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九百万粉丝
距离高考结束已经过去一周了,明天就是动身去桦林的日子。
桦林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县城,规模不大,也不是很出名。
宋子渊和林愿雨之所以选择这座城市作为地,一是因为越是普遍的县城越能体现出东北的本质,二是桦林附近有树林,有平原,有河流。游客不多,本地人也不经常逛,刚好适合怕麻烦的两个人。
王校长一听说宋子渊快要去旅游,立马急了起来。
毕竟此去不知道要过去多久,他可是打算让宋子渊作为优秀毕业生演讲的。
所以昨天晚上,王校长来到宋子渊的出租屋,一顿乱囔囔,宋子渊听了好久,才听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让宋子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按理说,每届优秀毕业生发言都是在暑假结束后的上学期举行,再不济也得等高考成绩出来。
但由于宋子渊的特殊性,毋庸置疑没人怀疑的泰中第一,除了他,也没有其他人有资格发言。
再加上王校长怕宋子渊没时间,所以就准备提前让他演讲。要知道,宋子渊可以说得上是百年校史最优秀的毕业生,王校长可不想错过。
宋子渊满头黑线,给王校长倒了一杯茶,让他喘了一口气。
“子渊啊,只要你明天能演讲,你大姑的婚事,我就同意了。”
“……不是你追我大姑的吗?”
宋子渊听到王校长的话,嘴角抽搐。王校长则嘿嘿一笑。
最终,宋子渊今天还是站在了演讲台上。
林愿雨则不好意思接受学弟学妹异样的眼光,毕竟宋子渊闹得这么大,他们都知道了两人之间的情侣关系。
所以,林愿雨选择留在了家里苦练化妆技术。其实毕业典礼时,当她看向镜子里化妆后的自己,也感觉自己好看得过分。哪个女孩子不爱美,所以这几天林愿雨一直在苦练技术。
宋子渊也会在一旁观摩,林愿雨的化妆技术和上世一样不敢苟同。
要么口红太重,比烈焰红唇还要红上一百倍,像小丑的红鼻子。要么眼线太重,像个精神小妹。要不是林愿雨的颜值撑着,宋子渊肯定哈哈大笑。饶是如此,宋子渊也笑话了她几次,然后被林愿雨狠狠拧了一顿,现在胳膊还酸疼呢。
所以,此刻的宋子渊独自站在台上,有些孤独。
台下的观众倒是很兴奋。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传奇学长,宋子渊更是网络红人,红得发光!网络上铺天盖地地都是他的消息,毕业典礼这种阵势表白,全地球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不少人表示刚恋爱就失恋,刚见到林愿雨的绝世神颜,就被宋子渊横刀夺爱了。
也有不少女生很羡慕林愿雨,长得好看,学习好,还有个有钱有才有颜的老公上帝到底给她关了哪扇窗?
《白夜行》的作者是宋子渊的事被传的沸沸扬扬,有专业人士估计。
如果这本书后期质量不崩,销量肯定还是会稳步增长。等到完结的时候,这本书抛去版权之类的收益,光销量分成,就得有个几千万了。
十八岁,千万富翁。
别人恐怕做梦都不敢想。
与此同时,《白夜行》也让宋子渊的粉丝暴增,之前的斗音账号粉丝暴涨。
之前毕业典礼,斗音官方强大推流。一百万的人在线直播观看,就让宋子渊收获了最少两百万的粉丝。
但《白夜行》的作者这一头衔,直接让他的粉丝量达到九百万!
两个月的抖音账号,粉丝九百万?
成名就是这么简单,宋子渊作为三个爆热点的主角,他不火,谁火?
九百万的粉丝,光一条广告都能轻松赚大几十万,更何况宋子渊迄今为止就发过一条抖音,含金量更是直线上升,一条硬广上百万都不是问题。
因此,此刻的宋子渊完全谈得上是英年才俊。
不同于之前学校请的所谓成功学大师。对于网络上神秘感极强的大网红,同学们很是兴奋。
要知道,他们经常在网上吹嘘,说宋子渊是他们的学长,他们经常见宋子渊的面。
至于那些真的和宋子渊关系很好的低年级同学,那更是排面十足。
比如刘帅的表弟,刘威,花名“刘丑”。
在高一年级届的地位非常之高,有数不胜数的女生向他要宋子渊的签名。
而且刘威知道很多宋子渊以前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请他吃饭,只求能听到宋子渊的往事。刘威已经好几天没自己花钱吃饭了,全靠他人请。
刘帅,更不用说了。以前会经常被老爸老妈同宋子渊对比。可自从宋子渊八省第一以后,他们的唠叨和对比越来越说,直到现在,一句对比声都不提了。
至于为什么,因为二者完全比不了一点。宋子渊都快变态得不属于是人类了,刘帅的老爸老妈也很识趣地不说了。
再优秀的十八岁少年,也要在宋子渊身前甘拜下风。
作为宋子渊高中最好的哥们,他一边为宋子渊骄傲,一边在网上疯狂吹嘘。
说自己是宋子渊高中最好的哥们,是他三年的同桌。
只不过他那张扬的样子,让人相信不了。
毕竟,宋子渊爆火以后,有不少人自称是他的同学、朋友乃至亲戚。甚至还有人假装这层关系,用来骗钱。
所以,纵使刘禅在微博贴吧等平台发了无数个帖子说出自己的身份,可连宋子渊民间后援会都进不了。
这是何等的悲催!
不过现实里,他倒是排面十足。
不少亲戚朋友都向刘帅打听宋子渊。
他们一开始还以为刘帅只是宋子渊的同校同学,但当听到他们俩是同班同学之后,一脸惊讶的样子。
特别是当知道宋子渊是他三年同桌以后,嘴巴更是合不拢了。
每当看到亲戚朋友吃惊的样子,那种爽感,刘帅比自己考了八省第一还要爽。
表弟表妹也变得粘着他,隔三差五都来刘帅的家玩,只不过是一个劲地打听宋子渊的消息。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台下的观众也是一种荣辱与共的自豪感,他们为自己的学长感到骄傲。
宋子渊握紧麦克风,清了清嗓子,开始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