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第58章 举荐朱屠的生物学

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四书之 0 2025-04-12 12:03:08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最新章节!

“皇上,臣还有一件事。”

闻声朝着李文忠望去,他都已经准备返回尚书房处理政务了。

见状,只能停下,望着李文忠。

“何事?”

“臣想举荐一人。”

他虽早已经暂停科举,改为举荐制度。

不过,举荐一般而言,都是陈奏上书。

看见了,他自然是会选择用还是不用。

“你写份折子,呈上来即可。”

李文忠则心里清楚,要是用折子写上去。

鬼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也清楚,朱元璋每天要处理的朝政奏折没有五百,也有两百。

光靠,细菌和水土不服之间关联学问,其实并不足以重用。

朱元璋任用贤才,都会考察三次,若三次都能通关,则重用之。

最重要的是。

他并不知道朱元璋能否接受朱屠的生物学理论。

也不知道其能否看懂细菌和水土不服理论。

万一要是看不懂,直接一丢,那下次再想要举荐,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这个人才略有特殊,我想当面举荐。”

闻言,朱元璋这才来了些兴趣。

他清楚李保儿的为人,能被他看重之人,自然是有一定能力。

能被其当面举荐,那就是重中之重。

随即朱元璋朝着尚书房走去,李文忠便跟了上去。

边走边谈。

“说说吧,你要举荐的是谁。”

“朱屠。”

“是他啊。”

听着朱屠这个名字,他自然是清楚是谁。

昨日还见过这个朱屠,这人力气方面,确实是个奇人。

稍加培养。

确实有成为下一个常十万的潜力。

“皇上,您认识?”

“前些天,咱去凤阳府视察,遇到了这人。”

“单手力扛几百斤重的棺椁,是个奇人。”

“你想招他从军?”

李文忠却微微摇了摇头。

“我想邀他去国子监当博士。”

国子监共有四种职位。

祭酒,从四品官员,掌握国子监的所有事务。

司业,正六品官职,辅助祭酒管理国子监所有事务。

而博士和助教,则是负责教导学生四书五经的老师,分别是从七品和从八品官职。

其中大儒宋濂,便是兼任祭酒的同时,还兼任博士。

负责管理国子监的同时,还负责教导儒学文化。

不过此时的朱元璋和朱标却是愣在了原地。

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文忠。

眼神仿佛在说,你变了。

对朱屠的身份,他们自然是有所了解。

你让一个五大三粗的屠夫去教书??

“保儿,你脑子没烧坏吧?”

朱元璋拿手摸了摸李文忠的额头。

不对啊,也没有发烧,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李文忠是整个淮西官员中,最为人正直,不会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人。

当然,这也和自己姐夫李贞的教育有关。

要是李文忠敢以权谋私,估计李贞能打断李文忠的双腿。

“皇上,臣是认真的。”

李文忠眼神坚毅的望着朱元璋。

朱标此时却有些不惑的开口道。

“文忠兄,要是我没记错的话。”

“这朱屠虽有一身巨力,但却并未习得半点儒学。”

“你说让他从军倒是无碍,可你这让他去国子监里教书,未免有些不妥。”

“这朱屠或许冲锋陷阵是把好手,可教书育人……他能教什么?屠宰技巧?”

国子监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应天府权贵们的子嗣。

国子监本来是在应天府,也被叫做是应天府学,后来不仅改了名字。

叫国子监。

地址也迁移到凤阳去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孩子家都在应天府。

被老师教育后,就直接跑回家告状。

可这些淮西勋贵都是五大三粗的粗人。

遇到讲道理的还好。

要是遇见护犊子,还不讲道理的。

直接就是找上门,把国子监的先生一顿揍。

可,能去国子监当博士先生教书的,哪个不是六十岁左右的大儒。

因此,这些先生纷纷请辞,教不了。

不容打,不容骂,甚至说都说不得,还教个屁的书。

回家养老算了。

因为这事,他还出言训斥过这些人,甚至去安抚这些老先生受伤的心灵。

可没过几天。

又传出国子监里的老先生被人扣屎盆子了。

最终无奈,他只能下令,让国子监搬迁去祖地凤阳府。

皇子也去,无一例外。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朱屠五大三粗,能教什么?

李文忠却是回应道。

“朱屠虽不懂儒学,但他可以教生物学。”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眼。

这三字他们两个都认识。

可怎么加在一起,感觉就有些懵圈。

朱元璋困惑道。

“生物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小众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在这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派学说。

虽不能具体为多少,但汉书,隋书都记载了,大约有上千种学派。

只不过最终能被广泛流传,且影响力大的,只有十二家。

如:儒家,法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等。

这些没有被流传下来的,要么被吸纳,要么销声匿迹。

生物学……应该就是被吸纳或者销声匿迹的小学派。

“保儿,你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在朱元璋眼中,但凡是有用的学说,基本上都被主流学说给吸纳了。

那些销声匿迹的学说,要么是忽悠人的,要么是根本没用,逻辑混乱的。

有用的,基本都流传下来了。

例如儒家道德,兵家战争,法家制度,道家规律等等。

李文忠微微摇了摇头。

“臣可以肯定,生物学绝不是什么招摇撞骗之学!”

“皇上可知,我们第二次北伐失利,其根本原因何在?”

虽然不明白李文忠要干嘛。

不过他还是回应道。

“马匹稀少,辎重运输太远,水土不服,骄兵。”

这也是他对徐达陈奏书的总结。

四个主要原因,马匹,辎重,环境,心态。

“那皇上可知,南方将士为何在前往北方作战,会水土不服?”

朱元璋沉默。

这倒是给自己问住了。

毕竟史书上对于这种事情,也就记载四个字:不习水土,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

谁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只知道,从南方人去北方,会生病。

北方人去南方,也会生疾病。

其中最好的案例其实也就是曹操的赤壁之战。

一场瘟疫,彻底破灭曹操灭吴的战略。

瘟疫所造成军队死亡人数,并不亚于火攻带来的死亡人数。

甚至其危害要更大。

相较于烈火焚烧。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让人害怕,也对军队士气影响很大。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