跳,“你狗日的变异了啊,想吓死我。”
林易想通之后心情舒畅,不在意罗缙的白眼,“走,出去吃饭,朱亚纹呢。”
“肯定跟潘雨彤在一起啊。”
哦对,下课后,他俩就一起出去了,张路这小子还在哄女朋友。
“没事,我陪你,去哪儿吃?”罗缙拍着胸脯,豪气干云道。
暗示自己作陪,林易买单。
林易下床后走到罗缙身边,搂着他的肩膀:
“去食堂吃。”
“啊?”
“你请客。”
“嗯?”
“我饭卡没钱了。”
“艹。”
……
周彬下班后回到家,拿出放在包里的剧本。
又认真的看了一遍,看完后在脑海中细细回想情节,睁开眼后,点了点头,确实是个好剧本。
不过再好的剧本,也得有一个好导演掌舵才行。
她从北电读书到现在教书,一直都有出演影视剧,到现在参演的大大小小的电影电视剧也有几十部,其中不乏女一号。
她见过太多的好剧本,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被弄成烂片。
其中由于导演把控力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最多。
对这种事她早已司空见惯,但眼睁睁看着一份可以称得上的优秀的电影剧本被埋没,她还是有所不忍。
尤其是拿出这个剧本的,是自己的学生,还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
作为班主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帮学生,她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她也不会拿着剧本,挨个向自己认识的导演推荐。
因为这是一部儿童电影,现在的电影市场,儿童电影早就已经脱离主流,成为冷门题材了。
就连81年建立的童影厂,都已经在5年前被合并,就此消失。
而周彬之所以拿回这份剧本,是想起了一位终身从事儿童少年文化教育事业的退休老人。
这位老人家,即使退休,依然不遗余力的在为儿童电影的未来发展奋斗奔走。
想到林易在自己面前,为了让她接拍这部儿童电影,尽力争取的模样。
想来那位老人家会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