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换坐
第33章 换坐
刚才她趁着杨剑林读题的功夫,把题目看了一遍。这种典型题她前几天刚好做过一道类似的,有信心。
数学老师点点头,冯英英走上讲台,拿起一支粉笔,扭头瞪了一眼杨剑林。
杨剑林微微一笑,让开位置,侧身站在旁边观看。
冯英英拿过木尺,在黑板上做辅助线,嘴里说着:“以AB为x轴,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设立直角坐标系……以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梯形的高应该为……”
讲着讲着,忽然愣住,发现在已知线段CD长度的基础上,无法得出线段AB的长度。
她之前练习的习题,在题目中给出了两个线段的长度关系,这道题却没有。
她愣在那里,思索着,半天没有声音。
其他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也随着思考,发现了问题。
数学老师坐在了杨剑林的位置,饶有兴趣地翻看着网页制作教程,浑然不知道黑板上的解题已经遇到难关。
冯英英半天没有动笔,她也发现了,不增加一个已知条件,这个题目解不开。
可是,她能怎么办?
跟老师说:老师,这道题缺少一个已知条件?
刚刚人家杨剑林就是这么说的,明明是自己举手表示,这道题不用增加已知条件,就可以解开。
结果呢,还是解不开。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老师还在专心翻书,班上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她怎么不继续写了?”成绩差的学生问。
“好像缺少条件。题目中没给出AB和CD长度的关系。”成绩好的同学解释。
“看起来AB是CD长度的两倍啊?”一个同学问。
“从图形上看是这样,但是题干上没写,那就不能用啊。”另一个同学解释。
“嘿,看来还真是缺少一个已知条件。”
“是啊,杨剑林早就看出来了啊。”
“对,杨剑林一直在看课外书,拿着粉笔看了一下题目,就说缺少已知条件。”
“这冯英英,明明成绩比杨剑林好很多,却还算了半天才发现,真是好笑。”
“就是,老师刚才问的时候,就她举手了,这下子丢脸了。”
“站在讲台上,下不来,这下子她可真是‘下不来台’了。”
……
冯英英在班上人缘也不太好,下面偷偷嘲讽的很多。
她站在讲台上,脸越来越红,隐隐听到下面的议论声,气得胸膛起起伏伏。
班长蒋振宇开口主持局面了:“老师,我觉得这道题目,缺少一个关于线段AB和CD长度的前提条件。”
数学老师听了,抬起头,仔细看了下题目:“哦,对,我忘记写了,AB等2CD,需要加上这个条件。”
数学老师把网页教程放下,起身走到讲台上,让杨剑林和冯英英回去,然后把题目解出来,说:“这就是双曲线经过四边形的常见解法,大家要记住。杨剑林……嗯,你很快就能看出来缺乏已知条件,说明对这类型的题目很熟悉,但也不能放松练习。好,咱们看另一道题。”
事情过去了,杨剑林一个字没写,赢得同学们的佩服。
冯英英又是画图,又是列算式的,反倒被同学们嘲笑。她把这件事怪罪到杨剑林的身上,更加讨厌他。
杨剑林对此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白晓瑜坐在自己身边,是个不稳定因素,说不定下次又用什么办法,让老师找自己麻烦了。
下课后,杨剑林找到黄鹤:“兄弟,这几天进展怎么样?晓瑜和你一起吃饭了吧?”
黄鹤愁眉苦脸:“吃饭是一起吃了,但是其他的没啥进展,哎!”
杨剑林拍拍他肩膀:“你要是晓瑜的同桌,事情说不定会好很多。”
黄鹤摇摇头:“很早之前,我就找过老师,想要和你换座位。老师不同意,说白晓瑜是班上唯一一个和男生同桌的女生,如果换座,需要她同意,否则就乱套了。”
“昨天,我和晓瑜说,想让她和李刚换座位,她也不肯。”现在李刚是黄鹤的同桌。
原来还有这样的原因。杨剑林想了想:“如果我能让晓瑜成为你的同桌,你要怎么感谢我?”
黄鹤眼前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再写一张2000元的欠条给你,怎么样?”
杨剑林摇摇头:“你现在已经没钱还我了,写欠条我也拿不到钱。这样吧,你除了手机,还有什么小巧轻便的东西能抵债么?”
黄鹤想了想:“书包?衣服?腰带?”
杨剑林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咋不说内裤呢!”
黄鹤讪讪一笑,忽然想起来一样东西:“哦,我爸厂子新买了一个照相机,说是厂子用完,没什么用处了,就放在家里。是一个卡片式的,小巧轻便,要不我把它要来?”
杨剑林皱皱眉:“行吧,照相机对我也没什么用,不过聊胜于无。如果你能弄到笔记本电脑,哪怕是二手的,我也可以把欠条还你。”
黄鹤叹口气:“我也想弄个笔记本,但是我爸说了,家里已经有台式机了,只有我考上大学,才能给我买笔记本,否则就别想。”
当天晚上,杨剑林找到班主任韩艳萍,说自己最近课上偶尔还会出现眩晕等症状,需要同桌照顾。白晓瑜是女生,不方便,所以想要和黄鹤换个座,自己去和李刚坐一起,因为李刚是他室友,能照顾他。
班主任并不知道李刚和杨剑林关系不好,而且已经被赶到别的寝室了,于是同意了。
这样,黄鹤兴冲冲地搬着东西,坐到了白晓瑜身边。
而李刚则被杨剑林吓坏了,以为杨剑林还想收拾他,后来反复哀求张伟和唐文,和张伟换了座位。
这样,最后变成了黄鹤和白晓瑜一桌,杨剑林和张伟一桌,李刚和唐文一桌。
以前,李刚在寝室总欺负唐文,但是现在被灭了威风,对唐文只能客客气气的。
第二天,黄鹤履约,将照相机拿给了杨剑林,附带不少胶卷。
杨剑林看了下,相机是索额图牌的,具体什么型号他不认识,顺口问黄鹤:“你家是开什么厂子的,要用到相机?”
黄鹤心情正好,解释道:“是豆酱厂。我爸说,前段时间厂子做了个网站,需要大量清晰的产品图片做宣传。如果请照相的来拍,价格高,于是用厂子的经费买了个相机,拍了不少照片,洗出来扫描后,上传到网站上。”
杨剑林一愣:“康源县大江豆酱厂是你家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