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有看法
李伊妮,王冬梅,戴立军,吴天华这四个年轻人兴奋不已,干劲冲天。
尽管知道三个月后最终只有一个人能留下来,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热情。
这些人毕竟刚从学校出来,心无旁骛,他们还保持着学校里的那份单纯。
李伊妮象一只轻盈美丽的燕子,早出晚归,她眼神清澈,精神饱满,灵感泉涌,她的文章接地气,又富含深义,配上王冬梅的漫画,直观易懂,两个人的合作和谐默契。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李伊妮和王冬梅合作的短小说加漫画被楚江报选中,得到了镇领导与熊站长的高度评价。
吴天华和戴立军也积极采访报道各乡镇致富小能手的先进事迹。
刚过了国庆,三强的丈母娘就催着快点办婚礼,李建国抽空回了一趟后湾村。
房子算是建成了,但还有一系列的扫尾工作要做。
他趁吃饭时间,算是又开了一次会,这一次他简明扼要地作了分工。
“大强,你是老大,总体工作还是你来分配,三强,这个房子呢,主要是给你结婚用,丽红这个情况你知道,得越快越好,进度上你得抓紧,四强,你听三哥大哥的使唤,还有伊芬,当好几位哥哥的帮手,这个....”
李建国把目光转向大儿媳,“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伊妮得上班,家里的鸡,猪,牛,还有两个娃儿,你看看怎么弄,你是大嫂,多担当点。”
赵运枝不满地嘟着嘴,瞟大强一眼,见对方没打算作任何反驳,沉不住了。
“爸,现在家里这么忙,伊妮就非要去上那个班吗?我听说了,最多也只能上三个月,每个月就只有十来块的补助,家里现在一摊子事,我哪忙得过来?”
“现在不是钱的问题,哪怕没钱,这个班也得上。这是机会,要是能留下来,那也算是公家的人了,就会有正式的工资,钱是小事,主要关系到伊妮的前途。”李建国解释道。
“谁能保证她能留下来?,四个人争一个名额,两人都有后台,哪能轮得上她?这不明摆着吧,一个是县领导太太的亲戚,一个是镇长的亲戚,什么公平竞争?都是糊弄人的把戏,伊妮年纪小不懂理,您一把年纪了,也相信那些小鬼们说的鬼话?”
赵运枝说到后面,像是吃了枪药,火药味随之吐出来。
“运枝,你怎么跟爸说话的?”大强站起身对老婆吼道。
“你让她说让她说,我早就看出来她对伊妮这件事有看法。小军说过了,伊妮能力强,尤其是那几篇文章见报后,领导都看好她。”李建国冲大强摆摆手,意思让赵运枝吐个痛快。
赵运枝见公公这样说了,也不客气,直接把心里的不满上古脑地说了出来。
“本来就有看法。您这件事做得不漂亮。一个女娃子读这么多年的书已经够对得起她了,现在三强建房结婚,家里一大堆破事,您还让她天天往镇上跑,家里事一点也不做。如果是份十拿九稳的工作我也认命,这压根没谱的事也要这么上心....这是白费力气,我心里就是有气。”
李建国看着大儿媳,眼睛一瞪,“我还没死,目前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有气你也忍着!伊妮的事没得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上心!这事不准再提了!”
赵运枝见公公发火了,也不敢再顶嘴了,小声咕噜一句,
“我也是听我娘家人说,他们当中有一个叫吴天华的,他爸妈已经在找人四处活动,据说内部已定好,就是他。”
李建国心一沉,将信将疑地看了大儿媳妇一眼,扭头吩咐大强,“其他的不说了,你把家里的事安顿好。我得回镇上去了,这里有二百块,你拿着,隔几天我再送钱回来。”
李建国回到镇上,心神不宁。
夜幕降临时,李伊妮和熊小军从大院里进来,李建国忙迎了上去。
“爸!”
“李叔!”
两人见到他,打着招呼。
李伊妮对父亲说
“爸,明天早上我们有一个重要活动,要起早,今天晚上我就不回去了。”
“好,好。让你妈给你打地铺。”李建国看着伊妮进了屋,他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熊小军面前。
“李叔,您找我有事?”熊小军有些好奇,问。
“嗯。”李建国左右看看。似乎有些顾忌。
“李叔,去我屋吧。”熊小军见他欲言又止,忙指指自己的房间,招呼道。
一进屋,李建国将门关上,小声问,“我听说,那个名额已经内定了,已经定好了要给那个叫吴天华的?是不是有这回事?”
熊小军神色一怔,这是谁在造谣?
如果内定,还要费这么多事干吗?现在才刚一个月,他们前天才作过月评,哪有什么内定?
说好了公平竞争,这是镇长,书记都拍过板,还能有假?
“没有的事,李叔!你放心吧!”他十分肯定地告诉李建国。
“那就好!别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差点就相信了。伊妮这娃表现还可以吧?”李建军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错,很好。目前来说,这四个孩子都很用心,伊妮的文章见过几次报,所以相对来说,更突出些。您不用担心,还有两个月呢,如果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您的。”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不打扰你休息了!”听到熊小军对女儿的评价,李建国落下心,准备告辞。
熊小军叫住他,说
“四强学蘑菇这事,这几天就能定下来了。明天我们有一个活动,主要是采访杨大伟,就是我上次和您提过的,致富能手。我和他商量一下后,定个日子,搞一个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李建国有些不明白。
熊小军解释道:
“对,办蘑菇培训班这个事得到县上的充分肯定,县里指示我们要好好办,好好宣传,要定一个日子,县领导亲自过来剪彩,其他镇上的干部也要过来观摩学习呢。明天我们过去,落实具体事务。”
“好啊,好啊!”
李建国的脸上乐开了花,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他高高兴兴地回了自己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