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到时候去母留子
裴季安今年二十岁,作为长子长孙,生下来便锦衣玉食,从小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直到父亲去世,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彼时才十岁的他就默默告诉自己,要扛下将军府的重任。
十二岁入军营,十六岁跟着祖父上战场,如今四年下来,早已经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骁勇小将。
褪去了一身铠甲,换上常服后,又变成了那个俊朗爱笑的少年。
“表妹在府中住的可习惯?若是需要什么,尽管与你表嫂说。”
简单寒暄过后,裴季安实在不知道跟这位陌生的表妹说什么。
虽然他有很多妾室,但那都是宋若兰一厢情愿给他纳的,若是按照他的想法,他更想像四叔那样。
女人对他来说,还没有一杆银枪有吸引力。
尽管如此,宋若兰依然不敢放松,紧紧盯着安心怡。
只见安心怡大大方方,眼睛也没有四处乱看,道:“多谢表哥关心,表嫂对我很照顾,心怡感激不尽。”
裴季安点点头,便无话可说。
安心怡又笑着道:“刚刚回去的路上,心怡遇见沈姨娘在外面徘徊不定……”
果然,一听事关沈曼,裴季安忽然抬眼看着她。
安心怡心里微微一笑:果然裴季安对沈曼是有情的,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继续道:“我以为她遇上什么难事,便上前询问。原来,她让底下的人给表哥做了一些袜子,又不好意思送过来,正好遇见心怡路过,便麻烦我跑这一趟。”
裴季安忽然想起刚刚大门口处看见的那个女子,两个月不见,她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其实自己纳她为妾,不过是权宜之计,当时他有急事出城,沈青山又于裴家有恩,他不能见死不救。
所以,沈大海当时稍微表露一些意思,他便顺口答应下来。想着左右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等风波过去了,她想走还是想留,都无所谓,纳妾的文书如今还在他手里,没有上报衙门。
后来,朝廷旨意来得急,他便随祖父去了边关,这些一直没来得及告诉她。
裴季安看着面前足足有十几双的袜子,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他看了低着头的安心怡一眼,又看看旁边显然气得不轻的宋若兰,挑眉:“她为何自己不送来,却要你帮忙?”
安心怡犹豫了一下道:“或许姨娘是害羞吧。”
“哼!她害羞?抛头露面的事她少干了?这会儿知道害羞了!”
宋若兰忍不住阴阳怪气道。
裴季安微微蹙眉,道:“祖父找我还有事。”
起身离开。
宋若兰看着杵在那里的安心怡,冷笑一声:“你还愣着干什么?难不成还等我请人抬你回去!”
安心怡垂眸道:“表嫂,我若是您,绝不会阻止表哥宠爱沈姨娘。”
“为什么?”
宋若兰冷声问。
安心怡道:“沈氏再受宠,说破大天去也是个姨娘。更何况她如今深受老夫人喜爱,刚刚在门口您也看见了,表哥对她也多有怜惜,这时候您越讨厌她,大家便会对您越不满,于您没有任何好处。”
宋若兰愣愣地看了一眼李嬷嬷。
李嬷嬷微微点头。
宋若兰又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安心怡看了一眼李嬷嬷。
李嬷嬷将屋子里的丫鬟赶出去,安心怡这才开口:“表嫂如今最想要什么?”
宋若兰有些茫然:“我最想要什么?”
安心怡认真地看着她:“对,表嫂如今应该最想要个嫡子,还有表哥的宠爱。”
宋若兰没有反驳,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安心怡道:“心怡听说,表哥之所以纳沈氏,是因为她祖父曾对将军府有恩,基于这一点,只要她在一日,表嫂就不能把她怎么样。与其这样,为何不顺其心意,待其产下子嗣后,还不是由您说的算?”
“去母留子?”
宋若兰一惊。
虽然她恨沈曼,但也是因为怀疑沈曼与裴季安在府外有染。上次沈曼落水,也是她无心之举,否则也不可能采芙死后,她病了那么久。
她知道,无论自己多么飞扬跋扈,老夫人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她没触碰到将军府的底线。
可一旦她手上沾染鲜血,先不说老夫人,第一个就会惹裴季安厌恶。
“你容我好好想想。”
半晌,宋若兰才道。
外书房,老将军站在书案后,挺拔如松,裴淮茂站在下首的位置,双手交叠放在身前,低着头,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反观裴淮礼,姿态闲适地坐在圈椅里,手里把玩着那颗狼牙,嘴角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容。
裴老将军也没计较他的无礼,问:“你为何拒绝皇上去江南巡查?”
他指的是,刚刚在宫里,裴淮礼正式跟皇上提出,去江南巡查之事,最好另寻他人。
裴淮礼抬起头淡淡一笑:“父亲有所不知,最近誉王动作不小,就算儿子不主动提出,巡查之事也多半会落在誉王头上。”
“誉王?”
裴老将军显然没想到。
先皇在时,尤其宠爱誉王,比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皇上还要重视。
只是碍于太子乃正宫皇后嫡出,占嫡占长,行事又小心谨慎,让人抓不住把柄,加上裴家在内的一些老臣拥护,皇上这才没有理由废太子。
虽说当今皇上登基已经五年,但随着誉王也长大,野心渐渐显露。
裴淮礼点头:“皇上的意思是,与其总防着,不如让他自投罗网。”
裴老将军却有些不赞同:“这一路上,我听说南方好几个地方已经发生了水患,万一牵扯到百姓……”
朝代更替,裴家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始终心系百姓,从不搞结党营私、中饱私囊那一套。
裴淮礼道:“这个父亲放心,江南那边我已经派人过去,暗中协助当地官员,就算誉王去了,也掀不起大风浪。”
裴老将军这才点头:“你心中有数便好。”
忽然想起什么,问:“刚刚在门口那女子,可是沈青山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