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唯一的否定声音
感叹了一阵。
第三位被采访的“路人”出现在了大屏幕当中。
这人从出租车里走出来,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经验老道的“的哥”!
“您好,我们是官方财经频道的记者,能不能采访您一下,您对于最近大火的共享单车的看法?”
听了记者的话。
的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华子,点了一颗,问道。
“我能骂人吗?”
记者可能从来没听到这么奇怪的要求。
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
“不好意思,这位先生,我们这是官方财经频道,是不能出现脏话的。”
这次,的哥似乎显得有点失落。
“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完,他丢掉了手里的华子,发动车子,扬长而去。
记者只能补齐后面的采访。
“看来,出租车司机对于共享单车似乎并不怎么看好。”
对于这一点,刘静平也是早就想到了的。
毕竟共享单车属于出租车司机的竞争对手。
当许多私家车也合理合法的开始跟出租车抢饭碗的时候。
出租车司机的怨气就已经出现了。
共享单车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汪澜澜果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她的目光聚焦在了刘静平和褚诗兰的身上。
“看来,咱们的第三位被采访者,对共享单车似乎并不是很欢迎。”
刘静平点头。
像是这种话题,褚诗兰出面回答并不合适。
“这种情况和正常,相信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只要一个行业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竞争关系,有竞争关系,自然就有怨气存在。”
“我个人很理解出租车司机师傅的感受,如果我们的身份对调,我可能反应会比他还要激烈。”
刘静平并没有去谴责这位出租车司机。
也为他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
虽然这种话,不管是任何一个人在节目采访中,都会这么说。
但刘静平却不同。
目前不管在任何的节目当中,还没有刘静平的任何黑料爆出。
所以,大众会更倾向于这是刘静平的本意。
而不是所谓的场面话。
这一点,不管是对共享单车而言,还是对刘静平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好事。
在说回这种竞争关系带来的怨言。
其实就像刘静平所言,不管在各行各业都存在。
最主要的是,如何在竞争关系中存活下来。
一味的打击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必要性。
就比如出租车,如果下雨天或是较远路程,大家还是要依靠出租车,而并非是共享单车。
所以说,存在即合理。
听了刘静平的话,汪澜澜笑着点头。
“看来,刘先生是真的明白这些人的想法。”
“那就让我们来观看最后一段采访,看看最后这位被采访人,对于共享单车的看法如何。”
画面重新切换到采访视频当中。
经过记者的介绍,所有人都知道了采访对象的身份。
最后一位采访对象,正好就是一位在经济方面颇有建树的博主。
在某博上面,还拥有不少的粉丝。
“您好,根据我们的了解,您是一位经济分析类型的博主,那么我们想要采访您一下,您认为,最近大火的共享单车怎么样?”
想了想,这位博主给出了他的答案。
“其实这个时间,从在网络上开始发酵,我就在持续关注。”
“不得不说,从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环境方面,或者说是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这方面,共享单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如果发展的好,市场前景应该相当可观。”
记者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您是这是在认可共享单车这个行业吗?”
博主摇头。
“其实,我并不认可,而且我刚刚也说的很清楚,我说的是共享单车的这个概念非常好,但是一个概念,并不足以代表这个行业。”
记者继续提问。
“可是您刚刚不是说,如果发展的好的话,共享单车的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吗?”
“对啊,您也记得,我刚刚说的是发展的好的话,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让人无法给共享单车的市场前景下断言,不是吗?”
“您能具体解释一下,您觉得不确定的因素有哪些吗?”
“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可能无法判断您所说的不确定因素。”
博主点头,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首先,发展的好,市场前景很客观,是指市场对共享单车是有需求的,也就说老百姓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出行方式,来分担他们的出行压力。”
“但是,你觉得共享单车凭借两块钱一个小时的骑行费用,真的能够赚到钱吗?如果赚不到钱,那就没办法实现产业的长久运行。”
产业都没有了,哪儿来的发展前景?
“其次就是,共享单车是将单车共享到用户的手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华夏人,我并不觉得所有的华夏人都能够做到随用随还,如果归还共享单车不及时,甚至是发生据为己有的情况,那么石岚出行就势必要面临亏损。”
“到时候,共享单车这个项目,一样会因为进行不下去,而倒闭。”
可以说,节目组采访了四个人。
除去出租车司机,与共享单车是竞争的关系,无法正确的处理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之外,这是唯一一个否定了共享单车的人。
所以,当这个人的采访视频播放完之后。
屏幕前的观众顿时就炸了锅。
他们其中有觉得博主说得对的,认为后续的维护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会进而导致共享单车是否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剩下的人都觉得这个博主是故意来拆台的。
什么叫华夏国的人素质不高?
他又是哪里来的优越感敢说出这种话,难道他的素质就很高吗?
然而,这也是节目组的一种手段。
用这样的一段采访,来瞬间制造一个爆点,让收视率暴涨的点!
所以,台长招募处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立刻找到了工作人员。
“怎么样了?节目的收视率怎么样了?”
“有没有因为这个采访,收视率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